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锦簇的感觉,各种花卉都种植了些。 但冯青青却是最爱月季。 她现在正准备做一些移植,等到天气转暖时,去找些月季的种子或幼苗回来重新栽种。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听到这与前天同样的敲门频率,冯青青一惊,不知这次又有何事。 她也没多想,赶紧站起来。 也没顾上双手都是泥,快步跑到门口将院门打开。 见门后是脸上有些焦急之色的方广进,她心中咯噔一声,难道是两位老人出了什么事情? 不等方广进说话,连忙开口问道: “怎么了?是干爸干妈那有什么事儿吗?” 方广进愣了一下,连连摆手: “没没没,爸妈没什么事儿,就是家里有些事,你现在方便的话,和我回去一趟。” 听到这,冯青青倒是心中缓了口气,老两口没事就好。 点头应声后就赶紧回屋,将手洗洗,稍微整理一下,就转身锁上门后跟着方广进往方家走去。 路上冯青青就从方广进这了解到了事情始末。 原来是今日老爷子接到京市他兄长的电话。 说是家中的小儿子在执行任务时受伤,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昏迷不醒。 此时已昏迷了将近半个月,家里人焦急万分。 本不想告知远在县城的弟弟一家,但时日已久,担心出现意外,这才告知了方老爷子。 第173章 抵达京市 方老爷子与他兄长两人,感情极好,自小相依为伴长大。 对几个侄子更是视为亲儿。 方大伯家有三个儿子,但比方老爷子家多了个闺女。 这次出事的是家里老三。 冯青青与方广进知道事儿着急也没耽误,快速的往方家赶去。 此时,方家老爷子却是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往门外望去。 不知为什么方老爷子对冯青青有着莫名的自信,他总觉得这次他那小侄儿唯有冯青青能够治疗。 看到这会儿小儿子还没将人带过来,他对着另外两儿子方广仁与方广伟不时的发着牢骚: “你三弟现在做事越来越不靠谱了,这都多久了还没回来。” 两人听着他老爹这迁怒之语,心中默默翻了个白眼,心说这才多久,是您老人家太着急了,还怪小弟太慢。 不过两人知道老父亲现在心中焦急,一刻都等不了,只静静陪在旁边。 方老太倒是劝慰了两句: “你也别着急,应该很快就到了,而且大哥那边打电话,也只是说没醒,想来还没到要紧时。” 老爷子知道老太太的意思,也是胡乱的点了点头。 只是一会儿坐在椅子上,一会儿站起往门口望去。 此时,方老太早已将大门敞开,方便两人上楼后就能够进到房间。 没几分钟,几人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听声音好似两人。 方老头本来坐在沙发上听到声音忽然从沙发上坐起,连忙看向门口。 果然没多久就见到冯青青与方广进两人进屋。 看到冯青青过来,老爷子连忙站起来,快步走到她身边,双手拽着她的手,拉到沙发上坐下,这才急切开口: “青青,今天干爸可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求你,你可得千万要答应啊!” 听到他如此说,冯青青连忙回道: “干爸,瞧您说的什么求不求的?但凡有事,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听到冯青青如此承诺,老爷子这悬着的心,才微微放松了些: “好好好,干爸知道你是好孩子。 现在干爸,那是谁也不信,就信你。 路上广进应该和你说了吧? 是你大伯家的老小,我侄子...” 说到侄子又唉声叹气了一会儿。 想到现在这情况,大哥大嫂两人在家不定怎么伤心难过呢。 这会,他是一分钟都坐不住,连忙拉着冯青青的手站起来: “你看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坐一旁实在看不下去的方家大儿子方广仁,对他老爹的雷厉风行也甚是无奈。 且他心中对老爹过于看重冯青青有些不能理解。 虽然他知道这干妹妹医术不错,听说针灸更是他的拿手绝活。 但他堂弟毕竟是在京市那种藏龙卧虎之地,想来是不缺医学泰斗之类的人物。 他那堂弟应该也是看过不少。 但现在都还没醒来,那就不是普通的病症。 那样的人都治不好,他干妹妹过去了就能起作用。 方广仁看他老爹那意思,仿佛只要他妹妹出手,必定手到擒来。 他此时都有些担心,他老爹去京市后会闹出笑话来。 想到这里,他就叹了口气,希望不要如此才好。 但看他爸这时明显谁也不相信,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只相信他这干妹妹,也不知道干妹给他爸吃了什么迷魂药。 而且他觉得更为神奇的是他妈竟然也任由老头子折腾,心中暗暗摇头。 心道:去看看也无妨,哪怕长长见识也好。 方广伟与他大哥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与冯青青接触不多,也就是之前认亲宴与结婚宴回来见过两次,其他均从小弟以及爸妈口中得来的。 暗自揣摩着:是不是爸妈和弟弟在小县城待久了,见识都浅薄了许多? 哪怕这姑娘将他们老爹的病情治疗后大大改善。 也不能罔顾事实吧。 但两人也都是心有城府之人,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或表现出。 对于老爹的有些想法,不影响原则的也愿意配合和尝试。 这次更是如此,不就多一个人去京市吗? 这倒不难! 也就是多加个位置的事。 方广仁和方广伟两人来时是开车过来,此时倒也方便。 老两口加上冯青青坐在后面。 方广进只能留在家看家。 冯青青拜托方广进去县医院帮她请半个月的假期。 她作为一个正在学习阶段的实习医生, 还没有坐诊。 她想回去收拾几件换洗衣服,都被后面的方老太拍了拍身上的包裹。 几人上车后直接启程出发。 最后冯青青只能这么就双手空空的跟着车子去了京市。 最后,临走时麻烦方广去公安局和何永安说交代一声。 方广进摆了摆手,示意都会安排好。 武装部与公安局距离不远。 他甚至知道最近县公安局遇到一件大案,局里上上下下忙翻了。 最后冯青青才靠回座椅上。 此时开车的是方老大方广仁。 副驾则是老二方广伟。 他们所在的县城离京市并不是十分远,还不到一千公里 。 众人焦急,方广仁速度开的很快,下午时分几人就来到了京市军医院。 找到病房后,就只见门口坐着大伯母李文静一人。 本在沉思,突然被脚步声惊扰,抬头一看,竟是老二家一家几口过来了。 李文静连忙站起来迎接一行人。 冯青青观察着这大伯母,说是已经六十余岁,但保养得当,看起来也就五十来岁。 路上时,冯青青已从老爷子的口中得知:方大伯虽年纪比方老爷子大两岁,但他职位较高,还没有从岗位上退下来。 每日都很忙碌,这次小儿子出了这事,前前后后都是大伯母一人在打点,间或其他几个子女在帮忙。 但其他人都有工作,辛苦的还是大伯母一人。 大伯母看起来斯斯文文,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没休息好,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憔悴,眼睛也是微微有些浮肿。 神态萎靡,无精打采。 看起来打击颇深。 一个当母亲的,儿子遇到这种事,最操心、难过的就是母亲。 第174章 方家大伯 大伯母李文静退休前原是部队里的一名文职人员。 前些年退下来后就在家含饴弄孙。 这次小儿子出了这事,这段时间,那是吃不好、睡不好,焦虑过度。 也是隐隐有些支撑不住。 毕竟已是六十几岁的人了。 但她生性坚强,坚信一向优秀的小儿子绝不会就这么一直躺着。 此时看到老二一家风尘仆仆从外地赶过来,也是心中深感欣慰。 微微打起精神与众人寒暄几句。 此时看到一个陌生小姑娘跟着老二两口子一道过来,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弟媳妇方老太。 方老太这会儿连忙将冯青青的手拉起来,介绍道: “大嫂,这青青可是我们两新认的干女儿,我们两一直没个亲闺女,如今她啊,就是我们亲生的。” 李文静看都这时候了,老二一家竟然有心思带一个干女儿过来。 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但面上倒没说什么。 只是不甚在意的胡乱点了点头。 之前在路上时。 冯青青已和老爷子强调过。 她虽是被叫过来给大伯家的哥哥诊治的,但她毕竟年纪小、经验少,不熟悉的人不清楚底细。 到底会不甚信任。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得先和方大伯沟通一番,将详细情况一一告知,再由方大伯来做决定。 当时方老爷子虽勉强同意,但冯青青看的出来,哪怕大伯不同意,想来这老爷子就是绑着也要让冯青青看的。 方广仁与方广伟也都同意冯青青的提议。 哪怕是至亲,但到底是两家人。 没经过主人家的同意,擅自治疗,这可不妥。 特别是这可是首都,还是不能鲁莽行事。 万一有个意外,也是众人不想看到的局面。 以方老爷子的意思,那是到了医院,就得让冯青青上手治疗。 但他毕竟不是无知之辈,只能耐心等着他大哥。 同时心中有些遗憾,他女儿如此优秀的,给人看个病,竟然还需要被允许。 有些为青青抱不平,拍了拍冯青青的手,示意她不要受此影响。 冯青青倒是能看得开。 她知道自己的情况,虽然现在看起来,各方面还不错,但那也是空间加持。 若离了空间,想来也会普通许多。 对于很多人以貌取人,倒也能理解。 此时到了医院后,一行人也没提让冯青青治疗的事。 接着众人来到了病房。 此时那大伯家的小儿子正躺在一张单人病房的病床上。 看起来像睡着了似的,无声无息。 李文静看到儿子静静躺在那里,没忍住,从口袋里拿了张帕子擦了擦眼角湿润的泪。 最近这段时间她没少哭,只是眼泪已经有些哭不出来。 但每每想到她之前那健康、优秀的儿子就这么躺在这里,她就心如刀绞。 每日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至深夜。 最近几日她甚至心中暗暗祈祷:如果儿子能清醒过来,哪怕让她减寿十年,她都毫不犹豫的同意。 方老爷子几人在电话里只是简单的被告知,此时看到之前活泼有朝气的年轻人,就这么一动不动的躺着。 心里都很难受。 特别是方老爷子,坐在病床旁,握着方广英的手,也是哭的老泪纵横。 冯青青这时才知道病人叫方广英,是一位现役军人,而且是一名营长。 听说这次是带队出任务受的伤。 伤势有两块,腿部骨折,已无大碍。 但这人是从一个陡峭的山坡上滚下来,除腿部外,脑部也遭受到了重击。 这也是这次还没醒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脑部可是人体最复杂地方。 脑里有淤血,但经过治疗,医生拍片发现淤血已慢慢在减少,但不知为何就是无法醒过来。 医生也无法判断是永远醒不过来,还是只是暂时性的。 方大伯之前也遍请了京市脑部专家,但看了片子后,意见与现在的医生一样。 无奈,只能先这样等待着。 家中人对现在这种情况,实在是难以接受。 特别是李文静,小儿子如此优秀、如此年轻竟成了植物人。 冯青青听到是脑子被严重撞击后的后遗症,也是心中一凛。 从古到今的医术,不管是中医或西医,在脑部治疗上都比较棘手。 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冯青青对此也并没有十足把握,如果方大伯家同意她医治。 她也只能勉力而为。 但结果如何,她也不敢保证。 但至少不会比现在差。 她虽如此想,但想到老爷子对她的殷殷期盼,估计最后还是不能袖手旁观。 众人在病房里见过方广英后,就来到了医院附近的招待所暂时住下。 坐了大半日的汽车,冯青青还好,到底年轻。 两位老人家可就受不住了,特别是方老爷子,硬撑着一口气,刚刚又哭了会儿,这会儿却有些吃不消,进了招待所后就躺下了。 冯青青这会也没顾上休息,来到老两口房间给老爷子做了头部按摩。 不一会儿,老爷子就深沉的睡了过去。 其他几人也都休息了会。 天将黑时一家五口坐车来到了方大伯家。 客厅里。 方大伯个子高大魁梧,面容严肃。 看到亲弟一家过来,也只是面容缓了缓,并没有明显的神情流露出来。 只是对弟弟这次过来身体状况比之前好了许多多看了两眼。 方老爷子此时来到哥哥面前倒似年轻了许多。 话明显多了起来。 但他心中可是谨记着正事,没说两句,就将冯青青拉到前面来。 看着方大伯,这才开口: “大哥,这是我新任的干女儿,我和兰月可是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看待的。” 他说完一脸郑重的看向哥哥,那表情很像一个孩子想得到家长认同的执拗感。 冯青青微微有些尴尬。 她认亲也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此时倒让她不知如何自处。 方大伯听到弟弟的话,倒是认真看了几眼,只觉得这姑娘看起来倒不像心思复杂之人,想来不会惹出太多麻烦。 弟弟这么喜欢,就养着也没甚大碍。 点了点头,也没反驳,算是接受。 第175章 给方大伯诊脉 方老爷子倒是对哥哥那明显有些敷衍的态度不太满意。 还想再说什么,就见冯青青连忙扯了扯老爷子的衣袖。 凡事过犹不及。 她知道老爷子的心理,但有些时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被冯青青这么一扯,老爷子倒也明白过来,只是他刚刚有些着急。 在他心里,青青可是最好的。 也希望她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此时客厅中坐了不少人,分别是方大伯的另两个儿子与女儿一家。 这段时间家里因老三出事,一家子愁云惨淡。 此时看到二叔一家子过来,心情总算微微好了些。 接着方老爷子将冯青青介绍给他几个侄儿与侄女儿一行人。 众人见这时候了,二叔竟将这不知哪门子的干女儿给带过来了,心中虽有不悦,到底忌惮着方大伯,都淡淡的点头应付了事。 方老爷子虽心中有些不快,但也知此时不是计较的时候。 方老爷子人老成精,刚刚只是有些着急,此时反被几个侄儿略微冷淡的对待后,方有些回味过来。 换位思考,毕竟不了解,第一次见面,倒也能理解。 想到此,老头子转头看向他大哥方大伯,开口低语: “大哥,我们去你书房聊一会,我有重要的事想和你说一下。” 方大伯对他弟弟的说法弄的愣了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知他这个早已退休在家的二弟有什么事情客厅里不好说,需要去书房密谈。 但看到弟弟站起来,这才点了点头。 两人往书房方向走去。 同时边走边琢磨着:他这弟弟这次过来总觉得有些神神叨叨,不知这次是什么事情。 书房 待方大伯听到弟弟的一番情况介绍后,一时有些不知怎么回应。 他看出来老二是真心实意的替小儿子着急,也在想办法。 但这个办法,实在让他有些难以认同。 而且,确如方家几人过来时在车上所讨论那般。 他这小儿子在军队表现出类拔萃,前途远大。 出了事后,不仅家里人着急,他自己更是亲自出马联系了这方面的专家。 经过多轮的会诊后得出一致意见。 病人最终能否醒来不确定。 以现在国内的医学水平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现在他这弟弟带了他这个新认的干女儿,看起来二十来岁,竟强烈要求由她治疗。 此时方大伯心想若站在面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大胆色小子
云翻雨覆
痞子修仙传
[快穿]那些女配们
烈驹[重生]
绝对占有(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屌丝的四次艳遇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