第132章
肯定也不会差!” 最后那句本是恭维的话,应教授听完,心里却酸涩不已,他确实有很多学生,可是他被打倒之后,一个个都跟他划清界限...这回京之后再相见… 应夫人觉察出丈夫的情绪不对,笑着打岔说:“振国有这番好意,要不咱们就留一留?” 应教授也跟着点头,说:“行,那我们就多留些日子,等过完年一起走!” 有了文件,老两口自然没有继续住在牛棚的必要了。 赵振国立刻挽起袖子,开始帮着老两口收拾东西,去他家过年。 其实老两口除了一些书和换洗衣服,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 应教授感激地看着赵振国说: “振国啊,这些年多亏了你照顾我们老两口,现在又让我们去你家住,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赵振国连忙摆手说:“应教授,您这话就见外了。您和夫人都是有大学问的人,平日里也没少教我东西,我这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 宋婉清正在给赵向红拾掇住处,突然,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抬眼望去,只见赵振国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人。 她定睛一看,竟是应教授夫妻! 宋婉清一下子愣住了,手中的枕头都差点掉到地上。 她着实没想到,赵振国说出去找王栓住,居然把应教授夫妻给接了回来。 不过,宋婉清到底是心思通透之人,她瞧着赵振国那眉飞色舞、满脸喜色的模样,便猜到了七八分,想来是文件下来了。 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迎上前去,说道: “老师、师母,您二位可算苦尽甘来了,快进屋坐,进屋坐。” 应教授夫妻笑着点点头,跟着宋婉清进了堂屋。 刚一进屋,应夫人就瞪大了眼睛,嘴里发出一声惊呼:“哎呀,这是……” 只见屋里的一角,一只黑白相间、圆滚滚的熊猫正慵懒地趴在沙发上,时不时用那粉嘟嘟的爪子挠挠耳朵,模样憨态可掬。 饲养员赵向红坐在边上眼巴巴地看着小团子,想伸手摸却不敢,因为小红正蹲在他脚边,虎视眈眈地望着他。 应教授也愣住了,他扶了扶眼镜,仔细打量着这只熊猫,满脸的难以置信。 应夫人更是忍不住走上前去,蹲下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熊猫,嘴里喃喃道:“我这一辈子,还从没这么近距离地见过熊猫呢,这、这简直跟做梦似的。” 赵振国说道:“应教授、应夫人,这熊猫是动物园临时托付给我照顾的,没想到让您二位赶上了。” 宋婉清也笑着说道:“老师、师母,您二位先坐着歇会儿,我去给您二位沏壶茶,再拿些点心来。” 说着,便转身进了厨房。 正坐在一起喝茶呢,门外传来了胡志强的声音,“振国、快跟我走!出大事儿了!” 433、5.0变3.8了,这咋整? 赵振国瞅着胡志强那咋咋呼呼的样儿,想着又能是啥天大的事儿啊,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不? 可等胡志强一开口,赵振国的脸“唰”地一下就变了色。 “真……真的?”赵振国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胡志强也不废话,直接从兜里掏出份检测报告,往赵振国手里一塞,说道: “你看看,之前那坛窖泥的PH值是5.0,现在倒好,一下子变成3.8了,这可咋整哟!” 赵振国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咋会变成这样呢?难不成是路上耽搁了? 可现在说啥都晚了,眼下最要紧的是,这金贵的不得了的窖泥变成这副模样了,到底该咋个办哟! 两人正说着呢,就听见一阵“吱呀吱呀”的声响。抬头一看,原来是王栓柱拉着辆板车,把住在生产三队儿子家的婶子给接回来了。 婶子到了跟前,就瞅见赵振国和胡志强两人蹲在院子门口,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嘴里还叼着烟,那烟头一明一暗的,就跟他们此刻的心思一样,乱糟糟的。 “这是咋啦?咋跟丢了魂儿似的。”婶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胡志强也没把婶子当外人,三两句就把窖泥的事儿给说了。 应教授也听到动静,背着手出来了,问赵振国要了检测报告,细细地看了起来。 应教授没吭声,倒是婶子听完,笑着说:“窖泥这玩意儿,我是不懂,可蒸馒头我在行啊!你们说的这情况,是不是就跟那馒头酸了似的?” 赵振国和胡志强一听,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两人异口同声地“啊”了一声。 可不是嘛,那检测报告上写的PH值下降了1.2,这不就说明窖泥变得更酸了嘛! 两人忙不迭地点头,难不成婶子真有门儿? 应教授也是笑呵呵地抬起头,示意婶子接着讲。 婶子笑着说:“冬天蒸馒头,要是面发不起来,那准是温度太低,把酵子给冻住了。只要把面盆搁在暖和的地儿,让酵子缓一缓,它还能活过来呢…你们说这窖泥,会不会也是这么个理儿?” 应教授鼓掌说婶子说的好,婶子连连摆手说自己是瞎说的。 赵振国一听,乐得差点蹦起来,嘿,婶子还说她不懂,这哪是不懂啊,这简直就是门儿清! 应教授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这一路上啊,温度可比泸州低多了。虽说用你们用稻草把坛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可窖泥里那些核心功能菌,像己酸菌(它最适宜的温度是30- 35)和老窖梭菌(它适应窖池那恒温的环境),在冬天江面上那低温(也就0- 10)的环境下,代谢都停滞了,好多菌株都进入休眠状态,甚至死了。 低温能让己酸乙酯的合成能力下降67%以上。但是乳酸菌的代谢就加速了,pH值就降到了3.8,这下可好,己酸菌的活性都被抑制住了。” 应教授肯定了婶子的提议,说这样是可行的,脸上带着几分对民间智慧的赞赏,接着解释道: “婶子这话虽朴实,却切中了关键。窖泥中的微生物就跟人似的,温度一不合适,就‘闹脾气’不干活了。 你们现在把窖泥挪到暖和的地儿,就相当于给这些微生物搭了个温暖的‘小窝’,让它们慢慢缓过劲儿来。不过啊,这温度可得把控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得模拟出窖池里那恒温的环境,这样那些核心功能菌才能重新活跃起来。” 赵振国和胡志强听了,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大教授说行,肯定行。 赵振国挠挠头,憨厚地笑着说:“应教授,您说得在理,可具体咋操作啊?温度咋个把控法?” 应教授思索了片刻,说道:“我没记错的话,己酸菌和老窖梭菌最适宜的温度是三十度,你们可以找个相对封闭、温度容易调节的房间,管你是烧碳烧炕还是烧煤球,一定要把温度搞上去,再在旁边放个温度计,时刻盯着点温度。” 赵振国:看来白酒里也全是科技和狠活。 组件实验室,刻不容缓了。 胡志强一听,一拍大腿:“行嘞,应教授,我们这就去准备。不过,这得多久这些微生物才能缓过来啊?” 应教授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这不好说,得看微生物自身的恢复情况。不过,只要温度适宜,条件合适,少则三五天,多则一周左右,应该就能看到一些变化了。咱们得耐心点,别心急。” 婶子在一旁听了,笑着说道:“这不就跟养娃娃似的,得精心照料着,不能着急。只要用心,肯定能把这窖泥给养好咯。”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 说干就干,赵振国立刻行动起来。 哎,出差这么久,欠的班总归是要还的,这会儿可算轮到他加班了。 而且不光他自己上班,这不,连带刚从牛棚出来没多久的应教授也被他临时“征用”了。 应教授本就憋着一股劲儿,想找点事儿干,证明自己“尚能饭”。 虽说这照顾窖泥的事儿不是应教授的老本行,可他一听赵振国让自己去帮忙,兴致勃勃得像个孩子。 应夫人见他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便笑着由他去了。 应夫人觉得待在这小山村,每日与可爱的熊猫为伴,看看青山绿水,听听鸟语虫鸣,倒也不错,心里竟也生出了几分留恋。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赵向红就有些郁闷了。他天天喂食、铲屎,可小团子就是不待见他,想摸摸它,可小团子就是不给面子,一看到他就躲得远远的,反倒对赵家人来者不拒,婶子和应夫人都可以摸熊猫,就不让他摸。 还好小团子长得很好,赵家吃的也好,赵向红觉得领导简直太高明了。 —— 赵振国也知道找应教授帮忙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带着礼物跑到唐主任那儿,非要唐主任给自己整个化学老师来厂子里。 唐主任被他缠得没办法,一脸无奈地说:“赵振国啊,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咋突然要化学老师了?” 434、发钱喽... 赵振国眼睛放光,兴奋地说道: “唐主任,我打算搞个酿酒化学实验室!您想啊,这酿酒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化学知识那是关键。 有了化学老师,我们就能更科学地研究酿酒,提高酒的品质,说不定还能让咱们的酒走出这里,名扬天下呢!对了,你要是再给我找一个生物老师就更好了!” 唐主任听了他这番豪言壮语,哭笑不得,可又觉得他说得在理。 现在他们当地的酿酒手艺虽说代代相传,可一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要是真能搞出个酿酒化学实验室,说不定还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人家泸州老窖都开始搞人工窖泥了,他们这里酿酒还一直靠经验,确实不行。 可赵振国要的人才,又不是地里的大萝卜,哪那么好找。 唐主任只能安抚赵振国说:“行吧,我尽量给你想想办法。不过,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你得有心里准备。” 赵振国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唐主任,您可得快点,这马上就过年了,厂子里还等着发钱呢!发完钱,就放假了!要是你介绍的人来得早,干得好,我给预支工资。” 唐康泰:... 有点想去丰收上班了咋办?听说他们厂还有奖金! —— 赵振国说发钱,那是真发钱! 元旦促销的效果非常好,账上有钱。 他找完唐主任,就安排高美君去取钱。 “赵厂长,您没开玩笑吧?真发钱呐?”会计高美君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振国大手一挥,咧着嘴笑道:“那还能有假?我赵振国说话啥时候不算数过!” 拿起笔,“唰唰唰”就在单子上签了字。 “小高,你赶紧去银行取一千块钱回来,取完钱,咱们就召开全场职工大会,当着大伙的面发钱,发完钱就放假!” 小高接过单子,手都有点哆嗦了,赵厂长之前说的,要兑现了! 她倒没怀疑赵振国会兑现承诺,但没想到居然会一点折扣都不打。 她赶忙应道:“好嘞,赵厂长,我这就去!” 说完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到了门口还不忘叫上个保卫陪自己一起。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这下可炸开了锅,兴奋地议论起来。 “哎呀,赵厂长可真是大好人呐,这都快过年了,发钱还放假,咱能过个好年咯!” “是啊是啊,赵厂长还真是说话算数!” 不到一个小时,小高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千块钱。 —— 临到下班了还通知开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今天开会的主题。 有人说要发钱,可有很多人都不敢信。 直到赵振国走上台子,把一摞大团结放在台子正中心的桌子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大伙儿都安静一下!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想实实在在地感谢大家这一年为咱厂子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这一年,咱厂的酒销量越来越好,品质也稳稳当当,这都是大伙儿的功劳!下面,我就开始念名字发奖金啦!” 台下的工人们瞬间安静下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眼睛紧紧地盯着赵振国。 “丁师傅,这一年在蒸煮环节兢兢业业,火候把控得那叫一个准,让酒的口感更淳厚了,应发奖金八十块!” 丁师傅就满脸通红地走上台,接过奖金,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赵厂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李秀芬,包装的时候细心得很,每一瓶酒都包装得严严实实、漂漂亮亮,给咱厂子的酒增色不少,应发奖金二十五块!” 李秀芬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她双手接过奖金,朝着赵振国深深地鞠了一躬。 随着赵振国一个接一个地念着名字,台下时不时地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每个被念到名字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比这冬日里的暖阳还要灿烂。 王大海也拿了八十块钱,激动坏了,感觉这么干下去,娶芬姐的彩礼有希望了! “杨国忠!”赵振国喊道。 这一声喊出,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工人身上。老杨有些腼腆地挠了挠头,缓缓走上台。 “老杨啊,你可真是咱厂子的顶梁柱!发酵环节,你日夜守着,温度、湿度控制得那叫一个精准。咱厂子能有今天这好效益,你功不可没啊!应发奖金,一百二十块!” 为保住赵振国从泸州带回来的窖泥,老杨天天都睡在临时实验室里,好几天没回家了。 “一百二十块!”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投来羡慕不已的目光,有人小声嘀咕着: “老杨这奖金,顶我四个多月的工资啦!” “可不是嘛,老杨这后半年可真是拼了命地干啊!” 老杨接过那叠钱,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赵振国走上前,握着老杨的手,笑着说: “老杨啊,明年可不能这么拼命了,要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厂子可不能把你累垮咯!” 老杨听了,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他紧紧地握住赵振国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 “赵厂长,我……我就是想多干点,让咱厂子越来越好。您这么关心我,我……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赵振国用力地握了握老杨的手,说道: “大伙儿为厂子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后啊,咱不仅要把厂子经营好,还得让大伙儿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台下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阳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映照着他们幸福的笑容,而酿酒厂里,那股浓浓的酒香,似乎也变得更加香醇了…… “发完钱,咱就放假!大家都能好好休息休息,陪陪家人,过个好年!”赵振国接着说道。 这话一出口,欢呼声更响了,有几个工人甚至兴奋地跳了起来。 离过年还有十来天呢,这就放假了? 从67年开始,受运动影响,全国普遍不放假,强调“革命化”。 像赵振国这么干的,简直太稀罕了。 其实赵振国提前放假,也有目前城里不流行过年这个原因在,本来过年是多好的促销机会啊,结果现在元旦都比过年热闹... 发完钱,赵振国又叮嘱了大家放假期间的注意事项,就宣布散会了。 职工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家,一路上都欢声笑语,谈论着这突如其来的惊喜。 —— 发完钱的第二天,赵振国正在厂子的临时实验室里,跟老杨和应教授一起,调整温湿度,观测窖泥的变化。 就在这时,门口看门大爷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 “赵厂长,赵厂长!有个叫刘永福的化学老师来了,扛着大包小包,说是来上岗的!” 435、冒名顶替? 赵振国还很纳闷,老唐动作这么快的么? 突然这么雷厉风行,整得他都有点不习惯了。 到了门口,只见一个穿着朴素但眼神透着精明的中年男人正站在那里,肩上扛着两个大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小包,显得有些吃力。 那人像是察觉到了赵振国的目光,从兜里掏出一个证件,递到赵振国面前,声音带着一丝紧张说道:“这是我的证明,我是市一中的化学老师,我叫刘永福。” 赵振国接过证件端详着,证件上的照片和眼前的人对得上,姓名一栏写着“刘永福”,工作单位也确实是市一中。 他连忙迎上去,热情地说道:“我姓赵,叫赵振国,是这里的副厂长,刘永福老师,可算把您盼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说着还招呼王大海把人安置到宿舍去,刘永福说不忙去,先去实验室看看,说他还带了器材来。 赵振国让王大海带着人去临时实验室,自己则去办公室给唐康泰打电话表示感谢。 他在电话里开启了“夸夸模式”,噼里啪啦对着唐康泰就是一阵夸,完全没注意到唐康泰数次想打断他却根本插不上话。 好不容易等赵振国说得口干舌燥,暂时停了下来,唐康泰赶紧抓住机会问道: “老赵啊,你先别夸了,你一直说的这个刘有福到底是谁啊?” 赵振国一听,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说道:“不是你介绍来的么?之前你跟我说安排了个老师过来帮忙,就是他啊。” 唐康泰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说道:“老赵啊,我是真的给你找了个老师,本来想着找个专业能力强的来帮你们一把。可人家嘴上没明说,心里却不乐意去当工人,觉得这工作跟自己专业不对口,又辛苦。我这工作还没做好,就没告诉你。你刚刚说的这个刘有福,我真不认识啊。” 赵振国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坏了,这人不是唐主任介绍来的,那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顾不上跟唐康泰再多说什么,匆匆说了句“老唐,我先去处理点事,回头再聊”,就“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拔腿就往临时实验室跑去。 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念头:这个人会不会是别有用心混进来的?会不会对项目造成破坏?他越想越着急,脚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向临时实验室。 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到临时实验室门口时,正看到应教授和老杨他们围在实验台前,和那个所谓的“刘有福”热烈地讨论着实验方案。 应教授戴着眼镜,眼神专注而热烈,手指在实验数据上轻轻点着,嘴里不停地说着专业术语;老杨则满脸通红,时而点头,时而提出自己的疑问,那模样就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 而刘有福站在中间,神情自若,不紧不慢地解答着他们的问题,时不时还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那专业的姿态和沉稳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觉得他是个行家。 赵振国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疑惑。他注意到老杨那兴奋又带着几分熟稔的神情,貌似认识这个刘有福。 他快步走上前去,拍了拍老杨的肩膀,问道:“老杨,你认识刘老师?” 老杨憨厚地笑了笑,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说道:“认识,咋不认识,刘老师是我邻居。我那点化学知识,就是刘老师教我的。” 感情是真老师,可却不是唐康泰安排的,这刘老师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他笑着对刘有福说:“刘老师,您看您来帮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得给您办个正式的手续,这样也方便您后续开展工作,您跟我来一下。” 刘有福点了点头,说:“行,那就麻烦你们了。” 赵振国接着又给王大海使了个眼色,王大海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刘老师来了没多长时间,还啥都没干,只是跟他们讨论培育方案而已,但赵振国心里总觉得这事儿透着古怪,得让王大海去打听打听这个刘老师的底细。 赵振国带着刘有福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赵振国请刘有福在沙发上坐下,又给他倒了杯水,然后直接切入主题,问道:“刘老师,您不是唐主任介绍来的,对么?” 刘有福干脆地点了点头,说:“对!” 赵振国纳闷了,这人有点意思。 他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追问道:“那您是...” 刘有福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赵厂长,实在不好意思,这大过年的,厂子还放假呢,我就这么冒冒失失地不请自来了。” “其实啊,学校里找的人不是我,而是许老师,可惜啊,许老师啊,对于来厂子里这事儿拿不定主意。我想来,可还轮不上我,你这里的待遇我听老杨说过,太心动了。 昨天晚上,老杨请我去他家喝酒,一问才知道,居然是丰收酒厂发的奖金。再一打听,好家伙,发了快一百块钱呢!就连老杨那个平时闷不吭声的,都发了那么多。我一想,您搞的那个酿酒化学实验室,肯定是大有可为啊,所以今天一大早,也不管厂子放不放假,就直接来找您了。” 赵振国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这刘有福倒是个妙人,人也很坦荡。 对他的话,赵振国已经信了八分,剩下两分,就看王大海那边问得结果了。 他拉着刘老师杂七杂八地开聊,足足扯了快两小时,王大海终于回来了,敲了敲门,冲他点了点头。 赵振国心中一喜,知道王大海那边肯定有了确切的消息,证实了刘老师的来历。 还没等赵振国开口询问,应教授也兴冲冲地赶来了。 应教授一进门,就大声说道:“振国,你给刘老师办手续怎么搞了那么久啊,刘老师刚才那方案说了一半,非常棒!咱们项目里一直卡着的那个关键环节,他提出的思路简直太妙了,要是能实施下去,肯定能有大突破!” 赵振国心中一动,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压低声音问道:“真那么好?” 436、他和他打起来了... 应教授眼睛放光,也压低声音回他:“清大化
相关推荐:
祸国妖姬
倒刺
修仙有劫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偏执狂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缠绵星洲(1v1虐爱)
寡妇门前桃花多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