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了一大半,提前跟殷蕙打了招呼,他会把打理嫁妆的事转交给两个儿子。他的长子周松年稳重敦厚,就替殷蕙料理田产、收租的房产,次子周柏年从小就聪敏圆滑,经常跟他去杭州四地查验染坊的经营状况,锦绣楼与染坊这边他便移交给小儿子。 周叔向殷蕙保证,他这两个儿子各有性情,对殷蕙的忠心却是一样的,他老了跑不动了,却会继续盯着儿子们,决不允许他们做不忠不义之事。 殷蕙信得过周叔,也信任周叔的决定,周松年、周柏年她也见过,哪怕不够熟悉,有周叔的教导、蜀王府的威望在,殷蕙并不担心这兄弟俩敢对她阳奉阴违。 听说周柏年来了,殷蕙就带着银盏去了前院厅堂。 周柏年是个土生土长的平城男人,身形高大,面容端正,一双细长的眸子显露出几分精明内敛来。 这容貌完全随了周叔,所以殷蕙看他也觉得亲近。 周柏年先后将装着银票的匣子与账本交给银盏,再由银盏转交给殷蕙。 殷蕙对周叔的记账方式非常熟悉,简单看过就知道这账没有什么大问题,银票数额也都对得上。 她看账本时,周柏年恭恭敬敬地低着头,很守规矩。 处理好正事,殷蕙笑着与他叙起旧来:“你父亲母亲身子可还好?” 周柏年还是低着头,笑道:“托王妃的福,他二老都很好,大哥那边今年又添一子,二老都很高兴。” 殷蕙点点头,周松年今年三十多岁了,算起来已有三个孩子。 周叔还有个女儿,早已嫁人,周柏年是幺子…… 殷蕙细细端详周柏年一番,问:“如果我没记错,你今年也二十五了吧?” 与她同龄,所以很好记。 周柏年:“正是。” 殷蕙:“是不是也成亲了?” 周柏年摇摇头,惭愧道:“尚未娶妻。” 殷蕙:“这是为何?” 周柏年简单解释了一番。 像他们这种给大户人家做管事的门庭,二十岁左右成亲都算早的。前几年周叔刚要张罗小儿子的婚事时,正赶上先帝驾崩皇太孙登基削藩,百姓们都觉得燕王府恐怕要完了,与燕王府结亲的殷家更难以长久,又有谁还敢把女儿嫁给替殷家做事的管事家里? 跟着就是三年战事,胜负未分,仍然没有人敢嫁周柏年。 终于,永平帝登基了,周家跟着蜀王府水涨船高,媒婆恨不得踩烂周家的门槛,周柏年却看不上这种趋炎附势的人家,再加上他要协助父亲重新把四家染坊经营起来,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杭州四地奔波,也没有时间成婚。 殷蕙越听越满意,意味深长地看向银盏。 银盏秀美的脸爬上红晕,知晓主子的心思,她便也抓紧时间,将周柏年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遍。 银盏在那边观察着,殷蕙继续问周柏年的一些私事,譬如他平时有什么喜好,可有心仪的女子等等。 周柏年一一回答。 “说了这么多,先喝口茶吧。”殷蕙朝银盏递个眼色。 银盏只好倒碗茶,送到周柏年面前。 周柏年接茶的时候,目光与银盏碰上了,见银盏羞红了脸,再联想王妃那番问话,周柏年马上反应过来,微微晒黑的脸上也发起热来。 殷蕙就让银盏先下去,直接与周柏年挑明了此事,该夸银盏的也夸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总要两个人都了解对方,双方都满意才行。 金盏俏丽,银盏则是柔静美人,跟了殷蕙这么多年,气度远超寻常的官家小姐。 非要说,银盏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大了,与周柏年同岁。 周柏年毫无嫌弃之意,只觉得受宠若惊,跪下直谢恩。 殷蕙却很是不舍。 金盏算是留在了蜀王府,银盏则要跟着周柏年嫁到外面,嫁到平城。 可周柏年是殷蕙现在能找到的最适合银盏的,方方面面都不委屈银盏。 罢了,公爹既然要迁都,早晚有一日,她也会回到平城去,到时候银盏就可以经常去她身边请安了。 又与随周柏年同行的小厮仔细询问过周柏年的品行,确定银盏也愿意嫁,殷蕙就做主订下了这门婚事。 金盏的嫁妆,殷蕙给的银票。 银盏的嫁妆,殷蕙将平城的一栋小宅子送了银盏,让银盏先跟着周柏年回平城,到了那边,再让周家风风光光地将银盏娶过去。这般安排,银盏也有时间熟悉周柏年的为人,万一到了平城打听出周柏年有什么不妥之处,银盏还可以回来,拒了这门婚事。 听着殷蕙一句接一句的交待,银盏哭成了泪人。 金盏也在旁边抹眼泪。 殷蕙笑道:“好了好了,嫁人是喜事,弄得好像我要害你似的。” 她说得容易,等银盏真的跟着周柏年启程这日,看着频频对着窗外走神的金盏,殷蕙也偷偷掉了一次泪,夜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无论哪辈子,到目前为止,金盏、银盏都是陪伴她时间最长的人,处处护着她,事事为她着想。 不知她第几次翻身后,魏曕忽然来到她的被窝,将人搂进怀中:“一个银盏你便这样,将来宁宁出嫁,你要如何?” 丫鬟而已,以前他要去战场、要去外地当差,也没见她这般辗转反侧。 殷蕙嘟哝道:“宁宁才四岁,早着呢。” 魏曕心想,早吗,上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了,下个十年又能有多长,过得时候觉得慢,回忆起来,只觉得时光似水。 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相继成了亲、生了子。 曾经摇摇晃晃走路的儿女,一年比一年大。 父母也在一年一年地变老。 轻轻拍着她的肩,魏曕的心思忽然飞远了。 父皇今年五十二,再过十年,父皇竟也六十二了。 皇祖父已算高寿的帝王,活到了六十四,父皇…… 魏曕摇摇头,不愿再去想这个问题。 他希望父皇长命百岁,希望永远也不会有那一日。 第159章 (衡哥儿学骑马) 整整一个月,殷蕙都在操持两个大丫鬟的婚事,无意中也提醒着魏曕,他还有一个盼嫁的表妹。 无论是温如月的年龄还是她现在的情绪状态,婚事都不能再耽搁了。 进京之后,魏曕几乎一直在刑部当差,现在替表妹挑选夫婿,魏曕也就从熟悉的刑部官员们当中挑了起来。 考虑到品行、家世、性情,魏曕很快有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沈宏,正六品官员,今年二十八岁。此人出身寒门,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只是时运不济,没等他从翰林院栽培出来,先是丧父再是丧母,这一守丧就耽误了六年,正赶上永平帝登基撤了魏昂朝的一批官员,沈宏这种没有根基的寒门进士才能迅速复用,去年年初还是七品官,因为有真才实学破了一桩冤假错案,今年就升了六品主事。 另一个是刑部照磨所的照墨许文山,正八品官员,今年才二十三岁,是去年的三甲进士,而且是榜上最后一名。其人容貌还算清秀,但其他方而处处平庸,魏曕查过他的底细后,很是怀疑许文山能够春闱中榜,完全得益于他是平城学子。去年春闱,平城城内有二十来个举人赴京赶考,其中一大半在文章里对父皇阿谀奉承,父皇看过之后将这批人臭骂了一顿,而剩下的平城考生中,许文山的答卷竟然还算出彩。 许文山顺利金榜题名,只是与各地才子比,他实在是平庸,参加殿试时,被父皇点了最后一名,人也送到了刑部做八品照墨。 照墨主管文书、卷宗,本就没什么前程,再以许文山的才干,这辈子也就如此了。 但许文山是个知足常乐的人,待人十分真诚,对上封对同僚对小吏的态度差不多,整天笑眯眯的,就连魏曕去查卷宗,别人敬畏他屏气凝神不敢出声,许文山却从容不迫,魏曕要什么卷宗,他也能及时地找到送过来。 这两个人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总统(H)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捉鬼大师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盛爱小萝莉
差生(H)
取向狙击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