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 但真正让人们保持住冷静的,还是得归功于国王。 在不久之前,国王成功地将科思索亚从瘟疫中拯救出来。而如今,国王就在东南。这让人们面对爆发开的黑死病,有了一份宝贵的冷静和理性,没有演变成恐慌。 瘟疫群船在一月初,的确对罗格朗东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在那段时间,东南的城市接二连三地感染了瘟疫。 那段时间里,国王的马车几乎每一天都在路上。一天中,国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从一个城市赶往下一个城市。得益于国王、王室舰队,各个城市的应对措施,终于黑死病在罗格朗东南沿海逐渐地被控制住了。 马车碾压着路面的积雪。 内务总管在刚刚将从蔷薇王宫而来的信交给了国王。 国王一手按着额头,一手拿起了信。 信是他的堂兄约翰将军写的。 在信中,约翰将军告知国王白金汉公爵率领亲兵出征,并且将蔷薇王宫暂时交付到他手中的事。在信的末尾,约翰将军向国王提出了一个请求。 ——他请求出任国王的“捍卫者”。 国王看着信末约翰将军带着几分紧张的话,微微笑了一下,将信纸放到马车中铺设的矮桌上,提笔应许了约翰将军的请求。 “低地国家……” 写完给约翰将军的回复,国王有些疲惫地靠在车厢壁上,这段时间来频繁地打开地狱之门,对于国王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北地具体的战报同样送到了国王手上。 看到关于纽卡那叛军竟然拥有精良的装备之后,国王已经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低地国家与罗格朗北部隔海相望,以“海上帆船”闻名的低地国家当然有那个能力,借着商船的遮盖,将支援叛军的武器装备秘密地送达罗格朗的北部。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北地的这场叛乱蓄谋已久。 看来,圣廷为了让罗格朗陷入战火,无暇顾及圣廷建国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 马车停下了。 这里是这趟“瘟疫”之行的终点,这是最后一个被大规模感染的港口城市。 在赶往每一个被感染的城市之时,国王已经下达了命令: 他要求,所有沿海城市进行面对瘟疫的自卫活动。每一个城市每天都要让人在眺望塔上观察逼近的疫船。并且每座城市都要架起投石机,一旦有非王室战舰的船只逼近,不用做任何沟通,直接击沉它们。 如果这样的命令,是在瘟疫袭扰罗格朗之前下达的,肯定要遇到重重的来自“人道”的指责与阻力。 然而,如今,这些沿海城市已经前所未有地近距离接触了黑死病,就算有“慈悲者”想要说话,也会被其他更加在意自身安全的声音淹没。 城市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国王解决猝不及防下被感染的城市……在这样的应对下,预言中的“死亡群鱼”未能真正逼近罗格朗的海岸,瘟疫被控制住了。 等到粮草筹备完毕,各地服从兵役的骑士聚集完毕,国王就将离开稳定下来的东南,亲自北上加入战争。 冷风里,国王走下了马车。 他仰起头,看着车队飘扬的蔷薇王旗。 为什么蔷薇家族最终选择了“猩红”作为自己的标志? ——因为一个国家的旗帜,总是被鲜血浸染。 ……………… 什么是战争? 血、火、荣耀。 这些是那些掌权者,交锋者拥有的东西。 但是对被卷进战火中的普通人来说,还有其他的——呻吟的伤员,横躺的尸体,难辨是非的仇恨。 起于1432年末的战火在北地蔓延开来,像个巨大的怪物,一点点地吞噬着生命。罗格朗设立在纽卡那境内的集市城镇,被卷进了这场叛乱。 城镇堡垒的外墙被推翻,获胜的叛军骑着战马冲进了移居此地的罗格朗人市镇,集市的商人,平民……不论男女老少都遭到了屠杀,财富被劫掠一空。然后烈火在遍布哭嚎的自治镇上燃了起来。 布列尔就是这样一个罗格朗在北地建起来的自治镇。 三天之前,北地叛军攻下了它,于是灾难的一幕在这个普通的小镇上演了。 “院长。” 两名穿着黑袍的年轻牧师抬着担架匆匆地走进了布列尔修道院中。 这个不大不小的修道院是在战火中唯一幸免于难的,叛军没有踏进修道院。在城破的时候,附近的不少人就躲进了修道院,修道院安尼尔院长庇护了他们。 此时修道院中尽是伤员的呻吟,担架已经摆到了院子里,教士们这些天来穿梭在废墟中,替死者收敛尸体,发现还活着的就带回修道院。 拯救病人伤员和施济穷人一样,都是写进《圣本尼的规矩》的准则。 神爱世人,于是要求他的信徒也爱世人。 布列尔修道院的院长,安尼尔神父很快地走了出来,他同教士一起为伤员清洗了伤口,并念了短短的一段圣书。 等到新的伤员安置好之后,安尼尔院长回到了十字架前。 这些日子以来,他的脸上总是笼罩着忧愁。 “院长。” 年轻的勒米神父跟在他身后,他忧虑地开口。 “您担心的事发生了。” 安尼尔院长抬手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痛苦地说:“这是罪孽啊。” 安尼尔院长与勒米神父的口音都带着深渊海峡东侧的色彩。 在二十多年前,安尼尔院长是圣廷最年轻的神学天才,他被认为很有可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腹黑哥哥。霸道爱》
高达之染血百合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小怂包重生记(1v2)
大唐绿帽王
生存文男配[快穿]
御用兵王
我以力服仙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