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塞在了衣箱角的绸衫,又皱又滑。 另一边张仙姑、祝大也与金良、温岳几家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祝缨走过去,又与他们话别。祝缨对金良道:“你对大郎真有安排了?” 金良道:“知道你有心,他还不定性。” 祝缨道:“也罢。” 他们都催她快些走,不然就要错过宿头了。张仙姑道:“那才值几步路呢?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咱们多说一会儿话。” 又说了一阵儿,真坐上车走了,走出二里地,张仙姑就要催祝缨:“咱们快些赶路!不能叫姓变的抢前头了!” ———————————— 卞行比她们早走了十天。 卞行的心情可谓大起大落! 他是从地方又转回京城的,想谋个京官,但是京城这张饭桌上轮不到他点菜,只能熬着等。而地方官任职又有期限,他也不能又回原职。这期间段琳给了他一个建议,他也是思考过的,不算好,但也不算太坏。 州为上中下三等,梧州在这三等之外,因为它是羁縻州跟正常的州的品级、考核标准之类全不一样。 卞行以前是刺史,现在虽然走远一点,但是品级是升的。品级能升一升,也算不亏。走得远了是憋闷,但南方在推稻麦双季的事他也从邸报中知道了,已经进入了收获的时期。再有手中能扣着一个祝缨,心情不好的时候连个出气筒都有了。 完美。 哪知自己前脚收着了刺史的任命,正高兴,家里也要准备赴任的事了。马上就得知南府没了! 祝缨端着三县走了,留一个河东县,再从仪阳等二府各抽一县,三县给他凑了个“新南”府。他还是管着三个府,但是整体少了三个县!还让祝缨跑了!本来,他跟祝缨没仇,跟郑侯府上也没什么冤仇。 如果只是为了段琳,跑了就跑了,可这小子不该带着三个县一起跑! 从知道“梧州”起,卞行才是真的厌恶上了祝缨。 任命已经下来了,卞行是没那个资格挑职位、耍赖不上任的,他只得好好准备。跑到户部、吏部等处索要一些当地的资料,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勤快,已将三县、南府的旧档都旧到梧州去了,只拿“现在的三府”资料给他。 他将河东县的情况仔细研究一下,心道:这个县令王某原来可是南府的啊! 将概况都看了,卞行也没含糊,他将妻子与幼子幼女留在京城管家,自己带了长子夫妇赴任,这个长媳就是段琳的女儿。 卞行一路上也打定了主意,快点走,到了先召集各府县官员见一面,留下王县令仔细盘问,再做计较。 他一路催促:“快些走!再晚,赶不上解送秋粮了。” 卞行一路疾行,终究没赶上,他走的陆路,长史押粮走的水路,完全地错开了。卞行心道:则今天的赋税若是不佳,就算不到我的头上啦。 他到了州城,使人拿他的告身、印信等核实了身份,正式地入驻了刺史府。一进刺史府心就凉了半截,所有的前任都是坑,冷云尤其是个大坑。这个纨绔子弟真的把刺史府挖了几个大坑留给他。 府中文吏低声说:“冷刺史说这几株花树好看,就挖走带上了!” 卞行大口喘气:“着!各府、县官来刺史府。” 文吏道:“是。” 这边公书一发,没几天,人就到齐了,长媳段氏也与卞行的妾将后衙收拾了个差不多。 卞行在前面大堂之内坐定,使自己的儿子卞芝念一念各官员的官职、姓名,念一个出来一个,他认一认人。他们将王县令的名字放到最后,卞芝念一遍,没人应,念两遍,还是没人应。 仪阳府的丘知府心道:这小子是个傻子吧?这里拢共这些人,都点完了!那他就是没来呗,你数不出来少了一个吗?! 不对,是三个。 嗯,本州如今差了两个知县,一个知府——新南知府也还没定下来。 卞芝一声比一声高,念了三声发现不对了,问道:“河东令没来吗?” 没人回答,如果是正常情况,还有他的顶头上司知府代答,现在新南知府也没有。 卞芝问道:“谁知道河东令是怎么一回事?” 丘知府道:“他调走了呀!就在刺史大人的告身下来之后。” 卞行面沉如水,将这笔账记到了祝缨身上。 —————————— 祝缨心情还不错,她遇到了章炯。 她是走的水路,走的时候装得满满的船,现在也还是满满的。张仙姑为了显示自己不是乱说,真的装了半船的家什。 她们登船之后,起初还很顺利,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一些。但是渐渐的,河里出现了运粮船,她们是逆行,速度明显的变慢了。 此时,她们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再往前走数日,祝炼兴奋地跑到船舱对祝缨说:“大人!是咱们梧州的船!”运粮船上都插着旗子,祝炼识字,认得前面一串是梧州的。 押送的人正是章炯。 项乐走到船前大声呼唤,问前面是否是章别驾。 章炯这里也有人大声回答:“正是,前面何人?” “祝刺史座船在此。” 两下合到一处,祝缨道:“并船,咱们的船再倒着开一阵儿,别堵着河道。” 跳板搭上了,章炯一个大红影子摇摇晃晃地上了祝缨的船,一到甲板就拜倒在甲板上:“拜见大人!” 他四十了!升了! 本来,他觉得自己得再熬个十年八载的,如果运气好,能有个绯衣,如果运气不好,可能要熬到年近六旬。哪知莫名其妙就升了! 回想一下自己干了什么呢?听话看家! 有个好上司是真的太省心了! 虽然他现在只是个从五品下,虽然他这个别驾是所有别驾里品级最低的,可他是了呀! 在他的后面,又扑倒了一个青色官衣的:“大人!” 豁!王县令! 祝缨将他们扶起,道:“来,咱们好好说说。” 章炯到底是个能干的人,马上说:“州里的事务都安排妥当了,秋收已毕,下官动身的时候宿麦已开始育种了。下面各县一切也还都好。接的信儿晚,刺史府还未及改建。播种后有的是功夫!已经画好图纸了。大人的令已收到了,下官已派人去州里的福禄会馆善后。” 福禄会馆还在州城,这个有可能会被人做文章,祝缨也给予了提示。章炯道:“项三娘的主意,暂隐了牌子,使人代持,就说盘下了这项产业……” 一项一项都安排得好好的。 王县令也说:“下官已将河东县的事都打扫干净了!” 祝缨道:“那便好,本也没什么,不过卞刺史同我有点小误会。” 王县令心领神会。 设梧州的消息他是在南府听到的,南府下了令,将他也叫过去。章炯宣布,设立梧州,府里的官个个升了一级,刺史还是原来的祝大人,一片欢声雷动。县令们也高兴,在祝缨手下比在别人手下更痛快。 只有他!要设梧州了,没有他,将它留给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新刺史。 紧接着,章炯又代宣了他的任命,王县令这才缓过一口气来。接着,章炯又将他叫到一边去,告诉拆分是朝廷的手段,他调他走是祝缨出的力,嘱咐他将河东县打扫干净再走。 王县令也只有满意。 三人聊了一会儿,祝缨对章炯道:“上京去知道怎么说么?” “还请大人赐教。” “梧州新设,今年的税赋跟咱们没有关系,你只将旧南府的账交了就得。这个你拿着,是我与户部谈妥了的,别的,你一概不要答应。有事就都推给我。明年我亲自与窦尚书说理去。” “下官今番正是准备了旧南府的账目。河东县的我录了副本,粮草还是让河东县缴到州城去。” “好。” 几人商议毕,取下跳板,各奔前程。:,,.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240章 梧州 与章别驾的送粮船队分开之后离梧州愈发的近了。期间要经过顾同即将赴任的地方。顾同初任,按归规定他可以有一点时间先回家一趟,然后再回来赴任。 这个县并不与运河紧挨着,但听说就在不远,顾同仍然忍不住站在船头眺望了半天。现时舆图也不准,他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就偷偷地往那个方向上看了无数次。船上人在他的背后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偷偷地笑。 顾同好像听到了什么,猛一回头,又看不出什么来。转过去又继续地看。 待过了这一段,祝缨又让项乐将顾同唤至舱内。顾同仍有点小兴奋与心不在焉。 祝缨问道:“就要亲自去临民办事了,好吧?” “嗯嗯!”顾同用力点头。 小柳等人都笑,顾同脸上一红。 祝缨道:“你打算怎么干呀?” 顾同道:“现在已经开始种宿麦了!老师——再给我点儿麦种呗……” “然后呢?” “诶?种……” “你这个县丞,挑的时候是没有上司的,要是你刚到任你的上司也定下来了,你预备怎么跟人家相处?朝廷选官,不是你下馆子点菜,点什么就给你上什么。哪怕下馆子点菜,你也管不着别人桌上什么。你明白这个意思吗?” 顾同的脑袋冷静了一点。 祝缨又说:“下属也不一定就听你的。一味责罚或者一味收买,都未必管用。不要对别人说‘只要大家都加把劲儿,将这件事情做事了,大家都有好处’,除非你现在就能让人看到好处,否则就没有信誉了。至于其他,你趁回家这一路,好好想一想。想明白了,再去赴任。” “是。” 祝缨道:“你在我身边,干事时的本事是有的,跟上下打交道,还要自己想。” “是。” 顾同不再兴奋,拿出祝缨从吏部、户部那儿弄来的一些案卷,开始仔细研究。 船又行几日,大队运粮的船已然擦肩北上,河道复又宽阔了起来,祝缨他们行船也更快了些。又过数日,她们从水路转回陆路,船能装的东西多,行船时不看吃水线还不觉得,一旦到了地上,件件都要装车。庞大的车队将张仙姑吓了一大跳,光装她的被子都用了两辆大车。 张仙姑道:“怎么就这么多了?” 祝缨道:“咱们出京的时候就这么多,路上又捎了些土产,可不就更多了么?” 仗着是船,沿途经过一些之前走的地方,知道当地某种特产好,她们又采购了不少。沿途又有些熟人,譬如同乡、譬如旧识等等,也有馈赠。 张仙姑有点害怕地说:“会不会太多了?叫人看着了不好?” 祝缨道:“不碍的,又不是回京带这么多东西,叫人说搜刮了民脂民膏。”就算是上京,她的这些行李也不算是特别多的。 装车装了半天,祝缨下令:“分两拨走。”她们一行人先带部分行李到梧州,也就是原南府的府城。小柳、丁贵在后面押运另一拨,过两天再走。 祝缨将张仙姑扶上了车,祝大要自己骑马,她说:“也行。”起步就走得慢一点。 再行数日,即便是南方也感觉到冷了,一行人从包袱里拿出冬衣穿上。祝大打了两个喷嚏,不再逞强,擤着鼻涕上了车。 走不多远,梧州界,到了。 ———————— 梧州这群人干活十分卖力,头天接到了信,第二天就招石匠把界碑上的南府之类字样凿去,新镌“梧州”。待祝缨等人到达,附近来往的人都知道了——没有南府了,改叫梧州了。 祝缨才踏进梧州界,就有人飞奔去报。祝缨住进驿站的时候,驿丞满脸堆笑迎了上来:“恭迎刺史大人,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又将吉祥话说了一车,又说房舍、饮食都准备好了。 祝缨道:“同喜。” 驿丞道:“是是,下官们也跟着沾了光。大人请。” 祝缨等人先进房休息,项乐等人还不得休息,还要收拾安排车辆等,驿丞又忙上忙下,唤了驿卒过来帮忙。 一行人休息一晚,第二天走到半路,远远就见有人奔了过来,看到他们就喊:“前面是梧州刺史祝大人么?!” 顾同道:“这声音怎么这么熟?” 人跑近了,却是小吴带着两个衙役,顾同道:“是你?你乱喊什么呀?听着怪假的。” 小吴一张脸兴奋得通红:“哪里怪了?又哪里假了?我何曾叫错了?!咱们大人是刺史了!!!” 顾同被他瘆得差点掉下马:“你到老师面前可别这么着了,老师一向不好虚文。” 小吴道:“你知道什么?侍奉上官,没有过头的!过头挨骂,可比不够恭敬了挨整强多了!” 顾同没好气地道:“那是别人,不是老师!你这样叫别人看了,还道老师是个喜欢别人拍马的庸人呢!” 小吴道:“我不与你争,我见大人去!” 顾同的话还是起到了作用,小吴见到祝缨的时候就显得正常了许多——他跪在祝缨的马前了。 祝缨道:“这是干嘛?快起来!你是朝廷命官!”两人官阶虽然差得大了点儿,但是同是官员的情况下,需要跪拜的时候是不多的的。若她的属下见到她都要跪一跪,被御史知道了一准儿要捅破天。官与民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礼”,譬如过堂审案,民就得跪着,有身份的就不用跪。介于官、民之间的官学生之类,下跪也能有个垫子。 小吴被顾同提了起来,又笑着说:“大伙儿都盼着大人回来呐!他们说我往京里去的次数多、中途熟,就公推了我来迎大人!” 祝缨知道他高兴什么,府升州,全员升一级,得到好处最多的是她,这是她忙出来的。白拣的人里,获益最大的是章炯,直接跨过了官员最难跨的一道坎人,下面这些人也都各升了一级,下的转了上,上的升了品。小吴也跟升了! 祝缨道:“府里没准备什么过份的仪式吧?” 小吴笑道:“那不能够。” 祝缨道:“顾同,你先回去看看,不要劳民伤财,咱们的家底子可不厚啊。” 顾同得令,赶紧动身,小吴在后面拦之不及,只好又去跟张仙姑、祝大磕头。这就可以了,因为算是长辈,不叙官职。 顾同快马加鞭,回到府城——现在是梧州城了——之后,见街上人人脸上带笑,行人商铺一切正常。再看府衙——现在是刺史府了——旧匾已除了下来,新匾还未挂上。门前一排白直在洒扫,边扫边笑骂:“昨儿才扫的,又有马粪了!” 然而也高兴,一会儿彭司士又出来了:“哎,那边儿,快着点儿,将那个门再擦擦!” 顾同定晴一看,大门也新油了朱红的漆。彭司士一套指挥,旋身时余光扫过顾同,忽然一顿,猛地转头:“小顾郎君?!!!大人回来了吗?这个小吴!他成日家吹嘘他办事妥贴!” 顾同打断了他的絮叨,道:“老师还在后面,派我过来看一看……” “包管隆重热闹!”彭司士一口打断! 顾同道:“老师说,不许铺张!才是羁縻州,不要张狂!都收敛了吧。” 彭司士一脸的为难,把顾同让进了府里,道:“小顾郎君,你瞧,大家伙儿都高兴,想一道儿乐一乐!设州,多么大的事呀!父老乡亲们也愿意的!荆老封翁也说了,大人到的时候,大家伙儿一块儿去迎接。” 顾同道:“迎接就迎接,可不兴弄出叫人肉麻的事儿来。” 有他盯着,迎接的人终于消停了一点。他们出城二十里迎接而不是原本计划的五十里。荆老封翁等人奉了茶水之类,又有一些本地的乡绅、老者都跟着王司功等人过来。章别驾不在,就由王司功领着大伙儿出城。 二十里地走了半天,后面队伍也拖了老长。 祝缨对王司法道:“大家伙儿都辛苦了,这般隆重,受之有愧。” 王司功道:“下官等只恨不够隆重,不能表达心情于万一!” 接着是荆老封翁等人说:“自大人来后,官民生活一日好似一日,何愧之有?” 他们一套恭维,拥簇着祝缨回到梧州城。 城里百姓也听到了消息,也扶老携幼或出城门来迎接,或在家门旁观看。祝缨在马上拱手为礼,一路到了府门前。 王司功抢先道:“新匾已准备下了,就等大人题字之后做好挂上。下官等还准备好了碑材,就等大人回来题一题字,再让石匠连夜刻好,替换旧界碑。” 题字的事必须交给上司,王司功心里门儿清。 进了府里,衙役们已列好了队,齐声高喝:“恭迎刺史大人!” 待祝缨到正堂坐下,以王司功为首,本府之官吏又都在她的面前站好了班,面向她齐齐
相关推荐:
仙子,请听我解释
【Free!男子游泳部】(乙女向)论后宫集邮渣女的倒塌
快穿之寻爱之旅
成为废人后仇家全都找上门(NPH)
董依依的足按摩店
非人类妄想(合集)
血色长歌
控制机器女奴
压在身下(1V1H)
烛火烬燃(强制,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