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点,他不杀,捆起来扔一边,省钱。整个段氏老宅被他清空了。然后拿着姑母的嫁妆单子,一样一样把嫁妆收回来。 前年十里红妆出嫁,今年也是十里红妆回来。回到自家,点名了几个陪嫁的奴婢,娘子受了气居然不知道回报,跟段家是一伙的,又杀在了自家。 段弘的父母本来还坐得住,被这一通杀镇住了,也被他吓出了重病——这货凶顽得很,段家中庭一边是尸堆,一边是钱堆。 祝缨心道:只怕还有内情。嘴上说:“挺好的。” 刘松年道:“他姑母成婚已然两载,段弘婚前已有外室!他们怎么会不知道?依然是嫁了!两年来,新妇回娘家也哭诉过了。他要不拿他姑母说事,倒是条汉子。哼!不过是因为当时他父亲出征在外,段家身为姻亲,却在后面给郑侯下绊子。” 郑熹是借机把事儿给挑明了,把脸给撕破,把对方肚子扒开,一切都展示给他的皇帝舅舅看:您瞧,之前我们为了两家和解,他也为您登基出过力,把姑妈都嫁了!现在他是怎么对我们的! 拆伙! 龚劼、陈峦趁机接了差使,配合郑侯大获全胜,两人后来拜相也有这项功劳加持,郑侯也从此成了定海神针。 段家老宅得力干将、心腹能人、干脏活的下手,被他杀了个精光,他就照着名册来杀奴婢。大管事,也是奴籍啊!段家虽自家人没被他死,却是元气大伤,又失了体面。段弘父母又惊又怒很快病死,段弘也郁郁而终。等郑侯回来,再一算账,段家沉寂了快二十年。得亏是底子厚,姻亲多,自家人这些年却也都在外任上打转。 当时皇帝震怒,把郑熹关起来读书。然后他爹凯旋了!大胜!定国安邦。他娘、他外婆跑去跟太后哭,跟皇后哭,跟皇帝哭。好的,放出来了。 然后郑熹就又变回了一个斯文少年,全然不像他那个豪迈的父亲。那一年,他才十五岁。行凶的时候还不忘骗了个京兆尹拽在身边,说:“我杀奴婢,跟您报备一下。”十分的安份守法。那时京兆尹不是王云鹤这样的人,而郑熹却是一个现在这些菜鸡纨绔比不了的凶顽之辈。 五年后,他娶妻,安分守己。又过五年,发妻离世也不放纵,只有一妾侍奉起居。一路做到大理寺卿,没人说他不好。现在他要续弦了。 不能说郑熹不爱护自家人,但是他的爱护是有考量的,前提是一切都得按他的安排。女人到了郑熹的手里,他的家人他不会不爱护,但要是说有多少发自内心的“关切”,那就不要妄想了。无怪乎刘松年要发怒了。 祝缨道:“哦,多谢您告知。” 想来那位岳小娘子此时这个婚结得也挺门当户对的。再想段婴,小的都来了,老的怕也不远了吧?日他先人!得了郑熹这许多的好处,接下来得为他冲锋陷阵了。 王云鹤也为祝缨的镇静而惊讶:“三郎,老刘也是关心则乱……” 祝缨就是只能上这艘贼船,这贼头子对她也没亏待,她只能避重就轻,道:“我明白的。肯给女卒选拔写稿子的人……” “住口住口住口!” 祝缨对他们一礼,慢慢地告辞了。 王云鹤道:“老刘,你怎么当着年轻人的面说那样的话了呢?你也不是厌烦三郎的,何苦让他难堪?郑熹于他有知遇之恩,这个年轻人重情义,也有担当……” 刘松年恨恨地说:“一股你身上的臭味儿!他可别死在你前头!到那里时郑熹可未必会及时救他!” 王云鹤道:“不是还有咱们吗?” “你,就你!别算上我。” 王云鹤微微一笑。 刘松年的脸上是罕见的严肃:“路是他自己选的,既然不愿只务实非要蹚浑水做打手,福祸就自己担着吧。我只担心国家从此多事。段氏回来,不争也是争,不闹也是闹。 哪怕段氏输,局势也要乱。我不通庶务,你不一样,你可别因为一个还没长成的狗屁‘美材’耽误了正事。你得稳住。别下场。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那个狗人故意放出来让你吞的饵! 算了,说了也是白说!怎么能不下场……总要选一个合适的,不然,与豺狼蠢猪一起治国难道是什么好事?” 王云鹤突然说:“固多同道中人,我在朝为官也常与豺狼蠢猪同治。所以踏实的年轻人尤为难得。是不是饵有什么关系?” 两人同时叹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qg789.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ww.biquzw789.org)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115章 拜相 郑熹的“光辉过往”并没有让祝缨的心情变差。刘松年说了一些当年的事情, 但祝缨不打算以刘松年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来决定自己的喜恶。 她甚至有一点安心。新娘子有刘松年这么个长辈,人品、行事如何姑且不论,至少有天下文宗给这个年轻的小娘子兜底了。祝缨身为人家丈夫的下属, 可以少担心一些了。 她还是原来的那个想法——看看再说。同时在心里划拉了几个预案。大不了跑路!现在这个官都是白饶的呢!她不贪心!当然,能不跑还是不跑, 那个段家她得开始留意了! 一边走一边想, 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原先租住的地方,邻居跟她打招呼她才回过味儿来,笑道:“是, 搬走了,我再回来看看。付了整年的租金呢,不能白放着了。” 她真的进去看了一看,里面已然空了, 自家生活的痕迹也抹得差不多了。房东和中人是不肯再退房租的,不如再转一手,不过眼下还没个合适的下家。看完依旧锁了门, 这次顺利地回了自己家。 今天她没让曹昌跟着,家里还有一点事——祝大要自己搭个狗窝, 就让曹昌在家搭把手了。祝缨自己在街上走着,六月的天气仍然火热她心里却并不焦躁,只是有点感慨:一个生人进了别人的地方是很容易就掉坑里的。段家这个大坑她就没办法预知, 往事二十年, 一般人也想不到给她讲二十年前这一段过往。金良他们给她说过侯府的事,却不曾提及郑熹还有过这样的姑父。这样的事情在京城这深潭的平静水面之下,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她现在没什么主动权, 只能安静蛰伏准备好自己, 等待需要自己出动的时候。 新房子的坊里也有不少的食肆, 卖的东西总体比她第一次租的房子周围好,又不如之前的坊。她摸着了一家还不错的面馆,一家做得挺好的馅饼店。路过的时候没敢买,天气太热,怕买得多了回家容易放坏。 回到家里,敲一敲大门,曹昌马上就过来开了门:“三郎回来了!” 祝大在他后面站起身来,说:“快来,瞧瞧、瞧瞧!” 他俩今天把个狗窝给搭好了,以这狗崽子的体积,狗窝算得上它的豪宅了。之前拆的旧料都给老田拉走的。傅龙料子算得比较准,新料最后只剩了一点,都放在门房旁的杂物间里。祝大把那个扒拉出来,只好够盖俩狗窝的。 曹昌找了点稻草,胡乱拢了个稻草垫子塞狗窝里,张仙姑把一个旧的瓦盆给放狗窝外面当食盆,现在里面还残留着点汤水。狗崽子脖子上系跟麻绳,拴在狗窝旁边,正在吐舌头。杜大姐又拿了个破碗盛了点水给它放在一边。 狗崽子就算在这里安家了。 祝缨见他们为一只狗崽子也能忙碌满足成这样,说:“这样挺好的。” 张仙姑喊她回房去换衣服,擦脸,一路着跟她进了二门,说:“今天买了篓甜瓜,拿了几个泡在井水里,正好吃呢!” 祝缨道:“好。” 她晚间还是想睡在书房,但是张仙姑坚持她在后面卧房里洗漱更衣。说:“还是到后面来洗漱,房子可不能没人过来。没点人气可不行。” 祝缨也不争辩,反正卧房也有妆匣家具,衣服还都在这里,她换完了衣服,问道:“什么声音?” 张仙姑道:“哪有什么声音?” 祝缨踩着木屐去隔壁杜大姐院儿里,一推门就看到两个大笼子。她家爹娘不养鸡鸭不种菜,可是杜大姐不知道从哪里拖了两笼大鹅过来!杜大姐道:“三郎,今天集上遇到大鹅便宜卖了,就买了。”她说话,时候有点怯,因为新家菜钱不多了。 祝缨道:“行吧,也算有个响动。” 杜大姐从桶里把瓜拿出来擦干净切了,祝缨道:“给曹昌也拿两个去。”曹昌跟祝大两人忙了一天,祝大对这个小伙子又产生出了一点友谊。祝大着实无聊,把门房里的一张桌子拖了出来,拖两条凳子,跟曹昌在狗窝边下棋。 他俩下的也不是什么复杂高雅的棋,很简单的每人五子,有点赌博的意思,两人又不下注。打发时间用的。 瓜拿过来,两人一边吃一边玩,招了苍蝇上来,祝大说:“狗太容易臭了,招苍蝇!” 曹昌实在人,说:“我等会儿给它洗洗。” 祝缨没到前面去,跟张仙姑一边吃瓜一边说话,张仙姑问她今天出去干嘛了之类。祝缨道:“出去逛逛,我好些日子没能闲逛了。花姐呢?” “她去庵里了。” “那给她留个瓜。” “留着呢。” 边吃边扯闲篇儿,张仙姑不让祝缨多吃,说一会儿还有晚饭。母女俩说话的时候花姐从大门回来了。张仙姑站了起来:“那是什么?” 花姐从怀里抱出一只猫来:“猫。前阵子庵里忽地来了一只母猫,过不多时就下了一窝小猫,我就抱了一只过来。咱家这么大,以后东西也多,厨房里吃的也多,得养只猫来逮老鼠。” 才搬到新宅几日,祝宅狗猫鹅驴马骡都齐了,数目与人相等了! 祝缨道:“也成!” 就是这狗猫到了祝家,也没什么大鱼大肉的喂它们,人吃剩了什么就喂它们什么罢了。吃饭的时候跟祝大说起,祝大道:“那再弄个猫窝!” 花姐道:“不用,我带着它就成。”找个篮子铺点旧衣,猫的待遇是比狗要好一些了。 祝大有点遗憾,再三说:“家里还有材料,要搭猫窝的时候跟我说啊!” 花姐笑着说:“好。” 祝大又说:“一会儿吃饭,阿昌自己在那边吃,怪冷清的。” 张仙姑一边赞同一边说:“咋?你去陪着他啊?别给人找不自在了。”她算看出来了,这老实孩子真把自己当仆人,跟主人家面前他拘束。 祝大道:“我说,咱这房儿也太空旷了,是不是得再有个门房?不然就一个杜大姐、一个阿昌,你看看,它也收拾不过来。有个门房,也能跟阿昌一处吃饭。”杜大姐负责后院,曹昌负责前院,光洒扫就是个大活。曹昌还负责跟祝缨出门,是够忙够累的。这也是许多小官家的窘境。他们是官,得用仆人,但又没什么钱,家中仆人少,一个仆人当几个人使。 张仙姑道:“再添一个人那得多少钱?又没个可靠的人。” 祝缨想了一下,它不是添一个人的事儿,门房、厨娘,至少俩。她说:“再过两个月吧,手头缓一缓的。” 花姐道:“秋收后也能好一些。” 一家子净说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祝缨心中十分宁静,家中竟无人察觉得到她才从刘松年处知道了些事,猜到了未来将会有事发生。家中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股“开始新生活了”的美好愿望之中。 祝缨有一条好处,无论有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耽误她好吃好睡,极少有事能够打乱她的生活。这一晚她还是很正常的休息,也没有辗转反侧,第二天还是照常去应卯,从外面看不出一点端倪来。 ———————————— 第二天到了皇城外面,郑熹随侍的仆人还是那个习惯,他们也不很快就赶回郑府。郑家仆人多,有的是人手留在外面等着。祝缨在外面看到了陆超,奇道:“怎么不见甘大?” 甘泽因为曹昌的关系,这些日子都准时在外面等着,然后拉了表弟到一边指导指导才放曹昌回祝家去干活,下午再过来接祝缨。 陆超笑道:“不知道了吧?他娘子昨天夜里生了!”隔空对曹昌说,“哎,小子,你有侄儿了。” 曹昌很为甘泽高兴:“那可太好了!我姨妈姨父不用再念叨啦!” 祝缨心里记上一笔,自己家里已然没什么钱了,这份礼还是要给的。好在不用太多,还能凑得上。又看看曹昌,心道:也得给他准备一点。 到了大理寺,公务上的小麻烦又来了。 起初,祝缨还不知道这是公务上的问题。杨六郎近来跑大理寺跑得更勤快了,他过来的时候祝缨没有特别在意。 等到杨六郎开口,祝缨才知道他不是来找自己聊天的。杨六郎说:“三郎,有一件事必得麻烦你的。” 祝缨奇道:“看你这样子,不像又丢人了吧?” 杨六郎道:“你就别取笑我啦!是这样的……那个,听说,人贩子抓齐了?” “嗯?你哪儿听来的?” “京兆府那里,王大人办事何等利落?”杨六郎说,“我姑父也听到了消息,呃,那个,你今晚方便不?我登门拜访!” 祝缨道:“你要干什么?” 杨六郎说:“我姑父遇到了一件难事,你知道的,前番为了我那表弟,我姑妈好险没吃个大亏!我得帮我姑妈!这个事儿跟你们大理寺也有关系,我就寻思着先找你说一说。万一有京兆府递的有关那起拐子的案子,你先缓一缓,等咱们今晚聊过了再下定论,成不成?就一晚,就一晚,不耽误你的什么事儿。拜托拜托!” “他们的卷宗还没送过来。”祝缨说。王云鹤手脚虽快,昨天才把人拿到了,拿完了,还得把所有犯人的口供都合一遍。这个事儿不算太大,估计还是何京。这么多人,何京现在应该还没打完。怎么也得过两天,把所有的证据都合上了才会送过来。 杨六郎大喜:“那就好了!晚上我去你家!” 他晚上去祝家也不是白去的,仆人驾车,从车上搬下一担子的礼物。曹昌开了门,道:“这位官人好生眼熟。” 杨六郎道:“你不曹昌么?三郎,三郎我来了!” 杨六郎让仆人把担子拿到了门内,道:“三郎,有事请教!” 祝缨示意曹昌关上门,请杨六郎到书房里坐下,问道:“什么事?案子你们不是已经知道了?” 罗元别的不好说,钱是一定有的,又不是刺探机密,几贯钱下来就打听到京兆府那儿王云鹤才把人贩子抓齐了。 杨六郎道:“不是为了抓人,是为了判刑!”罗元也不要别的,就要把所有的人贩子都判个死刑! 祝缨道:“罗大监气性够大的啊,为什么不跟京兆府说去呢?他是苦主。” 杨六郎道:“你听一听,全部!他也找了几个懂律法的问过了,想全都死刑,难!” 杨六郎都知道,这世上没有这样的律法的。贩卖人口本身就是一件模糊的事情,官府那儿还给正式的人口买卖存档备查呢!“略卖”之类的才是犯法的。如果是贩卖良人、卖良为贱,罪责才会重起来。 在实际生活中,买卖人口就是比较难被惩罚的。举个例子,明明有明文规定,如果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将家中的晚辈、妻子卖给别人当奴婢,这是犯法的!怎么也得判个徒刑。然而实际上父母卖掉孩子、祖父卖掉孙子、叔叔卖掉侄子、丈夫卖掉妻子的并不罕见,也没多少人真的受到了惩罚。多少吃绝户的都这么个卖法。 甚至罗元这样买了别人的孩子当自己儿子的,也是不对的。只不过他做得好看,叫“收养”。“养子”的事情在哪儿都是常见的,官府也无法深究。 罗元想要把人贩子全部死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主审徇私枉法。 但是自己好不容易弄来的儿子差点成了别人的儿子,罗元这念头是一点也不通达!他要他们死! 他前面跟王云鹤闹过一场,没找到一点便宜,现在是不敢在王云鹤这里继续作夭了。杨六郎就趁机说他有办法。他在罗元面前大包大揽,罗元却不肯信他,心道:你的面子?那是看你的面子吗?还不是我的面子!这件事情面子怕也不顶用! 他让杨六郎带了财物去找祝缨,别傻乎乎真的拿脸去蹭。 要罗元说,祝缨不大可能跟王云鹤扛上,但是死马当活马医吧!想要打通郑熹的关节,它贵啊!买通个大理寺卿和买通个大理寺丞,绝对是天上地下两个价码。但是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左拥右抱_御书屋
祸国妖姬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我以力服仙
高达之染血百合
军师威武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