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这个家没崽得散 > 第91章

第91章

不是去昭明殿面圣,反倒是去了藏书阁方向主殿之中,宗延黎过去的时候正巧看到皇上站在宫门口,却是并未进去。 宗延黎放缓脚步,近前正欲行礼,便见皇帝抬了抬手制止了:“来,看看。” 第140章 太子少师,行辅佐储君之责 宗延黎略显狐疑,走上前探头看去,便见这个角度正好可以看见院子里小亭中的几人。 高贵妃与淑妃端坐在亭中,身旁坐着两位小皇子。 宗延黎一眼就看到了那端坐在淑妃身边的九皇子贺嘉荣,十四岁的少年长得颇为秀气模样,眸色温和看着便有几分儒雅之气,这会儿安安静静的坐在母妃身旁。 “母妃,父皇怎么还没来?”而对面坐着的小豆丁贺鸿朗却是坐不住了,时不时歪着头东张西望的,双眼灵动仰着头询问高嘉月道。 “一会儿就来了。”高嘉月垂眸温和的看着贺鸿朗,拿起桌上的小玩具给贺鸿朗玩。 贺鸿朗拿着玩具摆弄了两下,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贺嘉荣,屁颠屁颠的站起来,去邀请贺嘉荣道:“哥哥,一起玩!” 贺嘉荣刚要说话,就被淑妃一把拉住,眼神警惕又嫌恶的盯着贺鸿朗道:“皇上一会儿就来了,贵妃娘娘还是看顾好小皇子吧。” 高嘉月却是歪头,一脸单纯说道:“孩子们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淑妃何必这般拘着他们。” 高嘉月漫不经心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冲着贺鸿朗道:“玩儿去吧。” “安心坐着。”淑妃却是不让贺嘉荣去玩。 贺嘉荣看着贺鸿朗那失望的小模样,有些心生不忍,但是却并未忤逆自家母妃的意思,恭顺的垂首依旧坐在位置上。 老皇帝看了半晌,最后退回来看向宗延黎询问道:“将军觉得朕的这两个儿子,哪个更为适合?” “皇上应当已有答案了。”宗延黎笑着垂首拜道。 “……”老皇帝闻言一愣,哈哈一笑说道:“宗延黎,朕若是早认识你便好了。” “走吧。”老皇帝心下满是苍凉,闭了闭眼叹息转身踏入了宫门之中。 那在亭中等待许久的高贵妃和淑妃终于见到皇上到来,顿时纷纷起身叩拜,余光瞥见那紧步跟随在皇上身后的宗延黎,淑妃的手抖的厉害,眼底满是激动之色。 老皇帝微微摆手:“都起来吧。” “给宗延将军看座。”老皇帝如此郑重,竟是直接将宗延黎的位置安排在了自己手边,这一幕让淑妃更为激动了。 “都坐吧。”老皇帝端坐主位,略微抬眼看向旁边的淑妃和贺嘉荣母子二人,论品性老皇帝对贺嘉荣还是满意的,这孩子就是太过乖顺了,自己没什么主见,说白了就是太仁善。 若是盛世平定之际,老皇帝会毫不犹豫选择贺嘉荣为储君,仁义治国礼孝为先。 可现在婺国四面为敌,连年征战的婺国如今半点称不上安定,这等局势之下若没有一位能扛得起重任的君主,婺国如何能长久呢? 老皇帝深深看着贺嘉荣,随即出声道:“荣儿近来都学了些什么?” 淑妃连忙推了推贺嘉荣,让贺嘉荣上前说话。 贺嘉荣略显紧张害怕,甚至都不敢直视皇帝,上前低垂着头说起近来夫子所授学问,倒也是个聪慧的孩子,老皇帝挑了个问题询问,约莫是问的角度略有些刁钻,先生并未教导。 全靠孩子自己想回答,贺嘉荣就有些不知所措了,想了半天想了个相对温和的答案。 “不错。”皇帝赞许了一句,却是完全听不出半点喜怒来。 “父皇我也学了,您问问我。”贺鸿朗眼巴巴的等了半天,见皇帝并无开口之意,当下迫不及待出声道。 “哦?是吗?”老皇帝一听贺鸿朗这奶声奶气的小嗓门就笑了,好整以暇的转过头看向他很是耐心的询问道:“那你跟父皇说说,你都学了什么。” 贺鸿朗扬着小脑袋,奶声奶气的给老皇帝背了首诗。 皇帝问及他可知诗中之意所诉的是什么,没想到这小奶娃竟答的上来,甚至在答完之后又道:“只是儿臣还不知道,诗中所言民之悲苦,悲是什么样子,苦是什么样子。” 贺鸿朗这一句话说出,顿时让皇帝心下一颤,看着那懵懂的稚子眼底的情绪愈发深切了。 在这一刻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抬手冲着贺鸿朗招了招手道:“过来父皇身边。” “父皇。”贺鸿朗眨巴着眼走了过去,仰着头看向皇帝。 “阿朗想不想亲自看看民之悲苦啊?”老皇帝低头看他笑着询问道。 “想,父皇可以带我去看吗?”贺鸿朗拉着皇帝的手问的很是认真。 “父皇不能陪你去,但是……”皇帝说着顿了顿,转头指了指身边的宗延黎道:“父皇给你找了位老师,让老师带你去看好不好?” 贺鸿朗略显懵懂,似乎不知道为什么父皇不能陪他去看,跟着转头看向宗延黎,对上了宗延黎那沉肃冷冽的眼瞳,二人四目相对在这一刻似乎某种命运的齿轮在悄无声息的转动。 宗延黎微微垂眸低头拜道:“见过殿下。” 皇帝伸手拍了拍贺鸿朗的小脑袋说道:“父皇希望,你能知百姓疾苦,知国之艰难,日后长大了方才能为国为民做出决策。” 皇上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就是个傻子也听懂了,当下淑妃脸色剧变,简直不敢相信皇上竟是如此轻易就下定决心了,当下有些着急说道:“小皇子还这样年幼,不若让荣儿也跟着宗延将军吧?” 老皇帝回头看了淑妃一眼,态度也还算温和道:“荣儿如今既已得颂学士教导,朕看着颂学士将荣儿教导的也很好,就不必再另寻先生了。” 淑妃略有些不甘心,攥着衣袖还想说话。 却被老皇帝直接打断道:“好了,你先带荣儿回去吧。” 淑妃便是有满心的哀怨也不敢忤逆圣意,只能不甘心的起身告退了,回去的路上贺嘉荣不明白为何母妃如此气怒,他觉得今日父皇对他多有夸赞,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那边老皇帝既已决定便丝毫没有拖延的意思,当下便让何昌拟旨。 封幼子贺鸿朗为太子,高嘉月为皇贵妃,宗延黎任太子少师,行辅佐储君之责。 第141章 我们母子二人便全仰仗将军相护 玉玺落下,一切尘埃落定。 圣旨一出惹来朝中诸多争论,自有人觉得小皇子年幼难以继承大统,宣王为长皇上如此改立幼子,有违祖制。 老皇帝并不管朝中议论,当天临朝颁布旨意,宗延黎第一次上朝听封。 这也是满朝文武初见这位盛名在外的平西大将军,再得见皇上令宗延黎为太子少师的时候,百官们纷纷变了脸色,这分明就是在为太子造势。 有宗延黎为太子压阵,还有何惧? 圣旨下达后,钦天监择吉日行册封之礼,宗延黎因军务要紧不可久留京都,故而皇上让太子先对宗延黎行了拜师礼。 “学生拜见老师。”那穿着整齐的小太子,拱手作揖对着宗延黎拜道,而后从旁边侍从手中接过茶杯奉上:“老师请喝茶。” 宗延黎坐在太师椅上,接过了贺鸿朗递来的茶杯,喝过之后从怀中摸出了一卷书。 她握着这卷书垂眸说道:“殿下,这是臣亲笔所书,所记载臣从军以来所经历战事部署,对敌之策,强军之法。” 宗延黎将手中书卷放入贺鸿朗手中,眸色沉肃而冷静道:“手书之中所记,除去战事还有国情,为师所见所受皆在其中,希望殿下能认真研读。” “待臣下一次归京之日,殿下当回臣一册读后所获之感。”这是宗延黎教给他的第一课。 “学生明白。”那懵懂的小太子眨了眨眼,丝毫不知这落入自己手中的书卷有着何等份量,只是乖巧的垂首应下了。 行过拜师礼后,高贵妃就让人暂且把宗延黎送的那手书收好了,孩子太过年幼,若是稍不注意给撕毁了就糟了。 宗延黎虽为太子少师,却无法留在小太子身边悉心教导。 故而这目前为止太子的学业还有老皇帝安排学士看顾,宗延黎已是准备返回圆石关,再赴战局了。 “将军。”高嘉月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与之交谈,殿外回廊下,高嘉月仰头看向宗延黎,眼底满是不舍之意,低声说道:“册封之礼尚未举行,将军便要走了吗?” “局势不等人。”宗延黎对着高嘉月微微垂首,端看着眼前这位貌美动人的女子,实在难以想象,当初那尚无力自保险些丧命高国的柔弱公主,而今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恭贺娘娘,得偿所愿。”宗延黎看着她微微露出了几分笑。 高嘉月却是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深切望着她说道:“本宫所愿之事,而今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 她浅笑着望着宗延黎,扬唇露出的笑颜如此动人,语调含着几分娇柔,微微垂眸说道:“将军,日后我们母子二人便全仰仗将军相护了。” 宗延黎不曾听出这话语之中有什么不对的,当下只恭敬俯身:“为臣之责,臣自当尽力而为。” 高嘉月眸色微亮,眉目含笑道:“有将军这句话,本宫就安心了。” 宗延黎离开东宫之后,又去面见了皇帝,对接下来攻入庆国需要做的准备大致言说,而今婺国之中国情艰难,宗延黎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后备军需粮草充足。 而后提及家中母亲身染咳疾久治不愈,向皇上提出可否请御医前往家中为母亲治病。 皇帝大感宗延黎孝义,毫不犹豫准允了,让何昌去太医院传话,随后宗延黎便带了两位御医大人出宫回家。 宗延黎如今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手握兵权不说,而今更担任太子少师,两位太医自不敢有丝毫轻怠,恭敬客气的跟着宗延黎回了府上,轮流为韩氏请脉。 “尊夫人操劳过甚,积忧过虑,这想必是多年辛劳思虑所致郁结之症。”两位太医诊断过后,很快找出了问题所致,当下便寻了宗延黎说明病情,随即给配药。 “日后需得放宽心神,切勿多思多虑。”又说了些安神之法,若再有郁结施针也可缓解。 大抵意思就是这不算是特别疑难之症,主要需要自己身心康健。 宗延黎听着一一点头,想到母亲为了宗延氏如此辛劳,而他们行军在外又惹得母亲担忧,这才致使母亲受此苦难,宗延黎这心里万分不是滋味。 宗延黎让人按照太医所出药方去抓药,亲自送两位御医出府之后,才去见了韩氏。 “你看看,我都说没事。”韩氏略有些无奈看向宗延黎道。 “母亲,这不是小事。”宗延黎却是神色严肃,她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与母亲谈谈。 宗延黎抿唇看着韩氏,抬脚走过去在韩氏面前蹲下,韩氏坐在椅子上看着近前来的宗延黎略微愣住,宗延黎却是伸手牵住了韩氏的手。 那粗劣满是疤痕的手牵住了韩氏的手,她看着这握住自己的手,看着那手上粗粝的皮肤霎时忍不住哽住了,这双手伸出来,连她这个老妇的手都比不得,如何叫人觉得是女儿家呢? 宗延黎如此坚定的握着韩氏的手唤她:“母亲,阿娘。” “你不必为我思虑,阿娘我是您的孩子,您永远是我敬爱着的母亲。”宗延黎握着韩氏的手放在了自己脸上,她蹲在韩氏膝下微微抬头看向她说道:“这条路是我要走的,我从无悔意。” “谁说女子便要穿红妆,这身军甲于我而言,便是最好的。” “阿娘,我谁都不怨,我只要爹娘都陪在我身边,便足够了。” 韩氏再忍不住,热泪涌上万分崩溃,满目泪意颤抖着手抚着宗延黎的脸颊,最后伸手将宗延黎抱入怀中道:“阿娘对不起你,我的孩子……” 宗延黎喉结滚动,微微闭眼压下心中情绪,伸手为韩氏擦去脸上泪水,笑望着她说道:“母亲待我归家,再在母亲膝下尽孝。” 韩氏哽咽点头:“好,好……” 韩氏轻抚着宗延黎的发顶,泪中带笑说道:“阿娘等你回来。” 宗延黎离京的那日恰逢小满,稍有雷雨。 宗延氏府门前,韩氏与宗延茵打伞相送,望着那无视风雨跨上马背的宗延黎,韩氏眼底的哀伤久久未散,她强打起笑颜走向宗延黎,高声嘱咐着:“路上慢些,累了就歇歇。” “阿兄,这是我给你做的干粮。”宗延茵拿出了油布包裹包着的东西,一股脑的都放去了宗延黎的马背后。 “照顾好自己,若得空了记得给家中来信。”宗延茵紧紧牵住了韩氏的手,已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她们已经太多次,太多次这样送别宗延黎,送别父亲了。 宗延黎冲着她们点了点头,看着宗延茵道:“阿妹,好好看顾母亲,若有什么难处便传信来。” 宗延茵红着眼睛点头,宗延黎再不多言,深吸一口气拽紧缰绳带着闻年以及一行亲兵护卫离京而去。 韩氏望着宗延黎那远去的背影怔怔出神,宗延茵伏在韩氏肩头小声哭泣,旁边站着的卫松鹤很是心疼,只能安抚似的伸手拍了拍宗延茵的肩膀。 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国,注定缺失了身为子女该尽的孝道。 而此时的庆国,卓康顺自当不会甘心就此失败,欲要卷土而来再战,而国库空无一物,如何筹备军资都是个问题,只能强夺百姓家中余粮,勒令每家每户都需上缴粮食。 这粮食不限于麦谷,还有家中养的鸡鸭,甚至鸡蛋。 更别说牛羊猪狗了。 庆国这如强盗一般的决策终于引起了众怒,可卓康顺不觉得不对,他作为皇帝都能亲自在外督战,而百姓们却连这点粮食都不愿拿出来。 暴乱之下便有杀戮,凡是反抗者皆是被当场斩首,甚至屠戮不论妇女孩童。 如此暴君终于让庆国百姓惧怕屈服,却也是带来了无尽的阴霾。 宗延黎回到军营之中,尚未来得及喘口气便得知公孙璞和霍文启都回来了,两人都不负众望,一个将陇川詹氏说服而来,一个将天雷寨都搬来了。 “将军将军!”霍文启见着宗延黎回来大大松了一口气,简直像是找到主心骨了似的,连忙上前道:“那天雷寨的大当家已在营外不远等着了,这寨中皆是山匪,未得将军发话我等不敢轻易让其近前。” “且,那符寨主说必须要亲自见到将军才行。”霍文启连忙说道。 “都来了?”宗延黎有些惊讶。 “全都来了。”霍文启说起这事的时候也是赞叹万分。 他原以为此去恐怕需要费些时日,又担心这寨主不好说服,做了许多了解之后方才寻去了天雷寨,谁知那天雷寨的寨主符嘉石,听闻了霍文启的来意之后,直接把人奉为座上宾了。 霍文启还担心这符嘉石是欲行先礼后兵的把戏。 却万万没想到此人万分好说话,在确定霍文启是宗延黎帐下,又是出自平南营的,当下毫不犹疑便要跟霍文启走。 “那位符寨主并未说缘由?”宗延黎也觉得意外了,难怪霍文启这一去一回这么快。 “没说啊。”别说是什么缘由了,符嘉石直接将山寨搬空,一把火直接烧了寨子断了后路,带着一帮兄弟就跟着霍文启来了。 第142章 赴战局,共生死! 宗延黎略微点头道:“那看看去吧。” 说完之后又想到了什么似的,扭过头看向公孙璞询问道:“詹氏那位公子也来了?” “是,不过无咎先生暂不在军中,去昌丰郡四下闲逛去了。”公孙璞有些无奈,无咎是詹皓月的雅名,是以‘无咎者,善补过者也’立身,故而称之无咎先生。 这位无咎先生已年过三十又四,却是个闲不住的,到了圆石关并未想着早日来拜见宗延黎,而是如同云游来的侠士一般,四下闲逛。 去了昌丰郡至今也不见个消息,公孙璞有些不好意思,却也实在劝不住这位好友。 “无妨。”宗延黎倒是没觉得这是多大事,正好不用担心疏忽了这位先生。 “那我们先去见见这位符寨主

相关推荐: 吃掉我的哥哥   媚色【NPH】   每天想被睡!   变成少爷的漂亮小可爱后,他摊牌了   随她野(校园H)   海棠   出轨后我和所有人都HE了(NP)   人蛇   旁观   听说师父灭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