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厚实,细节上又不做装饰,线条相当简洁。 这更符合林千秋对沙发这种家具的审美,而且说实在的,小户型就不适合用造型太华丽的西式家具!那种造型古典的西式大家具,一开始就是为了大房子设计的。放在小房子里只会显得空间压抑,本身的质感也凸显不出来,反而让人觉得是廉价的仿品。 在亲身坐过之后,林美惠倒是对这款沙发有所改观,虽然外观显得‘简单’了一些,但坐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再加上导购小姐在一旁的说明,让她明白了这款沙发的皮有多么多么好——知道这些后,真的就感觉这款沙发和其他沙发比,出类拔萃了起来。 当然,如此出类拔萃的沙发,价格也相当出类拔萃了。光是沙发,不算配套的茶几什么的,也要32万円...这可是新款大彩电也才15万円出头,容量在200L以上的双门大冰箱,价格基本可控制在10万円以内,空调十万円出头可以买一台,主流双缸洗衣机更是在4万円左右...的时代啊! 这个时代有所谓家庭三神器,即大彩电、空调和汽车,32万円足以完成三神器中的前两样,多余的钱还能买台普通冰箱呢! 就算是三神器中最贵的汽车,在1981年的当下,不强调品牌,选择日本产的普通轿车,100万円出头也能拿下了——算得上豪车的日本车,则在四百万円左右,而国外进口的豪车才贵,动辄上千万円,甚至两千多万円! 所以一张沙发32万円是真的贵,贵到林美惠侧目...不过林千秋倒是觉得没问题,毕竟东西的品质摆在那里。而且几十年后,一张品质顶尖的名牌沙发,价格超过一辆车又有什么奇怪的? 也就是当下是1981年,等到1984年以后,日本人一天比一天浮夸,在消费上也毫无节制后,就不会觉得买一张32万円的高级沙发有什么问题了。甚至会这都嫌不够,追求更贵的呢——其实更贵的沙发‘边际递减’,贵上很多也不见得能有多少品质的提升了。 这些看的分明的林千秋没怎么犹豫,就拍板买了。 “虽然贵一点,但品质很高,这样也可以一直很舒服地使用吧?”导购小姐暂时离开去开单时,林千秋就用这句话说服林美惠放下了对沙发价格太贵的介怀。 这话在几十年后的华夏,不见得能说服人,还有可能被打上‘被消费主义洗脑’的标签——谁说的贵的东西就一定好?一定能用得舒服、用得久?现代工业品,只要不讲究名牌,多的是物美价廉得选择呢! 但在这个时代,这话倒也没什么错,稍有点儿门槛的商品,物美价廉几乎都是没有的。更何况,日本人是很信这个理念的,相比起买一堆便宜货,短暂使用后就丢弃,他们从古至今就喜欢买好的,然后一直用下去。 甚至在‘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后,经济持续不景气,普通人用于消费的钱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如此。 外国学者研究日本的物价,一直惊讶于日本国民对高物价的忍受能力——这当然不只是因为他们赚的多,欧美打工人也赚的多,但也没看到他们对高物价有多强的忍耐力。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日本人的消费理念了,他们想的是‘花多一些的钱,买可以一直用的好东西’...这种情况下,会失去对价格的敏感度,而沉浸于‘一直用’‘用的舒服’的美好想象中。 至于说购买的东西到底能不能长久、舒服地使用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符合这个标准的,当然也有不那么符合的,这其实要看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认知是不一定相干的。 这样购买完沙发,以及和沙发挺配的一个腰果形樱桃木单层带抽屉的茶几后,林千秋她们又去买了一张床,以及配套的床垫——原来村松家的家具里,最好的床是主卧的那张,不出所料就被亲友选中拿走了。然后就是两个女儿睡的房间里,放了一张上下床,也被有需要的亲戚拿走了。 只有一楼老人房,以及二楼儿子房间的普通单人床被剩下来了,这也是林千秋和林美惠现在睡的床。不过林千秋更喜欢睡宽一些的床,没条件的时候就算了,现在有条件了,当然想买一张双人床来睡(虽说是双人床里最小的1米5尺寸,但也足够了). 当然,原本的单人床也不会被浪费,放回到原本的儿子房就行了(林千秋现在睡的是楼上的主卧,相对大一些,放双人床也不会局促)。这样等到林健太郎或者客人来做客,也不用打地铺啊...客人就算了,哥哥回家也要打地铺睡觉,那就有点儿可怜了。 到此,家具就买完了
相关推荐:
外婆的援交
和徐医生闪婚后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摄春封艳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