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做大哥的爱人兼对手和兄弟 > 第276章

第276章

汉也是你们狗屁大唐能够碰瓷的?” “拜托,这年头居然还有人粉大汉的,你大汉养出了那么多的世家,搞得天下大乱了三百年,要不是我们大唐收拾天下,重新一统,你们就是整个华夏最大的罪人!” “哈哈哈哈,简直笑死我了,重新一统天下的明明是大隋,你们这群抢自己亲戚皇位的垃圾大唐,有什么资格和我们大汉相比,我们大汉可是从暴秦手里面把天下抢过来的,用垃圾作者在史书里面的话来说,得国之正史书第一,你们大唐这群杀光自己亲戚的垃圾皇帝,怎么比得了我们的大汉高祖?” “……”这番话炸的现场一片沉默,许多刚才还叫嚣的唐粉们瞬间都闭上了嘴巴,然后有萌萌哒的新人好奇的问道“楼上的大哥科普一下呗,为啥大汉是得国最正的国家,难道大家的国家不都是自己一刀一剑打下来的?” 也不知道这个萌萌的新人究竟是反串还是唯恐天下不乱,反正楼上的皇汉粉丝立刻找到机会疯狂输出到“根据华夏目前的历史可以推算出的朝代是夏朝,夏朝往后依次是夏·商·周·秦·汉·晋·隋·唐。” “夏朝不好说,垃圾作者在史书里面也没有写的太清楚,也没有专门的小说来描述。商朝,周朝,秦朝是怎么创建的也没有小说,但这么十几年来有无数的同人作者把史书几乎都翻遍,大概也弄清楚了其中的一些情况。” “比如商朝,周朝,秦朝都是上一个朝代的诸侯国,是上一个朝代的臣子,然后通过造反来获得皇位,创建新的皇朝的。” “而汉朝之后的朝代也是如此,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昭是魏国的臣子,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不但是周帝的臣子,更是人家的外祖父,直接从自己外孙的手里面抢夺皇位。” “唐朝更是如此,李渊是杨广的大表哥,李世民是杨广的好女婿,结果都从亲戚手里面把皇位抢了过来,而你们口中伟大的天可汗,千古一帝李世民,更是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来夺取皇位。” “说白了这些朝代都是以下犯上,以臣子的身份夺取了自己昔日君主的皇位。就好像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的员工忽然有朝一日把你的股权都给抢了,他成了这家新公司的老板,但这样抢来的位置会受到史书的唾骂,这就是得国不正!” “相反,我们大汉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我们汉高祖刘邦不是秦朝的臣子,也没有吃到秦朝的福利,连六国贵族也不是,真真正正的以一个老头的身份起家,赤手空拳的打败了无数的六国贵族,夺取了天下,所以整个华夏史上落论到得国之正,就绝对没有能够超过我大汉的!”这位皇汉粉丝得意洋洋的说道。 只是不曾想到,他这番话反而被唐粉给抓到了机会,一个粉丝立刻反驳道“胡说八道,什么刘邦不是臣子,刘邦他分别也是秦国的臣子,他当过秦朝的亭长,还负责押送徭役去修陵墓,你们莫不是要把庭长从秦国的官僚体系里面开除出去不成?” 果然,这番话把那个皇汉粉丝给说的急了,立刻反驳道“亭长这么小的官,就和一个社区主任差不多,这有什么可谈的!” “你就说这亭长是不是官吧!” “亭长他管的地方不过几个村子,加在一起可能连上千人都没有,这算什么优势?” “你就说这刘邦有没有当大秦的官吧!” “最小的官也能算官吗?” “最小的官难道不是官吗?” “你们这是在强词夺理,是在硬抬杠,难不成非要一个乞丐当上开国皇帝才不算官不成?” “呵呵,乞丐当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当真是脑袋没了,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乞丐是根本不可能当上皇帝的。因为想要当皇帝,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起兵的时候有多少地盘,也不是有多少的兵力和财富,而是有多少能够实打实帮助你的人才!” “这些人才里面既包括能打胜仗的将军,更包括大量的文官。因为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只要在前线交战就好。但领袖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草,辎重,器械等等这些打仗需要的东西……打仗真正打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而不是有多少的士兵。” “而这些东西从哪来呢?那自然是后方统治的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的人口,以及如何将这些人口组织起来,让他们给你种植粮草,提供赋税,打造器械,然后再想办法将这些东西全部运到前线去,而这些东西就需要强悍的文官体系。一支10万人的军队,背后也需要一支10万人的文官体系,也就是10万个能够写字运算的文官,才能够管理完成!” “所以古往今来除了大汉之外,其他开创一方皇朝的开国帝王,那都是贵族,世家或者是权臣出生,因为他们在起兵的时候,手底下就已经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能写会算的文官队伍。当他们打下一块地盘之后,就可以立刻让这支文官队伍管理好整个地盘,源源不断的从地盘上收取各种后勤物资,从而支援前线的战斗。” 第1563章 《日月倒悬》 “所以相较之下,刘邦能够开国,确实是强无敌的程度。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亭长出身,起兵之初,身边能写会算的人恐怕加在一起还不超过两位数。” “他这一点人才储备,管理一个沛县都够呛,更别说是管理一个帝国了。所以一开始他才会被人给偷家,因为他手底下的人才根本管理不了两个县以上的土地,只能够将一些地盘交给那些有能力但不怎么忠心的雍齿,希望他能够好歹还有一点忠诚。” “然后家就直接被人给送了,为什么刘邦前期真心换真心,却直接换来背叛呢?因为雍齿根本看不起刘邦,知道刘邦是什么货色,手底下连这里两个县城的人才都没有,跟着刘邦根本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反手就把刘邦给卖了,反而投奔贵族起家的赵国。” “因为是贵族起家,所以新任赵王只需要大声呼喊,就立刻会有以前的赵国遗民来给他当官,各种人才很快就凑齐了。” “之后刘邦就学乖了,也不想着自己独立发展,也放弃了自己的地盘,转而投奔了项梁,从项梁那里获得粮草和军械,从此以后只管打仗,不需要再管后勤问题。” “这样轻松归轻松,但却也失去了独立的可能,要不是后期他以楚国的名义去进攻关中,然后大量的官员投奔,他根本不可能搞定一整套的文官体系和人才。” “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刘邦的运气确实逆天,身边自带萧何和曹参这两个顶级人才,好歹构成了刘邦最初的底子,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你说一个乞丐想要当皇帝,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乞丐自己都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可能聚拢一帮人才来为他效命呢?所以除非垃圾作者脸都不要了,疯狂的给一个乞丐开外挂,然后各种人才不要钱的送给他。” “又或者这个乞丐根本不是真正的乞丐,而是故意的扮猪吃虎,又或者是其实他是落魄贵族的后代,只是曾经当过乞丐来掩饰身份之类的,反正绝不可能是一个毫无身份背景,纯粹的农民出身的乞丐当皇帝的,这是绝无可能性的!” 这位群友的突然发言顿时引起了群友们的惊讶,因为这段的发言实在是太有水平了,因为居然从职业文官的角度来分析开国创业,这在之前都是一直没有过的方向,确实挺吸引眼球的。 而且很多群里面许久也没有这么有水平的发言了,毕竟自从岫神许久不在群里面发言之后,大家都已经习惯各种水群了。 也正是见到了这位群友的能力,于是立刻有其他人问道“好了,我们都知道乞丐是绝对不可能当皇帝的,我们只是想要知道大唐皇朝能够存在多长时间,是否能够超越大汉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评论一个皇朝能够存续多长的时间,我认为还是可以从我之前说的文官体系来入手。毕竟从大汉开始,每一个皇朝都是内部开始崩溃,从来没有真正亡于外部入侵的皇朝。” “而看一个皇朝是否稳定,就要看看这个皇朝的文官体系是否稳定,能够有效的来管理百姓,收集社会的资源。” “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大汉朝的文官体系在前期是极度不稳定的,大量文官其实掌握在六国贵族的手中,所以刘邦不得不前期分封大量的异姓王,等到大汉自己培养的文官逐渐成长后,他再一个个的剿灭异姓王。” “但这样的文官体系依然不稳,整个大汉朝的民族认知还是散的,当时的人会认为自己是赵国人,韩国人,楚国人,燕国人,却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是汉人。如果依然以大汉中央皇朝的文官体系来管理整个大汉,他很快就会重新陷入秦朝的状况,一旦刘邦死了,各个地区的文官体系就集体不服管教,不想当汉人了。” “还有一点就是文官体系一旦庞大,想要掌控就变得极为艰难,且不说道路和通信的问题,只说一个人如何同时管理全国数万文官,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就好像要求一个人同时用上百台电脑来打游戏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能搞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集中管理工具,用这个工具来统一管理上百台电脑,否则文官体系就会崩溃。” “好在刘邦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依然分封了诸多同姓王,把那些封国也全都建了起来,让赵国,韩国,楚国啥的都在,文官体系也就形成了各个封国内独立循环的体系。也就是让每台电脑都有单独的人来掌控,文官体系相对来说各自独立,最终大汉前期稳定了下来。” “等到汉武帝即位,疯狂的用匈奴来刷战功,再加上儒家大一统思想的稳定发挥,最终让大汉逐渐取代了各个国家,别让所有百姓都认为自己是汉人!” “只是汉武帝这样的猛人太猛了,后人不可能像汉武帝这么猛,再加上文官体系逐渐开始腐败,最终汉朝还是失去了对文官体系的掌控,最终导致王莽诞生。” “之后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更别说了,他先天不足,他的文化体系是建立在各个地方上的世家大族身上的,官员也几乎全部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这就好像一艘艘小船用铁索连环拼在一起,看上去稳稳当当,可只要把铁链一砍,那些世家大族们纷纷散开,整个大汉就在顷刻之间分崩离析了。” “之后的诸多皇朝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皇帝对文官体系缺乏足够的掌控力,文官体系建立在世家身上。皇帝本人足够强,那这些世家和文官体系就会极为稳当。而皇帝本人要是不够强的话,那文官体系自然就崩溃了。”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皇朝是否稳定要看他的文官体系是否稳定,而一个文官体系是否稳定要看他的官员来源,如果所有的官员都来自于世家大族,而不是天下百姓的话,那这个官员体系到后期一定会和天下百姓背离,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而如果这个官员体系能够从天下所有百姓中而来的话,那这个文官体系就能够一直稳定下去,不说出现个千年皇朝,超越大汉的四百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于是我们最后来看大唐,截止到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为止,整个大唐的文官体系其实依然还是世家大族的那一套,所有的官员也基本上都是由世家大族来担任。” “但是感谢隋朝发明了科举,让唐朝除了从世家大族里面来挑选官员之外,还可以通过科举的方式从平民中挑选官员,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业的发展,唐朝的竹简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纸质书籍,这就导致文化传播的难度大大降低,平民家庭的孩子只要有读书的天分,那就有机会当官,所以现在大唐的朝堂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的平民官员,而不是再像之前那样完全被世家大族所占据了。” “而平民官员没有后台,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皇帝本人,所以他们就是最忠实的保皇党,也是皇帝可以插手文官体系的关键。所以我在这里做一个大胆预言,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治只要不是太废物,坚定不移地按照他老爹定下的各种制度走下去,通过科举的方式来不断提拔平民官员,降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 “那么大唐的文官体系就会逐渐走向稳定,世家大族也会逐渐瓦解,最后大唐活上个最少600年问题不大!如果后面的皇帝都有问题的话,那只要不是“何不食肉糜”这种顶级天才,那混个100多年也是板上钉钉的。” “而李治的能力其实在当了太子之后就已经有所彰显了,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如他老爹,也当不起汉文帝,但是最少混个汉景帝没啥问题的皇帝。所以等垃圾作者的新书一开,我们看到的应该就是最少100年后的故事了,所有的故人都随风去了,咱们看到的应该是李治好几代之后的皇帝了!” 这一番发言瞬间迎来了群里面一片掌声,同时也作为范文传遍了许多刘旭的读者群,直到第二天下午一点,新书的书名连同第一章一同发布。 《日月倒悬》 第一章:李治登基 第1564章 文心阁再现 “李治???” “卧槽,李治!!” “垃圾作者你TMD真要这么玩吗?你给我说你直接写李治?” “楼上的大佬,我有些弄不懂,这李治登基怎么了?李世民临死前确实把皇位传给了李治,所以上一本书之后继续写李治登基的故事不是很正常吗?大家的情绪为什么都这么异常?” “你是不是小学都还没有毕业来着?上一个皇帝死了,直接写他儿子的还是上一本书,然后大隋就直接变成大唐!所以大唐要亡了呀!” 所有的读者群里面统统都是一阵阵的怪叫声,同时每个人都迫不及待的去看新章节,还要从新章节里面看看端倪,结果这《日月倒悬》的第一章就把所有读者看的热血沸腾,甚至忍不住都嗷嗷叫了起来。 一开始就是李治登基的宏大场面描写,然后是群臣百官在首辅长孙无忌的带领下向李治汇报工作,阐述一下自己的施政计划,最后再展望未来,表示一定要辅佐李治把大唐推向盛世的巅峰等等。 之后再是大肆封赏,太宗时代的旧臣们一律都给予许多的赏赐,官职和品级也都跟着升了一遍。只是这些官员升了官,升了品之后,却直接离开了一线的机构,基本上退居二线拿着荣誉养老去了。 然后长孙无忌在顺理成章的推荐了一些年轻有能力的臣子们,把他们塞进了各个朝廷衙门里面,毕竟新朝要有新气象嘛! 这个热热闹闹的第1次朝会足足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结束,李治还来不及吃几口饭,就又被长孙无忌抓去读书学习去了。这一学习就长达一年的时间,李治基本上没有触碰过真正的权力,所有的朝廷大事都是由长孙无忌来决定的,李治要做的只是高高端坐在龙椅上,学习长孙无忌的治国理念罢了。 而这一切都让李治非常的苦闷,恰好到了李世民去世两年的忌日,于是孝顺的理智决定去给自己的父亲上香。 只是按理来说,李治去看自己的父亲,应该直接去位于皇宫内的宗庙,又或者是直接去李世民过的昭陵参拜,如果非要去佛家寺庙里面的话,那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和法门寺都是很不错,毕竟这些都是皇家供养的寺庙,陈玄奘的几个著名的弟子,分别是这两个寺庙的主持,这里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李治却跑到了感业寺去了,感业寺是一个尼姑庙,而且建在皇城之内,因为这是给李世民的妃子们出家修行的寺庙,李世民死前指定了一部分妃子去感业寺出家修行,其中就包括一个姓武的才人,名叫武媚娘。 于是乎,恰到好处的,前往感业寺烧香的李治和在庭院里面扫地的身材丰腴,容貌依然娇媚,正是26岁,一个女人最为诱惑丰盈,稍微一揉搓就可以直接揉出汁水的年纪。 而此时的武才人在这感业寺里面呆了两年的时间,早就对这尼姑的生活感到了彻头彻尾的绝望,她毫不犹豫地舍弃了一切尊严和身为长辈的羞耻,直接扑进了李治的怀里面,同时熟稔的动用一点小手段,便将李治给完全挑弄了起来。 结果自然是李治热血沸腾,在勉强把持着给自家父亲上了柱香之后,武尼姑更是直接不知羞耻的拉着李治去了自己的厢房里面叙旧,结果自然是干柴沟烈火,激动的难以自持的李治,直接就在这感业寺的厢房内,自家老爹的灵位旁,将自己的小妈武则天给吃了个汁水淋漓。 第一章到此结束,然后整个群里面就直接炸了! “我这第一章究竟看了些什么?难道伟大的传奇大神,有史以来最强作者,华夏大神也加入文心阁了?” “醒醒吧,文心阁已经被解散了!” “醒醒吧,现在网络里面到处都是小白文,只是他们不叫文心阁了而已!” “醒醒吧,谁说文心阁一定解散了,谁说他们不叫文心阁了?文心阁的所有数据全部都藏在华夏大神的私人数据库里面没有丢呢,换句话说现在华夏大神就是文心阁阁主,他写点文心阁的内容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醒醒吧,华夏大神早就在次创建文心阁,自己当文心阁主了!” “醒醒吧,华夏大神的文心阁早就传遍整个虚空了!” “醒醒吧,华夏大神的文心阁都传到科技世界了,他就是文心阁主!” 整个读者群里面疯狂被这样的对话刷屏,而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对话,就是因为在第1章的结尾出现了相当不可描述的剧情。 那就是刘旭居然用上千字详细的描写了李治和他小妈武媚娘发生关系的具体过程,当然了,整个过程肯定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和谐,远远没有正儿八经的文心阁小说那么露骨,至少没有明目张胆的将那些词汇给写出来,整个描述过程其实还是相当文艺范的。 但是直接在新书的第1章后半截加入这么一段描写,那也是在文心阁被剿灭之后前所未有的进步了,所以读者们直接就被这段文字给炸了锅了,都在疯狂讨论。 因为前一天还在热热闹闹的宣传《天可汗》完结,结果第2天就闹出了这么火热的1000字剧情,整个《日月倒悬》的热度想低下来都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 而根据某位网络文豪的名言,瑟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第一生产力,人类的一切欲望都是围绕着瑟瑟进行的,只有有了瑟瑟,任何狗屎一般的东西都能够立刻登上所有的热搜。 所以《日月倒悬》毫无疑问的登上了所有媒体的热搜第一,所有媒体那都兴奋到了极致。每一家媒体围绕着这1000多字的内容,都折腾出了上万字的解读出来。 最妙的是,他们在解读的时候,还完全可以不需要规避诸多审查制度,主要是华夏大神原文里面写的文字,他们就可以反复运用,反复解读,孜孜不倦的研究和解读给读者们看。 第1565章 大唐二世而亡啦 当整个社交媒体都在激情的讨论那1000字的时候,品德更加高尚的华夏大神的读者群里面,就已经渐渐地摆脱了关于这1000字内容的讨论,重新将焦点放在了这第1章的内容里面。 尤其是在刘旭最初的华夏大神一群里面,这个汇聚了所有华夏大神忠实读者的地方,更是如此。 “看来这个李治确实就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而李治也会成为整个大唐的亡国之君,步上杨广的后尘,将大唐直接送进无尽的深渊里面去了!”周泰天下第一感慨道,他在《天可汗》更新之后,已经是一个忠实的唐粉,更是认为大唐比大汉还要伟大的唐粉,所以当他看到大唐直接二世而亡的剧情的时候,整个人都极为颓废,有些接受不能了。 “不至于……不至于……”吕布天下第一安慰道“这都是说不定的事情,毕竟剧情还没有写完,现在的大唐依然强盛,没有那么容易完蛋的!” “当年杨坚把大隋交给杨广的时候,难道大隋他就不强盛了吗?粮仓里面积累的粮草可是足够整个大隋吃上十年的呀,可是大隋还是说亡就直接亡了。更别说杨广他本人并不是什么昏庸无能,毫无大志的君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了,结果《南北归一》之后就直接是《天可汗》” “现在《天可汗》之后就直接是《日月倒悬》。要知道,《南北归一》开始更新的第一章是杨坚出世的时候,也是华历762年,而现在这本小说的开局是李治登基,也就是华历870年,这段时间加在一起也才108年而已,就已经三个王朝过去了,整个天下依然还是这幅混乱的模样!” “而且你看这个李治究竟干了怎样的混账事情!” “本来在《天可汗》里面,我觉得这个小稚奴还是挺不错的,非常的孝顺,为人的性格也好,多么干净讨人喜爱的一个孩子呀。结果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居然就变成了这副模样。跑到尼姑庵里面,和自己老爸的妃子乱搞。” “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和自己的小妈搞在一起,这就是乱伦,这是天下祸乱,帝王失德的开始呀!” “所以这个李治别看之前演的挺好的,其实就是个秦二世胡亥,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你们接下来就等着看吧,这个李治接下来不知道要折腾出多少荒唐事,硬生生的将整个大唐给折腾没了,我们华夏大地又要陷入无休止的乱战之中!” “好像说的也是……”吕布天下第一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然后笑道“唉,你都这么看得开了,我也就不说假话了,其实我也觉得大唐这下悬了。” “你们看到的是李治在蒸母,但是我看到的是长孙无忌的问题,这个家伙现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李治登基的时候是21岁,进入感业寺的时候是23岁,根据管理,如果是小皇帝登基的话,那一般16岁就可以加冠亲政,就要将权力完全还给皇帝。” “而李治登基的时候是21岁,换句话说他没有任何年龄上的问题,他是可以直接掌握大唐的所有权利的。可是现在所有权力反倒是在长孙无忌的手里面,他这个舅舅强势的压着自己的外甥。将绝大部分的权力都揽在手里面,还逼着理智继续每天跟着他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权臣了。”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现在的长孙无忌和一个人很像?” “没错,就是霍光,这个长孙无忌简直就是霍光的翻版了,想想看当年霍光直接强势的废掉了已经登基的刘贺,立了一个毫无根基的刘病已当皇帝,然后再顺势把权力掌控在手中十几年的时间,他长孙无忌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活霍光呀!” “拜托……”看到吕布天下第一这么说了,忠实唐粉周泰天下第一又有些忍不住反驳道“霍光最后可没有真的造反,而是天下所有人都认定的忠臣,你拿霍光来类比长孙无忌,这不是恰好证明长孙无忌不会谋反吗?” “那是因为霍光死前又不知道自己霍家会被汉宣帝刘病已给全部杀光了,如果霍光知道自己是这样的结局,那他肯定是要造反的呀!” “而长孙无忌不一样,一旦长孙无忌意识到自己成了霍光,自己死后整个长孙家都会被直接清算的话,那这个活霍光就要直接变成活曹操了。”吕布天下第一笑道。 “不是这样的……”周泰天下第一急了“霍光会被杀,正因为他的老婆是个SB,居然毒死了刘病以最爱的女人许平君,送自己的女儿霍成君上位成为皇后,这才被杀满门。” “长孙无忌还没有干过这种事情,而且他处理天下事务也是尽心竭力的,平时对于李治也足够尊重,和霍光还是不一样的!” “呵呵,那马上就可以有问题了!”吕布天下第一继续捅刀道“而且这个刀子已经送到长孙无忌的手里面了,就是这个武媚娘。” “长孙无忌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接受这个武媚娘的,更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外甥干出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所以我琢磨着长孙无忌一旦知道了武媚娘的事情,搞不好就会直接派人把武媚娘给抓起来直接弄死。” “而之前《天可汗》里面也写了,李治对武媚娘这个女人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当李世民还没死的时候,李治就和武媚娘有过好几次偷偷接触了,而且不是单纯的好色,而是真正的动了情的。” “所以一旦长孙无忌杀了武媚娘,那李治和长孙无忌会斗到什么程度,那当真是用屁股想都能够猜到了!” “群主大智呀!”看到吕布天下第一这么说,其他群友们纷纷热情的称赞道“我们已经看到后续几百章的剧情会怎么写了,李治和长孙无忌斗得天昏地暗,天下大乱,然后其他野心家纷纷冒出来,又是一场隋末大乱。” “咳咳,各位大大们,天下大乱是肯定的,只是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未来一统天下的主角究竟是谁?”忽的,有人问道“毕竟根据垃圾作者的惯例,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其他小说都是开国皇帝直接在第一章登场的,所以这下一朝的皇帝肯定也在第一章里面登场了。” “那么这下一个开国皇帝是谁呢?” “这还用问?肯定是长孙无忌了,还能是武媚娘不成?” 第1566章 谁是下一个皇帝? “不是,为什么你们会觉得长孙无忌是下一个皇朝的开创者,这会不会太离谱了?这个家伙是不是也太老了?”听到有人说长孙无忌会创造新的皇朝,顿时有人反驳道。 “怎么不可能了?这长孙无忌其实和杨坚不也差不多吗?长孙无忌是小皇帝的舅舅,但杨坚是小皇帝的外公,这辈分上还要更高一倍,长孙无忌怎么就太老了?” “拜托,这两个小皇帝能一样吗?北周的小皇帝是真的小皇帝,才几岁而已,但是李治都已经21岁了。还有李治本来就生的比较晚,是长孙皇后27岁的时候生下来的,而长孙无忌比李治足足大了34岁,所以现在长孙无忌已经足足55岁了。” “而杨坚登基称帝的时候也才40岁,所以两者之间年纪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李世民打下的根基也不是北周能够比得了的,最关键的是李治已经21岁了,他不可能坐视自己的权利被舅舅全部夺走,所以长孙无忌根本不可能像杨坚那样的彻底掌控朝政。” “所以长孙无忌是很难夺权的,他能当个霍光都算他有本事了!” “好吧,其实我也知道长孙无忌这个答案有些离谱,可如果真的按照惯例的话,那下一任皇帝是必定在第1章里面有登场的,所以如果不是长孙无忌还能有谁呢?” “那就把所有登场的有名有姓的人列出来呗!” “也行,虽然第一章有很多人登场,但真正留下名字的却不多,第1个登场的是李治,然后是李治身边的宫女,太监,这些都没有名字,再然后是长孙无忌带领的辅政大臣团队,分别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吴王李恪,房遗爱,以及诏书里面提及的皇后王氏,萧淑妃这两个后宫妃子。再之后就是感业寺那边了,有感业寺的主持星云师太,还有就有武媚娘了。” “你说说看,就这么多人,除了长孙无忌之外,还能有谁当皇帝?” “不要这么武断,我们可以先用排除法来一个个排除好了,先把那些最不可能的全都排除掉,那么最后剩下的自然也就是最有可能的了!” “那我第1个来,首先排除掉皇后王氏,萧淑妃,星云师太,还有武媚娘,大家没意见吧!” “嗯” “你这不是废话吗,哪有女人当皇帝的。” “好,那继续,接下来我认为应该排除吴王李恪!” “不对呀,为什么排除吴王李恪,这应该是最有可能的人选才对。吴王李恪是李治的哥哥,能力也比李治要强,他是有可能跟他爹一样造反干掉自己兄弟的,这可能性明明是所有人里面最高的好吗?” “拜托,我承认李恪是最有可能推翻李治的,但也是最不可能改朝换代的,你李恪夺了皇位会放着自家老爹的法统不继承,直接当一个乱臣贼子没?拜托,李恪要是继位了,那大唐就还是大唐,根本就不会有这本书了。” “……” “好吧,那你继续排除。” “接下来是褚遂良,这个家伙就是一个纯粹的文臣,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的经验,能力其实相当的一般,就是一个标准的文臣模版,如果垃圾作者把褚遂良写成了未来的开国皇帝,那我这辈子都不再看垃圾作者的小说了。” 和之前一致被群友们同意排除不同,在排除褚遂良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总的来说都是赞同排除掉的,毕竟这家伙怎么看都没有当皇帝的能力。 “然后就是李勣,长孙无忌,还有房遗爱这三个有名有姓的人了,这三个我倒有些拿不准,大家不妨商议一下,看看谁可以排除掉?” “房遗爱是不是可以排除掉?这个房遗爱就是个傻子,自己老婆和辩机和尚偷欢,他还在一旁当侍卫守着。而且垃圾作者非常明确的写了他智商有问题,脑袋不是很清楚,而且脾气非常暴躁,这样的人是绝不可能成就大业的。” “那可不一定,谁知道房遗爱这个是不是假装出来傻?毕竟装傻可是权贵子弟的天生技能。而且房遗爱名单上所有人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他足够年轻,年轻就意味着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办成很多事情。” “所以这个房遗爱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就得到了李治的好感,然后快速的升官,等到朝堂上的老臣全部退休,李治又犯下许多错误导致天下大乱的话,那就是房遗爱崛起的时机了。” “你可别忘了,房遗爱的老爹是房玄龄,背后也有房家的支持,他是完全有能力凭借家族的力量组织起一支文官团队的,所以我反倒认为房遗爱是这三个人里面可能性最高的一个。” “有点道理呀……”群友们有些被说动了。 接下来就是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讨论,结果在各种争论之下,房遗爱真就逐渐的赢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成为了最受读者支持的开国皇帝候选人。 虽说防疫爱只是在整个第1章里面被随口提到了一句,虽然房遗爱的能力已经写的清清楚楚,是个彻头彻尾的渣渣。但是和长孙无忌,李勣这两个老头子比起来,优势还是比较巨大的。 只不过这番争论到了第2天又发生了变化,倒不是说长孙无忌和李勣又重新得到了支持,而是反复将第1章读了十几遍的读者们,居然从第1章的剧情里面挖掘出了一个隐藏人物出来,这个隐藏人物就是李勣的孙子李敬业。 这个李敬业确实在第一章里面有登场,只不过登场的时候是正在被李勣责罚,只写了一句“圣旨下来之时,李勣正在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子因为顽劣而挨打,冷不防圣旨下来,得知自己已经被封为辅政大臣了。” 嗯,前后就这么一句话提到了这个宝贝孙子,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所以一开始根本不被读者们注意。 直到有读者觉得之前提到的三个人都不太可能,于是转而去翻其他名字没有被提起的角色,于是就找到了这个李勣的大孙子。 所以说这个大孙子并没有在第1章里面提及姓名,但是在《天可汗》中却提到了这个孙子乃是李勣的长子李震的儿子, 第1567章 李敬业当为主角 根据《天可汗》里面的剧情,李勣的这个大孙子名叫李敬业,李敬业虽然是李勣的嫡长孙,但是从小面相不好,李勣看到李敬业之后居然说出了“这孩子的面相不好,恐怕日后会祸及家门”这样的话。 如果仅仅只是说一句的话也就罢了,但是李勣那是当真要付诸于行动,在一次家族出去打猎的时候,李勣命令李敬业骑马深入树林里面驱赶野兽,他自己则趁机让人放火,想要用火来烧死李敬业。 结果李敬业也是个人才,见自己即将被大火包围,便立刻毫不犹豫的将马杀死,然后掏出马腹内所有的内脏,自己则藏身于马腹之中。等到大火烧尽,李敬业居然安然无恙的从马腹里面走了出来,这让李勣对于李敬业的果决和智慧都有些叹服,于是放弃了想要杀掉李敬业的想法,转而支持自己的大孙子。 这段故事看上去有些离奇,但小说里面倒也进行了解释。首先李勣想要杀了李敬业,除了因为他的相貌之外,最重要的是李敬业不爱读书,喜欢习武,而且拼命的想要往军队里面钻。 但李勣却并不想让他的大孙子继续待在军队里面,而是希望他转向文官。因为此时的李勣正在受到李世民的猜忌,毕竟李勣在军队里面拥有大量的人脉和军功,在李靖死了之后,李勣就是在军队里面影响最深的人。 本来李勣还可以学着其他勋贵,放弃自己的前途,当一个富家翁,这样就可以保住自家孩子的前程。 但问题是此时的李世民又非常需要李勣来帮李治稳定局势,在李世明的安排里面,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文官系统里面互相牵制,而李勣则全力保的军队能够听从李治的指挥。 所以李勣本人未来肯定还是要当官,而且还是要当辅政大臣的,那么李勣在军队里面的势力就不能够被削弱。 可如果李勣在军队的势力不被削弱,那李家就有可能进一步的尾大不掉,甚至演变成军阀的可能性,所以李勣的后人绝对不能够再当武官,只能够在文官里面混日子,所以李勣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后来都是当刺史之类的文官,没有任何一个再回到军队体系里面。 结果李敬业这个孩子一天天的往军队里面混,自然让李勣亡魂大冒,所以琢磨着干脆杀了这个倒霉孙子,保全一家人。 没想到李敬业居然聪慧到如此程度,这让李勣又起了惜才之心,觉得自家孙子搞不好还能够护住自家家业,将李家一直传承下去,所以就熄了杀了再杀李敬业的心思,反而将他带在身边培养,让他转去读书,一辈子当个文臣。 这段故事在《天可汗》里面倒也算是精彩的,而且将李敬业这个人物凸显得非常厉害,隐隐的营造出一种宿命感出来,让所有看到这一段的读者都本能的觉得李敬业未来怕不是要搞事情。 结果在和现在这第1章的剧情相合,李敬业也算是在第1章里面登场了,立刻就有大量的读者认定李敬业就是《日月倒悬》真正的主角。 而且这种说法一经出现,立刻就以飞快的速度在整个读者群体里面传播开来,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可,认定李敬业就是真正的主角。 更别说等到第2天,群里面有一个人才将《日月倒悬》这个书名给解释了一遍,他说“这《日月倒悬》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种逆反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太阳管着白天,月亮管着黑夜。但现在日月倒悬,就变成了月亮管着白天,太阳照着黑夜。” “那这个现象的背后含义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皇朝倒转,绝对的权力从皇帝手中转移到了臣子的手里面,所以这个书名就是一种隐喻,告诉你们大唐会被臣子夺权。” “从前的臣子将变成皇帝,这就是日月倒悬。” “但仅仅是臣子,似乎也太笼统了一点,所以这臣子和皇帝之间,必定要有其他的联系……比如说……双方都姓李。” “李勣原名叫做徐世勣,后来因为立下大功,被赐姓李,所以这李敬业和李治都姓李,双方的姓氏且都源于皇室,但是李敬业却不是皇室,这本身就是一种异常的,和真正的李唐皇室相反的状态!” “那么假如未来李敬业当皇帝了,那就是一个假李取代了真李,臣子变成了皇帝,这不就是完美的契合了日月倒悬这四个字的概念吗?” “所以毫无疑问的,未来下一个皇朝的开国皇帝就是李敬业!” 如此一番论断,可谓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读者们都将李敬业当做这本书的主角来看待了。 只是奈何垃圾作者太坏,偏偏不去写很多李敬业的事情,反而是天天写李治和武媚娘你侬我侬荒唐生活,简直是倒反天罡了! ———————— “新书终于更新了,朕终于知道可以知道,朕的大唐会如何发展了!”让我们将时间稍稍往前推一天,同时将目光落在已经被映照出来好几年的李世民的身上。 这些年随着刘旭自家几个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殖民,刘旭自家世界的发展也基本上都高了百亿人口的规模了,但文化教育却没有跟上,这就导致基层官员奇缺。 刘旭又不愿意让其他世界的人进来帮忙,于是不断的调映照角色去自己的世界之中,通过塑造肉身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类,然后再管理不同区域的发展。 有这些历史顶级人才的帮助,刘旭世界的发展速度自然也就慢不下来了。 李世民自然也毫不意外的被刘旭给利用了,现在在秦汉世界里面,负责整个美洲大陆的开发工作,被封为美王! 自从被刘旭给映照出来之后,李世民已经逐渐接受了自己现在的生活和日常了,只是他内心深处始终对于大唐的发展牵挂不已。 李世民有心想要问刘旭,奈何刘旭只是用略带玩味的笑容告诉李世民,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这个老人家既然已经死了,就不用再操心未来的事情了。 好在此时刘旭终于更新新书了,虽说这本新书是要见证大唐如何毁灭的,但好歹也可以看到自己大唐在未来几百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李世民非常激动地将李承乾,李泰,还有李治等几个儿子全都聚集到了自己的身边。 第1568章 我大唐有千年国运 “来,趁着现在第1

相关推荐: 作恶(1V2)   壮汉夫郎太宠我   林峰林云瑶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高门美人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Black Hole   切切(百合)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