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有事?您这么说肯定是有事儿吧?是……离间吗?” 祝缨点了点头。 祝青君马上道:“我这就去!” 她很快地走了,又很快地回来:“金将军去唐将军那里说话了,我给他那儿的人留了口信,请他一回来就过来。” 祝缨道:“很好。” ———————— 大白天的,金良没跟唐善喝酒,两人说了些悄悄话。金良看唐善一路辛苦,让他休息,自己也回房去。 一回去就听到了口信,赶紧赶了过来。 祝缨道:“来了?” “有什么事要做么?” 祝缨道:“一会儿我这儿宰羊,一块儿来吃,请唐将军也来。” “他还说哩,酒不酒的无所谓,同君侯出征在外,咱们都不敢饮酒的。” 祝缨道:“正好,我也有事要托给他。你也帮忙问一问。” 金良问道:“什么事?” 祝缨道:“刚才的奴隶里,有一个人……”将刚才的事说了。说一会儿得请唐善早点动身回去,问一下郑侯这个事儿怎么处理。最好是核实一下情况,如果能拉一个打一个,那是最好的。 金良道:“好!我这就找他去!” 祝缨道:“我就备下羊肉了。” “好嘞!” 祝缨这里宰了几头羊,再配上些旁的菜,唐、金二人出门在外也不讲究,都大碗吃肉。席间,祝缨又说了奴隶的事。 唐善先赞一声:“不愧是大人。来的时候君侯还说,大人必有响应。” 祝缨道:“只怕君侯说的响应另有其事吧?” “诶?啊,哈哈哈哈。”唐善干笑两声。 金良道:“哎,不厚道啊!你还带着扣儿来的?” 唐善道:“正要说,正要说着呢。” 说着,看了一下在座的人斟酌地道:“容末将稍后细细报与大人。” 祝缨笑道:“好。” 果然不再提这话,只说些羊肉怎么煮好吃之类,又说京城有一家羊汤卖得不错。 大家都没有饮酒,吃过饭,祝缨与唐善到书房。她对金良道:“你莫要跟进来,若是我们吵起来,你为难。” 金良紧担心地留在了门外,与门板相了一回面,开始在门檐上踱步。祝文请他到旁边的屋子里烤火他也不去,静听了一会儿,里面好像没有很大声,又有点安心,又有点悬心,就怕下一句会吵起来。 里面祝缨直接问唐善:“君侯一是可怜我缺吃少穿,二也是有事要我做的吧?” 唐善可怜巴巴地看了祝缨一眼,祝缨见他一把年纪还这样可怜,毫不同情地说:“是你自己说漏嘴了?” 唐善又可怜巴巴地陪了一个笑。 祝缨道:“君侯不在京城看曾孙,到北地来难道是为了喝风?必是有一场大战要准备的。都说有响应了,是不是补给又或者民伕之类?” 唐善叹了口气,低声道:“是。他们做事,不说为公,就算是为私的也是不行。自以为做得不错了,也要看是与谁比。自您调派了人去,君侯看谁都看不上眼了。大人,君侯这样的年纪,亲冒矢石,我们看着也……还请大人念在昔日情份上。” 这个事儿,也是他猜的。郑侯一面说担心大战的补给之类,又说了许多其中的麻烦,骂现在军中将领不顶用,一面又夸祝缨可意、派他给祝缨送东西。唐善也就看出来了。 祝缨道:“回复君侯,我不挑活。” 唐善惊喜抬头:“不愧是您!君侯在营中常夸您,他们几个将军听得都……” “都想打我了是也不是?” “呵呵,哈哈。” 祝缨道:“德特奇你再带走。或许有用。” “是!” ———————————— 唐善这里带上德特奇回郑侯的大营,祝缨这儿也开始暗中准备。 她先召来行辕所属,让他们轮流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临行前却又着重吩咐丘一鸣等人:“回去看一看城墙补得怎么样了、城门修得怎么样了,城内还有多少人,都能吃几分饱……务必如实回报。” “是!” 接着,她又召来了卓珏、苏喆等人,重新估算一下大军的数量、分布,每日所需的补给、路线。然后按照所需的供应量、路程远近、沿途州县人口密度、各州县的大族以及转运路上会有的消耗等,将北地划分为若干区域。再盘点自己手头能有的盈余,一旦朝廷所拨钱粮运转不及时,北地能拿出多少应急。 再请来金良,询问以他的经验,胡兵南下能到哪里。这样才好在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心地安排开荒。 过了十日,唐善又带来了郑侯的亲笔信。 郑侯的信写了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德特奇很有用,他说的话里有六分是真的,正在安排了。本来他还担心会与累利阿吐耗很久,已做了死在北地的打算了。但是利用好累利阿吐这条线,已方的损失能小一些。可以少耗费些朝廷钱粮。 第二部分起手夸赞祝缨,说二十年前就很看好祝缨,现在一看,果然自己的眼光是准的。他现在要准备一场大战,希望祝缨不要那么快回京,留下来给他搭一把手,他想举荐祝缨做支度使。 祝缨看了信,也反应了好一阵儿。这个支度使是管军中军需的,虽然也带一个“使”字,但是与采访使、安抚使是不一样的。它得跟军中打交道,军中那些个将领? 怪不得郑侯给奴隶又给牛羊还送她粮草…… 祝缨坐在桌前,桌上摆着郑侯的信。她把这信从头到尾细看了三遍,扯过一张信笺,写了一封给郑侯的回信。 次年,正月初七,祝缨裹着皮裘,蹲在一户农家墙根底下跟个老婆婆聊天的时候,卓珏一路纵马狂奔了过来:“大人!有京城使者来宣旨了!” 祝缨往老婆婆手里塞了把糖:“我回去啦。” 老婆婆扶着膝盖站了起来,把糖兜在围裙里,说:“路上冷,仔细别磕着了。” “哎。” 等祝缨赶回了行辕,只见来了一个时悉。 祝缨惊讶地道:“您没在京城过年吗?” 时悉跑得脸也白了,道:“没顾得上呢,陛下就命我来了。” 郑侯给皇帝“献俘”了,皇帝很满意,不但有赏赐,还准了郑侯所请。祝缨的支度使就这么批下来了,一同来的还有皇帝赐给祝缨的冬衣、皮裘、锦缎之类。 祝缨都接了,又要设宴请时悉。 时悉低声道:“陛下有口谕。” 祝缨忙肃立听了,时悉小声附耳说出一番话来。却是之前冷将军等人的时候军需一笔烂账,郑侯这次又率军北上,耗资巨亿。皇帝同意祝缨做这个支度使,也是想让她把好关,“毋使人欺瞒朝廷”。 祝缨心说:您才想起来是么? 口上还是恭敬地答应了。 “那个,陛下命我去边城看看,可行么?” 祝缨道:“没命您去郑侯营前?这样,我陪您去郑侯大营,听听他怎么说,如何?” “也好,也好。” 祝缨看他不是很想去,又说:“陛下无非是想知道边城实情,您要想知道,我这里有些北地子弟,问他们也是一样的。” “好!” 祝缨道:“那我就安排了,刚好,这个,”她指了指支度使的旨意,“我也须得到郑侯帐下应个差使呢。”:,m..,.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364. 安置 到时候记得来分一杯羹。…… 拜郑侯所赐,祝缨对这个支度使早有准备。 是难题也是机遇,对一个没有靠山的人如她,只有多干活,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几个月下来,她也与官军打了一些交道,暗中已有了些准备。她也预料到皇帝会派人过来巡视,只是她没有想到皇帝会派人来让她捏着郑侯的补给、监视这个老头儿。 出于避嫌,祝缨到了之后没有去调查郑侯、官军,只收集了一些与地方上有关的讯息。目前还远不能说对官军的情况了解。 她得尽快见一见郑侯,询问一下军中的情况才行。这么些官军,一旦补给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将时悉安排在客房里休息,祝缨马上召集来了苏喆等人与北地子弟、贤达:“不能让大伙儿接着安生过年啦,得随我挪挪地方了。” 时悉来宣谕的时候,这些人都在旁目睹,因而众人并不意外她有这样的命令,都等着她的具体安排。只是加一个支度使,其余两个使职仍在,必然是要有分工的。他们都安静地等着。 祝缨很快分拨好了人,她将苏喆、卓珏与部分北地子弟留在行辕以应付日常事务,自己带上其他的人往郑侯的大营去。金良也与她同行,但是金良所领的士卒留了一半在行辕里。 次日一早,时悉才歇了一夜,就被祝缨给拖着上路往郑侯的大营奔去。 才出行辕,祝缨便不得不停了一下——顾同来了,恰堵在了门口。 卓珏送祝缨出行辕,一见顾同脸上便现欣喜之色。 顾同先拜见祝缨,又与苏喆等人招呼。顾同才蓄了须,显出点成熟稳重的模样。 祝缨时间门紧,对顾同道:“来得正好!就要春耕了,干活!卓珏,把他那一份档拿给他看,看完了就赶紧启程赴任。有什么难处,谁欺负你了,都来告诉我。” 顾同被堆了一脑门儿的事儿,呆呆地说:“哎……” 祝缨道:“走了!” 快得时悉还没反应过来,几乎没有留意到祝缨这是接见完了一个新到的官员。 前一天晚上的宿醉还没完全清醒过来,他坐在车里一摇三晃的,小厮将一盏酽茶递到了他的手上。时悉问:“还有多久?” 小厮道:“早间门问过他们,说从这里到大营快马当天能到,咱们走得慢,要明天了。” 时悉吃惊地道:“离得这般近么?” 小厮道:“是。” 时悉不自在地动了动手指,嘴唇也动了动,小厮等着他的吩咐,他又不说什么话。小厮等了半晌也没见下文,只好自己问:“驸马预备怎么办呢?” 时悉道:“还能怎么办?看了再说吧!” 又是奔波劳累的一天,时悉当晚没有睡好,年轻男子要到大营去,总是有些激动的。 次日中午,他们抵达了郑侯的大营。 —————————— 大营一片肃杀。 郑侯才取得了一次胜利,士气得到了提振。只是这一次大家都不敢太高兴,之前冷将军三战之后一大败,让将军们谨慎了不少。 军中已然知道了时悉要来,郑侯一听是他,便笑着对唐善道:“好好准备准备!” 唐善会意,先去传令,挑了一些看着健壮的士卒,一水儿的高个儿。都拉过去到辕门列队。除此之外,尽选些看着不像善类的、负伤带疤的往前堆,务必要把时悉给吓着。 祝缨再到大营,便看出来与上次的不同了。这一次的士卒眼中明显有了点杀气,像是能杀人的样子了。较之先前,仿佛一柄锈刀磨出了刃。 与他们相比,作为时悉随从的几十号禁军看着就很“样子货”了。 他们才挨着大营,就有将军相迎,这次也是个冷将军,也姓冷,却是冷云的堂弟了。有了族兄的教训,他一脸的认真相。 先是拜见了时悉,然后是见祝缨。他一抱拳,祝缨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评估的意思,便也对他点点头。 小冷将军突然大喝一声,仿佛是给合唱起了个头,后面的士卒一齐大喝迎接天使。把时悉吓得原地小跳了一下。 时悉面红耳赤,他在京中也听过山呼万岁,也是那般的声势浩大。不想军中的喊声竟然能够惊人心魄。他瞄了一眼祝缨,只见她镇定自若,让了一让时悉,请他走在前面。 时悉与祝缨谦让了一阵儿,祝缨仍是让他走在了前面。时悉被迫打了个头阵,他总觉得两边士卒的眼睛里好像放着绿光。勉强对祝缨道:“真是威武之师啊!” 祝缨道:“自郑侯来后,比以前强着不少。” 郑侯又在帐前等他们,时悉忙上前道:“您怎么出来了?还请帐内安坐。” 郑侯辈份也高,权柄也重,时悉虽是驸马也不敢托大。入内,先向郑侯宣了祝缨做支度使,接着便不肯站在主位上,忙请郑侯升座,自己只在郑侯一边陪坐。 当下,祝缨与时悉一左一右,听郑侯说话。先是官样文章,时悉代皇帝慰问了郑侯的辛苦,郑侯也答了一个“责无旁贷”。接着是设宴接风,祝缨惊讶地发现,郑侯居然备酒! 郑侯道:“军中不便饮酒,我与这些人不喝。驸马远来是客,小冷,来陪驸马喝酒。” 小冷将军上来对郑侯一抱拳:“军中无以为乐,请为舞剑。” 郑侯一点头。 小冷将军舞了一套剑,剑开银花,其疾如电。郑侯问时悉:“如何?” 时悉打着拍子说:“妙!”又请小冷将军归座,一同饮酒。时悉与小冷将军以前也认识,小冷将军也比他长一辈,两人很快就喝了起来。 他的身后,亦有禁军校尉也上前舞了一回剑,郑侯也赐这校尉酒食。 然后是军中角抵为戏,郑侯、时悉都有彩头。郑侯问祝缨:“你不拿出点儿什么来?” 祝缨道:“也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不过我想,大战在即,我就出一副铠甲吧。” 郑侯道:“好!” 两个赤膊的健壮军汉上前,在划着的圈内开始角抵,周围一片叫好声。 时悉喝了了个大醉,被架起来放到了另一个大帐里。 郑侯提起筷子对祝缨道:“忙了好一阵儿,来,敞开了吃点儿热乎的。” 祝缨笑道:“刚才您看着他们喝酒的时候,我已混了个半饱了。” 郑侯笑道:“嗯,凭本事吃饭,妙极。” 小冷将军很快回来,下盘很稳,不像是个喝醉了的样子。回来对郑侯道:“已经安顿下了,派了人在外面守护。” 郑侯道:“不错。三郎啊——” 他拖长了调子,祝缨就知道他有话要说,放下了筷子:“哎,我在呢,您只管吩咐。” “支度使不好做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祝缨又提起了筷子,道:“趁您没说完,我再多吃两口吧。” 郑侯大笑,笑完又皱眉:“不是向你诉苦,是真有难处了。” 小冷将军对祝缨道:“咱们与户部打了无数的官司,他们只会敷衍搪塞!看在您的面子上,咱们看下面看得死紧!再这么下去,只怕饿急了眼的人可再也顾不得军纪,到时候祸害了北地,百姓遭殃,咱们也有负圣恩。就更不要再妄想抵御胡虏了。” 他这一串话说完,帐中的将校都看向了祝缨。 祝缨下手的林风紧张得把手按在了刀柄上。 祝缨道:“北上的时候,户部不是足额给了么?” 唐善哀声叹气的:“是那一回,近来就没有给足过。” 郑侯也放下了筷子,一副没有胃口的样子:“我整顿了大军,裁汰老弱病残,到后方去兼了些民伕的活计,选出青壮加以训练。” “不愧是您。” 郑侯摇了头,小冷将军道:“结果户部说,既然已有裁汰,就不必给十成了。” 祝缨已经明白了。 郑侯这儿是努力干活了,但是朝廷这里已经被这些人吃空饷吃出习惯来了,他要十成,后续朝廷会拖拖拉拉只给七成。问就是“道路崎岖”,转运不便。你说北方平坦,窦尚书会告诉你,北方前几年消耗巨大,没有余粮了。这些都是从南方调的,所以更麻烦一些。 祝缨道:“可是裁汰下来的也得做事,也要吃饭,是也不是?如果不用他们,就要征发百姓,又要扰乱地方、耽误农时了。对不对?” 一句话便说明白了,金良夹在中间门不好说话,此时,一直担心的脸上终于显出些放松的神色来,一拍桌子:“就是这样的嘛!他们远在京城的人,哪知道边将的难处?” 祝缨对郑侯举了举手里的茶杯,郑侯也举了举茶杯。 下面的将校开始议论,看祝缨也顺眼了一些。他们本是排斥一个“外人”参与到大营的事务里来的,更何况这一个“外人”还明显捏着他们的脖子。谁也不会高兴。 不过是看祝缨与郑侯相处不错,又有官职在身,才没有造次。现在倒是觉得她是懂事的,勉强可以相处。同时又各自打着主意,想给自己所部多争些补给。 只恨现在不能饮酒,不然一定要轮番敬酒,同这位支度使喝出个敞开了提供补给的交情。 郑侯却已经转了话头,对祝缨道:“你心里敞亮,我就放心了。来,公务是明天的事了,今天且乐一乐。” 健卒们又角抵,又有将校显武艺,与上次祝缨来时全然不同。 小冷将军借着点酒劲对祝缨道:“大人麾下壮士,也能一展身手吗?”
相关推荐:
大佬,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YD)
迷恋她(都市np)
制服丝袜
国师(NPH)
病态黑化男主合集
孕夫挨操记(H)
金玉台(女帝 NP )
嫖父子
不负卿(重生,伪np,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