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过来问:“这肉是干啥用的啊?” 赵振国笑眯眯地回答:“还能干啥,请大家吃的呗!” 这段时间,丰收酒厂群龙无首,两副厂长忙着争厂长的位置,生产的事儿早就抛到后脑勺去了。 底下的员工们也是人心惶惶,生怕酒厂哪天就没了,饭碗也跟着丢了,也不知道这个月工资能发么? 可谁也没想到,居然空降了个厂长和新副厂长,还说要开大会。 一听开会,工人们就没啥兴趣,最近大会小会开得不少,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可没啥用,根本没人愿意去。 更别说还有人撺掇着说千万别去,外面来的领导哪儿有厂里的领导知根知底,不要去开会,给新来的领导一个下马威。 结果,好几个工人匆匆跑进车间,兴奋地喊: “是开会,但是是开会吃猪肉炖粉条的大锅菜!” “厂长和新来的副厂长请客,管饱,不要钱也不要票!” “咦,恁大一块肉哩,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这一下子,工人们都来劲了,拎着铝饭盒就往食堂跑。 那几个捣乱的人想拦,可根本拦不住,索性也跟去看看。 跑到食堂一看,妈呀,大锅菜都已经闷好了,装在洗澡盆那么大的盆子里,菜堆得跟小山一样高。 那肥嘟嘟的大肉片子,油光锃亮的粉条和豆腐,还有管够的馒头,看得工人们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有人上去打饭,真的不要钱也不要票,而且打饭大婶也不像平时那么抠索,满满一大勺,每一勺都能瞅见好几片肉。 一顿饭吃得大伙满嘴流油,肚皮溜圆。 等大家都开始偷偷松腰带了,胡志强觉得差不多了,站起来说了两句,然后跟众人介绍赵振国,让他也讲两句。 赵振国今天穿着白衬衫搭着黑裤子,脚上蹬着油光锃亮的皮鞋,一尘不染。 理着个干净精短的寸头,配上他棱角分明、透着冲击力的五官,整个人显得特别精神。 他起身迈腿踩在凳子上,站得高高的,跟大家讲话。 “大家好好干,干得好月底有额外奖金,年底也有额外奖金!到时候我还请大家吃肉!” 有胆大的工人举手问: “奖金?奖金能有多少?” 赵振国说:“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如果加班,一个小时给五毛钱。 以后咱们生产车间会分成几个生产小组,如果某个小组干得快、干得好,就评选成优秀小组,每个组员每个月还额外加两块钱!一星期,咱们休息两天!” 听到这番话,在两副厂长鼓动下准备闹事的工人都懵了! 这?这还怎么闹? 连他们都心动了,更别说跟着准备搞事情的几个人了! 谁不想多干点活挣钱养家啊! 工人们慷慨激昂地拍手鼓掌,个个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俩副厂长心中暗笑,这小子挺狂啊,看来不用他们动手了。厂子账面上早没钱了,看这货拿啥来兑现!到时候他要是敢不兑现,这帮工人都能把他撕吃了! 赵振国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又简单地讲了几句,然后顺便把王大海介绍给大家认识。 接着,他让王大海起身给大家讲几句话。 王大海第一次在这么多人前发言,心里紧张得要命,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讲完话坐下后,他抬起胳膊用手背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 赵振国看着他笑了笑,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杯,一饮而尽。喝完酒,王大海紧张的心情也平复了许多。 四哥让他学着管人,但他哪儿会这个啊。 结果四哥说很简单,还给了他厚厚一沓东西,说这叫规章制度。 考勤、评选优秀员工、高产能小组… 这些之前他都没听说过,可都是约束工人的好办法! 让每个工人都有自我约束、提升自己的意识。 像后世东来的管理,做到了让利员工,让员工有幸福感。 有了这种制度,他们这些管理者都成了摆设,压根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处理一下突发状况、应急事情。 王大海真不知道赵振国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咋啥都会。 不仅如此,赵振国还为了合理分配工作拟定了几个部门,市场、采购、财务(会计)、仓库、生产车间,还特地设立了质检部,说一定要把产品质量控制好。 重要的岗位都安排了高中学历的人负责,生产车间则不需要学历,只要手脚麻利、能吃苦耐劳就行。 有了这些部门的成立和分工,厂内运作更加条理清晰,完全不担心会乱套。 胡志强听着他这一套一套的,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厂长好像是白干了一样。 抄作业!一定要抄作业!抄到自己的酒厂去! 可是,酒厂还欠了一屁股债,振国准备咋办?别说打鹿血酒的主意,他可不干! 309、从酒厂开始布局 赵振国知道丰收酒厂是烫手山芋,可万万没想到,这摊子烂得超乎想象。 会计递过来得账本,那账目乱得跟村里老婶子缠的毛线团一样,解都解不开。 账上不仅分文没有,还外债累累,欠了一屁股债! 原厂长李大壮,真是个贪得无厌的主,贪了差不多小一万块钱。而且他们厂之前不按合同供货,又赔了很多钱,现在厂子就剩个空壳子了。 就李大壮贪污的那点钱,枪毙他丫十回都不够,可惜人死早了,躲过了这一劫。 咋办,能咋办?先把厂里原来的会计送进去呗,厂长贪污,说会计不知情,鬼才信! 搞钱的压力给到了赵振国这边,俩副厂长还在一旁暗搓搓地等着看笑话。 说起来,厂子变成这样,竟然还跟胡志强有关,要不是他当初为了替赵振国出气,撺掇着合作单位来要赔偿,李大壮迫于压力赔了,厂子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真是,世事无常,缘分这东西,妙得很... 赵振国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市领导哭穷、卖惨,领导嫌他太烦了,给了他一个国营饭店的订单。 但他想要的哪儿是这个啊,他想让领导给钱,一听借钱,领导借口上厕所,再也没回来。 赵振国:原来这么早之前就流行尿遁啊。 得,领导不给钱,只能把主意打到胡志强头上,逮着胡志强薅。 好在之前搞鹿血酒,工农酒厂账面上倒是有些盈余,全被赵振国借走了。 他拿着借的这批钱,紧急采购了一批原料,让厂子恢复正常生产。 可这只是临时救急的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厂子想要起死回生,还清外债,转负为正,还需要想更多的法子。 办公室内,胡志强瞅着赵振国,眉头一皱,问道:“振国,下一步咱咋整?” 赵振国斩钉截铁地说:“搞钱!” 胡志强一听,心里直嘀咕,搞钱?怎么搞?靠那些歪瓜裂枣的酒么?可别打鹿血酒的主意啊。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也就这么说了出来。 在京市,赵振国刚琢磨着要搞这厂改革的时候,就想过,这厂以后要怎么发展?核心产品是什么? 鹿血酒? 不行,鹿血酒走的是特供高端路线,靠的是自己的独特空间,就算把厂子盘活了,也失去了试点的意义。 再说了,胡志强大哥也不愿意把鹿血酒这独特的产品放到丰收酒厂来。 那不生产药酒,生产啥呢? 赵振国心一横,决定豁出去了,就生产粮食酒! 那时候,酿酒行业用粮不足的问题可严重了,粮食酒可是稀缺货。 赵振国一说要在丰收酒厂酿纯粮食酒,胡志强都懵了。 他所在的工农酒厂,生产的酒一半是地瓜烧,另一半才是粮食酒,因为粮食太金贵了,采购不到。 可丰收酒厂呢,以前主要做的是代粮酒,也就是替代粮食的酒。 那原料可真是五花八门,啥橡子、蕨根、土茯苓、酸刺、菱角这些含有淀粉的野生植物,还有淀粉渣、米糠、高粱糠、玉米芯这些农业副产品废料,甚至稻草、高粱杆都拿来酿酒了。 导致酒的品质,啧啧啧,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南方有些地方自然灾害后,还用野生植物黄狗头、金刚头来酿酒呢。 胡志强一听赵振国要搞粮食酒,就急着问粮食从哪儿来。是他不想生产粮食酒么?并不是,而是每年给他厂里的粮食,就只有那么多! 赵振国嘿嘿一笑:“粮食从地里种出来呗。” 胡志强翻了个白眼,这不废话嘛,逗呢? 可他再追问,赵振国却不肯多说了。 胡大哥是来给他保驾护航的,但他也不想连累胡志强,毕竟他想干的这事,有点棘手。 不过,棘手归棘手,可不代表干不成。 接下来的几天,赵振国把生产的事情托付给王大海,自己连宿舍也没回,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足足闷头写了三天,终于捣鼓出了一篇丰收酒厂发展规划。 他写到手都快断了,无比怀念后世的办公三件套,那是真好用。 看着厚厚一沓纸,他沉默了,好怀念后世的各种快递啊。 发电报么?太多字了。寄信?太慢了。 后来还是胡志强出了个主意,让他通过单位的公文通道,把这东西递上去。 胡志强太好奇了,但赵振国就是不给他看,神经兮兮的。 东西交给蒋国柱,他很快就安排这份报告和其他文件一起进京。 一转眼,就到了周五,赵振国打算去车间溜达一圈,到下班时间就骑车回家。 他已经两个星期没回过家了! 双休,还是他自己拍板定的!不光是为工人们着想,也是在给他自己发福利。 看门的大爷一见赵振国来车间。 连忙给他把大铁门打开,笑盈盈的问候道:“赵厂长好!” 赵振国点了一下头,“你好”,进了车间,看着每个人都专注的低头工作着。 车间巡视的王大海,看到赵振国来了,立即迎了上去,给他介绍着现在的生产进度。 他一个月领35块钱工资,就是在车间里溜达溜达而已,感觉实在是拿着亏心, 要他说,这活也太简单了,牵条狗都能干。 因此最近一直在跟老工人学习酒的制作工艺,恨不得吃住都在车间里。 听到他说的,赵振国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王大海把统计好的手工报表递给他说道。 “四哥,这是这两天的产能,您看看。” 赵振国拿着报表出了勾兑车间,去了王大海办公室。 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单手翻看着报表,期间询问道。 “国营订的那批酒,什么时候交给他们?” 王大海拿着茶缸,用暖水瓶给他倒了一杯热水, “这批是清香型酒,按照现在进度,大概两个星期之后就能出基酒了!”说着把暖水瓶放在桌上。 接着又把最近库存结存的原料,登记报表,统一都拿出来,给他检查说道。 “仓库的钥匙,暂时在我这边保管,用到时,制曲车间主任到我这里申请取原料,登记出库。” 听到他说的,赵振国合上报表,慵懒的靠在椅子上,黑色裤子包裹下的腿,交叠在一起,翘着二郎腿说道。 “你办事,我放心,我回老家一趟,你回不?” 王大海摇摇头,他怕他回了舍不得来了。 赵振国骑着摩托车去加油站加了满满一缸油,又加满了两个三十升的油桶,他要开始自己的长途摩旅,回家过周末! 本来厂里还有辆小汽车,为了给员工们按时发工资,赵振国把车给卖了,反正有事可以蹭胡志强的车。 此时他还不知道,那份报告将引来怎么样的轩然大波。 310、引起轰动的报告 周五,快要下班了,忙到焦头烂额的王新军收到了赵振国的报告。 他有些好奇,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 揉了揉酸涩的眉心,拆开了那个档案袋。结果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一直看到了九点多,饭都没顾上吃。 媳妇打来电话问:“新军啊?这周末还不回家?儿子们明天就回来了。” 王新军无奈地说:“回不去了,振国又整出了个大动静。” 那份报告,着实让他震撼不已!赵振国的胆子,真是比天还高。 报告开头,赵振国先是阐述了想要丰收酒厂生产粮食酒的原因,什么粮食酒香醇可口、大家爱不释手之类的。 王新军开始不以为意,谁不知道粮食酒好喝?这不废话么? 可接着往下看,一句话猛地跳入眼帘,“粮食酒的生产,能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互动。” 王新军当时就在琢磨,他到底想干嘛,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接着往下看,赵振国写到,现在粮食的供给问题影响粮食酒的产量。 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王新军差点没看下去,缺粮食谁不知道? 啰啰嗦嗦到底想干嘛? 没想到赵振国笔锋一转,开始细细阐述如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确保粮食供应既稳定又高质量。 他提了一个大胆的思路,“包产到户”! 他写道:“要是土地能让农民自己做主,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套,那农民的生产干劲可得嗖嗖往上涨,粮食产量指定能噌噌往上升!” ... 王新军看着这篇报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小酒厂的改革而已,怎么就被赵振国歪到农村土地改革上去了。而且通篇读下来,莫名其妙居然还觉得很有道理。 如果粮食产量真的能大幅度提高,那不光是酒厂的问题,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其实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这件事,赵振国真没唬王新军。 后世小岗村包产到户头一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要不说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呢? 赵振国觉得,既然知道这个制度好了,就抄作业,早点推广呗。 不光赵振国觉得好,王新军也觉得好,以至于反复品读之后,抄起电话给老爷子办公室秘书打了过去。一听老爷子还没回家,立马开着车,匆匆过去了。 太激动了,等不了明天了。 老爷子接过报告,让王新军先回去,自己会好好看看的。 王新军走后,老人带着老花镜仔仔细细把报告看了两遍,然后递给秘书。 秘书看完,嘴都合不拢了,“这...这...” 老人:“这什么这?土改的时候,我们搞的不就是这个打土豪,分田地么?” 秘书:... 老人又问:“你怎么看?” 秘书吃不准,不敢说。 老爷子悠悠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秘书咬咬牙说:“我个人觉得可以,但...为了这口醋包了一顿饺子...” 他没有说下去,但是老人明白他的意思,这么干,反对的声音绝对不会少。 赵振国这娃儿怎么这么敢想?不过想想这娃儿连飞机都敢开起耍,还有啥子不敢的? 多亏了他,要不然这次可就损失大喽,顺着那两人,顺藤摸瓜,又抓出了好几个特务,其中一个甚至是被特务策反的,而且跟那个人,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看来某些人,是要动一动了。 ... 接下来的两天,老爷子见了很多人,旁敲侧击问了很多人对农村改革的看法,也有人提到了分土地,结果一说出来,批评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改革的路,比想象中还要难走一些。 但难走,不代表就不走了。 老爷子把王克定和王新军父子叫到了自己办公室,又深入交谈了一次。 王克定已经从王新军那儿听说了赵振国的那份报告,但亲眼看到报告内容,还是觉得很震撼。 这个年轻人,总是给他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 新文想把人留下来开飞机,真是屈才了! 思虑再三,老爷子跟王新军说: “既然是改革和试验,那就可以搞么,你告诉振国,可以搞,但是要控制规模,争取要拿出成绩来...” 这是老爷子拍板了,肯定了赵振国的方案。 王新军急匆匆地给赵振国厂里打电话,却被王大海告知,赵振国回老家了,没在。 王新军:... 你整出这么大动静来,我们忙活两天了,你居然回老家陪媳妇儿去了? ... 赵振国紧赶慢赶,到家的时候也已经十点多了。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是黑灯瞎火的。 小红发现他回来了,想叫,被他喝住了,怕惊动媳妇儿。 没想到卧室还亮着灯,媳妇还没睡,在看书。 见他大半夜的突然回来,还以为出啥事了,结果赵振国亲了亲她说,就是回来看看。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宋婉清心疼坏了,问他吃饭没,赵振国说路上啃了俩饼,不饿。 她起来给赵振国下了碗菠菜面条,卧了四个鸡蛋。 吃饱饭,洗完热水澡的赵振国,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子,来到床前,掀开被子上了床,伸手把软香的媳妇揽入怀中。 正靠在床头看书的宋婉清,身体突然被揽入宽阔的胸膛,吓了一跳,放下手中的书提醒道。 “睡吧,跑了一路累坏了吧?” 赵振国跟个大型赖皮狗似的,不仅没松开她,反而更过分了起来。 修长高大的身躯,直接缩到被子下面,翻身趴在媳妇的两腿间,脑袋枕在她柔软的腹部。 展开双臂,搂住那纤细的腰肢说: “媳妇,以后工作忙起来,可能顾不上家里这边那么多了,两仨星期才能回来一次,辛苦你了。” 宋婉清放下手里的书,垂眸看着枕在腹部的脑袋,迟了好一会儿说: “没事,家里有婶子呢。” 赵振国开始不安分起来,脑袋钻进了她衣服下面。 随着他的动作,宋婉清书也没法看了,冲着衣服下面的人说道: “别闹,睡觉,你都不困的么?”说话间,被他弄得,忍不住轻呼一声。 身体被他弄得软绵绵的,哪儿还看得下去,无奈把手上的书放在床头的柜子上。 衣服下面的赵振国,把媳妇拉下,让她平躺在床上,趴在她身上, ... 这人嘴上说着累,还非要来,甚至还说他累了,让她自己来... 两星期不见了,就知道这人肯定要换着法子折腾自己,虽然很多姿势都挺难为情的,但也确实,很快乐。 第二天,本想睡个懒觉的赵振国,一大早就被王栓住给叫醒了,说出大事儿了。 311、鹿棚出事 赵振国差点开口问候王栓住,他还想早上睡醒再来一发呢! 这老头!真够败兴的,自己干不动不能这么折腾别人啊! 结果爬起来一问,卧槽! 不好意思,骂王栓住骂早了! 鹿棚里头的鹿,一夜之间少了两只,剩下的那几只,也是奄奄一息,进气多出气少,眼瞅着也是活不长的样儿。 这事儿,可不小啊,王栓住能不火急火燎地来找赵振国嘛? 而且,还有早起上地的人亲眼瞅着狗剩赶着鹿跑了。 赵振国才不信狗剩能干出这么缺德的事儿。不过,找狗剩是当务之急,他吹了个口哨,把屋顶上的小白换了下来,吩咐它去找狗剩,找到了就回来报信。 赵振国跟媳妇简单交待了几句,叼着个馒头就骑上摩托车,风风火火地去请李大辉。 顺道儿,他还去了趟狗剩家,一进门,发现刘二妮在厨房烧锅,煮玉米糊嘟。 刘二妮一见赵振国,可怜巴巴地说:“大哥,别信他们的,你们进城后,狗剩天天吃住在鹿棚那边,尽心尽力地伺候着那几头鹿,咋可能是他干的呢?” 这话赵振国信,狗剩不可能是像他们说的那样跑了,他能舍得媳妇? —— 李大辉再次被迫上岗,救鹿... 妈的,被老四折磨的,他都快成人畜双治的大夫了! 上次隔壁村的鸡病了,请他去瞧,他哪儿会啊,只能一顿消炎药猛灌,死鸡当活鸡治,结果鸡居然活了!人送外号,李鸡仙!快把李大辉气死了,还不如治死算了。 李大辉匆匆赶到鹿棚,发现那几只鹿躺得横七竖八,气息微弱,比上次那群鸡还惨! 还有只母鹿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他,让他不禁感叹,万物有灵。 再仔细观察母鹿的症状,李大辉眉头就皱得更紧了,这鹿的样子,怎么看都像是中毒了。 眼神呆滞,嘴角还残留着一些白沫,身体也在微微颤抖。 他沾了点白沫闻了闻,操,断肠草!哪个瘪犊子玩意儿,这么缺德! 他知道,时间不等鹿,必须尽快解毒。 李大辉调制了0.1%高锰酸钾溶液,准备给鹿灌肠、洗胃。 赵振国负责摁着鹿,另外两个村民掰开了鹿的嘴,李大辉端着大海碗把溶液给鹿灌下去。 过了一会儿,那只鹿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接着便吐出了一大堆浑浊的液体。 李大辉见状,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看来催吐有用。 接着他又给鹿灌了点硫酸镁,省得鹿拉肚子拉死。 灌到第二只鹿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了小白清脆的叫声,赵振国知道,这是找到狗剩了。 看小白回来的方向,狗剩居然进山了? 他跟李大辉告别,然后骑着摩托车回家,牵着乌云出来,翻身上马,跟着小白往后山飞奔而去。 赵振国骑着乌云,在崎岖的山林间穿梭了大概半个多小时。 终于,在一片密林的空地上,看到了狗剩的身影。 赵振国火急火燎赶到的时候,只见狗剩浑身是血,衣服被撕扯得破烂不堪,正跟一个满脸是血的人厮打在一起,那两只鹿不知所踪。 那人瞅准时机,猛地一扭身,将狗剩压在了身下,两人的拳头和肘击在空中交错,发出沉闷的声响。 紧接着,那人两只手像铁钳一样掐着狗剩的脖子,将狗剩死死抵在地上,狗剩的脸都憋得发紫,眼看就要喘不过气了。 赵振国的心猛地一揪,迅速从空间里掏出驳壳枪,把子弹上了膛,手指搭在了扳机上。 可还没等他开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狗剩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到了一块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朝那人的头上狠狠砸去。 只听“砰”的一声,那人应声倒地,像烂泥一样瘫在地上。 狗剩也躺在
相关推荐:
倒刺
将军宠夫
将军夫夫闹离婚
《腹黑哥哥。霸道爱》
赘婿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老师,喘给我听
魔界受欢之叔诱(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