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做大哥的爱人兼对手和兄弟 > 第280章

第280章

的问道。 “这就要看你的叔叔杨林了!”独孤伽罗叹了口气道“你叔叔要是赢了,那大隋就能回来。” “那到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就自由了?”杨广兴奋的问道。 “不……”独孤伽罗摇摇头道“到时候我们就死了!” 第1585章 李世民大战杨林 另一边,在宇文阐的刻意放纵下,杨勇带着几个弟弟果然顺利的逃出了密道,守在密道出口处的杨家死士也被吓了一跳。毕竟他们的消息来源闭塞,并不知道皇宫已经被攻破了。 不过这些人都是死忠于杨家的,所以当杨勇提出了命令之后,这些人立刻行动起来,一边将密道的出口牢牢堵死,一边将庄园里面的马匹全部牵了出来,准备带着杨勇等人夺路狂奔,朝着鹰扬军的方向杀了过去。 只不过出发之前,杨勇忽然下令,要求这些死士护送着其他三个弟弟去三个不同城池。 这个命令把其他三个弟弟吓了一跳,他们惊恐得看着杨勇问道“大哥莫不是要抛弃我们独自逃生不成?”。 “如此生死关头,大哥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杨勇叹息一声,然后给弟弟们解释道“虽然父皇和母后都说叔父杨林值得信任,但人都是会变的。现在父皇和母后已死,杨林是否愿意认我这个太子还两说,万一杨林有了别的心思,那我反而是自寻死路去了。” “所以咱们一家的鸡蛋,不能够全都往一个篮子里面丢,大哥我一人去见杨林就够了,你们三人会分别送到父皇最值得信任的三个老部下那里,他们手中都有数万军队,带有你们这些王爷做为将军,可以顷刻间聚拢周围郡县所有大军。这样我们几兄弟就能够在长安周围与杨林遥相呼应。” “如果杨林胜了,那自然不用多说。但如果杨林败了,或是将我杀了,你们就是我大隋最后的希望了!”杨勇的话让几个弟弟们都说不出话了。 不过这些弟弟年纪尚小,思维也都不够周全,没有过多思考的能力,就觉得自家大哥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杨勇的指示分散而逃了。 杨勇这灵机一动,想要把鸡蛋分开篮子放置是挺不错的,但他却不知道,人心都是会变的,外公都能抢自己外孙的皇位,那其他昔日的忠臣孝子,举着诸位王爷的身份当傀儡倒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就好像历史上的大隋随着杨广的死亡,两个儿子,杨桐和杨侑,分别被王世充和李渊立为皇帝。还有一个侄子杨浩被宇文化及立为皇帝,至于这几个皇帝究竟是什么下场,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边且不说杨勇几个兄弟分散而逃,只说杨勇一路顺利的逃到了鹰扬军那里,见到了一脸懵逼的杨林。 虽然早就有信使提前一步将消息送到了杨林这里,但杨林还以为这个信使是个奸细,毕竟这种事情听上去实在是有些过于离谱了。 直到杨勇赶了过来,哭着喊着叔父救命,然后将长安城内的事情说了一遍,杨林这才明白,他大哥杨坚真的死了,整个杨家和大隋天下都等着他就力挽狂澜了。 “既然皇宫已经被攻破,皇兄和皇嫂都被杀害,那立刻前往长安城已经于事无补,长安乃是坚城,顷刻之间难以攻打,不如臣立刻调派令使,集结长安附近的三十万大军,大军齐备之后共破逆贼,太子殿下以为如何?”杨林果然非常稳妥的建议道。 “这……”杨勇自然是不满的,他的想法肯定是立刻起兵打回长安。可是想到现在整个军队都掌握在杨林手里面,自己如果这个时候就直接违背杨林的意思,是不是会引发杨林的不满,所以杨勇犹豫了。 杨林见到杨勇这个模样,也知道杨勇心中在想什么,正准备开口劝解,结果又有信使冲了进来,送来了长安城内的消息。 原来宇文阐宣布他已经重新复辟,大周自然也是重建,年号也重新改回大宁了。 而且为了惩戒叛贼杨坚,同时让天下人知道逆贼的下场,他将在三天前后的长安城外,公开处斩独孤伽罗和杨广,同时再把杨坚的脑袋也从尸体上砍下来,然后吊在城墙上足足九十九年,以儆效尤。 这个消息彻底把杨勇给搞崩溃了,杨勇整个人哭成了泪人,再也不管什么杨林的计划,直接跪在杨林的面前,祈求杨林发兵去救自己的母亲和弟弟。 杨林毕竟是小说里面赫赫有名,忠肝义胆的靠山王。他是无比忠于杨家,忠于自己的哥哥一家的,再加上就像宇文阐说的一样,他骨子里面还非常的自负,根本没有把一个八岁的小孩看在眼里。 只觉得这个小孩能够复辟,多半是背后还藏了什么幕后黑手,是哪家的门阀想要借着夺取天下,把宇文阐当个傀儡罢了,本身并没有什么真的本事。 而现在这些幕后黑手肯定在想方设法的整合长安城内的力量,只是这些力量没有几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整合,也不可能让长安城里面其他陇西贵族老狐狸交出自己的军队。 所以自己如果趁着现在这个局面直接进攻长安城的话,那大概率就只有面对五万禁军和五万城防军。 虽然人数上和自家军队的人数差不多,但自家的十万鹰扬军是自己亲手训练的,每一个将官也都是自己亲手挑选出来的,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乃是一支一等一的强军。 相反,对面的十万军队不过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而且人心不稳,一片混乱,怎么也不可能是自家十万鹰扬军的对手,于是杨林也就不再犹豫,下达了军令,大军开始朝着长安城进发。 只是等到第2天,鹰扬军靠近了长安城,甚至都能够直接望到长安城的城墙的时候。当杨林以为宇文阐等人一定会死守长安,不敢与自己交锋的时候,却看见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一支军队在一个身穿铠甲的八岁小娃娃的带领下,居然直接从长安城里面杀了出来,打算和自己正面交锋。 于是改变整个大隋世界的最重要的一战,因为这一战爆发的地点在霸陵桥,隋周的霸陵桥之战就这么彻底爆发了出来。 由李世民加李靖,加程咬金,秦琼,尉迟恭,李孝恭等等的大唐凌烟阁群英率领的十二万周军,对阵由靠山王杨林率领的十万精锐的鹰扬军。 第1586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个宇文阐倒是可笑,居然摆开阵势,想要与鹰扬军正面交战!简直是愚不可及!”中军内的靠山王杨林看了眼对面的军阵,颇有些难以置信的自言自语道。 “叔父,军队本就是该正面交战的,敌军人数比我方还多2万人,禁卫和城防二军也算是精锐,军中士兵都是精装之士,正面交战理应有所优势,如何就愚不可及了呢?”一旁的杨勇迷惑的问道。 “太子殿下不知,这禁卫和城防二军都是守城之师,其职责是守卫长安城与皇宫,个人勇武和守成之术那自然是没得说的。可如果到战场上排兵布阵,以军阵的变化来迎敌的人,那就是自曝其短,自寻死路了。这就如同一匹千里马跑进了大河之中,就算这匹马能够日行千里,在水中也寸步难行。” “而鹰扬军则不同,鹰扬军乃是征战之师,惯于野战,且所有军士将官都熟悉臣的号令,臣能够如臂使指般调动军队,组织任何的军阵,如同水上楼船,这千里马如果想要和水上楼船打一场水战,其结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此岂不是我军必胜!”杨勇顿时大喜过望道。 “理应如此!”杨林继续观察着敌方的军阵道“只是这宇文阐和其幕后之人也应该知晓其中的道理才对,明白死守长安才有唯一的生机,为何要如此愚不可及的与我军野战呢?” “哈哈哈!”听到杨林的话,杨勇不由的笑道“叔父您只知道在战场上拼杀的道理,却不知道长安城内需要考虑的事情却更多。我大隋在长安城内经营日久,各大勋贵心思难定,如果宇文小儿死守长安,则只要迁延日久,其必生内乱,长安是守不住的!” “而且宇文小儿外无强援,一旦困于长安城中,我等就能够随意调配周边各地守军,我军日强和敌军日衰,所以死守长安实在是死路一条,唯有出来与我军一战。” “败了也是死了,而只要胜了,那关中诸军必定震撼,再加上北周复辟,宇文家再起,忠于宇文家之人必定起兵响应,则我大隋就真的罢了,从此天下重归他宇文家!” “所以对宇文阐而言,此战必战,战则有胜,守则死路一条,所以哪怕宇文阐没有多少胜算,明知军阵之道不如我军,也要死中求活,博那一线生机!” “居然如此!”杨林诧异的看了杨勇一眼,他还以为这个太子是个草包,想不到也能够看明白许多事情的吗? “不过什么一线生机?”杨林忽然笑了起来道“若是那宇文邕率领军队的话,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一个八岁小儿外加一群只会阴谋诡计的幕后之徒,有何生机可言?” “太子殿下须知,长安城内需要考虑的事情再多,都不如战场上一击必胜来的更加有用!” “叔父言之有理,晚辈受教了!”杨勇叹服道。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宇文阐同样在凝视着鹰扬军许久,然后赞叹道“朕当年横扫天下之时,唯一的遗憾便是靠山王杨林死在了关东群雄的手中,有生之年无法与其一战,想不到今日居然还有这般的军阵。” “朕看着鹰扬军的军阵,确实精锐,章法得体,杨林确实是一员难得的大将呀!” “叔宝,你怎么看?”宇文阐说完,看向身边一员手持双锏的武将笑道。 “靠山王确实是世之英豪,臣当年得其扶助甚多,臣请陛下让臣先攻,直插中军!”秦琼抱拳道。 “哦!叔宝就这般不念旧情吗?”宇文阐笑着问道。 “不是,正是因为臣念旧情,所以臣希望待臣亲手俘获杨林之后,陛下以臣破军擒拿将之功换其一命,给其一个逍遥自在,不要再束缚在杨家了!”秦琼坦然的说道。 “哈哈,这事情朕可做不了主,你要问药师才行,毕竟此战药师才是主将,连朕也不过是他麾下的一员战将罢了!”宇文阐乐呵呵的说道,却透露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出来,那就是这一战的指挥权,居然不在他的手里,而在李靖的手中。 “陛下,此战您为何不亲自指挥?反倒是便宜李靖那家伙!”一旁的程咬金嘀嘀咕咕的说道“难道您只会12万军队还打不过1万军队不成?这可不像您呀!”。 “呱噪!”宇文阐敲了一下程咬金的脑袋,然后说出了和杨林刚才几乎一样的话出来,也就是这12万军队并不善于正面大战,远不是鹰扬军的对手。 “如果对面是一个庸碌无为之将,那朕自然可以以弱胜强,指挥军队不在话下。但对面偏偏是靠山王杨林,其军阵之道不下于朕,鹰扬军又在其下训练已久,如果是朕指挥这场战斗的话,那必定是败多胜少,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胜算可言了。” “在我们这么多人里面,也就只有李靖李药师一人,有能力以这十二万守城之军来对抗十万征战之师了!”宇文阐沉声道。 “那倒也是……”听到宇文阐这么说,众人不由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这回就连程咬金也不反驳了,显然所有人都认为李靖在指挥军队的能力上确实是要强于李世民的。而且要强很多,不然也不会无人反驳了。 对此可能有许多读者感到疑惑,那就是他们几乎没有听到过李靖身上有什么经典战役,不说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诸多经典战役,也不说李世民那狂妄到难以想象的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的史诗级战役,就连稍微次一级的,比如长坂坡之战,定军山之战之类的也是没有听说过的。 大家搜遍了整个脑袋,苦思冥想,恐怕也找不到一两个李靖打出来的战场名场面,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在历史上被冠以军神之名,甚至就连李世民也自愧不如呢? 有关于这一点疑惑,就不得不说到一句俗语,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了” 也就是说真正的军神,那是在他身上找不到什么赫赫战功的,因为在战争还没有发生之前,军神就已经结束战争了。 在李靖加入李唐的早期,一直是被派到南方地区去平乱的。在李唐初期,整个南方地区混乱不堪,有多达十几股势力,还有南方和四川的野人作乱等等,哪怕是李孝恭这样的猛将,在南方也连连吃瘪,差点死在那里。 但是李靖抵达了南方之后,事情就截然不同了,他每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瞬间安稳了下来,城池和百姓也全都安定了下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那个地方没有战争,相反李靖每个月都会送十几份战报到朝廷,每个月机会的敌军都超过万人以上。 如此强烈的反差让李唐朝廷还以为李靖在谎报战功,但实际调查之后才发现,是李靖在军事布置上完美到了极致,地方上任何势力一旦有想要造反的念头……在还没有真正付诸于行动的时候,李靖就已经察觉到了对方的意图,然后直接神兵天将,把这些妄图作乱的事例卡死在萌芽阶段。 而就算是真的乱了起来,组织了一股乱军,可是当这些乱军还没有靠近当地的城市,只是遇到了李靖精心设置的防守据点,以及据点里面不过几十名守兵,就直接被这些据点盯在原地无法动弹,同时快速飞鸽传输消息给附近的大寨,李靖事先设置好的兵马即刻出动,按照早就演练过十几次的步骤,轻而易举的就把这些十几倍的乱军给直接平定了。 你战争还没有完全发动起来,作乱的贼子还没有攻破过任何一个军事据点,就直接被李靖给平定了,大自然就没有什么赫赫战功可言了。 毕竟一场最多几千人作乱的战功,有什么值得史书大书特书的。 当然了,有人可能还会觉得李靖只是善于镇守敌方,并不代表李靖能够率领军队大规模的交战。 这一点在事后当然也得到了验证,在平定南方之后,李靖就被调到了北方,负责和突厥人作战。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凡是李靖负责镇守的区域,突厥人都直接被打的远退数百里,根本不敢和李靖玩。 后来李世民发起了玄武门之变,突厥乘机过来骚扰,李世民不得不定下屈辱的渭水之盟。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李靖早就从突厥人的调动上看出了突厥的猫腻,于是在来不及请示的情况下,李靖就直接率领北方大军堵住了突厥人南下的缺口,突厥人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结果李世民在突厥人那里投了,签订了盟约,李靖只能无奈的感叹,要是陛下多撑几天的时间,臣就可以把突厥人全都炖了。 而这其实也是突厥人慌忙与李世民议和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后路已经被断了,要是打不下长安,他们就没了。 最后,就是李靖史书上最为光荣的远征突厥以及殴打吐谷浑的著名战役了。 这场战役的规模其实堪比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痛打匈奴的战役,同样,恐怕每个读者都能够细细的说出卫青和霍去病诸多玄幻到了极致的以弱胜强,千里奔袭的战役出来,凸显出军事才华有多么的恐怖。 可李靖主持的这两场战役就不一样了,你连一个稍微知名一点的故事都说不出来,翻遍了整个百度百科,也就只能找到一个李静清帅800人突袭吐谷浑大营然后取胜的战例出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经典战役,也看不到任何人数悬差的大胜,也看不到各种激烈的战斗的战报,只能够看到李靖A了过去,然后突厥没了,吐谷浑投了,这仗就打赢了。 而这其实就是最恐怖的地方,这就好像每个中单的粉丝都喜欢吹嘘自己的偶像曾经单杀过Faker,可Faker的分身什么时候吹嘘过faker单杀哪个中单呢? 而这也就是李靖军事思想的核心部分,那就是战争的胜利其实早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 所以李靖在主持军队的时候,格外重视军队的日常训练,给军队普及各种战法,做好各种战争预案。以及最重要的模拟各种战争可能出现的状况。 同时要对自家的军队有足够的了解,知道军队的每一项弱点在哪,每一个长处在哪等等,这是知己。 李靖到达某个地方之后,就会直接对这个地方附近所有的敌人进行统计和情报了解,同时对每个敌人如果开战,会怎样进攻,又会突破自家的防守,进而算计到战阵的变化,以及规划一路上的粮草据点,后勤补给路线,甚至就连军队开战后要用多长时间抵达某个战场,再用多长时间来结束战斗,细致到每个士兵在哪个位置甚至都有规划等等。 你和李靖打仗,你以为你对他发动了一场偷袭,实际上李靖已经在自己的脑袋里面把你灭了上百次了。 当然了,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大概率会又是一个委员长和高粱河车神,因为这两位都是李靖的忠实信徒,都特别喜欢实现安排和演练好所有的战争走向,然后给自己的手下一张战阵图,让他们按照战阵图来打仗就可以了。 另外还贼喜欢微操,一个喜欢规定机枪布置的位置,还有一个喜欢规定过河后冲锋多少里,少一里多一里都不行! 李靖还有极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和临机应变的能力,他对于战阵的指挥已经到了艺术的程度了,在他整个生涯之中,不但没有一场战争的正面对决失败过,就连军阵本身都没有溃散过,哪怕面对突厥人的骑兵冲锋,他的步卒军队都可以直接干爆。 如此种种才彻底造就了大唐军神,一个善战者无赫赫战功的恐怖存在,当你将一场战争交给他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了。 这一点就连李世民自己也不可能办到。 第1587章 却月阵 在根本不知道自家对手是怎样恐怖存在的情况下,傻憨憨的杨林就直接开启了和李靖的正面对决。 一开始杨林觉得对手是个菜鸡,所以直接命令手下的鹰扬军猛冲猛打,手下的1万多骑兵更是冲在最前面,步兵则跟在后面冲,一股一战定乾坤的架势。 这是杨林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那就是面对这种外强中干的菜鸡,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猛攻,一鼓作气直接冲散对手的阵型,这样对手自己就全部逃散了。 自家反而死不了多少人。 相反,如果选择更加稳妥的方式,让步兵交锋慢慢的去磨的话,虽然肯定也能够磨死对手,但自家的损失可就大了。而且也会让敌军在这磨的过程之中,也逐渐掌握阵战之道,完成了由菜鸡到老兵的蜕变,那就麻烦大了。 杨林出了招,就该李靖去应对了。 对于一个正常学习兵法出身的将领来说,应对骑兵冲锋最好的方式就是枪兵顶在前面,用大量长枪组成的枪兵方阵来顶住骑兵的冲锋,而在后方则布置大量的弓箭手,用弓箭来大量射杀骑兵,同时安排陷马坑,铁蒺藜之类的辅助手段来杀伤敌军的骑兵。 这是兵书上教的办法,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如果一群精锐的士兵按照这个战法来执行的话,那骑兵来再多都是送死。 而杨林也是希望敌方的指挥官严格的按照兵书来照本宣科的,因为兵书上记载的战法,只适合真正的精兵强将。适合那些枪兵已经训练到了哪怕睁眼看着骑兵冲锋,也依然能够死死的握住手中的长枪,不会混乱阵型的老兵。 但由禁卫军和城防军改编而来的军队,显然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素质的,这些军队见到气势如虹的万马冲锋,就仿佛看到了无数马蹄踏在自己肚子和脑袋上,自己被直接踩成肉泥的场景,哪里还有半点抵挡的勇气,恐怕只要稍微一接触,就会立刻丢掉手中的长枪,吓的四散逃命去了。 所以一个没有经受过足够严酷训练的军队,是根本无法执行兵书上的战术的,杨林一生征战,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也见过太多的军队看似长矛林立,但只要骑兵一个冲锋,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而禁卫军和城防军从头到尾都是只会守城不会进攻,也从没有见过骑兵冲锋的场景,而距离改编到出战迄今为止也只有两天的时间,杨林绝不相信这支军队能够在两天之内就直接训练成一支铁军,竖立起能够阻挡骑兵冲锋的长矛方阵。 这是没有三年以上的训练,经受过血与火的战争考验的军队根本无法达成的任务。 事实上杨林的想法也没错,哪怕是李靖,也不可能在两天的时间内将这么一支军队给训练出来。所以在看到骑兵冲锋之后,整个联合军就已经开始忍不住后撤,前线的士兵甚至还没有交战就已经开始丢盔弃甲,疯狂的向后方逃窜。 如此情景自然是符合杨林的预期的,他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而杨勇脸上更是狂喜不已,这一仗他们似乎就要赢了。 只是当骑兵即将追上对手的大军的时候,敌阵之中忽然露出了许多黑漆漆的,同时还极为高大的事物,这些东西如同一道城墙一般连成了一个半圆形的曲线。 当然了,这个曲线并不高,而且充满了各种缝隙,那些逃窜的士兵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穿过这些东西,进入曲线后方。 但是冲锋的鹰扬军骑兵们看到这些东西,脸色顿时变得像杀猪一样惊恐不已,有些士兵甚至立刻开始勒住缰绳,打算要往另外的方向逃走了。 因为这一个个挡在前方连成城墙的事物,是一辆辆专门的战车。 战车,听上去似乎是只会存在于遥远的春秋时代,又或者是近现代的东西。 近现代的战车自然就是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之类的,他们才是战场上的主要武器。而春秋时代的战车同样也是战场上的利器,整个战争都是围绕着如何利用战车展开的,强大的国家又被称为千乘之国,意思是他们拥有1000辆以上的战车,国力极为雄厚。 只是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冷兵器战争似乎就看不到战车这种已经落后时代的武器的身影了。 但战车其实依然广泛的存在于军队之中,毕竟不管是输送粮草,运输武器,还是各种大型的工程器械,以及安营扎寨用的帐篷,篝火,栅栏,拒马,弓箭,盔甲等等。 每一支军队都需要携带海量的物资才能够征战,所以一支军队往往会有数百甚至上千辆战车,来负责各种后勤补给。 杨林远远的也看到了战车的踪影,他本来以为这些战车只是单纯的用来运输后勤物资的,结果现在才明白,大周居然早早地将这些战车组成了一条城墙,把所有的士兵全都躲在了战车组成的城墙后面。 骑兵想要冲过去厮杀,那第1步就得冲在这些战车坚固而高大的木制车身上面……让骑兵去冲击战车,用屁股想都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凄美的画面了。 只不过此时双方距离已经很近了,悬崖勒马是绝对来不及的,所以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立刻开始疯狂的掉转马头,想要从战车的两侧绕过去。 只是这种绕阵是之前根本没有考虑过的,有些骑兵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还有些骑兵依然闷着头往前冲,在这种情况下混乱是必然的,最少有数百匹骑兵在这混乱之中与自家骑兵撞在一起,还没有杀伤任何一个对手,就直接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更要命的是,他们死后就成为了地上的一个个活拒马,以至于后面冲过来的不少骑兵直接撞在地上的尸体上,步了后尘。 还有一些奇兵则没有闪避成功,直接撞在了马车上,一片稀烂。 只是那些成功绕开的骑兵也没有多么的幸运。 之前说过,这些禁卫军和城防军不善于进攻,但是他们善于防守呀。 而对于防守来说,最重要的军事技巧就是射箭了。 这些战车此时就如同一道道城墙一般,将士兵们保护在后面,给了这些士兵们最为需要的安全感,以及可以稳下来射箭的机会。 大量的箭矢顿时如同狂风暴雨一般从车阵的后方席卷而来,这些士兵个个都是能够左右开弓,同时还会连珠箭之类的高阶射箭技巧的猛人。 一万士兵爆发出来的箭雨,就足足能够堪比3万大军爆发出来的箭雨,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一个骑兵能够活着离开箭雨的覆盖范围,全都被大量的弓箭射成了一个个的刺猬,除了冲在后面的5000骑兵能够及时的逃回来之外,其余的骑兵全都当场暴毙,成为了满地的尸体。 当鹰扬军的骑兵溃散之后,整个大周军内部更是爆发出了一阵阵兴奋的呼喊声,他们在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伤亡代价的情况下,居然一口气灭掉了5000骑兵,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加疯狂的事情吗? “却月阵!”而远在中军的杨林,见到这一幕,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同时从嘴巴里面挤出了这三个字。 这便是刘寄奴的却月阵 第1588章 投石车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杨林自然不会不懂却月阵的来历和威力,这可是当年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将北国骑兵打的抱头鼠窜的绝招,只是杨林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会先用却月阵来照顾自己。 毕竟鹰扬军说到底是步兵,一万精骑只是少数罢了,结果对方似乎早就已经预料到自己会先用骑兵冲阵,所以早早的将大量战车拉到军阵后方,甚至还提前演练好了布置却月阵的过程,杀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对面的将军似乎已经算到了自己的布置了。 “区区却月阵而已,对付骑兵还应付,但绝不可能是我精锐鹰扬军的对手!”杨林脸色一冷,好在骑兵并不是鹰扬军的主力,强悍的步兵才是鹰扬军真正的依仗,否则光有骑兵,杨林还真就拿这些步兵没有任何的办法! “来人呀,将投石车推上来!”杨林旋即下令道。 在杨林原本的计划中,他是需要攻城的,而不是在这里和敌军野战,所以杨林还带了大量的投石车过来。好在鹰扬军就驻扎在长安近郊,周围都有宽敞的大道相连,否则光是运输这些投石车恐怕就要多耗费一天的时间。 只是杨林没有想到,这投石车没有先用来攻城,反倒是先要用来砸敌军的却月阵了。 没错,对付却月阵这种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用投石车去砸。却月阵固然可以阻挡骑兵,但那也相当于圈地自牢,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范围之内,那就是投石车最好的目标了,一砸一个准。 只是准备和搭建投石车需要时间,所以整个战场暂且归于平静之中,杨林望着似乎略显沉默的军阵,自言自语道“我在等自家的投石车拉起来,可你们在等着什么呢?你难道猜不到,我会架投石车不成” 杨林又将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长安城,他似乎能够看到长安城的城墙上站着许多人,在距离战场不远处,也有大量骑马的骑兵正在小心地窥视着。 这些并不是双方的军队,而是关陇贵族集团,以及朝廷内外一大大小小官员们派出来的亲信。这些人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细致的观看两支军队的战斗,然后告诉他们的主人,两家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想到这里,杨林就觉得不能再拖了,必须要立刻击垮周军,让他们见识到杨家的实力,否则就算平定了宇文阐,天下又不知道会多出多少野心家出来。 奈何不管杨林如何催促,这投石车的安装总是需要时间的,足足花了将近两个时辰左右,三十余架大型的投石车终于缓缓的成型,同时工匠已经开始进行调试,最多只需要再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些投石车就可以将那个所谓的却月阵给轰的七零八落的。 然后,杨林就看见在敌军营地之中,似乎有一架架高大的东西竖了起来。 “这是……”杨林的眼珠子在这一瞬间就快要突出来了,因为此时从敌军营地中竖起来的东西,分明也是一架架和自家一般的投石车。 而且看样子,这些投石车是早就已经架设好了的,只是刻意被东西遮掩起来,就等着自家的投石车搭建到差不多的时候,才拉出来的。 “快撤,快命令前方的部队都后撤回来,脱离投石车的射程!”杨林连忙的命令道,其实这个命令已经有些晚了,大量的巨石从天而降,落在了鹰扬军的军阵之中。 有一说一,这些巨石的杀伤力其实并不大,毕竟总共也就几十架投石车,同时也就几十块巨石从天而降,但凡有眼睛的躲者,多半都能够避开这些石头。 但人类的恐惧却不会因此消失,当他们看见如同雨点一般的巨石从天而降的时候,原本齐整的鹰扬军这一刻也开始混乱了起来。 大量的巨石在整个军阵之中肆虐,让所有人仓皇而逃。 好在投石机的装填时间也比较长,而且射程也没有那么恐怖,所以大概只要熬过一两轮,两条腿的人就可以逃出那令人恐惧的范围之内了。 所以鹰扬军最后的伤亡人数并不多,也就只有几百个倒霉蛋罢了。但真正让杨林双目欲裂的是自家好不容易花了两个多时辰搭建起来的投石车已经全都没了。 原来敌人的真正目标其实不是人,而是那些投石车,显然对手也早就算到了自己会用投石车,所以干脆提前也布下了投石车,用投石车去砸投石车,直接将自家的投石车全都砸了个粉碎……这些投石车一旦搭建好就没有那么容易被拆解,只能待在原地当活靶子,不过十几轮的轰炸,整个营地就没有一架完整的投石车了。 而投石车的损失殆尽,让杨林终于感觉到了事情的棘手,鹰扬军总共就这么多的投石车……倒不是杨林不知道提前准备,而是大量的投石车其实都在长安自家的武库里面。 你驻扎在长安附近的鹰扬军有个三十多架的投石车已经是杨坚无比信任你了,否则你要是有个几百架的投石机,又随时可以威胁长安,我杨坚还要不要睡觉了。 投石车没了,杨林现在就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原地安营扎寨,和对方耗下去。 第二就是命令步军强行进攻,突破这该死的却月阵。 前者稳妥,却能够让人那些围观群众认定大隋的实力已经不足了,自己堂堂宿将都斗不过一个毛孩子,这消息一旦传播出去,整个长安的人心可就乱了。 而更加致命的,还是周围其他城市的驻军,杨坚已经死了,大周复辟,那些城市的将军们大都都是当过大周的臣子的。如果自己和宇文阐持平,那他们或许还会观望。 可如果自己和宇文阐僵持了,那万一他们也倒向了宇文阐,一切就完了。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高,因为杨坚已经死了,整个杨家就没有第二个能够撑起场面的豪杰,人家凭什么再服你杨家? 就凭这个建立不过几个月的大隋吗? , 第1589章 神兵天降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多带火油和火箭,刀盾在前,弓箭在后,进攻敌军!”杨林思索许久,和杨勇又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放手一搏,一定要在今天彻底击垮敌军。 否则时间越拖下去,大隋就越危险! 至于火油和火箭,自然是用来对付战车的,如果敌军依然想要缩在战车里面不出来交战的话,那火油和火箭就可以让这些战车全都燃烧起来,反倒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于是在杨林的指挥下,鹰扬军重新集结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 此时的杨林其实无比希望敌军能够继续龟缩在却月阵里面,这样火油和火箭就可以现场制作烤鸡了。 奈何敌方将领再一次算到了自己的行动,大量的步兵在鹰扬军进攻的时候从车阵里面钻了出来,在却月阵前方不远处结阵,显然也打算正面迎击了。 同时那些战车也开始后撤,给战场腾出更多的空间出来。 “出来也好,那就让你们尝尝我鹰扬军真正的实力!”杨林咬着牙齿说道,虽然无法用火油将他们烧成烤鸡挺遗憾的,但自家精心训练的步兵一定可以教他们做人。 接下来对方似乎也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了,双方的军阵终于正面撞击在了一起,两支由10万人组成的超大规模的军队,终于开始了硬碰硬的决战。 而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鹰扬军也确确实实展现出了自己身为野战军的实力,禁卫和城防军联军的前排就直接就被打的连连后撤,不过半个时辰左右,整个战线就已经后撤到了能够看见渭河上的浪花的程度了。 这一点并没有出乎杨林的意料,如果鹰扬军连这些都办不到,他们就不是自己精心训练的鹰扬军了。 事实上,杨林其实非常的诧异,因为禁卫军和城防军的联军居然顶住了,这些一直躲在长安城里面逍遥的老爷们,居然能够和鹰扬军鏖战一个时辰也不崩溃,仅仅只是后退了几步而已,这简直不可思议,这还是哪支老爷军们。 于是杨林开始细细观察整个战阵,然后杨林发现,首先是对方的指挥极为精妙。对面的将军也清楚禁卫军和城防军究竟是什么货色,所以战争之间的变化很快,每当有一支部队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就立刻派下一支部队下去,不让任何一支部队单独苦战超过半个时辰的时间,同时也将整个部队的伤亡控制在5%左右。 换下去的部队立刻回去修整,重新整编等等,士气恢复之后再继续出战。 其次就是大量的部队依然使用弓箭,用大量的箭雨来压制自家军队,同时消耗鹰扬军的进攻势头。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就是敌方居然有十几员猛将,而这些猛将简直就是怪物,穿着铠甲,不知疲倦的在阵线最前方厮杀了一个时辰左右都没有撤下来。 而这些猛将身边的士兵则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的真正的老兵,这些老兵能够轻巧的配合着自家将军收割残军,也不让将军们陷入自包围之中。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个猛将和少数老兵的存在,鼓舞着周围禁卫军和城防军的士气,让他们有信心可以挡住鹰扬军的攻势,也让整个战局焦灼不已。 不过杨林依然充满了信心,毕竟鹰扬军已经快要将整个联军给逼到渭河边上去了,他们要是再往后退的话就只能跳河了,而这些联军显然打不了背水一战这样猛烈的战争,所以崩溃是必然的……只要再给他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好! 只是杨林不知道的是,对面的李靖正在看着天空中太阳的方向,然后嘀咕一声道“时间到了,该来了!” 随着这话音落下,在渭河河水的尽头处,忽然出现了十几个黑乎乎的朦胧的身影,而随着这些身影的逆流而上,逐渐清晰了起来。 这赫然是一艘艘高大的战船,从渭河的上游逆流而上,加入了战场。 “来了!”李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水军!”看到这支水军的出现,另一边的杨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看到这支水军的出现,杨林心中瞬间跌入了谷底之中。 “水军?长安附近怎么会有水军!!”一旁的杨勇发出难以置信的质问道,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渭河上面也有水军经过的。 “应该是洛阳的水军”杨林身音有些颤抖的说道“宇文邕为了拿下江南,在洛阳训练了许多的水军,渭河与洛河相连,因为洛河水浅,水军难以建立水寨,所以洛阳水军一般就在渭河,洛河交界处建立水寨,如果这支水军真的逆流而上的话,就立刻抵达长安了。” “可是水军逆流而上,这需要多少纤夫拉纤,又需要多少桨夫划桨,没有10天半个月的时间,洛阳水军怎么可能抵达长安?” “是呀……怎么可能……难道说……”杨林的瞳孔一缩,立刻让手下调阅军帐,里面每天都会记载军营的各种情况,其中也包括各种气候条件,自然也包括风向和风速等等。 “是东南风!整个长安居然连刮了足足5天的东南风,洛阳水军虽然是逆流而上,但却是顺风前行,难怪他们所有站出来的风帆全都飘了起来……是东南风送他们过来的,只要有连续5天的东南风,就足够他们从洛阳游过来!” “五天,五天前父皇还在,难道洛阳水军就已经背叛大隋,服从了叛逆了吗?”杨勇也傻了。 “洛阳水军的统领是杨素!”杨林咬着牙齿说道“杨素一家是宇文护的亲信,宇文邕掌权之后,按理来说是要清算杨素的。但是宇文邕却待杨素甚厚,不过10年的时间,就将他从一介小吏提拔到了水师提督还封了公。” “宇文邕曾经告诉杨素,未来击破南陈,就只能依靠水军。所以让杨素在洛阳编练水军,等到时机成熟,就让杨素当大将军,负责整个伐陈大战,让他成为千古名将。杨素对宇文邕从此就极为忠诚,是宇文邕的死忠了!” “宇文阐一定是提前联系了杨素,在他发动之前就提前命令水军进入渭河来响应这场大战了!”杨林的指甲都快把手心给捏破了。 “既然如此,父亲继位后为何不杀了杨素?还让他继续当这个水师统领了!”杨勇迷惑的问道。 “因为这个宇文邕死后,他的宝贝儿子就对杨素极为不满,好几次都要杀了杨素,所以杨素渐渐投靠了大哥。后来尉迟迥叛乱,杨素更是身先士卒,第一个起兵响应,如果不是杨素动手快,尉迟迥没有那么容易剿灭,于是大哥对杨素就非常信任了。” “再加上杨素管的是水军,就算水军造反,也不可能对长安的大局有任何影响,反倒是会失去路上的补给。所以天下什么人都有可能造反,唯独水军不可能造反,所以大哥就任由杨素继续当然这个水师统领了。” “那皇叔,我们怎么办?”杨勇问道。 “先撤出河岸的范围”杨林深吸了一口气,最后无奈的说道“杨溯的水军战船上都配备了大量的床弩,而他的战船又高大,床弩可以随意收割我们士兵的性命,在渭河边上根本打不了,只有远离河水才是!” 事情果然就像杨林说的那样,随着水师战船的靠近,大量如同蜂窝一般的床弩弩箭从天而降,精准的落在鹰扬军士兵的身上,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林峰林云瑶   小人物(胖受)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和徐医生闪婚后   作恶(1V2)   浪剑集(H)   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