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要犯事了,就往扬州城里跑,也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在马家更是无人敢搜。 按理来说,马家有朝廷的盐引,掺和私盐生意只会倒自家的买卖。 可是盐商也是有地盘划分的,马家兄弟不满足现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才兵出奇招。 汪宁德这人平日里看着和和气气的笑面佛,该出手的时候那叫一个果断,直接把马家的七寸给卖了。 马曰琯看着几个通缉犯,只恨自己手软没有处理掉他们,也怪苏烨动作太快突然就查抄了马家这让他们根本没时间反应, 好在,这几个人认了下来。 马曰琯粗声道: “请钦差大人明鉴,小人实在不认识他们,应该是府里有人不规矩,待我查出来,一定亲自交给钦差大人。” 窝藏朝廷通缉犯和领头买卖私盐可不是一个级别的罪过,更重要的是马曰琯随时能找出几十个人能替他顶这个雷。 苏烨没有实质证据,只要自己咬死不认,他能怎样? 苏烨只是看向朱棣笑道: “你看看,到现在他还没懂游戏规则。” 看着马家兄弟,苏烨抬手指着朱棣道: “这位,当朝皇子,贵为亲王。本官乃圣上钦封永宁侯,钦差,我们两个你们玩游戏,你觉得你这么一个弃车保帅就能搞定?” 马曰琯脸色铁青,马曰璐更是满脸不服,苏烨看着马曰璐道: “至于你,你告我们?哈哈哈哈,堂下何人,状告本官,本官亲自审问此案。” 苏烨笑得那叫一个乐,朱棣心中酸爽,这苏烨说话怎么就这么爽。 “你们,目无王法!” “老子就是王法!” 朱棣朗声道。 “证据?狗屁证据!今天我就直接告诉你,我就是看你不爽找个机会弄死你!别说我没给你机会,大可以看看有没有我的关系硬。” 俯身看着马家兄弟,苏烨缓声说道。 话音落下,马家兄弟彻底慌了,马曰琯更是面如死灰,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这,不能这样啊!不公平! “大人,我们认栽,您说一个数,马家必定倾其所有,求大人给我们一个机会。” 马曰琯虚声看着苏烨,感觉下一刻就要猝死一样。 朱棣靠着苏烨的肩膀: “糊涂,弄死你,这不全是我的吗?” 在这个强权至上的时代,像马氏兄弟这般认不清形势....不对,应该是苏烨和朱棣太不当人了,零证据零口供办案,朱元璋来了都得说脏。 正好,马家的铺子遍布两淮,甚至其他省份也有涉足,这不正好吗。 做事就做绝,斩草要除根。 朱棣直接带领锦衣卫,将马家掘地三尺,能抓的人全部收监,能藏钱的地方全部翻出来。 这些盐商,是‘真’富可敌国。 仅仅是家里的书画古玩,那都是一车一车往外来。 全扬州的懵了,刚收到马府被围还没多久,这边就动手抄家了。 马家怎么了,犯天条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转战苏州,无生老母? “告示上说,马家盐商,倒卖私盐,罪无可赦,过两天就要明正典刑了。” “呦,真的啊?这马家这么有钱,怎么还干这种事?” “谁会嫌钱多呢,我看着马家算是完了。” 官府的告示下,百姓们围观不已。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些有钱人要死了。 可是对于其他盐商来说,他们全都要死了。 知府衙门,噤若寒蝉 原本马家兄弟的位置早就空着了,不时有人看向汪宁德。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种事除了地头蛇谁回知道。 既然如此,谁卖的马家兄弟,显而易见。 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方寸大乱,这已经不是什么加不加税,服从不服从新政的问题了。 朝廷派的这哪里是钦差,这是疯狗啊,他们真敢杀人。 以前对于省衙门那些布政使的法子,好像对这两个人不管用,他们根本不在乎地方‘民怨’,就是死要钱。 苏烨觉得史书上最可笑的就是,民怨沸腾了,那时候的百姓哪里发的出声音,所谓的民怨,不过是世家大族们的抗议。 真正有民怨的时候,那是扛着锄头进京城造反。 “咳咳,我汪家,捐钱三十万贯,盐船三艘。” 汪宁德说完喝了口茶,不顾其他人的震惊起身便走: “诸位大人,汪某家中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其余的你们自己商量吧。” 说罢,汪宁德转身离开。 经过此事,汪家必然被其他家族排挤,汪宁德只能是一条路走到黑了,如果能巴结上苏烨,爷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三十万?!这个汪老狗是疯了吗?!” “他汪家拿钱不当钱,我家的钱还金贵着呢!” “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三十万来啊,要是让那煞星觉得我捐少了,我还不和马家兄弟一样!这汪宁德这是干的什么事啊!” 首坐上,彭明转动着手中的佛珠,就好似老僧入定。 摊上这么一个皇帝,这么一个钦差,他这个父母官是两头不是人,只能充聋作哑,祈祷自己能度过这一劫。 钦差行辕 苏烨也是乐得发财,尤其是朱棣,嘴都笑裂开了,还在专心清点从马家抄出来的东西。 有钱人家都是狡兔三窟,朱棣还嚷嚷着再审审马家兄弟,肯定还有小金库。 仅仅是今天半天的收获,就从马家的家里和商铺里查出四十万,还有哪些小金库和不动产、生意,仅仅是马家一家就能抄出来近百万贯。 这是什么概念,苏烨把扬州府搜刮干净,估计转瞬能搜出来一整支郑和宝船船队。 奈何不行啊,苏烨也觉得是该见好就收。 等再其余人身上捞一波,已经远超自己的预计了。 苏烨能这么干,也是因为朱元璋的鼎力支持,因为这笔钱只能用来组建海军和建设市舶司上。 自从那天差点被汪成龙射伤,苏烨就不让两女出门了。 这里不比京城,什么都不方便,也就只能陪着两女在家里玩。 苏烨也借着巡视下属的机会,光明正大的关心关心观音奴。 数日时光一晃而过,朱棣这几天苏烨根本见不着人影,属于是掉进钱眼里了。 将马家一案定着死案,卖出马家的家产,掏马家的小金库,再加上从盐商那‘募捐’的钱,总计高达两百多万宝钞。 朱棣人都傻了,搜刮一个扬州,就能搜出来这么多,那要是...... 总计在扬州停留了有十天,苏烨这才动身前往苏州。 如今的大明,卫所还没有松弛到能让倭寇流窜到苏州杀人放火,所以安全问题不比多虑。 启程的那一天,扬州城里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大家族那是喜极而泣,抱头痛哭。 汪宁德恭敬的站在苏烨身旁,苏烨轻声道: “你放心,你的功劳本官都记着呢。”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汪宁德连忙躬身道: “誓为大人效力。” 而苏烨的恶名,早就是风一样的传遍周围的州城。 从扬州启程,龙舟第二天中午就能到苏州。 扬州城苏烨只是抱着圈钱的想法去的,苏州却不一样,则是苏烨此行中的重要途径点。 苏州是明朝最大的丝织业中心,拥有大量机户和机工,早期形成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产业形态,是最适合匠作司发展的温床。 不仅是纺织业,冶金、造纸等产业苏州也是全国龙头之一。匠作司无论是研发机器,还是销售机器,天下再也没有比苏州更适合的地方了。 而且苏烨,之前张德贵就在这里有大小三座工坊。 由于苏烨和朱棣在扬州‘威名赫赫’,苏州的官员是生怕这哥俩挑出来一点毛病,举城欢迎钦差卫队,岸上人山人海,苏州官员事极尽所能恭迎苏烨。 朱慈安和朱慈溪难得见到这样的场景,饶有兴致的再甲板上眺望着。 苏烨却不喜欢这样的场景,每每这般,肯定是官府下令勒令百姓上街欢迎,不够恶心的。 下了船,苏烨搬出圣旨来立刻斥责了苏州知府和衙下官吏。 朱棣在一旁劝道: “我看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是是是,下官一定谨记,” 苏州知府冷汗直流连忙说道。 苏烨冷哼一声,也并未多说,只是启程前往钦差行辕。 路上,苏烨支会苏州知府将全城有头有脸的作坊都标出来,还有那些商户老板,自己要抽空巡察一番。 进了苏州城,比起扬州却是另一番的场景。 仅仅是路上。苏烨就见到了许多正在开工的作坊,苏州街面上也是各种随处可见的小作坊,纺织、染布等,商业如此繁华,在如今的大明也是独一份了。 坐在车上,苏烨正看的饶有兴致,街边路过的几个小孩高唱着童谣跑了过去。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白阳世界......” 苏烨皱了皱眉,感觉这词有点耳熟。 无生老母?这不是白莲教吗? 即便是在明初,这东西也是被朱元璋定成邪教,严厉打击的,怎么在这苏州城里有人敢这么正大光明的宣传教义? 第二百六十九章 调查白莲教,技术输出 白莲教几乎是横跨数个朝代,从南宋开始,从一个正常的佛教组织后来几乎是成了造反的代名词。 元末的时候这些人就不安分,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当初朱元璋参加红巾军、明教,其中就有白莲教的影子。 得取天下之后,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自然清楚这些人的祸害。 有些人说白莲教造反,只是因为天下不安。实则即便天下太平,这种邪教组织也是祸害。 太平时期坑蒙拐骗害人钱财,乱世当中以信众裹挟百姓造反,实际上害死的人比救的人多得多。 大明律明文规定,信崇邪教者,首恶绞死,从之视情节轻重处死或流放。 脑海中萦绕者疑惑,苏烨随人来到钦差行辕。 虽然比不得汪家别院豪华,却也是别有风情,让人眼前一亮。 吩咐其余人安顿下来,苏烨抬手召来二虎道: “这苏州应该也有锦衣卫的卫所吧?” 二虎愣了一下随即道: “有。” “那这苏州城可有什么异样?” 二虎摇了摇头,皱眉道:“可是有什么问题?” 苏烨只是奇怪的摸了摸下巴道:“你去让他们查一查,苏州城内最近是否有什么信奉妖神邪祟的教派。” 二虎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离开。 随即借着支开二虎的机会,苏烨将取来锦衣卫的奏折,了解苏州城内的情况。 调查白莲教也是苏烨偶然发现,也没当回事,毕竟此行的目的不是这些人,天下平定,这些人也就只能骗骗钱,成不了大事。 这苏州城也是有说法的,这些巨商富贾虽然没有那些盐商在朝中的关系深厚,却是商业脉络遍及天下。 ‘苏造’的名头可是如雷贯耳,如果能将苏州打造成匠作司南下第一站,自然是伴随苏造的名头传遍天下。 第二天,苏烨也是跟随苏州当地的官员巡视苏州城内成熟的大型作坊。 扬州一战,苏烨再次打出威名,再者苏烨也没有直接表现出要动江南士绅的根本利益,所以目前没有人敢捋虎须,一连数天便再也没有意外。 而且苏烨也见到了老熟人张德贵,上次事件后张德贵自知卷入了不得了的事情,扭头就跑路了。 谁知道苏烨是追着他杀,他是跑也跑不了,躲也不敢躲,苏烨也懒得多和她说。 反正有那个雷德,张德贵的作用有的是人能代替。 而且,苏烨命人将随身带在船上的几台纺织机分别摆放在苏州城几个繁华地带,当众展示。 “诸位且看,这便是匠作司的最新产物,用来代替你们现有的纺织机。” 苏烨亲自为这些大作坊主介绍,而且还特意让张德贵出来介绍证明。 闹市之中,无数人皆是看着这台怪异的纺织机,从未有人见过这样的怪物。 伴随着机器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机器动起来了。 全场一片哗然,震惊的看着那台纺织机。 不仅是用人更少效率更高,而且产量更大,仅仅是初代机型便彻底碾压人工队。 “老天爷,那是什么怪物?” “别胡说,那肯定是神仙纺织用的宝贝!” “我看啊,这么厉害,肯定是皇帝用的纺织机!” 朴实的百姓总想着,皇帝锄地用的锄头,肯定是金锄头。 在座的纺织主也是震惊不已,要是朕有这种东西,那得省多少钱,省多少人力物力? “敢问钦差大人,这样的宝贝我们能否买一台?” 有人大着胆子询问道。 苏烨淡笑一声: “这是自然,在场的所有人只要是我大明百姓,都可从匠作司和皇家商行采购这样的机器。” “一个月之内,匠作司和皇家商行将在苏州创办商铺和机器作坊,专供各位使用。” 话音落下,顿时周围议论纷纷,这样的宝贝,不要是傻子。 而苏州的官员则是更奇怪了,他们以往听到的都是苏烨的恶名,尤其是苏烨此次南下,还是兼顾者新政这项邪恶任务。 可是到头来,这个苏烨怎么成了带货主播了? 苏烨也鸡贼,没有说明机器产能和缺点,就是哄着这些冤大头给自己交点实验经费。 我不傻你不给,大明科技怎么发展? 当然,苏烨也不是纯坑蒙拐骗,机器确实能用,就是大问题不确定小问题不间断,只是不会坑那些小作坊主就是。 新式纺织机价格昂贵,只有那些大商户才能采购的起。 苏烨在闹市中展示这一招,果然出了奇效,不出几天,民间中就把匠作司吹得神乎其技的,都快成天上玉帝派来的工部官员了。 每天商行办事处接待的作坊主简直是络绎不绝,源源不断,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将生产线搭建起来,输出科技的力量。 一切都在稳中向好,而且苏烨得到消息,日前五千新军已经赶赴明州,如果不出意外,剿灭倭寇之后还可以南下乘海船抵达钦州。 钦州地处北部湾,是广西的重要港口,而且距离中南半岛的东南亚藩国们是咫尺之遥。 日前藩国的使臣回国后,向他们的国王表达了天朝大皇帝的意思。 反响很不符合预期,即便是再昏庸的国王也知道,如果这样给大明朝输血那就是自取灭亡,怎么可能就这么答应下来。 那不是成了大明的输血库? 尤其是安南,反应很激烈,其余多数国家都是委婉的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 所以,适当的时候,朱元璋要教这些人做人。 没多久,二虎却将前几天苏烨让他办的差事回报上来。 那些童谣虽然事喊着白莲教的口号,却是一个名为青阳仙教的教派,听说在苏州这一带笃信的人很多。 苏烨研究过,其实就是照抄白莲教的教义,算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既然如此,那就通知苏州当地的卫所,剿灭了这些人。领头的全部处斩,不究信徒,让苏州知府衙门发动各乡保长,清除邪祟。” 苏烨没有多想,直接给对方定型,剿灭了也就是了。 二虎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递给苏烨: “明州急报,陛下有旨,让你过目。” 第二百七十章 调动水师,初开海禁 苏烨接过奏折,奏折中所说,无非又是倭寇犯边。 此时的朱元璋就是很急,以往烦心的事多了,小小的倭寇也就不扎眼了。 可是现在一心要搞洪武盛世的朱元璋,怎么看怎么觉得扎眼。 不仅全权委任苏烨统筹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四省除倭事宜,圣旨已经随行下方到各省布政司衙门,由苏烨统一规划。 虽然军权不在苏烨手上,计划却是由苏烨制定。 泉州水师提督花炜手下的水师战船,还有五千新军,四省中的十六卫所听从调遣。 看完奏折,苏烨点了点头,也觉得此事不用再托了。 区区倭寇,不过弹指灰飞烟灭罢了,重要的是如何根除这种人祸。腾出手来,苏烨还要和李善长那些士绅门阀斗法呢。 其实根除倭患,除了大明的政策调整,倭国那边的状况也是十分重要的,苏烨记得,现在的倭国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国内政治混乱导致倭寇活动猖獗,北朝幕府与南朝政权均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势力,部分大名甚至默许或支持倭寇劫掠中国沿海,以获取利益 。 洪武二年,朱元璋遣使与北朝幕府交接,商谈倭患问题,明使或被杀,或被囚,在之后的几次出使也都不了了之。 真不怪朱元璋咬碎牙把这口气咽下去了,现在的倭国比鸡肋还鸡肋,又远在海外,那时候国内还动荡不安,除非朱元璋疯了才会起兵攻倭。 倭奴敢这么狂有三点原因,蒙古人两次远征倭国皆是遭遇风暴,大败而归,倭奴谓之护国神风,对天朝的畏惧大大降低。二来,元朝这么多年的动乱,倭国幕府名存实亡,地方诸侯割据,双方都是无法管控下面。最后就是一点,隔着汪洋大海啊。 回到后
相关推荐:
重生八零年代小媳妇
羌笛何须怨杨柳(年下1V1)
假如可以重来(1V1 金主 背德)
恶龙与王子
大总攻的自我修养
肉饼子炖蛋短篇合集(H)
余岁长安
爱情公寓同人
乔木森林【强制爱】
相貌平平,但清冷万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