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做大哥的爱人兼对手和兄弟 > 第146章

第146章

常生活与谈恋爱上面了。对了,还有很多的宫斗剧情,虽然一部分读者看的有滋有味,觉得相当的有趣,但是大部分读者的眼中,简直毒到了极点。 用叫我五哥的话来说“人家三国演义第90章里面有90章在打仗,楚汉争霸的90章里面有60章在打仗,汉光武90章里面有70章在打仗,你一个南北归一,看名字就是要打大仗的小说,90章过去了,居然还没有打一仗,这合适吗? 而除了吐槽打仗的剧情之外,南北归一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三国到周国这段时间线的遮遮掩掩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读者们连这是三国之前还是三国之后的也弄不清楚,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20章左右,在太学的老师用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来提问,这才破了案。 因为这句话是蜀国覆灭后,李密用来回复晋朝的晋武帝而写的《陈情表》,这是在《三国演义》正文里面就已经包含了剧情和内容,这下才彻底破案,确认这是三国之后的剧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章至今还是整本小说里面本章说最多的一章,足足有1200多万个本章说,因为这位太学的老师在讲解完了《陈情表》之后,问主角普六茹坚,如果他是晋武帝,看到这份陈情表,他会怎么做。 结果普六茹坚道“我一定会杀了他!” 老师大惊,询问为什么。 然后普六茹坚道“此贼子,居然敢暗讽我司马家不忠不义,只剩一个孝字了!该杀!” 全班上下都被这句话给逗乐了,整个班上都哄堂大笑,甚至就连老师听后之后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事实上,所有读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也全都笑得直不起身了。 却是,自从司马家背叛了自己指的洛水许下的诺言,然后又连续杀了曹家的两位皇帝,篡夺了魏国之后,司马家忠义二字已经被司马家丢了一干二净,他们也就只剩下孝字可以宣传一下了。 结果若干年后的八王之乱证明,司马家连孝字也配不上,妥妥的一堆垃圾。 然后这里就变成了司马家的垃圾站了,各种吐槽和嘲讽司马家的发言都在这里集中发泄,据说司马懿本人也偷偷的看了一眼,然后就气的一口气请了一个月的假,人都气麻了。 之后,小说里面又陆陆续续的通过各种日常对话,奏,甚至是地名等等,透漏了一些三国之后的剧情。 比如明确的指出,晋朝灭亡到现在已经有150年的时间了,而且在灭亡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北方的土地。 还有就是现在周国其实是鲜卑人,而南方的陈国,反倒是汉人。 同时,根据小说里面是元始历778年来计算的话,那晋朝应该还存在了154年的样子。 还有普六茹坚,也就是杨坚曾经的祖先是弘农杨氏,居然是在三国里面登场过的,和那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杨修是一个祖宗等等。 但读者们也就知道这些东西而已,这一百多年间发生的故事根本就一字不提,所有读者都心中痒痒的,以至于许多读者都开始自发的在群里面讨论和拼凑这些模糊时间里面发生的故事。 一口气衍生出了上百个不同的版本出来,其中尤以岫神的版本最广为人知,认可度也最高。 岫神认为,晋朝创建后,因为其祖先是谋朝篡位的,导致根基不稳,不得不大量重用名门世族,以至于这些世族的实力不断做大,很快就到了比东汉末年还要庞大的程度。 如此一来,东汉末年的剧本也就重演了,世族源源不断的兼并土地,把自由民变成自己的佃户,导致民间几乎没有任何承受灾害与风险的能力,只需要一场大型的天灾,就会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进而爆发像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那样的农民起义。 晋朝应该是在这样的内乱中,先失去了北方的土地,逃到了南方,苟延残喘,最终还是被世族给新的世族篡夺了自家皇位,变成了小说里面的南朝陈国。 而北方则在经过一番战乱之后,最终变成了周国与齐国两个势力的抗争。其中周国应该是鲜卑族,顺着北方战乱的机会崛起。 而齐国则大概是汉族,毕竟姓高,这是汉人常见的姓氏,而且整个中原地区不可能都沦落到外族手中,华夏世界几千年来都没有发生过这么离谱的事情! 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非常的符合逻辑,那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种发展和小说里面的很多细节对不上,最关键的一点是和垃圾作者的性格对不上。 这可是能够赐死刘关张三兄弟的狠人,怎么可能搞一个这么合理的剧情出来衔接呢! 这些正在争论不休的读者们并不知道,其实此时在白象世界内,曾经的皇帝们,也同样为此争论不休。 第778章 两个倒霉蛋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随着汉光武的完结,光武帝刘秀一干文臣武将自然也全都有了被映照出来的机会,而这些人自然也不能浪费。 其实不仅仅是汉光武帝刘秀,此时随着整个大汉王朝和大汉通史完本,刘旭发现自己几乎能够映照大汉所有的文臣武将和皇帝诸侯。 本着人才不嫌多的想法,刘旭干脆就将所有的大汉皇朝的皇帝们都给映照了出来。 此时随着白象世界的复苏,越来越多原本被冰封的土地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这些土地扩张的速度极快,预估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白象世界的土地就会增加一倍以上。 如此一来,原有的文臣武将们就不够了,虽说此时已经培养了大量的本土土著官僚,但是对于刘旭来说,天底下没有比自己的映照角色更加放心的存在了。 而且因为要开荒,必然要动用大量的映照士兵,所以这些土地还是交给自己的映照角色们比较安心。 只是如何安排新的诸侯国,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好好的商量一下。 于是这一天,在自家的皇宫里面,刘旭极为罕见的宣布召集所有映照角色来开会。 这是除了开国当天之外就再也没有过的盛况了,秦汉四百年间的所有英才们,都在此刻汇聚到了一切,等候刘旭的指令。 不过在刘旭出现之前,那现场还是最好的社交,或者是社死的场合。 此时,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相貌依稀能够看到年轻的时候的俊秀的中年人,正小心翼翼的行走在这偌大的宫殿里面,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周围所有人。 忽然,他看到一个前呼后拥,身边跟着十几位武将的诸侯王走了过来,整个人都差点窒息了,好在身后有人及时拍了他一下道“这位朋友,你认识知道那是谁吗?” “你不认识他吗?”中年人很疑惑的问道。 “不认识!”这人两手一摊道“最少我活着的时候没见过他,我怎么瞅着他比霍光还要威风呢!” “霍光能和他比吗?”中年人听了,叹了口气道“霍光虽然是个权臣,但他还是个忠臣,100个他也比不上一个霍光呀!” “是吗?”这年轻人顿时阴阳怪气了起来,眯着眼睛问道“那我问你,这个家伙废过皇帝吗?” “这个……”中年人楞了一下,然后摇摇头道“没有。” “但是霍光废过,而且那个被废的倒霉蛋就是我!”年轻人一句话说出口,一股酸味油然而出,而这个中年人此时也认出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份,顿时鞠躬行礼道“后世晚辈刘协,见过先祖海昏侯!” 感情这个年轻人是海昏侯刘贺。 “你就是刘协!把咱大汉王朝弄完蛋的那个?”刘贺一听刘协的名字,顿时也来劲了,这些日子他可是天天认真的研究汉书,总算把自己死后那么多年的故事都给研究了一遍,自然也认出了刘协的大名! 而听到刘贺的话,刘协顿时身体略显僵硬,最后无奈的说道“协愧对祖先,无言以对!” “不至于!不至于!”刘贺连连摆手道“别人或许会有想法,但我是绝对不会的,因为我们两个同病相怜,都是在权臣手里面过日子,我知道你的为难。” “在我们当初一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做事情,一旦做事情,那就意味着得罪权臣,然后就是被废!”刘贺感慨的说道“想当初,我要是学习我那好侄子的办法,不急着安排自己的手下夺权,而是恭恭敬敬的给霍光当孙子,就连着自己老婆死了也隐忍不发,或许我也是一代明君呀!” “其实也不尽然……”刘协也被触动了伤心往事,低着头叹气道“其实当年我就是想学宣祖,也对曹贼处处顺从,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结果却终究还是被曹贼夺了我汉室基业,这又当合解释呢?” “这个……”刘贺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咿咿呀呀了半天,最后听到后面一个声音道“因为你只知道顺从,却不懂积蓄自己的力量!” 两人齐刷刷的回头,说话的也是一个年轻人,长的和两人都略有相似之处,刘协不认识他,但是刘贺却认得,尴尬了好一阵子才道“大侄子,许久不见了!” “刘洵见过叔父!”年轻人倒是恭敬地向刘贺行礼,然后对刘协道“我听说你曾经数次谋划过诛杀曹操,可是此事?” “确有其事!”刘协道。 “如此大错矣!”刘洵摇摇头,对刘协道“吾观曹操此人,确实与霍光相似,你若是对其亲厚,主动家恩于其亲友,将国事完全相与,不生恶念,则曹不敢逼迫太甚。同时与百官相处,展汝所能,暗中收服宫中宿卫。” “此时曹操内有汉室忠臣之心,外有季汉与孙吴之忧,则曹丕定不敢篡汉。曹丕此人不似曹操,无人主之才,待其犯错,自绝于天下,则诛曹不过一纸诏令罢了”刘洵的话让刘协又是一阵羞愧,然后道“敢问宣祖,如何暗中收服宫中宿卫?那些侍卫都是曹操的族人,吾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个简单,你是皇帝,你天生就是他们的主人,你只需要用你的魅力感染他们就够了!”刘洵淡淡的说了一句,刘协顿时整个人都麻了。 老祖宗的技能,学不会呀! “几位在聊些什么呢?”好在有人解围道。 三人望去,发现是两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 不过这两人的关系却相当的不错,互相站在一起,容貌也非常的相似。 这两位相视一笑,一个主动自我解释道“在下中山靖王刘胜!” “这个谁呀?”三人有些茫然,这个名字好像听过,又好像没听过,毕竟老刘家的王实在是太多了,就连皇帝,只要活着的时候不在,那就大抵是不认识的。 只有刘协,似乎确定自己是听过这个名字的。 “我有个子孙叫刘备!”刘胜主动解释道,大家这才恍然大悟,露出一抹敬佩的表情。 “在下长沙定王刘发!”另一个人笑着自我解释道。 刘洵和刘贺依然是满脸懵逼,不记得这位,只有刘协慌忙跪下来磕头道“不肖子孙刘协见过定祖爷爷!” 得,这位是刘协正儿八经的直系老祖宗,而且还是他这一脉的始祖,必须要行大礼的。 刘洵和刘贺相视一眼倒也恍然大悟,感情这位的儿子就是刘秀呀! 这两位凑一起,倒也是合适的很。 几位皇帝和王爷正说着话,不远处忽然一阵混乱,然后就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高声呵道“是我刘老三的子孙后代都过来,让爷爷我看看孙子们都长啥模样!” 第779章 皇帝分果果 几位一听是高祖的召唤,顿时不敢违背,纷纷凑了上去,然后就看见刘邦大大咧咧的坐在一张椅子上面,身边还坐着吕雉,周围最少几百个刘氏子孙闻讯而来。 都第一时间向刘邦汇报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是第十几代孙啥的。 “唉,你们人太多了,爷爷我一个个都认不全!”刘邦听得头都大了,咋咋呼呼的说道“那个啥,当过皇帝的先给爷爷跪过来,让爷爷我一个个的看看!” “是!”人群中顿时分出了二十几个人出来,而周围的其他刘氏子孙脸上,顿时写满了羡慕的目光。 只有一个人进退不得,不知道该上去还是不该上去,左右为难,还是刘邦看在眼里,顿时不满的问道“你这孩子是谁,为何如此扭扭捏捏的!” 这人连忙吓的跪下来道“高祖爷爷,孙儿是您的四代孙而刘贺,您刚才说当过皇帝的上前,孙儿确实当过皇帝,可这皇帝当的实在丢人,只当了27天不说,而且还被宗庙去除,所以孙儿实在不知该如何进退。” “哦,你就是那个27天干了1127件错事的倒霉孩子?”刘邦这些日子自然也是把自己老刘家的历史看了个透,对自己这些子孙后代的故事个个了如指掌,所以刘贺一自我介绍,刘邦就点点头道“你这孩子其实还好,心眼也算善良,我看那霍光给你罗织的1127条罪行里面,居然连一条杀人的罪过都没有,可见你还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就是太蠢了,不知道该如何当皇帝,这位子你确实接不住。不过你确实是登过基,继承过我大汉的基业,那你便是皇帝,你过来跪下了吧!” “谢谢高祖!”刘贺大喜,整个人激动的都快要哭了。刘邦这话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一是把他从昏庸的,27天犯了1127条罪的恶名,洗白成了一个善良的好孩子。 更重要的是承认了他是皇帝,这对一生生活在痛苦中的刘贺来说,简直是做梦一般。 “对了!”刘邦突然想起什么道“现在的陛下,也就是我们刘家的好孙儿曾经也跟我提起过你,而且还管你叫刘沫沫,听这个名字就知道陛下对你尤为喜爱,你可知这是为何,刘沫沫这个爱称又从何而来?” 刘贺被这个问题给问傻了,他哪知道刘沫沫这个爱称是哪里来的。 嗯,刘贺当然不会知道。等到2000多年后,他的海昏侯墓在南昌被发现,因为墓葬被水淹没的关系,所以整个海昏侯墓保存得极为完整,几乎所有的陪葬品全都在不说,他本人的棺椁也被完整的发掘了出来。 只不过打开棺椁之后,里面除了一滩水之外,唯一能够找到的刘贺的痕迹,也就只剩下几颗牙齿了。 这个过程还被拍摄成了纪录片,当时有记者询问负责发掘的专家教授,说刘贺的尸体拿去了。专家看了一眼,指了指水面上漂浮的几个白色泡沫道“就这些了。” 嗯,众所周知,只有蛋白质才会在水上形成泡沫,所以这些泡沫一定是刘贺尸体剩下的蛋白质,于是刘贺就有了刘沫沫这个爱称了。 另一边,见到刘贺的皇帝身份被承认了,围观中的一个人精神一振,也打算向前凑近这一堆皇帝里面,也被刘邦一眼看见了,然后道“你又是谁,我不记得咱老刘家有第2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的了!” “高祖在上,臣是更始皇帝刘玄呀!”刘玄连忙说道。 “滚蛋!”结果下一秒,一只鞋子直接飞了过去,砸在刘玄的脑袋上,把刘玄给砸的七荤八素的,又听见刘邦怒气冲冲的说道“你这孽畜居然也有点出现在我面前,嫉妒贤能害死自己的大将军不说,我就当你这是帝王心术了。” “可你手握天大的优势,巅峰时期几乎一统天下,结果却吃喝玩乐,差点把天下又给丢了。要不是还有我的秀儿,这天下两百年前就不姓刘,你还有脸出现在我面前,给我滚到一边去!”刘邦骂骂咧咧的说道,刘玄只能遮着脸,狼狈的缩到了角落里面。 “好了,看来没人自认为是皇帝了,那就从盈儿开始,一个个的让老祖宗看一看!”刘邦说完,刘盈就第一个跪行到了刘邦的面前,刘邦看着自己的长子,想起活着时候的诸多故事,直接抱起自己的孩子道“好孩子,当皇帝苦了你了!当年是爹不好,你原谅爹爹!”“父亲!”刘盈痛哭流涕,一旁的吕雉也不由的动容。 “去吧,去找你母亲!”刘邦将刘盈交给了吕雉,然后看向了刘恒,对方就非常自如的贴了过来。 “恒儿!老实说,你当皇帝,爹是没有想到的!”刘邦看着同样开始流泪的儿子,感叹一声道“不过也不是认为你没有当皇帝的能力,而是你的命不好。只是没想到你居然能够逆天改命,而且把皇帝这个位置坐得如此之好,爹在你面前甚至都自愧不如,大汉能有你这样的天子,幸甚呀!” “爹!”刘恒被老爹这么一番夸,眼泪不自觉的就流淌下来,这是他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 “对了,陛下也曾和我谈起过你,他说天底下得到文皇帝这个庙号的皇帝有很多,但唯一一个能够压你一头的文皇帝只有一个,但如果单论治国的话,那个文皇帝其实还不如你,只是实在是太能打了一点!” “我也是文皇帝呀!”躲在角落里面偷听老刘家谈话的曹丕嘀咕了一句,自言自语道。 “陛下还说了,如果说给华夏历史上百位皇帝排个名的话,那你这个皇帝是能够位列前十的,单论咱们大汉,你也能排进前三名!”刘邦得意洋洋的问道“你知道咱们大汉两个能够排在你之上的皇帝是哪两个吗?” “那定然是父皇您的!”刘恒笑道“我大汉皇帝天下之冠,莫过于开创了我大汉天下的父皇。至于另一个,想来就是延续我大汉百年国运的秀儿了!” “秀儿确实很好!”刘邦笑道“但陛下说了,打仗你肯定是不如秀儿的,但秀儿治国之能大不如你,而且对于骄兵悍将和世家大族的驾驭能力也不如你。” “你和秀儿都是面对开国之初,百废俱兴的局面,可大汉在你的手中更加强大,秀儿却不行!所以这唯一一个能够胜过你的皇帝,其实是你的孙子刘彻!” “彻儿,你还不过来!”刘恒眼珠子一瞪,刘彻就连忙跪行了过来,面对文帝和高祖这两位老祖宗,身为武帝的他,压力很大呀! “爹,还有我呀!我才是下一个!”刘启看着自己的儿子跑过去,自己还跪在这里,顿时有些幽怨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给你一副棋,你和吴王下棋去吧!”刘恒还没有说话,刘邦就直接把一个没有棋子的棋盘丢给了刘启,引来了全场的哄堂大笑! —————————— “老刘家的人笑得真开心呀!不过大汉终究还是亡了,得意个什么劲呀!”在大厅里面的另一边,曹操,袁绍,孙坚还有董卓等人,都聚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孙权忍不住说道。 “酸,实在是太酸了!”一个声音森冷的说道“不过人家大汉好歹延绵将近400年,能凑齐20个皇帝跪在那里,你们孙家就几个皇帝,差点杀的整个皇室差点绝种,要不是我们先一步灭了你们吴国,你们孙家是要自相残杀光了!” “司马老贼,你这个奸贼,你还有脸说话!”孙权脸都气绿了,而现场其他人也罕见的和孙权有些同仇敌忾了起来。 毕竟眼前的这个家伙可是司马老贼呀,大家打生打死,为了一个皇帝争了上百年的时间,结果到最后却便宜了这么个阴货了,心里面自然是不爽到了极点。 但司马懿却不然,自从知道自己的子孙成功的建立了晋朝,而且还一统天下之后,司马懿就再也不装了,不管走到哪里都对人表示,别看现在诸侯王里面没他司马家,但他司马家是大一统王朝。 现在白象世界正在复苏,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诸侯国建立,他司马懿一定能够拿到一个诸侯国的名额,他就是未来的诸侯王,就像老刘家一样! 所以此刻,司马懿冷哼一声道“我司马家乃大一统王朝,号令天下虽然没有汉室400年之久,但也有近200年的时间了,想必也是各种明君贤臣倍出。待到《南北归一》完结,《晋朝通史》连载,那我司马懿也能有十几个皇帝后代跪在我面前,你们曹家,孙家能有几个?” 好家伙,一声暴击呀! 第780章 我大晋,必定不弱于大汉 刘邦一开始见自己皇帝子孙的时候还有些兴致勃勃,不过在见完刘秀和刘庄之后,对于后面的皇帝就没太多的兴趣了。 没办法,这些皇帝都实在是上不了眼,直到见完了刘协,刘邦见跪着的皇帝没了,眉头一皱,然后问道“刘备呢?他人在哪?” “高祖,儿臣在此!”听到刘邦的召唤,刘备这才从一众刘家子孙中走出来。 “你怎么待在那儿呀!你可是皇帝,你是大汉的昭烈皇帝呀!”刘邦道。 “高祖,儿臣没有一统天下,儿臣无言与诸位先祖并列!”刘备抹着眼泪说道。 “傻孩子,你过来!”刘邦将刘备召唤到身边,然后一把抱住这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后道“你不必伤心,老祖看过你的故事,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无愧是我刘邦的子孙!” “四十年奔走,都在兴复大汉,又有那样一群让高祖我都羡慕不已的臣子兄弟,你的一生足够光耀我大汉,我大汉的结尾能有你这样的孩子,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你是我最满意的孩子,大汉哪怕亡在你手里面,也算是个圆满结局了!”刘邦的话,说的现场每一位大汉皇帝都不由的几分啜泣。 “唉,大汉终究还是没了呀!” “哭什么,都不准哭!”见到这一幕,刘邦把屁股下的椅子用力一踹,看着自家的子孙们怒斥道“我大汉上承天命,下顺黎民,享国近400年,天下人都以汉人自称,以我朝之名冠我华夏民族之名。陛下更言,我大汉乃是华夏人之脊梁,此乃何等功业,我大汉足矣!!” “真羡慕呀!”听着不远处刘邦的这番话,司马懿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父亲不必羡慕他汉家,由,您和我,还有大哥开创的大晋,必定不弱于大汉!”听到父亲的自言自语,一旁的司马昭立刻高声说道。 “可是我等也不知道这大晋后来怎样了!而且晋朝只有不到200年的国运,实在是太少了”司马懿皱着眉头说道,这是他心里面最大一个梗,一直堵着,有些难受。 “父亲,西汉也就200年,那是加上东汉之后才有的400年,我大晋有200年的国运,那想必是不曾分为东晋和西晋。只奈何我大晋没有出现光武帝那样的中兴之君,否则再来一个东晋,再续200年国运也未尝不可呀!”司马昭道。 “没有东晋未必是一件坏事!”一旁的司马师也开口道“东汉除了开国之时尚可之外,其余都陷入了混乱之中,终其一朝,都是外戚与阉宦争锋,朝政混乱不堪,天下苦其久矣,东汉之攻,并不能够给大汉朝争光,反倒是累其之名。”“所以这东汉不如没有,大汉之名反倒是更加的光彩!” “我大晋只有一朝,那想必也如西汉一般,将身边的四夷和五胡,打的彻底臣服!” “不错!”司马昭也兴奋的说道“我大晋一统三国,兵强马壮,兵锋横扫天下,五胡也不过猪狗尔。我等之后,想必也会出一个刘彻那样的武皇帝,率领我晋朝的大军,杀入西域和草原,重建昔日的被弃的西域都护府,再建一个匈奴都护府,把胡人杀的亡国灭种,让我晋军的旗帜插遍草原内外!” “我大晋,也会封狼居胥,威震长城内外,吓的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彰显我晋人的威仪!” “真会如此吗?”司马懿还有点怀疑,见此情形,司马昭向后挥了挥手道“炎儿,你过来!” “是父亲,祖父!”司马炎连忙跑了过来,就听见司马昭问道“我问你,你当皇帝的时候,我大晋如何了?” “回父亲,儿臣为帝时,天下人口恢复,民心安定,各种祥瑞,层出不绝,天下富庶难以形容!”司马炎乐呵呵的说道“儿臣麾下有二臣,一个叫做石崇,一个叫做王恺,天天斗富,那石崇有一株珊瑚,居然有五尺高,儿臣都没有这么高的珊瑚!” “所以所以这民间比朝廷还要富,百姓比官员还要富,所以天下如何必然是富足无比的。” “好,但是汉文帝了!”司马昭笑道“如此一来,只需要再诞生一个武帝,便可封狼居胥了。” “对了,你之后是谁继位?我的孙子如何?” “是衷儿!”司马炎迟疑了一下,然后道“不过衷儿的性格有些问题,可能当不了汉武帝,但他为人忠厚,关爱百姓,对下仁慈,经常说着要让天下所有百姓都吃上肉羹,这样的孩子,想必做个汉景帝也是没问题的,只等衷儿生下麒麟子,那便是武帝的功业了!” “好!好!好!”司马懿点点头,顿时老怀大慰,心中原本一点的不开心也丢得一干二净。 “定是如此!”司马家的两兄弟一同附和道,只是后面不合时宜的传来了一阵笑声。 “是谁!”司马昭一个转身就准备发怒,结果看清楚了来人之后,顿时笑道“原来是陛下,不知陛下前来,还请恕罪!” “无罪!无罪!”刘旭笑着,拍了拍司马昭的肩膀道。 “那陛下刚才为何发笑?”司马师疑惑的问道。 “只是想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刘旭收起了自己的笑容,看着司马家的这对兄弟,淡淡的说道。 “请陛下恕罪!”司马师连忙说道,而司马懿反倒是接着开口道“陛下刚才竟然听到了我等的议论,还请陛下明示,我大晋的江山究竟如何了!” “不急!”刘旭道“其实今天的更新,就会讲这些内容的!” “当真!”司马懿激动的问道。 “当真!”刘旭点点头道“从西晋到南北朝,我华夏民族这四百年来的遭遇,今天都会大致的讲出来!” 说完,刘旭就不再管司马家的人了,而刘旭一出现,众人就自发的排好队,对刘旭行礼,口中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免礼!”刘旭笑呵呵的说道“今日召集诸位爱卿前来,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挑选几个新的诸侯国出来!” 第781章 八个诸侯国 新的诸侯国!! 从刘旭口中听到这几个字,整个大殿里面都沸腾了。 要知道,大殿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等待这个消息。 到目前为止,小说帝国里面的诸侯国也就只有刚刚创建时的5个,分别是曹操的魏国,孙坚的吴国,袁绍的赵国,刘邦的汉国,还有刘备的仁国。 这样的诸侯国划分,在创建的时候是满足所有映照角色的需求的,但是现在就不够了。 其实魏国,吴国,赵国,甚至是仁国都还好,土地都是够用的。 但是随着整个大汉的文臣武将,还有皇帝们一一出现,这么多的人才挤在一个汉国的土地里面,那就显然有些人才富裕了,搞得最近整个汉国里面乌泱泱的,很多名臣将相,都只能呆在一间小屋子里面过着天天看书的日子,实在是有些过于浪费了。 至于那些皇帝们,则个个想着如何脱离自己老祖宗的掌控,拥有自己的国家,重新当上皇帝,掌握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反正个个都不安生。 现在还从刘旭口中终于听到了新的诸侯国的计划,这些人自然是激动无比了。 而刘旭接着说道“很多爱卿可能也已经知道了,现在白象世界的世界意志已经开始复苏,每天都有大量被冰封的土地解冻,目前能够耕种的土地,已经达到了将近一个省的面积了。而未来这样的土地还会更多,等到一年以后,解封的土地会达到三个省,两年后就会增加到五个省,三年后,新增的土地就会比我们现有的土地还要多了。” “所以我打算沿着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自开创八个全新的诸侯国,由他们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筚路蓝缕,开创更多的土地!”刘旭道。 “有八个诸侯国的名额!”众人眼睛一亮,这个数量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多一些。 “不过大家也知道,这些土地都是新增的,上面没有人口,更没有各种物资和资源,所以这些资源,肯定要从现有的五个诸侯国里面来征掉,每个老诸侯国,要和两个新的诸侯国配对,提供相应的资源和人口给新生的诸侯国用来发展!”刘旭接着说道。 而这番话,就让很多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之前说过,除了老刘家之外,其余三个诸侯国的国运也就那么一丢丢,赵国甚至在历史上都不曾建国过,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人才,勉强守着自己目前现有的地盘都不够,更别说去开创新的诸侯国了。 所以这次的诸侯国名额里面肯定是没有他们的,可他们却要交出自己国家里面的人口和资源,用来帮助新的诸侯国开拓,这让他们无论如何,心里面都有一些不平衡,自然也就难以见到笑容了。 人都是自私的,再加上他们原本都是枭雄,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态度,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他们没本事违背刘旭的命令,刘旭只要强行下令,他们还是会乖乖的交出相应的人口和资源的。只是如此一来,在刘旭管不着,或者不在帝国的时候,那新老诸侯国之间恐怕就有各种乐子要冒出来了。 刘旭本人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看到众人的表情之后,刘旭直接补充道“不过老诸侯国的资源自然也不能够白给,而古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所以我想这些人口和资源,还是明确是借的更好一些!” “首先,我要求老诸侯国,最少要借给每个新诸侯国500万人口和价值100亿帝国币的各种物资。这是最低下限,如果老诸侯国愿意借的更多,我也没有意见。” “借完之后就是还了,就以30年的时间为期限。在30年后,新诸侯国必须要将这期间开发出来的土地的一半,还给老诸侯国,成为老诸侯国的新领土,而新诸侯国也可以带着剩下的人口和土地,持续开发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去扩大自己的国土。” “在我决定开创第3批诸侯国之前,你们都可以无限制的扩充自己的国土,只要你们能够在这些国土上按照每平方公里最少100人的标准来安置和建设村庄,那这些土地就是你们的了!”刘旭话音落下,所有的老诸侯们,已经完全一改之前的态度,全都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些新诸侯们,恨不得立刻将各种人口和资源全都借出去。 毕竟对于这些诸侯王来说,开疆拓土是他们无法抑制的欲望,只是之前刘旭压制的很死,丝毫不给他们额外多开发领土的机会,他们目前也只能守着自己的三省之地过日子。 而现在合理的增加领土的机会来了,只要把人口和资源借出去,三十年后就能够拿走对方一半的领土,这恐怕也是三十年内唯有的机会了。 至于有没有更多的人力资源来接手这些地盘的问题,老诸侯国也没啥担忧。 因为30年后,小说帝国的土著官员就彻底成长起来了,其中有一些能成概率的能力恐怕也不会比映照角色弱多少,这些土著官员,就能够支撑起新土地的官员体系,而不是只能够依靠那些映照角色。 至于那些有志成为新诸侯的人,也对刘旭的这个政策赞赏不已。 首先有了这个政策,他们就不怕那些老诸侯国舍不得借出资源了。 因为老诸侯国的收获总量,在于30年后他们开辟出的新领土的总量。老诸侯国给出的各种初始资源和人口越多,那他们开发土地的速度也就越快,30年后老诸侯们收获的领土自然也就更多了。 所以这些老诸侯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的赠予他们各种人口和资源,从而保证30年后自己能够收获更多的土地。 那他们这些新诸侯们会不会而消极怠工呢?毕竟这30年好像都是在给别人打工呀! 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开发的土地还有一半是他们自己的呀,他们这30年里面开发的少了,30年后分到的土地自然也就少了,这是得不偿失的。 况且自己还的只是土地,之前借来的人口和资源却不用偿还,那这30年的时间里面,自然要想尽办法的让这些人口和资源产生更多的人口与资源才合算。 所以新诸侯们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开发新土地,整个新老诸侯的体系也就彻底盘活,上上下下都充满了活力,堪称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阳谋。 “主公是怎么想出这么狠的套路来的!”几位诸侯们互相对视一样,然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刘旭身后的诸葛亮身上。嗯,肯定是诸葛丞相的锦囊妙计。 对此,刘旭只能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因为这真的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呀! “那么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了,这八位新诸侯究竟是谁!”刘旭眯着眼睛,乐呵呵的说道。 第782章 新的诸侯王 “刘彻!”刘旭也不打埋伏,直接就喊了刘彻的名字。 “臣在!”刘彻非常老实的跪在刘旭面前道。 “我命你建立彻国,东方方向的领土扩展由你来负责,对应的帮扶诸侯国为吴国!”刘旭非常干脆的命令道。 “是,臣遵旨!”刘彻喜气洋洋的说道,而对于这个结果,大殿上下所有人都不例外,堂堂的汉武大帝,如果都拿不到单独建国的资格的话,那这里恐怕都找不到第2个有资格的人了。 同样得到此公认的,还有一个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秀儿自然也是拥有单独开国的资格的。 不过刘秀开国的方向在西方,和刘彻一东一西分开展开,而他的帮扶国则是魏国。 只是在刘秀和刘彻之后,就再也没有第3个能够得到所有人公认的人物了,所有人都在好奇这第3个是谁。 而刘旭显然是心中早就有了安排,他毫不迟疑的念出了这个名字道“刘恒” “臣在!”刘恒激动的走了出来。 “我命令你建立恒过,东南方向的领土扩张由你来负责,对应的帮扶诸侯国也是吴国!”刘旭道。 “是,臣遵旨!”刘恒高声说道,不过刘旭并没有接着宣布下一个,而是目视周围的人道“群臣可有什么意见?” “臣有意见!”结果还真有一人站出来,便是魏国的王朗,他道“陛下,文帝固然极为优秀,但文帝如果创建新的诸侯国的话,恐怕有所不妥!” “有何不妥?”刘旭好奇的问道。 “文帝虽强,但其能臣不足!”王朗道“文帝一朝的名臣,有许多都是高祖时期留下来的开国功臣。而这些开国功臣定然是都要跟着高祖一起的,如此一来,文帝手中的能臣干吏就会少很多,恐怕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的需求!” “言之有理!”刘旭点点头,必须要承认,王司徒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虽说文帝时期遗留下来的开国功臣并不多,大部分的臣子还是开国之后上位的,所以文帝还是能够凑出一批属于自己的臣子的。 但问题是,这些臣子里面在历史上留名的却不多,只有少数几个,这些人才是能够被映照出来的,其他的臣子就算能力很强,但只要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那就无法被映照出来。 刘旭自己手中也有统计数据,属于刘恒的映照角色,加在一起还不到20个,带着20个人去筚路蓝缕的开创新国家,确实有些难为刘恒了。 看到自家的孙子受阻,刘邦立刻起身道“陛下,臣的汉国人才越来越多,官员也越来越臃肿,韩国已经容不下那么多的人才了,臣以为不如就将周勃,陈平这样的开国功臣交给恒儿,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刘启也连忙站起来道“臣自问无法与父亲相比,臣之时到有一些名臣,如周亚夫,晁错,袁盎等人,都可以陪着父亲一同开创基业!” “你这家伙,周亚夫和晁错这两个人,你一个都用不了吧!”刘旭在心里面吐槽道。 “好!”刘旭点点头,认可了刘邦和刘启的要求,同时补充道“待朕封完了八方诸侯之后,其余位列诸侯之位的爱卿,也能够自行选择跟随的主公,前往各自的国家开拓!” “谢陛下”众人大喜,很多担心自己跟随的皇帝没资格开疆拓土的臣子们顿时安心下来,最少不用担心自己没活干了。 “刘洵”刘旭紧接着念出了下一个名字,很自然的,汉宣帝刘旭也就成为了第四个建立自己诸侯国的皇帝。 这个任命并不出人意料,毕竟汉宣帝和汉文帝都是史书里面公认的汉朝优秀皇帝,汉朝在他们手下也都迎来了治世。 只是接下来的8个就有些难以安排了,汉朝的好皇帝基本上都被挑了一遍,剩下的还要拔高个,就真的有些难度了。 于是乎,在众人的期待下,刘旭念出了第五个名字“刘庄” “臣在!”刘庄大喜,他难以置信的走了出来,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第五个诸侯王。 在华夏的历史上,像汉光武帝刘秀这样堪称位面之子的皇帝,在位面之子这个称呼出现之前,都有些显得默默无名,那就更别说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了,这是一个更加透明的皇帝。 可但凡只要熟悉汉朝历史的人就会知道,汉明帝堪称是东汉文帝,他几乎就复刻了西汉文帝干过的事情,整个东汉王朝基本上就是在他的手中走向巅峰时期的。 在汉光武帝刘秀手中没有完成的度田工作,就是在汉明帝手中完成的,也正因为度田制度的存在,才导致东汉时期的世家大族无法彻底剥夺小民的生存土壤,让东汉王朝还能够安稳的存续个将近200年的时间,直到后来的外戚和宦官,还有士大夫之间的斗争,才彻底将这些政策毁于一旦,进而引发了黄巾之乱。 但后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 在西汉的时候,匈奴前期还可以压着西汉揍,哪怕到了汉武帝之后,匈奴和西汉依然是打的有来有回,双方互有胜负。 可是到了东汉,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不管东汉朝廷烂成了什么样子,汉军在西域和草原依然可以横行无忌,每一次都能够暴揍匈奴,鲜卑等胡人,最后打的草原上都看不见匈奴人了,剩下的匈奴人要么成为了大汉的子民,给大汉牧马。 要么就跑到欧洲去祸害可怜的欧洲人去了,反正这草原是待不下去了,天天被东汉逮着暴揍一顿,谁受得了呀! 整个东汉也是西域都护府掌控力最强的时候,班超一人灭西域的故事也发生在东汉,哪怕在东汉末年,

相关推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一梦三四年   花花游龙+番外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在爱里的人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林峰林云瑶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壮汉夫郎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