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太女的忠犬暗卫(忠犬、双向奔赴、甜宠) > 第12章

第12章

” 众人自动给她让开了一条道,一名百夫长咽了咽口水,问道,“将军们都在帐中议事,某等不知如何处置这两人?” 宋初一心中暗笑,不是不知道吧?而是不敢。 宋初一在这支军队里没有任何官职,但是因籍羽对她的尊重,以及三位将军也曾经找她问策,众人早已经把她摆在谋士、门客这样的位置上。 宋初一余光略略扫了一眼,这周围可都是眼冒绿光的恶狼,她若是做主放了这两人,怕是要惹大麻烦。遂淡淡一笑道,“诸位客气了,在下可做不了这个主……” 话未说完,那个还有意识的女姬猛然从人群中冲了出来,周围的人立刻拔剑,不想女姬跌跌撞撞扑倒在宋初一脚前不远处,爬行向前,扯住她的袍角哭求道,“求先生救我阿姊求先生救救她她快要不行了” 女姬的声音沙哑干枯,每说一个字都像是硬生生从嗓子里逼出来,分外艰难,但依稀能分辨出,她年纪不大。 “先生”女姬见宋初一没有反应,抬起头来满眼乞求的望着她。 宋初一垂眸,看见她沾满泥土的的脸上被泪水冲开,露出光洁白皙的皮肤。 以宋初一的识人眼光,这个女姬着实不俗,且不说她生的美不美,便是此时如此狼狈的情形居然还能有三分我见犹怜的形容,便不得了。 此女言语间是卫音,但卫国被魏国占领的城池不在少数,即便宋初一会说多种语言,也没有本事分辨十里不同音。私自把来路不明的女姬留在军营里,正如她所说,她没有那个权力。 不过卖个恩情倒是可以有,宋初一对几个百夫长道,“来路不明,先拘起来,等候将军发落,在此发落之前,谁都不许碰她们。” “是”众人抱拳齐声应道。 事实上,这些兵卒也只是时间久了没有见到女人而已,优点冲动罢了,宋初一不相信有哪个男人能急行军七日之后,还有心思行那档子事。 “找医者替那个瞧瞧,别让死了。”宋初一抬了抬下巴,指向那昏过去的那名女子。 “先生大恩大德,奴绝不相忘”女姬艰难的直身,给宋初一行了大礼。 宋初一微微挑眉,看她行礼的动作,分明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更非奴隶。 时下奴隶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礼仪,见到高贵之人,就只有两个动作——匍匐、躬身。在贵人面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弓着身子,行礼时便是匍匐在地。而所谓礼仪,是用来规范有身份之人的高级东西。 宋初一看着两名女姬被带走,身后响起了籍羽的声音,“怀瑾先生。” “议完了?”宋初一回身问道。 籍羽将青铜剑插入面前的土中,双手拄剑。宋初一瞟了一眼,知道这是想要聊一会儿,便好整以暇的等着他说话。 籍羽余光扫视四周,朗声道,“方圆五丈不许近人” 在附近的兵卒闻言,应了一声,迅速退开五丈之外。 籍羽再次打量了眼前这个人一遍,当时他被困在宋国境内,不仅无法回军,更是一度与外界失去了消息,到走投无路,偶然间遇见张仪与宋初一,不由欣喜若狂。他当时孤注一掷的用了她,至今方才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宋初一给籍羽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分明是个少年模样,但是浑身的气度,以及她时时含着笑意的清冽目光,令他觉得,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成年士人。 “烈烈北风啊,籍师帅不会只是想看在下风中萧瑟的模样吧?”宋初一咧嘴一笑,却灌了一口冷风,呛得她直翻白眼。 “某虽与怀瑾先生有约定,但并未说定年数,先生大才,当不会一直屈居于卫国吧。”籍羽并不打算绕弯子,他毕竟没有找到赵倚楼的尸骨,就算宋初一说约定不作数,也不算过分,“先生年纪甚轻,如今除了卫国,怕是没有旁的地方肯用先生。” 宋初一缓了缓,道,“籍师帅的意思是?” “砻谷老将军愿请将军为门客,为谋政事,以三年为期限,三年之后,先生去留自由。”籍羽道。 现在胸怀天下的有才之士纷纷前往七雄国,或为名利,或有壮志,七雄国对士人的待遇也很不错,这也致使小国越发无人问津,日益衰弱,而强国愈强。 “承蒙不弃。”宋初一作了一揖,直起身来,接着道,“籍师帅不弃,算是于在下有知遇之恩,但于我来说,兹事体大,且容我想一晚。” 宋初一心知肚明,砻谷庆若真是打心底里看重她,哪里会等到现在以籍羽之口转达?不过她审时度势,眼下她的情况也只能在卫国混一混了。 “自然。”籍羽爽快应下。 紧接着便有人过来引领宋初一去她的营帐。因只有她一个士人,所以便特殊照顾,给了单独一个营帐,营帐很小,在里面只能铺一榻,放一几,但她很满意,比起与一帮人挤在一起要舒适的多了。 宋初一躺在榻上,浑身的酸痛疲累陡然席卷而来,她舒适的叹了口气,闭上眼睛。 总结失败的上辈子,她认为,无论到哪里,还是得有足够的自保的能力。身为一个谋士,最起码也得能做到自保,谓之谋己。宋初一决定就留在卫国这三年,好好的强大自己想到这里,宋初一从榻上一骨碌爬起来,出了营帐,询问守卫的兵卒那两名女姬的方向,便走了过去。 第三十四章 用我三年换 宋初一畅通无阻的到了关押两名女姬的地方,仅仅是在东边营地的空地上用麻布围了一圈来遮风。周围有十余名兵卒守卫。 宋初一见无人阻拦,略顿了下脚步,思忖须臾,才进了围帐内。 昏迷的那名女姬躺在一堆干草上,还未曾醒过来。另外一名女姬,就着微弱的火把光线看清楚来人,立刻匍匐在地上,“恩公。” 宋初一略略盘算了一下,把自己的态度调整到既不过于殷切亦不显得过于冷淡,“不需多礼,你且起来。” “是。”女姬直起身。 宋初一寻了一处空的地方盘膝坐下,望着对面把自己藏在阴影里的女姬,从她纤瘦的四肢,能略估计出她的年龄最多不超过十七岁,但宋初一还是问了一句,“你是哪里人?” “奴是魏国人。”她说完,似是觉得听起来会有歧义,便又补充道,“我王是魏惠王。” “何以沦落至此?”宋初一继续道。 女姬沉默了片刻,才道,“我父被奸人所害,全族充作奴隶,我姐妹与母亲分做一处,母亲重病将逝,又见那看押之人似有坏心,怕我姐妹受辱,便拼死助我们逃出来。” 宋初一听罢,喟叹道,“令慈爱女之心令人感动,然而逃出来又如何,不过是从狼口跳入虎穴,这天下……并不宽容。” 女姬身子微微颤抖,显然宋初一的话勾起了让她恐惧的回忆,不说别的,便是方才,被一群兵卒围观的场面,也足以令她双股颤颤。 “你可知道,魏王对卫国做了什么?”宋初一以最简单易懂的语言道,“魏王胁迫卫侯出兵攻打宋国,卫国弱小不敢不从,卫国出兵后,魏王却一割地借道为名,占了卫国七座城池,眼下正是群情激奋,你们此恰闯入卫国军营,实在是天时不予人啊” 女姬浑身紧绷,忽然再次匍匐在地上,声音里带了哽咽,“求先生救奴姐妹,奴愿做牛做马,报答先生救命之恩。” 宋初一眉梢微不可查的向上扬起,过了片刻,才道,“我来,也是见你二人可怜,忽生恻隐。眼下卫国想留我,条件是三年之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得离开卫国,倘若我以你们二人为条件留下,卫国应当会放人。我虽有鸿鹄志,但以三年时光换两条人性命,却也是值得。我只问你二人,愿不愿意跟随我?” 女姬心中欢喜,抬起头来望着宋初一,仿佛是想确定她说的是不是事实。她见宋初一依旧是一副端坐淡然的模样,似不是作假,立刻行大礼,激动道,“先生大义,奴愿意跟随先生阿姊必然也愿意跟随。” 如果宋初一不救她们,到最后难免会被卫军糟蹋。女姬并未看出宋初一其实是个女子,她们也是士族出身,对士人难免会有一种亲切感,更何况就算沦为别人榻上的玩物,也总比在这里被这样人胡乱糟蹋要来的好些。 “如此,便安心吧。”宋初一达到目的便起身,将身上的外袍脱了下来丢给她,举足离开。 女姬双手托着外袍,躬身道,“谢主” 偎在火堆旁的兵卒们看见宋初一衣袍整齐的进去,出来便没了外衣,不禁投来暧昧的目光。 宋初一心中早就决定留在卫国,三年,对于她现在的年纪来说并不算长,三年之后,她也不过只有十八岁,正是能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 这两个美姬,不过是顺带捞上一点便宜,卫国多半也不会在意这两个魏女的去留死活。 一夜北风呼啸。 次日天色刚刚熹微,籍羽便站在了宋初一的帐前,但他没有打扰,只是拄剑而立。 大风呼啸着撩起他散乱的头发,在风里显得有一丝狼狈,却不失气概。 直到天色大亮,宋初一才从帐子里钻出来,看见籍羽如石碑一般的伫立,微微怔了一下,打了个呵欠,伸手拢了拢单薄的衣襟,道,“籍师帅这么早?” 籍羽回过头来,打量她一眼,“先生已经决意要用三年换那两名魏女?” “是。”宋初一早知道他会得到消息,所以也并不惊讶,只是平静的问道,“不知卫国可舍得那两名女子?” “本就不是我卫国之物,先生要,便尽管拿去,不过那两名魏女身份不简单,或许是魏国密探,所以我等不会放弃监视,这一点,还望先生体谅。”籍羽道。 宋初一嗯了一声,“这是自然,倘若发现她们不妥之处,还望告之。” “好。”籍羽收起剑,朝宋初一抱拳拱手道。 密探?宋初一轻笑,她也不过是利用她们的容貌而已,倘若她们忠,她自然有忠的用法,倘若她们不忠,也有不同的对策。只是这两名魏女若真是密探,她可利用的程度就少了许多。 不过是白捡来的便宜,宋初一也就不挑剔了。 籍羽说话算话,很快便将两名魏女送了过来。 军队开始整装返回濮阳,等待了一夜的的士卒,没有听到要突袭魏军的消息,却忽然按照原计划返回濮阳,惊讶的同时,也没有几个人去询问将令。 因为过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众人心中的愤怒仇恨渐渐平缓了一些,再加之急行军的困倦来袭,他们忽然对突袭失去了信心,毕竟魏国拥有几十万的雄师啊,三万人,是以卵击石。 整个军队的气氛与昨晚是天壤之别。断甲残兵,他们身上只有与宋军对战时留下的伤痕累累,只有急行军的满身疲惫,一路上拖拖拉拉,与难民无异。 战意,不过只是一瞬间而已。 魏国这次的流氓手段,令卫国元气大伤,几乎有亡国之危。 对于卫侯,宋初一不抱有任何希望,无论是卫国还是卫侯,都没有争霸天下的资格,她留下,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以前宋初一的理想只在安身立命,因此在哪儿能混着,她便去哪儿混,但她眼下的心境却是认为,择主,一定要择雄主,哪怕到最后兔死狗烹,至少曾经肆意的挥洒过自己的才能,在情史上留下一笔。 第三十五章 寒夜抚琴人 卫国在七国的威势之下艰难求生存,它却也曾经有辉煌过的时候。 早期卫国的都城是朝歌,到春秋时期曾经迁至帝丘,在那时,诸侯常在卫国的戚城会盟,因黄河的水利之便,卫国农业和经济都十分繁荣。纺织、皮革、竹木、冶铸在当时处于领先的地位。 暮至濮阳,三万军队在城外扎营,砻谷庆贺公孙敕带着两千余人入城。而宋初一也随在其中。 即将入夜的濮阳,路上的行人已经渐渐少了,只有少数几家酒馆中透出昏黄的灯光。 街道上的行人见到军队便垂首退到了一边去,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木然的,无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也无人表现出惊诧,仿佛这样的败兵残甲实在太正常不过。 随行的军队只能在宫外等候,砻谷庆独自一人去觐见卫侯。 宫内军卫林立,每隔几丈便立一人。往正殿的去阶梯两侧,有石头雕刻的路灯,半人高,做成亭子的形状,里面摆了牛油灯,四面用薄绢罩上,灯光微微。 砻谷庆在阶梯下静立了几息,伸手握住腰间冰冷的剑柄,压制住心中陡然涌上的悲哀和苍凉之感,抬步走了上去。 到达正殿门口时,便有宦官上前接了他的兵刃。 砻谷庆脱了鞋,抬腿步入殿中。卫国重臣都还未曾回府,正陪着卫侯等候。 砻谷庆抬头见主座上已经垂垂老矣的卫成侯,仿佛比他离开的时候又苍老了几分。 “参见君上。”砻谷庆行礼。 “无需多礼,将军且报我军情形。”卫侯心里如何能不急,三万军队,对于七雄国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在卫国,已经是极大的数目,几乎是除了濮阳的守备军,已经调动了全国大部分的军队。 “是。”砻谷庆立即道,“回禀君上,我军三万人,在与宋国交手时折损四千余人,随后我军久久等候不到魏国的主攻军队,臣便下令撤退,但遭到宋军围困,时正值初冬,有两日雨雪交加,在加上与宋军交战时留下的伤,我又损失两千余人,回国途中,折损失百余人。如今安全返回濮阳的,有两万三千余。” 砻谷庆作为统军,已经尽力的保存实力了,倘若非他果断撤退,指挥得当,恐怕三万人会全军覆没在宋国。 卫成侯呛咳了几声,满面的悲戚,“魏王欺我太甚欺我太甚啊” 众臣也以衣袖掩面,失声恸哭。一时间,殿内哭声竟是此起彼伏。 “君上。”砻谷庆心中虽也万分难受,但毕竟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将军,尚且不至于失态。 砻谷庆一出声,殿内的声音小了很多,他拱手道,“此次臣等能顺利脱困,全赖两位使节,我卫国邻强敌,国力又弱,实不能战争,不如招揽如此人才,保我卫国。” 卫侯怔了一下,道,“两个?” “正是。”砻谷庆这段时间也有处处留心宋初一,他自己不是一个善于谋算之人,但仗着年长,有阅人经验,觉得宋初一像是个可堪一用的士人,遂将籍羽如何偶遇张仪和宋初一,又如何请宋初一去宋国做说客,如实与卫侯及众臣说了一遍。 “砻谷将军的意思是,我的门客带着我卫国的礼物和国书前去求和,后来却全依仗那位士人之能?”一名年逾五十的老者抄手,淡淡的看着砻谷庆,声音很是平淡,好像只是在确定这件事情。他哼了一声,“倘若真是如此,这等门客不要也罢,老夫改日便将他轰出去。” “上大夫严重了。”砻谷庆转向卫侯继续道,“至于在宋国情形如何,臣并不知晓,只是以我数十年观人经验来看,觉得宋怀瑾宋先生也是个有才能的人,或可一用。” 上大夫心中微嗤,他门客近百人,尚且不敢说能观人,一个武夫有什么观人经验但砻谷庆这样说也算全了他的颜面,便就不曾继续挑毛病。 “既然如此,你就先安置在府内,寡人择日召见。诸卿都散了吧。”卫成侯由两名内侍搀扶起身。 纵然,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纵然得到的消息已经远远好于卫成侯预估数倍,但听到举国兵力折损如此之多时,霎时间显得又憔悴苍老了几分。 砻谷庆看着卫成侯颤巍巍的背影,静立了片刻,才尾随众人出去。 宋初一作为砻谷庆的门客,自然便被由他安排。砻谷氏远是庄田大户,家族中颇有资财,并且他的门客不多,只有不到十人,所以每个人的待遇都还不错,至少不用与人共用一室。 拨给宋初一住的地方,主体是个阔四间的石板屋,院中左右两侧各有几间小屋,小屋内没有地板,只能放置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根本不能住人。 因此宋初一便将得到的两间屋子其中一间屋分给魏姬姐妹居住,自己住了一间。 濮阳城上空的乌云渐渐汇集,呼啸着刮起了烈烈寒风,气温陡然降了许多,砻谷氏的管家飞快的将一些物资塞到宋初一的屋里,略略客气了一两句,便急匆匆的离去。 时间还不算太晚,宋初一没有心思睡觉,便摸黑将屋内理了理。 砻谷氏对宋初一的态度一般,但在用度上却十分大方,不过这对她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宋初一正收拾着衣物,忽闻有琴声从外面传来。她顿下动作,细细聆听片刻,便开门出去。 顺着琴声来处看去,只见一素衣士人盘膝坐于廊上,肢体修长,脖颈比一般人要略长一些却不会觉得奇怪,反倒宛若鹤般优雅。墨发未曾扎束,被狂风吹起,乱舞的发丝中半掩着一张清俊的脸庞,一举一动间自有一股风流不羁。他闭着眼眸,似是沉醉在自己的曲中。 宋初一拢着袖子立在门口听了一会。 那人的琴声却戛然而止,陡然睁开眼睛盯着她,似有一股怒气,然后携起琴便转身进屋去了。 宋初一微微张了张嘴,实在有些莫名其妙,心想你既然跑到廊上来弹,不就是为了给人听?我既然都捧场了,作何还摆出一张臭脸? 第三十六章 公孙氏子雅 “怪”宋初一轻笑,转身回屋子。 床榻舒适,一夜好眠。 次日天色微亮,魏女便在门外唤宋初一,“先生,该起榻了。” 宋初一半睡半醒,根本不欲理会,她自出师之后,养成了见太阳才起塌的习惯,倘若哪日阴天,她能迷迷糊糊的睡上一天两夜。 但那魏女十分有耐心,顿了几息,又道,“先生,该起榻了。” 这么唤了十余声,却依旧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宋初一听见外面风声呼啸,遂半闭着眼睛,裹着被子走到门口,门一打开,暴风携卷鹅毛大的雪花冷不防的袭面而来,宋初一陡然清醒过来。 那名魏女还是穿着宋初一给在帝丘时给她的外袍,在风里瑟瑟发抖。宋初一目光越过她,却看见对面廊上站着一名素衣士人,身材瘦而不柔,肩颈上披着火红的狐狸毛,因是站在避风处,墨发从身后静静流泻而下,隔着纷纷大雪过过去,犹如一支瘦梅,风骨奇俊。正是昨晚抚琴的那人。 宋初一深深觉着,倘若他收起面上鄙夷神情,气度恐怕会更好些。 “进来吧。”宋初一让开身,让魏女进屋,而后才丢了被子,朝对面那人施礼,朗声道,“在下宋初一,字怀瑾,不知阁下是?” 那人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转身步入雪地里。 宋初一满脸莫名的回过头来,看见魏女洗净的脸庞,忽然明白了那人为何做出示好的举动,却又对她十分不屑,原来人家一直瞧的都是美人儿“哈。有趣。”宋初一虽被嫌弃,倒是觉得这名士人很有性格。 屋内,魏女显得有些局促,她的年龄与宋初一差不多,但她从宋初一身上感受到的,却并非是少年人的气息。 “那边的包袱里有几套女衣,你拿去吧。”宋初一裹上被子,在几前蹲坐下来,轻抬下颚示意魏女去取那放在墙角漆柜上的包袱。 魏女应了一声喏,便挪过去,将包袱抱在怀里,又挪了回来,见宋初一没有丝毫要穿衣服的意思,忍不住小声询问,“可需奴服侍先生更衣?” 宋初一未答,转而问道,“姝子可有名?” 魏女头垂的更低,“回先生,奴名雅。阿姊名唤朝。” 这魏女举止有礼,且颇有羞耻心,多半是出自士族,有如此佳名,宋初一也不奇怪,“好名字,可有姓氏?” “在主面前,不敢言姓氏。”雅躬身道。 “但说无妨,我救你们,并无使你姐妹二人为奴之意。”宋初一斜倚在几旁,形容有些懒散,声音亦是有些漫不经心,话中的内容却让雅忍不住微微抬起头,飞快的看了宋初一一眼,仿佛是确定她是真心还是假意。 很快,雅便答道,“奴姓子,公孙氏。” 宋初一微微直了直身子,没想到她随便捡两个女人,竟是公室之女。 雅姓子,氏为公孙,可以唤做子雅,或唤作公孙雅,也可以连姓氏一起呼全名公孙子雅。倘若还有字,那称呼的可就更多了。 宋初一记得,子雅说她是父亲被奸人所害,全族充作奴隶,想必家族已经不在。 宋初一忍不住搓了搓手,上辈子活的太操蛋了,今世上天倒是待她不薄,一出手便捡到两个教养、容貌一流,身份尊贵却沦为奴隶的公室女,这比空有容貌要强的多了。 拥有公孙氏的人,说明出自公室。所谓公室,指的是诸侯的家族。这并不一定表示她的家族主宰了某个国家,也有可能是延续使用姓氏:她的家族中曾经出过诸侯。 春秋时号称八百诸侯,小国林立,虽到现在也灭亡的差不多了,但以公孙为氏的人也绝对不少。 宋初一遍想当世,能数得上名号的国家,并没有以“子”为国姓的。 这世间,血统有没有高低之分,宋初一不清楚,但出身公室的女子,接受的教育自然与普通的士族女有一定区别,这使得她们身上自然而然有一种高贵气质。 “年岁几何?”宋初一压下思绪,继续问道。 子雅道,“奴今年十五,阿姊十六,快满十七了。” 宋初一颌首,“抬起头来,看着我。” 子雅迟疑一下,还是依言抬头,直视宋初一。子雅虽然一直努力做到为奴的卑微,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奴隶,目光中并无丝毫畏缩。 “善。”宋初一赞了一声,转而一字一句缓缓的道,“举族被害,雅可曾想过报仇雪恨?” “想。”子雅脑海中瞬间闪过许多画面,她父亲血溅三尺,高贵的母亲却惨遭蹂躏,恨意瞬间迸发出来,但片刻又消沉下去,眼泪决堤般的顺着光洁的脸庞滑落,她伏在腿上失声痛哭,“可是雅手无缚鸡之力,眼见仇人逍遥而不能血刃。” 宋初一盯着她柔弱颤抖的肩膀,道,“你能。只要你敢,毁了一个人又有何难?有时候美人的笑泪,比刀刃力量更可怕。曾有褒姒一笑倾国,可你什么时候看过,有那个勇武之人能以一己之力战胜千军万马?” 当然空有一副好皮囊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不是每个男人都如周幽王般昏庸,所以要谋。 子雅闻言止住哭泣,含泪看向宋初一,“先生教我” 言罢,在她面前匍匐。 “我自会帮你,但我从来不白白帮别人,你也须得帮我才行。”宋初一直接坦诚的道。 “纵粉身碎骨绝不言弃。”言下之意,无论宋初一提出的条件是什么,她都答应。 “你的阿姊……” 宋初一才说了四个字,子雅便急急的道,“先生,雅如何帮助先生都行,但阿姊她……阿姊她体弱多病,

相关推荐: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小公子(H)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