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她与夫家的处境说了一遍,禁足虽苦,却衣食无忧,当然,夫家对她诸多不满,丈夫也夜夜宿在妾室那边,这些,魏槿没有告诉父王。 待心情平复下来,燕王当着众武将的面,询问女儿道:“皇上派你过来,可是让你劝说我投降的?” 魏槿就把魏昂承诺与父王平分天下的诏书拿了出来。 燕王看过之后,露出喜色,问女儿:“阿槿觉得如何?” 魏槿却道:“父王起事三年,如今距离事成只有一步之遥,若此时半途而废,一旦朝廷缓过气来,马上就会派大军来袭,届时不但父王前功尽弃,我朝百姓也要再度承受内战之苦,所以,为了跟随父王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为了拥护父王的天下百姓,父王绝不能同意此诏!” 燕王神色一凛,却又迟疑起来:“可,我若继续南下,你没能完成皇命,朝廷问罪女婿、外孙……” 魏槿眼中含泪,微微扬起脸庞,声音坚定地道:“与天下百姓的安危比,区区他们几人又算什么,父王只管南下,不必顾虑女儿一家!” 魏曕、魏昡、崔玉与众武将都齐齐跪下,恳请燕王顾全大义,为百姓而战! 燕王重重地握住长女的肩膀,好女儿,不愧是他与王妃的孩子,大局面前知道孰轻孰重! 于是,燕王留下女儿,派使臣去回复新帝,他要清君侧除奸臣,除非黄仁、齐韬、殷闻受诛,他绝不罢手! 魏昂大怒,派人将燕王使臣绑下去! 黄仁、齐韬跪到大殿当中,老泪纵横,愿以身赴死解朝廷之危! 魏昂怎么可能杀死这两位心腹重臣,一旦杀了,就是承认他被奸臣蒙蔽是个昏君,一个刚刚登基就能被奸臣左右的皇帝,以后还如何立足、还如何让官民信服?更何况,燕王意图谋反,清君侧只是个名头,即使魏昂杀了黄仁、齐韬,燕王也会继续进兵,找其他理由夺走皇位,那时候,魏昂连最后的气节都无法保存! 亲手扶起二臣,魏昂咬牙切齿道:“燕王反贼,狼子野心朝野皆知,既然他要战,朕便奉陪,朕就不信,朕的正义之师会败给一个反贼,先帝在天有灵,也一定会助朕!” 既然要战,黄仁、齐韬马上又开始出谋划策。 此时魏昂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燕王手握四十万大军又如何,他还有长江天堑,燕王的铁骑在地上横行无阻,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却无可奈何! 六月底,魏昂任命擅长水战的陈严纯统领水师,在江面上严阵以待。 江北,燕王正在为渡江发愁,渔船数量有限,而且他手里没有水师,将士们上了船,不晕船都是好的了,一旦遇上朝廷训练有素的水军,还不被打得人仰船翻。 这日早上,燕王又来江边巡视,过了江就是金陵城,真的只差一步,可惜这江浩浩荡荡,他的腿没那么长,步子没那么宽! 就在此时,只见无数艘战船从对岸乘风而来,宛如一条条成精的巨大鱼怪! 朝廷要主动开战了? 燕王连忙命将士们准备,他们就在岸上等着,朝廷水师有本事就上来打,否则水战再厉害,待在船上也打不到他们! 燕王只是愁,只是馋那一艘艘战船,倒是不怕。 让燕王意外的是,那些战船只是在江面上一字排开,靠得近了,只见战船上的一艘艘旗帜突然被拉了下去,再换上时,旗帜上竟然写得都是“燕”! 随即,一艘战船单独而来,站在船头含笑望过来的,正是朝廷水师统帅陈严纯! 陈严纯带着一家老小上了岸,在燕王众将警惕的目光中,陈严纯跪到燕王面前,朗声道:“下官水师统帅陈严纯,愿为王爷效劳!” 他连家人都带来了,这投降自然假不了,燕王大喜,亲手扶起陈严纯,一时看陈严纯比看亲儿子还亲! 有了从天而降的水师,休整三日后,燕王大军纷纷上船,顺利过江,直奔金陵! 魏昂早在得知陈严纯投降燕王时就狂吐鲜血,倒在床上一病不起。 才三十出头的年轻帝王,一夜白了半数头发。 首辅黄仁跪在帝王的病榻前,哭着道:“皇上别急,咱们京城还有十五万兵马,全部叫回来固守京城,您再派人去各地调兵遣将,一定还有转机!” 魏昂目光空洞地望着帐顶。 调兵遣将? 确实还有数位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譬如蜀地的蜀平侯,譬如秦地的平西侯,譬如辽地的辽侯,手里加起来也有四五十万的大军。可是,蜀平侯、平西侯始终不肯听朝廷调遣,以固守边疆为借口远远地观望着。辽侯吴剑倒是出兵围过平城,因为金兵来袭又退回了辽地,据说燕王给他写了一封信,不知信上写了什么,总之自那以后,吴剑也不听朝廷的话了。 “你们看着办吧。”魏昂闭上眼睛,将守城之事交给黄仁、齐韬去办。 这两人是燕王的眼中钉,为了自己的命,也得守住金陵城,他们召集金陵城内的几位大将老将,包括徐耀、吕隆、盛世庭,全都委以重任,分别防守一处城门。 七月中旬,燕王大军兵临城下。 才攻了一日城,当天夜里,负责守护西城门的吕隆竟然连夜投降,大开城门! 第111章 吕隆开了西城门后,燕王大军便从这边长驱直入,一时间城内杀声震天。 燕王站在护城河外,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 “父王,为何不让我与三哥带兵?”魏昡走过来,按捺着心头的烈火问。 他跟随父王一路南下,为的就是杀入金陵,而今金陵就在眼前,父王却只叫其他大将带兵,魏昡心痒手痒,亦不明白! 燕王收回思绪,看眼四子,再看眼默默站在一侧的三子,沉声问魏昡:“你想带兵去打哪里?” 魏昡:“当然是……” 就在他伸手指向护城河对岸的金陵城时,魏昡忽然明白了。 金陵,是大魏国的京城,亦是父王经常思念的故土。 燕王哼了一声,负着手,望着高耸的金陵城墙道:“我奉先帝祖训前来诛杀奸臣,奸臣死,我也该回去了。” 魏昡虽然反应慢一些,刚明白父王为何不亲自去打金陵,但也还没傻到会信父王这句话。 他退回原位,与三哥一左一右地站在父王身后。 快到三更天,皇宫方向忽然传来冲天火焰。 很快,冯腾带着一队人马跑出城门,来禀报燕王,称城中守军、官民都已投降,罪臣也全被抓捕,只是新帝一家于宫中纵火自焚,目前冯谡等将士还在紧急灭火抢救。 燕王:“告诉他们,务必救下皇上!” 冯腾便又折回去了。 燕王长叹一声,一个人回了王帐。 黎明时分传来消息,说在新帝居住的奉天殿找到几具尸首,以及一封放在金匣中的诏书,乃是魏昂临死前写下的罪己诏,称他错信奸臣、逼死代王叔、发动战事连累了江山百姓,无颜再见燕王,因此自焚以谢天下。 燕王看过诏书,抱着金匣恸哭不已。 待到天亮,城内的文武官员列队来见燕王,称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燕王继承大位。 燕王称病,待在王帐中谁也不肯见。 大臣们就在外面跪着,跪了三天三夜,燕王终于出来见人了,果然是大病初愈的样子,面容消瘦神色憔悴。 眼看大臣们病得病哭得哭,坚持要他继承帝位,燕王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下来,却提出要先去孝陵祭奠先帝。 百官们就又跟着燕王跑去孝陵祭奠先帝,祭奠回来,燕王这才在官员们的拥护下、百姓们的跪拜当中,坐着车辇进了京城,直入皇宫。 次日一早,燕王继位称帝,后称永平帝。 永平帝初登基,先列了一张“奸臣榜”,排在最上面的便是黄仁、齐韬以及殷闻。 黄、齐两家皆是灭族大罪,殷闻因不孝被本族除名,且殷家本族辅佐燕王有功,所以只处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痞子修仙传
蔡姬传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那些女配们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