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做大哥的爱人兼对手和兄弟 > 第31章

第31章

的心思是非常歹毒的,同时也对于舆论了解的非常清楚。奈何只是没有想到图书馆一脉护短护的这么厉害,更没有想到居然有人能够找出200多年前的视频来作为证据,直接就把自己给玩崩了。 很快图书馆一脉就宣布了对他的处罚,罚他劳动改造3亿字。 恩,签约作者的劳动改造和普通人的劳动改造也是有所不同的。 普通人的劳动改造就真的是去劳动,而签约作者的劳动改造就是把他关进一个小黑屋里面,然后给他一个限定的字数标准,什么时候写完相应字数的小说内容,什么时候才能够刑满释放。 同时小说不能是毫无意义的内容,必须是实打实的小说剧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来阅读审核,别说是恶意写一些没用的文字了,哪怕是被发现灌水,那都要除以10倍灌水文字数量的额外加罚。 一天不写完,一天就不准释放,在此期间,一旦遇到任何危机,他都必须要直接上前线去战斗,直到他的阅文之力耗尽,或者是干脆是被映照生物给杀死为止。 这也算是发挥这些被判劳动改造的签约作者们最大的遗留作用了。 三亿字的小说,这位估计这辈子也很难从图书馆的小黑屋里面离开了。 与此同时,随着整个事件被彻底澄清,三国演义又再一次登上了全网的头条,同时这一次还意外的扯上了东晨大神和两位圣衔当场掌掴的剧情,三国演义不火那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很多人在直播的时候,是从大小乔这一段开始看的,那看的各个是血脉喷张呀。 好家伙,这个曹操到底有没有得到这对姐妹花,然后放在铜雀台上拿来娱乐呀,好急呀,怎么还不更新到这一章呀,我都看的吃不下淀粉糊糊了! 第136章 五天四十个分群 《三国演义》这回是真的火了,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三群10分钟不到就已经满员了。 虽然开放了四群,但也没有坚持超过20分钟,可此时想要再像之前一样选一个老人,带着100老个群友过去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赵云天下第一干脆就放松了限制,只要是愿意当群主,并且保证会好好的管理分群,并且每天向一群的运营协会报告负责的话,就能够获得创建一个分群的权限。 谁不想当一个群的群主呀,很快就有上百个老读者报名了,大家都想尝一下当群主的感觉。 赵云天下第一先试探性的给了5个分群的名额,也就是坚持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五个分群也全部满员。 于是赵云天下第一干脆一口气将分群增加到了20个,这才好歹撑过了第1天的人数增长最为炸裂的时刻。 虽然说之后几天没有第1天那么疯狂的新读者涌入了,可每天也依然在以将近4个分群的速度增加新人。 与之相对的是三国演义的收藏人数,第1天就直接暴涨到了15万收藏,然后是23万,28万,35万,反正每天都在以万为单位增加。 这搞的群里面的老读者都非常莫名其妙,这新人读者增加的速度会不会太快了一点,之前的阅读门槛呢?需要对照着对照词典来看小说的限制呢?怎么人忽然一下子就这么多了,这未免也太变态了吧! 后来通过观察新群的聊天记录才知道,这些新读者们绝大部分都是从二乔这段开始看起的。 一是因为直播效果的影响。 第二嘛,自然就是因为二乔了,大家都想知道,二乔到底最后有没有去铜雀台,又有没有给曹操娱乐娱乐。很多人都是看完这一章之后就直接收藏或者直接加群的,这也是为什么人数暴涨这么多的原因。 于是岫烟很快就在一群里面断言,大部分加入的新人,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会消失。 果然,在5天之后,狂暴的增长势头就基本上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分群退人,同时收藏数量也不断的下降。 原本开到了满员的40个分群,逐渐变成了人数还不到一半的状态,而收藏在达到了45万的巅峰之后,又逐渐跌回了25万。 这些读者大概都是跟着阅读了几天,然后试着重新补前面的章节,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耐心和动力看如此麻烦的一本小说,于是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而且因为很多读者在加了收藏,或者加了群之后,往往就懒得退群和退收藏了。 所以别看只消失了一半左右的数据,但其实可能80%的新读者都从哪来回哪去了。 但就算只有20%的读者留下,这个读者的规模还是非常恐怖的,最少也在5万人左右,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看了中间一部分之后,又照着对照词典,从头开始看起,慢慢的啃完了整本书的新读者。 而一旦能够啃完整本三国演义,那基本上都成了三国演义的死忠粉丝。毕竟只有看完了这本书的人才知道,这本书写的究竟有多么的精彩,多么的让人难以忘记,里面的每一段剧情又是如此的令人记忆犹新。 这里也必须要称赞一下新的分群管理们的努力,虽然出现了部分新群主,只是为了凑个热闹,根本无心管理的情况,但绝大部分的分群群主们,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工作的。 每当在群里面有新读者不愿意自己去看对照词典,只是一个劲的跑到群里面来问的情况下,这些群主们都非常乐意的回答,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同时运用自己看过的了解,把这些问题解释得更加生动形象,比单纯的对照词典要更加容易理解的多。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群主的带头作用,很多新读者逐渐转化成了老读者,然后又细心的帮助新进来的读者们解释,以至于各个分群都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持续不断的帮助那些处于茫然状态的新读者们转换成为尊贵的老读者。 至于那些不够努力的分群群主,则直接就被赵云天下第一给换掉了,作为目前的总运营,赵云天下第一是有权更换所有小说名下的官方读者群的管理人员的。 当然了,刘旭也有权直接把赵云天下第一给换掉。 而随着人数不断的增加,尤其是新读者不断的转换成老读者,三国演义在新书排行榜的成绩自然也就屡创佳绩。 首先三国演义总算出现在了收藏榜上,虽然仅仅名列第95位。 但在收藏数最多,达到45万的时候,三国演义曾经冲到过第28位的高位。 虽然后面又重新调回了第95位,但这个数据是稳定的,而且还在持续不断上涨的。 相较于收藏榜的稳定,推荐榜就能够说是一记绝尘了。 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一本收藏和推荐比例非常夸张的小说,在没有被大量收藏灌水之前,三国演义的收藏和推荐比能够达到惊人的1:3。 而在增加了许多僵尸收藏之后,这个比例依然能够维持在1:1以上,每天新增的推荐都达到了惊人的40万,比例在1:1.6左右。 这也让三国演义在新书推荐榜上直接冲进了前10名,落在了第8位的位置上。 什么,你不是说第1名的成绩高达700多万推荐吗? 怎么40万推荐就能够位列第八了?这中间的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恩,粗看一眼确实是这样没错,但问题是,第1名的成绩不代表总体水平。 因为第1名是近10年来才有一个的变态,他的各项成绩都是碾压第2名的。 比如它的收藏是2,700万,而第2名的收藏却仅仅只有720万,直接将近4倍杀了。 他的推荐是700多万,但第2名的推荐只有70万左右,这个就直接10倍杀了。 之所以出现推荐票会杀的这么狠的情况,是因为新人新作者想要获得更多推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每个读者的推荐票都只有那么多。 一个读者每天能够同时收藏几十上百甚至上千本小说,但一般每个读者的推荐票只有固定的5张左右,而这些推荐票基本是要留给他们最喜欢的小说的。 所以除非一本小说真的写的能够让读者拜服,认为这是自己心中最好看的小说,否则仅仅是追读的人多,是无法得到他们手中的推荐票的。 这也是为什么第2名明明也有720万的收藏了,但推荐票却只有收藏的1/10。 但这也更加能够显出三国演义的恐怖之处,25万收藏,其中估计有10多万的收藏还是僵尸收藏,结果却能够拿到40万张推荐票,这意味着几乎每一个读者三国演义之后都认为这是他们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选择将手中的推荐票交给三国演义。 这才是三国演义最为变态的地方,而同时随着三国演义闹出了如此的大事件,作协中许多高层和大人物的目光自然也都会顺便的关注三国演义一眼,而当他们看到如此变态的收藏与推荐比例之后,他们都会忍不住的想要看看。 三国演义究竟是本怎样的怪物。 也同样就在这个时候,三国演义终于迎来了他最巅峰的高潮之一,那就火烧赤壁。 第137章 读者并不激动 在最终的火烧赤壁开始之前,刘旭就发现自己的阅文之力又满了。 不过这也很正常的事情,暴涨了五万的活人读者,读者人数又翻了一倍以上,让体内的阅文之力暴涨到满值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刘旭同样也认为,这一次突破也会像前两次一样的顺畅,为什么呢?因为马上就是火烧赤壁了不是,这可是全书最大的高潮,这要是不突破,那简直是没有天理的。 “指不定在明天借东风的时候,我就已经突破到三级作者了!”刘旭乐呵呵的对蔡文姬和田丰说道,蔡文姬自然是开开心心的说了句恭喜主人,但是轮到田丰那里,他却道“主公莫要高兴的太早,臣恐怕形势有变呀,不但借东风无法帮助主公突破,就连火烧赤壁也是不太可能的!” “……”刘旭被田丰这句话给说的无语了,最后只能道“元皓先生不懂小说,我也就不怪你了。” 但事实证明田峰说的话完全正确。 当刘旭兴冲冲的更新了诸葛亮登坛借东风的剧情之后,自己体内已经满了的阅文之力果然开始卖力的鼓动了起来,刘旭也感受到了阅文之力冲击体内文苗的痛苦,奈何忍了两个小时左右,阅文之力的冲击却还是消退了下去,不再有突破的可能性了。 这虽然让刘旭有些小失望,但他倒也觉得还算正常,毕竟借东风只算是一个小高潮,真正的大高潮就在第2天的火烧赤壁。 刘旭相信,当黄盖的苦肉计应验,当千万艘火船撞击在曹操的连环船上,当曹操的83万大军一同化作火海的时候,读者们肯定会高潮的。 事实也证明,大高潮确实来了,当刘旭更新完了火烧赤壁的三章之后,他体内的阅文之力就开始迅速的暴动起来,冲击着体内的文苗,想要生长出第3根枝芽出来。 而相较于前两次的没有经验,刘旭这一次倒是做好了完全的心理准备,准备要迎接脑海中一阵又一阵的剧痛。 而蔡文姬也将自己的焦尾琴给取了出来,准备给主人弹奏一曲能够安抚心神,缓解疼痛的曲子。 只有田丰,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一副等着看刘旭吃瘪的模样。 事实证明这回田丰又算对了,刘旭虽然确实感觉到了一波又一波阅文之力冲击文苗所带来的巨大疼痛感,当然这种疼痛感比上一次其实要低了很多。 而最关键的是,上一次阅文之力的波动是一波超过一波,后一次波动的强度都要胜过上一次,也正是随着波动的不断增强,才成功的突破了文苗,迎来了升级。 就算这样,刘旭也足足持续了5个小时才成功突破的,毕竟得益于某位馆长大人,刘旭的文苗厚度是正常情况下的50倍,搁在一般作者的身上,这早就已经突破了。 但是这一次的波动,仅仅在头一个小时的时候是不断增强的,之后几个小时里面,波动反而在不断的下降。 等到5个小时之后,虽然阅文之力还在不断的波动,那刘旭却几乎感觉不到什么疼痛了,很明显,这一次突破冲击失败了。 “怎么会这样!”刘旭的表情有些尴尬,同时也有些担忧,居然连火烧赤壁所带来的高潮也无法帮助自己突破,那自己未来还能顺利突破吗? “先生,还请赐教!”想到田丰之前的话,刘旭立刻走到田丰身边问道。 “主公,答案都在群里,主公可随我在群里一观,看看群友们的聊天记录,也就清楚了!”田丰笑着说道,刘旭点点头,做到了电脑前,看到了群聊。 此时三国演义已经有40个分群了,不过刘旭选择的还是1群,毕竟这里面汇聚的是最老一批的读者,对于三国演义也是理解最深,和刘旭关系最亲密的读者,看他们的评论也是最有价值的。 “我靠,写的太精彩了!” “果然,火烧赤壁,漫天大火几十里,这个场景……对了,词典上面说,一里等于多少米来着?” “是415米,整个赤壁总共有三十多里的赤壁,也就是15公里左右!” “咦,不对呀,总共就二十多艘火船,就算全部撞在了大船上,那也很难一口气烧穿延绵十五公里的大船吧!” “你忘了,不是还有风吗?之前借东风就是为了补上这个漏洞的,有风在,火就烧的特别快!” “没错,这点我是见过的,几千年,我在矿山里面工作,附近30多公里外的地方忽然发生了映照,然后就是作者和映照生物的大战。” “里面有一个火魔导师,据说直接使用了禁咒,召唤一颗燃烧着大火的陨石下来,冲了一下就把整片山头给砸烂了,同时也把周围的树木全都点燃了。” “再加上那天风很大,顶多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山火就直接烧到了我们矿山上,搞得我们所有矿工不得不紧急撤退。后来等我们回去的时候,发现整个工地都彻底变成了焦炭,我们还得重新开始清理现场,搞得人特别麻烦。” “主公可看明白了?”田丰忽然向刘旭问道。 “他们好像……并不激动……”刘旭隐隐的也感觉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虽然确实有不少读者称赞这段剧情写得非常精彩,或者说所有的读者都是对火烧赤壁这段称赞有加。 可他们却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更没有像之前七进七出时候那样的被云哥儿给弄弄哇哇大叫,甚至激动的创作了七进七出这首神曲。 总的来说,就是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都很理智,自然就很难产生巨大的情绪波动了。 “这都是因为主公您进行的铺垫太多也太周密了!”田丰开口道“从一开始诸葛亮周瑜他们同时在手心写火字开始,再到黄盖诈降,还有蒋干盗书,以及徐庶说要烧死这83万大军等等,书友们只要不傻,那基本上就能够看曹操必败,而且会是被大火烧的必败,尤其是向岫烟这样的智者,直接就将火烧赤壁的计谋给提前猜测了出来。” “所以说读者们早就对火烧赤壁的结果有所预测,而一切的剧情发展又都在读者们的预测之中,所以虽然说这一段剧情写的确实精彩,同时也非常的精致,是一段极为完美的小说剧情。但就给读者带来剧烈的情绪波动和爽快感而言,火烧赤壁这一段的效果也就弱了。” “至于之前的借东风,这倒是没有什么铺垫,但问题是这个世界的读者们,早就看惯了各种玄幻魔法,各种神奇手段。” “别说是借来东风了,直接施展禁咒来一个暴风雪什么的,对于很多小说主角来说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读者们看到这一段自然也就难以产生惊奇感了。”田丰最后总结道。 第138章 诸葛天师 读者们对于火烧赤壁的剧情确实是非常满意得,这段剧情写的四平八稳的同时,也给读者们带来了不少惊喜。 一开始,周瑜命令手下的水军和曹操的连环战船交战,结果小败一场,可是周瑜却表现得非常高兴,仿佛自己即将大胜一般。 不过只要是一路认真看下来的读者,已经渐渐的能够领略到书中周瑜的意图了。 比如这一败就是周瑜故意让给曹操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曹操体验到连环战船的威力,从而坚信连环战船一定能够取胜,不会再把铁锁从战船上取下来,为接下来的火攻做好准备。 可是让读者们没想到的是,周瑜在大笑之后,开开心心的上了战船,在战船上吹着风,和鲁肃聊着天,又看着战船上随风飘荡的旗帜,忽然整个人就吐血了。 随后诸葛亮出现了,直接一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点明了周瑜吐血的原因,是因为发现这个天气刮的都是西北风,风是从西北方向往东南吹的,所以如果真的放火的话,那火势反而会往周瑜的部队烧过去。 那之前做好的一切用火攻来对付曹操的准备,也就一切变成徒然了。 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却表示自己可以借来三天三夜的东南风给周瑜使用,顿时让周瑜百病全消,之后的故事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在最后东南风的帮助下,火烧赤壁,曹操惨败,最后仅仅只带着数千人马逃亡。 这其中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在三国演义的原著里面,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除此之外,在描述七星坛的时候,原文里面非常细致的描述了整个七星坛的布置,同时使用了很多的道家文化知识,以及十二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灵等等。 在电视剧版三国演义里面,这部分内容其实是被刻意的省略掉的,原因嘛,自然是为了去除掉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 现在的华夏人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诸葛亮肯定不懂什么借东风之类的法术,更没有休息过什么遁甲天书。 诸葛亮能够借来东风,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三天本来就要刮东风了。 根据现代的气候学知识可以得知,虽说在冬季几乎都是西北风,会出现东南风的概率很低。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这段时期还是会有几天刮东南风的。 而诸葛亮根据自己的气象学知识,算到了未来几天会有东南风出现,于是就故意说自己是借东风,从而塑造出了堪称神话一般的剧情出来。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要特意故弄玄虚的搞这么一个借东风,其本来目的也是为了自保。 因为此时诸葛亮一直被牢牢地困在周瑜的军营里面,而周瑜是一直想要杀了诸葛亮以绝后患的,所以诸葛亮明白,一旦赤壁开战,不管胜负结果如何,那周瑜一定会第一时间杀了自己,诸葛亮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的逃出军营。 于是诸葛亮就借口要在水边的一座高山上举行道场来借东风,从而将自己转移到了距离水边及近,同时远离周瑜大营的山上,而周瑜为了全力的和曹操决战,自然不能够派出太多的兵马去守着诸葛亮。 而诸葛亮又趁机命令赵云率领一部分人马来接自己,于是就顺利的脱险,离开了周瑜的大营,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一点从周瑜得知诸葛亮居然真的借来了东风之后,直接命令丁奉和徐盛去杀诸葛亮,结果被赵云一箭射退就可以证明。 所以三国演义不仅仅有摆在明面上的计谋,还有很多是他没有写的,隐藏在文字下的计谋,这也是为什么刘旭推崇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第一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本书写的确实太强了。 能够在历史的桎梏下,写出远远超越历史的作品出来,实在是太强了。 而在这个世界,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因为这个世界是存在超凡力量的,甚至还有大神这样,可以以一己之力毁天灭地的存在,所以施法借东风这样的,在地球人看来极为不可思议的能力,在这个世界的人眼中,就有些小儿科了。 这也就是田丰说的,无法引起读者太大情绪波动的原因。 这就好像一辆汽车在现代人眼中就和一个花瓶没有什么区别,可如果汽车出现在古代的话,那是会引发无数人顶礼膜拜的神物了。 于是这个剧情在这个世界人的眼中就有了微妙的变化,所谓的使用遁甲天书向上天借东风这样的剧情,就不再是什么计谋,而是读者们真的认为诸葛亮拥有借东风的特殊能力了。 本来嘛,改变天气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凡是只要达到了官衔级别的作者,拥有改变天气的能力就实在是稀疏平常的很。 哪怕就连岫烟,也坚定的认为,诸葛亮确实拥有借东风的能力,在难得有几个作者提出这个东风有没有可能不是借来的,而是本身就有的,她还跳出来反驳了一番。 “这个东风肯定是诸葛亮使用遁甲天书上的道法召唤来的!”岫烟非常确定的发言道“首先三国演义之前的文章里面,已经隐隐约约的透露过了道法,以及三国演义世界所拥有的超凡力量的存在了。” “比如一开始就出现的黄巾之乱的引发者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小说里面就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他们会使用道术了,否则这样几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在小说这个世家力量极其庞大的世界里面造反成功呢?” “其次还有汉中的张鲁,他的祖先就是张天师,这也是一个拥有强悍道术能力的存在,同时我们还知道,在道家里面的高手被称为天师。” “我琢磨着,诸葛亮应该也是道家隐藏的诸葛天师,是道家最强的力量之一” “除了这几位已经登场的拥有道法的角色之外,小说里面也隐隐的提到过许多和道法相关的东西,比如占卜,比如星辰之力,比如僵尸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新奇的,在其他小说里面都很难见到,拿出其中一个点都可以直接写一本小说的设定。” “所以三国演义的世界里面绝不是没有什么超凡力量,而是这个世界的超凡力量潜伏了下来,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比如诸葛亮!” “这是小说里面的超凡力量的线索,你们可能会觉得我是言过其实了。那我就从现实和作者的角度来谈一下超凡力量存在的必要性。” “大家应该也都发现,直到目前为止,三国演义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类拥有超凡的力量,迄今为止所有人类的武力都在可以凡人的范畴之内。” “这样的力量在文衔阶段或许还够用,可一旦进入了官衔的阶段,面对动不动就能够呼风唤雨,能够隐身,能够召唤,能够使用各种魔法和机甲的对手来说,凡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映照角色必须要拥有超凡力量才行!” “而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只要正常的更新下去,作者突破官衔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到了那个时候,作者就必然需要超凡力量来强大自己的实力。” “这就是为什么要安排借东风这段剧情的原因,作者要给他小说里面最强的角色,也就是给诸葛亮加上超凡力量,这样哪怕作者进入了官衔的时期,也可以用趁手的映照角色可以使用。” “我在这里大胆预测一下,未来的战争,道家可能会全面进入,加入自己支持的阵营之中。虽然这样会显得剧情非常的混乱,可却能够生出大量拥有超凡力量的人物。而三国演义也能够像许多小说一样完成世界晋级,从凡人的世界进入到一个超凡的世界之中。” “另外,其实我还有一点非常在意,就是这个世界曾经提到过佛家与和尚,这会不会又是另一种超凡力量的来源呢?未来道家是否会与佛家成为对手,展开超凡力量之争呢?” “这些都是我个人非常期待的剧情和内容!” 139章 一起来打字吧 “原来如此!”刘旭点点头道。 果然是智力高达90左右的谋士,明明从来没有写过小说,就是跟在自己身边围观了几天,居然就把读者的心理分析的头头道道,比自己这个作者还看得清楚,果然厉害了。 “那元皓你觉得,下一次能够助我突破的剧情高潮在什么时候?”刘旭好奇的问道。 “这个……臣实在不知!”田丰无奈的说道“主公目前也就仅仅只有15章存稿而已,剧情也不过推进到了荆南战争,确实没有什么剧情上的爆点。” “不如主公这几天再多写个上百章出来,让臣看完后面的剧情,或许就能够找到下一个高潮点了。”田丰一脸认真的说道。 “滚蛋!”刘旭一脚踹了过去,然后就去洗澡去了。痛了几个小时,结果屁都没有,只是一身的臭汗。 而在刘旭走了之后,蔡文姬忽然对田丰道“元皓先生,不如我俩打个赌如何?” “什么赌?赌什么?”田丰有些疑惑的问道。 “我就赌用不了上百章,甚至也不需要十五章,只需要明天更新的三章,主公就可以直接突破成功,成为三级签约作者!”蔡文姬巧笑盈盈的说道。 “这绝不可能!”田丰自信满满的说道“说吧,咱们两个赌什么?” 只是田丰的表情有有些黯淡“只可惜,我等此时皆非常人,完全依靠主公而存在,也没什么私人物品可以拿来搏趣了。” “这正是我想说的!”和刚刚被映照出来的时候相比,此时的蔡文姬明显已经光明与自信了许多。虽然在刘旭面前依然自称为奴婢,但她很多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作为奴婢的自觉了,甚至奴这个自称,也只是蔡文姬用来逗弄自家主公而已。 “元皓先生,我等此时虽然看上去与常人无异,然你我也能感觉得,我等总感觉还缺了一环,在灵魂上,我等也不完整。不过根据这个世界的记载,只要主人越强,我们能够恢复的东西也就越多,最后重新拥有完整的人类也不是难事。” “但真正的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拥有真正完整的肉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世界之力映照出来的产物,主公还需要我等,我等就可以陪伴在主公的身边,感受这个世界。若是主公不需要我等,那我等就只有重新回到那个深不见底,连自我都无法感知的深渊之中了。” “就像夏侯渊他们一样,终究还是被主公结束了映照,只有我们两个能够常伴主公左右。但未来如果有新的更美的美人,要有新的更强的谋士。前者如貂蝉,后者如诸葛孔明,那我等又该如何自处,保证主公会将我们留在这个世界呢?”蔡文姬的话让田丰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个问题他其实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最初的时候他对这种映照状态并不满意,觉得并不是真实的人生,在不在也无妨。 但是对这个世界了解越多,感受这个世界也越多之后,田丰也越来越舍不得这个世界了,他不想回去。 “文姬姑娘可有什么好办法?”田丰好奇的问道。 “是,其实办法很简单,想要一直留在主公的身边不被解除映照,那就是展现出自己的作用!”蔡文姬笑道“所以主公吩咐文姬做这些事情,固然非常的辛苦,但这就是文姬的作用,所以未来哪怕貂蝉甄宓几个都来了,围绕在主公身边,但文姬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那个。” “女人不可以色娱人,而是得有自己的用处,这是文姬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貂蝉,甄宓再美,一旦青春不再,便被人弃如敝履。但文姬却可借300藏书,一直都受到了魏武的看重,后来魏文也不敢轻视于我。” “倒是元皓先生,您现在可以为主公出谋划策,但若是那诸葛孔明来了,元皓先生又如何自出呢?”蔡文姬道。 “文姬姑娘,你究竟想要说什么?”就算是田丰,也不明白此时蔡文姬的意图是什么了。 “所以元皓先生,不如来陪文姬一同打字吧!”蔡文姬站了起来,轻轻的搓揉了一下自己因为坐了很久而疼的有些受不了的小蛮腰道“文姬虽然记得许多藏书,但终究有所不及。先生学究天人,且主人一直有写《三国通史》的打算,不如元皓先生现在就动笔写一个三国通史的袁绍篇出来,也算是是帮助了主公一把,主公会记得元皓先生的好处的!” “另外主人的下一本书是楚汉争霸,文姬读过的书里面对于这段历史其实并不多,但元皓先生乃是世家子弟,祖辈更是田齐王室,虽然曾改姓第五,但后又重新改回田姓。而先辈第五伦历任蜀郡太守和会稽太守,家学渊源深厚,家中藏书无数,相比对于当初楚汉争霸那段历史留有许多的记载。” “听说司马公最初的《太史公书》,田家就有收藏,这是我父亲也求而不得的孤本。” “元皓先生若是能够将这些也都一一写出来,交给主人做为写作时的依照,岂不更加受主人的器重。” “你这个女人……”田丰听到自己居然还要写书,表情顿时变得极为难受,但却又没有拒绝,显然蔡文姬的话打动了他。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赌约来决定!”田丰长叹一声道“如果文姬姑娘赢了,那我就听从文姬姑娘的建议。若是输了,那我也就不再费这个精气神了。” 等到刘旭洗个澡回来之后,发现办公室里面的情况有些不对,田丰一直在长吁短叹的,也不知道在感叹些什么。而在第一次突破之后,刘旭只能继续认认真真的码字,然后就是和群里面的群友们水群,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又到了要更新的时候了。 “垃圾作者,今天更新啥呀!”有群友在更新前好奇的问道。 “今天更新的是”刘旭笑呵呵的在群里面说道。 第140章 战略眼光 “今天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今年看过的最搞笑的小说是什么,我会给出很多回答,但我绝对想不到会是三国演义。但是今天之后,我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国演义,我TM现在整个人都快要笑死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丞相也有这么招笑的时候,简直太搞笑了!” 这是在最新的三章章节更新后出现在群里第1句话,同时也代表了所有读者的心声。 没办法,这段剧情实在是老招笑了。 在昨天更新的剧情里面,曹操不出意外的败了,因为前期各种铺垫的非常完美和细致,所以哪怕是最愤怒的丞相党,面对这场失败也欣然接受了。 他们只能感叹,丞相实在是又飘又浪,这场仗不败是没有道理的。同时如果这场仗要是赢的话,那三国演义估计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所以昨天虽然是丞相党惨败,整个赤壁烧的一片火海,但惊讶的是所有读者们的情绪都挺稳定的,同时大家心里也都清楚,第2天更新的剧情应该就是高潮的余韵,大家应该各自归拢一下自己的收获。 孙权取得了大胜,然后拿下半个荆州,而刘备也同样取得大胜,拿下半个荆州,曹操则狼狈的放弃荆州,双方重新在豫州和徐州,还有兖州的边境线上对峙什么的,基本上就是这个剧情了。 接下来应该是相当平稳的,双方各自吞噬利益的章节,谁也没有想到刘旭在这个时候还能搞出什么花活出来,但事实证明,刘旭不但搞了,还搞得所有的读者们都快要乐傻了。 原来章节一开始,曹操就实在是太惨了。 先是在乌林遇到了吕蒙,曹操只能留下张辽断后去抵挡吕蒙。 然后凌统来了,好在徐晃又及时赶到,又敲好遇见了三千军马,看似好了一些,结果却遇见了甘宁,3000兵马就只剩下1000了,还有两员大将被杀。 曹操只能继续逃跑,却没想到遇见了陆逊和太史慈,又多亏这个时候张郃到了,这才幸免于难,但张郃同样被丢到后面去断后了。 当初刘旭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倒也感觉非常的神奇,曹操先后留下了文聘,张辽,张郃去给自己的断后,结果这三个一个都没死,还各自成为了蜀汉和东吴的噩梦,当真是非常的神奇。 好在之后总算没有遇到人围追堵截了,一路逃到了乌林之西,宜都之北,同时荆州就在前方,曹操就忍不住得意的大笑了起来,刘旭描写说,这笑声,把周围空涧里面的飞鸟都给惊动了起来。 周围的将领们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见到自家丞相还在发笑,顿时不解的问道“丞相何故发笑?” 然后曹操就说出了经典台词道“吾不笑别人,单笑那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 结果曹操的话音落下,赵云就直接杀了出来,惊的曹操几乎坠马,只能让徐晃和张郃两个倒霉蛋挡住赵云,自己只顾着逃跑去了。 第一章到此结束。 其实这一章更新完了还好,大部分读者还没有来得及笑,只有一部分读者吐槽道“丞相是不是被吓傻了,这个时候了,居然还说这样的话。” 不过很快就丞相党出来解释道“不是的,丞相怎么可能会那么肤浅,他这么说话肯定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呢?”其他人反问道。 “这个……”丞相党自己都顿时就哑巴了,好在岫烟及时的帮他们解围道“曹操这么做确实是有原因的,而且非常的机智。” “你们想,曹操的83万大军在长江边几乎被烧光了,剩下的一点残兵败将也被东吴的兵马追杀了这么久,精气神什么的肯定都已经衰落到了极点,又连续逃了一夜的时间,他们这个时候肯定是希望得到一些精神安慰的。” “所以丞相故意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目的也就是为了振奋一下士气,谁能够想得到诸葛亮居然还在这里安排了一直人马嘛。”岫烟道。 “没错!没错!就是这样的没错!”丞相党们立刻跟着附和道,浑然忘记了岫烟其实是皇叔党的领袖人物。 不过有关丞相发笑的讨论也就只有这么一段,大家更多的还是讨论最后出场的赵云实在是太帅了,毕竟现在整个三国演义小说群里面,几乎一大半都是赵云的粉丝来着。 同时还有人替丞相可惜道“丞相太仁慈呀,要是当初在长坂坡下令射箭了,哪里还会有今天的这样的屈辱嘛!” “等等,我记得昨天更新的章节里面,诸葛亮好像是主公安排了三拨人马来着!”有读者说道,众人这才反应了过来,昨天其实还描写了诸葛亮逃离了周瑜军营之后发生的故事。 诸葛亮在和刘备的大军汇合之后,就已经断定此战周瑜必胜,然后就开始安排人手了,其中有三波都是针对曹操的,今后安排赵云,张飞和关羽三人去三个位置堵截曹操。 “你们说丞相接下来还会不会遇到张飞和关羽?”读者们看着这句话,先是一愣,然后就开始替丞相大人默哀了起来。 而针对这段诸葛亮安排手下部队的剧情,绝大部分读者关注的重点都是诸葛亮如何料敌先机,如何神算无敌,先后派出关羽,张飞,赵云三路人马,把曹操的逃亡路线算的死死的,把曹丞相玩弄在鼓掌之间。 很少人会注意到,其实诸葛亮还安排了另外两路人马。 一路是糜竺、糜芳、刘封三人,让他们各自驾驶船,沿绕着江边去擒拿败军,夺取各种军用器械。 另一边则是命令刘琦死守武昌,任务同样是捉拿逃亡的士兵,却不让刘琦离开武昌。 在刘旭看来,这两个命令才是最重要的,比之前命令张飞关羽赵云做的事情还要重要的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糜竺、糜芳、刘封的任务,也就是擒拿败军和夺取军用器械。 后是某位著名的图书管理员曾经说过,战斗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同时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那什么是有生力量? 就是人! 许许多多的将军和皇帝们,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开疆拓土,好像拿下了多少地盘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样。 但其实人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这一点在比较一下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和东吴之间的实力变化就知道了。 在赤壁之战开始之前,刘备只剩下不到2万人的军队,但东吴却拥有5万精锐大军,实力是要远远强于刘备的。 可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东吴几乎没有捞到什么地盘,反倒是刘备几乎将整个荆州都给吞了下来。 原因是什么呢?莫非真的是诸葛亮的计谋活活的把周瑜给气死了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东吴在打赢了这一仗之后,反而把自身的力量消耗一空,四五万的精锐部队只剩下两三万人,就连维持江东的地盘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吞下整个荆州。 相反,刘备在赤壁一战之后,军队却迅速的扩充到了6万人左右,所以他可以有实力快速的拿下南郡和江陵等荆州在江北的主要城市,同时还有余力派遣另外一支军队夺取荆南四郡。 因为在赤壁一战之后,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军事力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刘备拥有的士兵人数更多了。 那是突然冒出来的6万士兵究竟是从哪出来的呢? 答案就是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小说里面说诸葛亮给他们的任务是擒拿败军,翻译一下,就是大量的抓俘虏,将曹操溃散下来的士兵,全都抓回来,然后变成自己的士兵。 一场大火想要烧死83万人其实是不可能的,毕竟人都有两条腿,全力奔跑的话还能跑不过火焰不成? 所以除了少量的士兵是真的被火烧死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四散而逃了,这也就给了刘备直接抓俘虏的机会。 同时,这些士兵逃跑是不可能带着各种军用器材的,而诸葛亮还有另外一个命令,那就是让他们去夺取各种军械设备,这些可都是花了曹操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各种军用装备,到最后全都便宜了刘备了。 那东吴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他们的军队和将领都在追杀曹操,想要拿到这个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大的功劳,但却不知道真正的财富其实隐藏在那些四散而逃的士兵和遍地无人关心的军事器械上面。 这也是为什么在赤壁一战之后,刘备一跃成为了整个江南最强势力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赤壁一战,几乎所有的好处都被刘备给吞下来了。 周瑜只是一个打工仔,牺牲自己的大量实力,帮刘备赶跑了曹操,自己却什么实际好处也捞不到,这也是为什么周瑜后来会被气死,同时孙权

相关推荐: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外婆的援交   毒瘤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地狱边境(H)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和徐医生闪婚后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