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她就放心了。 当天晚上,张桂兰的生意就开始了。 第294章 希望 张桂兰不是一个人来的,她带着大伟小伟和大勤。 花昭和小勤没去。 花昭本来不放心,想陪她几天,但是张桂兰没让,这几天操劳多了,她怕累到花昭。 至于大伟小伟和大勤,是他们自己想来。 因为花昭说了,家里的瓜子他们也可以卖,卖1杯,给他们1毛钱。 几个孩子差点没高兴疯了,他们终于又能赚零花钱了。 所以今天他们跟过来学习来了。 花昭千叮咛万嘱咐,把各种防骗手法都告诉了他们,才不怎么放心地让他们跟着一起去了。 而且说了,电影院他们可以去,火车站坚决不能去,那地方容易丢小孩。 张桂兰也挺怕他们丢了的,第一天就没给他们瓜子让他们卖,只让他们跟在她身边学习。 别说,有这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等着学习,她的胆子更大了。 再说,她也不是没卖过东西。 张桂兰白天做了一个跟其他小贩很像的大口袋,斜挎在身前,里面满满的瓜子,包外面一层装着折好的报纸。 别人一看就知道她是干什么的。 没等张桂兰自己推销,就有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走过来,问道她:“瓜子怎么卖的?” “5,5毛一杯。”张桂兰第一次开口,还是有些紧张。不是卖东西紧张,是太贵了。 对方也很惊讶:“5毛?多大杯?”他以为张桂兰的杯子比别人的大。 张桂兰拿出了跟其他小贩一模一样的杯子,是供销社最常见的一个款式。 年轻人眼睛瞪得更大了:“5毛1杯?” “快走吧,我们找别人买去!”他旁边的女朋友生气道。 “姐姐,我家的瓜子跟别人家的不一样,特别香,不信你尝尝。”大勤突然说道。 她的身上也有个小挎包,装满了瓜子,临走之前姐姐给他们的,而且说好了这里面的瓜子不卖,是分给想买的人尝的,每人一小把。 她没让张桂兰抓瓜子给人试吃,她的手大.... 花昭又教了一些技巧,比如说什么人可以给,什么人不能给,而且要记好,一个人只给一次,那些占便宜没够的人不要搭理。 一小把瓜子塞到了女孩手里,再看看大勤甜甜的笑脸,女孩也甩不下脸立刻走了。 “这瓜子不要钱吧?”女孩捏着手里一小点瓜子谨慎地问道。 “不要钱,免费试吃。”大勤说道。 这么说,女孩就放心了,拿起一颗尝了尝。 咦?还真不一样! 她咔咔一顿嗑,不一会一小把瓜子就没了。 旁边的那朋友这才想起来问她:“好吃吗?” 女孩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她想说好吃,但是又觉得太贵,对第一次出来约会的男朋友,不敢说实话。万一他觉得她败家怎么办? 男人以为不好吃,就要带她离开。 “哥哥,你也尝尝。”大勤又一把瓜子塞到他手里。 既然是免费的,他就尝尝。 然后他就走不动了。 5毛钱一杯,是有点贵,但是他第一次约会,不能给女朋友留下抠搜的印象。 “给我来2杯。”男人说道。 张桂兰有些惊喜,二话不说,就包好了2包瓜子。 她用的纸也是普通的报纸,花昭没整什么花样,没画图也没整什么香香瓜子。 这时候还不适合整品牌,树大招风,她可不想当第二个“傻子”。 反正她卖得不是牌子是品质,而她的品质,无人能超越。 第一个顾客走了,大勤开始主动招揽第二个顾客。 她受到了启发,专门挑一男一女的客人介绍,而且主动给男人试吃,她昨天观察的时候就发现了,花钱的好像都是男人。 但是有的人抠,觉得5毛钱太贵了,好吃也没买。 有的人却不差几毛钱。 10个人里能推销出去5份。 来看电影的,都是不差几毛钱的。 张桂兰的瓜子卖得有点慢,但是慢慢的,第一场电影结束,她也卖出去了一半。 屋里的电影也散场了,一批人走了出来。 结果很多人直奔张桂兰。 一包瓜子吃完,根本不够,而且越想越好吃,就想继续吃。 看到张桂兰还没走,他们高兴坏了。 “再来2杯。” “我也要2杯。” “我要4杯。” 好几个人同时说道。 大家一看,急了。周围这些人都是冲着这瓜子来的?而张桂兰包里没多少了! 纷纷掏钱,争着交易。 张桂兰享受到了其他小贩的待遇,被包围了。 等几圈人散开,她的瓜子就卖完了。 还有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的买过的人,本来有些犹豫要不要买,现在一看这情况,只恨自己刚才走得慢。 “你明天还来吗?”有人问道。 “来,来,6点我就来!”张桂兰道。 “那行,明天多带点。” “好的好的。”张桂兰喜滋滋地脚下生风,带着三个孩子回家了。 她没回自己家,直接来到了花昭家,跟她分享这个好消息。 看到张桂兰脸上从未有过的激动笑容,花昭很高兴。 母亲的生活里,又充满了希望。 第295章 学习 张桂兰是真高兴。 就在不久之前,她觉得她这辈子就这样了,在刘家做牛做马,看着4个孩子长大成家,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后来,母亲带来花昭结婚的消息..... 然后,她发现花昭跟她想得不一样。 再后来她回到了乡下,她有了自己的房子,4个从前跟她不亲的孩子,也变得亲近起来。 日子好得像做梦。 然后刘家又来闹。 然后她就离婚了.....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比过去10年发生的都多。 好在有花昭在,问题都解决了,日子又平静下来。 但是很快,又翻天覆地了。 她和孩子们来到了京城,她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几千块!攒几年,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买一座房子,在京城扎下根来,让孩子们都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 “今天的瓜子都卖出去了!”张桂兰见到花昭就高兴道。 “顺利吗?有人找麻烦吗?”花昭问道。 “顺利,顺利!”张桂兰摸着大勤的头发:“今天多亏了大勤,好多生意都是她做成的。” 大勤害羞又得意地笑笑。 大伟和小伟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刚才的表现确实不如妹妹,他们有点张不开口。 过去,他们上山采蘑菇很积极,但是他们从来没跟妈妈一起出去卖过蘑菇,冷不丁地要向人推销,他们不好意思。 大勤年纪小,胆子大,倒是很好意思。 花昭也发现了,大勤好好培养一下,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以后见到钱,你们就好意思了。”花昭对大伟小伟笑道,然后对大家道:“我们来数钱吧!” “好呀!~”几个孩子都欢呼起来。 张桂兰也一脸笑,把紧紧挂着胸前的一个小兜子摘下来,倒在桌子上。 都是毛票,最大面值就是1块的。 “你数1块的,你数5毛,你数2毛,你数1毛。”花昭给4个孩子分配了任务。看电影的都是年轻男女,谁也不好意思拿着一沓分票买东西。 桌子上的钱很快数清,75块钱,一毛不差。 张桂兰今天带走了15斤瓜子。 “这么多啊!”大勤惊呼道。她上学没几天,还没算明白一斤5块,15斤能卖多少钱。 大伟却是在心里算了一路了,但是直到现在,他才敢确信,真的有这么多。 过去,妈妈一个月的工资也才20多啊!这几乎是她3个月的工资,结果,他们一晚上就赚到了。 “一天75,10天750,一个月是....”他也懵了。 花昭笑道:“不用这么算,咱们家就1000多斤瓜子,你想卖到天长地久也是不可能的。” “哎!”四个孩子顿时被泼了冷水,清醒了。 张桂兰却还是激动:“1000多斤,那也是5000多块钱哪,过去,我得不吃不喝攒20年!”她非常知足。 “嗯嗯!”大勤也反应过来:“明年我们还能继续种瓜子,继续卖!” “我们去哪种瓜子?回靠山屯吗?”大伟问道。 几个孩子脸上顿时愁了,他们不想回靠山屯。 其实那里挺好的,他们在那的几个月过得也很开心,但是,姐姐在京城不回去了,花爷爷也在京城了,他们也喜欢京城。 这是京城呢...... 再说,靠山屯还有可怕的花山一家人,他们不想也不敢回去。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花昭说道:“明年春天保证让你们种上瓜子,秋天继续卖。” “万岁!~” “小点声小点声!”张桂兰赶紧制止孩子们:“这里左邻右舍离得都近,隔壁咳嗽一声我们都能听见!以后在家说话也小点声,今天的事,谁都不能说出去知道吗?财不露白,小心贼惦记!” “嗯嗯!”几个孩子连连点头,这个道理妈妈经常嘱咐,他们都懂。 第二天一早,张桂兰就自己去了火车站,花昭和孩子们都在家,学习。 按理应该马上送他们去学校的,叶家也说了,学校不用她操心,他们会安排好,就是这附近的小学,教学质量还非常不错。 但是花昭没让孩子们去。 这里可是京城,一般六七岁的孩子都上一年级了,大伟10岁了才上2年级,小伟8岁勉强可以,大勤倒是正好,小勤却要去幼儿园。 马上过年了,他们就又长了一岁。 关键是花昭怕他们跟不上学习进度,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自信再一下子打击没了。 所以她打算借来京城小学的书,打听打听他们都学什么,在家给他们补补课。 至于她自己,挺着个大肚子可别想挤进任何学校了,那就败坏校风了......反正她已经在一个高中挂名了,就安心等着明年高考吧。 快到中午的时候,张桂兰喜滋滋地回来了。 她早上同样背了15斤瓜子出去,现在也卖完了。虽然用了晚上几乎2倍的时间。 火车站买瓜子的人比电影院少,问10个人才有一个买的,别人都嫌贵,她还挨了几句骂。要不是试吃的瓜子堵住了他们的嘴,她现在都不一定能回来,没准还要挨打。 但是她依然很高兴,比昨天更高兴。 “我发现卖鸡蛋卖饼的生意也不错,虽然赚的少,一个就几分,但是积少成多,也是钱。”这样瓜子卖完了,她依然能有收入。 第296章 搬来住 “你放心吧,只要你想出去卖东西,我保证你有卖不完的花样。”花昭笑道。 “什么花样啊?”张桂兰有些好奇地问道。 “等瓜子卖完了再说吧,多了你也卖不过来。”花昭道。 这倒也是。 下午,张桂兰没有出去卖瓜子,她没忘了自己的主要目的是陪花昭。 花昭当了一上午老师也累了,辅导一二年级小孩子的作业,是真折磨人......她努力忍着,才没让自己好姐姐的形象崩塌,下午,她要休息! 叶舒过来找她玩了,顺便带来了那筐本来就要送给她,但是一直没空拿来的桔子。 她骑着自行车,车前车后绑了好几袋子才装过来。妈妈自己一点都没留,她算知道了,花昭现在的地位比她都高!因为过去她每天多吃几个桔子,妈妈都心疼! 想到这个,叶舒就跟花昭说了。妈妈的好,得让她看见,婆媳关系和睦,家庭才会和睦。 花昭笑眯眯:“妈妈真好,一会儿你回去的时候,也给她带点好吃的,我从老家带来了很多水果干,干吃和泡茶都不错。” “还可以泡茶?”叶舒问道。 之前花昭也给她邮寄过水果干,是非常好吃,但是没说可以泡茶。 花昭一拍头:“看,我给忘了。”水果茶啊,在她印象里应该是不用说的常识,哪有干吃的....却忘了现在的人可能都没听过。 “我泡一杯你尝尝。”花昭立刻动手。 其实她手里的水果种类不丰富,只有蓝莓、草莓、葡萄、苹果、梨,东北能产的水果太少了。她要是生在南方嘛,现在能整个百果茶。 但是她手里出来的水果,那味道是任何同类水果都不能比的。 一杯果茶泡出来,叶舒立刻被征服了。 “你怎么这么会生活啊!”她感叹道。 “因为我过去的日子不用学习也不用工作,每天就想着怎么吃。”花昭笑道。 叶舒噗嗤笑了:“听说你过去200多斤,我一直忘了问你,真的假的?” “真的,200都少说了,实际是260斤。” “哇!”叶舒惊叹地不行:“你是怎么瘦下来的?” “怀孕了,吃不下饭,就瘦了。”花昭道。 叶舒的表情立刻有些扭曲,她憋了半天,憋得脸都红了,才问出那个她一直想问,但是一直没好意思问的问题:“你跟深哥儿,当初,200多斤,他....”他怎么下得去手! 花昭捂着脸嘻嘻笑,靠近她,小声道:“看在你是我好姐妹的份上,我跟你说实话。” “你说。”叶舒激动地等着下文。 “实际,是我先动手的...我力气大,他反抗不了。”花昭道。 叶舒张大嘴...... 花昭哈哈大笑。 叶舒也笑了。 她不信。 花昭这么漂亮,260斤肯定也漂亮,就像杨玉环?至于说弟弟力气小,她更不信。她弟弟就是,有不为人知的癖好..... 两人嘻嘻哈哈半天,花昭突然想起问道:“你不是把工作调这边来了吗?但是我看你怎么像是没工作了?也不去上班?” “我不想动,有几个演出都推了。”叶舒说道:“等风头过了再说吧,你是不知道,一群女人多的单位,是多么恐怖,她们眼里就没有其他事情了,只有别人家的鸡零狗碎。” 她可以想象,她要是出去上班,别人都不敢跟她说话,说也是两面三刀,当面对她笑嘻嘻,背后却又嚼舌根,虚伪的让人想吐。 “而且,我30岁了,过年就31了。”叶舒啊地大叫一声:“其实虚岁都32了!!我是老女人了!!” 32的年龄,对现在的演艺生涯来说,真的是高龄了,该退居二线了。 她过去的主要演出是舞蹈和话剧,更喜欢年纪小的演员。 而且她又是空降过来的,人家原来坑里都有萝卜,还是年轻萝卜,她凭什么跟人家挤啊?靠家世?那不是欺负人嘛,她不屑。 不靠家世,这里也不是她熟悉的团队,而是人才济济的京城,之前分给她的工作,都是配角,她沦为配角了..... 她心里接受不了,就没去。 “那你就换个工作?”花昭建议道。 反正现在的演员赚得也少,她还是文兵团的,跟后世天价片酬的女演员没法比。当然比现在的普通人工资是多多了。 “我舍不得钱,我想买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不想住在家里了,我要被妈妈逼疯了。”叶舒直接说道。 “我借钱给你啊。”花昭说道。 本来有10万的时候她不打算借的,怕斗米恩升米仇,但是接触多了她就发现,叶舒不是那样的人,以后她绝对还得起这个钱。 再说,她现在又有60万收入了,不借个两三万给叶舒买房子,都说不过去了。 就是叶名,她都想借呢,看看哪天有机会,跟他提一提。 叶舒没有张口拒绝,而是沉默了一会,说道:“等我有需要的时候,再跟你说吧,现在没看见什么好房子。” 如果花昭只有10万,她也不会开口,但是60万....花昭又是一副不在乎钱的性子,她也就不矫情了。 她是真的要被妈妈逼疯了。 “你知道吗?我不同意相亲,她前天就直接把人带到家里来了!”叶舒抓狂道:“她到底想干什么?婚姻多么恐怖,我好不容易跳出来,她为什么又要把我往火坑里推?!” 孔杰磨灭了她对爱情、对婚姻所有的美好幻想,她这辈子都不想再结婚了。 “你都要31了,她怕你结婚晚了不好生育,老了孤单啊。”花昭说道。 叶舒一愣:“你倒是知道她的心思。” 这个问题她当然也问过母亲,母亲就是这么说的。在他们这辈人眼里,家庭、孩子,就是靠山,是老了的依靠,不然晚年成了孤寡老人,多凄凉。 “你多生几个孩子,我老了能不能经常来你家串门?”叶舒玩笑道。 但是花昭看到了她眼底的忐忑和莹光。 她心里顿时跟着难受,算一算,叶舒是四十年代生人,她也是真正的“老一辈”,那些思想她肯定也有,她其实也怕自己晚年孤独吧? “你现在就过来吧。”花昭拉着她的手:“我妈刚来,又没工作又没户口,她心里慌得不行,我给她找了个卖瓜子的营生,她白天晚上都要出去赚钱,我在家也好无聊啊,跟爷爷和弟妹在一起,到底不如跟你在一起有话说。” 她说得真诚又认真,叶舒心动了。 她朝窗外看去,正好看见张桂兰和孩子们都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讨论着生意经。 什么样的人看着像能买的顾客,什么样的人只是来试吃的,根本不想买,什么样的人没钱,好吃也不会买。 几个人讨论得特别有劲儿。 看来是真的忙着做生意呢。 “生意不错呢,瓜子卖5块钱一斤,她下午不出去,最少耽误赚75块钱,别看她不说,心里肯定很心疼。”花昭也看着窗外笑道。 “哇!这么多!我都想出去卖瓜子了!”叶舒玩笑道。这个真是开玩笑,就算能赚750,她也绝对不会去广场上卖瓜子。 “来嘛来嘛,我妈晚上不住在这,爷爷又住在后院,我一个人在前院,其实晚上可害怕了!万一有什么事,我喊破喉咙都没人听见!”花昭摇着叶舒的胳膊说道。 叶舒觉得自己没理由拒绝:“好吧。” 第297章 问过才知道 叶舒回家的时候,苗兰芝还没下班,她赶紧划拉几件衣服就往花昭家跑,不然母亲知道了,没准要拦她。 走之前,她留下了花昭送的果茶,还有一张纸条。 苗兰芝下班之后发现,扭头就追到花昭那了。 当然她更多的是想看看她大孙子,一天没见,就怪想的。 “你来这干啥?还得让花昭给你做饭!”苗兰芝嫌弃道。 “我也可以给她做饭啊,正好顺便练练手艺,省得你老说我做饭难吃,以后...在婆家站不住脚。”叶舒笑道。 她没敢告诉母亲她这辈子不嫁了,那样朝她来的火力会更猛。 “要学手艺以后学,现在拿你练手的东西给花昭吃,别饿着我孙子。”苗兰芝更嫌弃。 “哈,哈。”叶舒只能干笑。 “现在都不是我做饭了,我妈做,累不着我。”花昭说道:“您就让她留下来陪我吧,我一个人在这挺害怕的。” 苗兰芝看看这大院子,当初住了一院子人,晚上都安静地显得空旷,现在住花昭一个人,可不是害怕? “那就让她在这吧。”苗兰芝道。 其实她也觉得女儿现在就相亲不好,刚离婚就找下家,好像等不及似的! 那些人其实也不是她主动找的,是别人拼命推给她的,她看着条件也不错,也怕错过了,就让叶舒去看看。 既然她不愿意,就等等吧,好饭不怕晚。 苗兰芝在这里吃过晚饭才走。 张桂兰和孩子们也挎着包,出发了。 这次,孩子们的包可不只是试吃了,他们也要开始卖了。 一杯分他们1毛钱,1斤就是1块钱,他们每个人的包里都有5斤瓜子,卖出去就能赚5块钱! 哇~~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比普通工人都多! 这让不好意思的大伟小伟都勇敢起来,今天就要开始做生意了。 ...... 电影院门口,很多人正在等着他们。 今天的瓜子商贩们有些奇怪,买瓜子的人少了。往天他们问个人,10个有7个买的,今天倒好,就2个。 结果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在等昨天新来的那个带着孩子卖瓜子的女人,再一打听,人家竟然卖5毛钱一杯! 昨天他们就看到张桂兰了,同行是冤家,能看不见吗?好在这市场大,她一个人一个包也抢不了多少生意。 但是现在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5毛钱一杯还有这么多人等着,什么神仙瓜子啊? 张桂兰6点,准时出现在电影院门口。 一下子就被人围住了:“怎么才来啊?等半天了,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给我来2块钱的!” “我要4块钱的。” “我要5块。” 一杯1两,真的太少了,几分钟就吃完了,根本不过瘾。 但是再多买,就有点奢侈了。他们一个月才挣多少钱啊? 好在他们也不是天天来看电影,一个月能来一回就不错了,所以大家都很舍得。 “叔叔,我这也卖瓜子,跟我妈卖的是一样的。”大勤抬头说道。 结果大勤立刻也被人围住了。 “我哥哥他们那也卖。”大勤还为大伟小伟推销。 大伟小伟不用自己开口招呼,就有生意上门,他们只需要装瓜子,收钱就好了,倒也没时间不好意思。 人群散了一波又围上一波。 本来昨天没买过他们瓜子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看到这边生意这么火爆,他们也挤进去买了点尝尝。 大家都抢的肯定是好东西! 李小江,就是之前第一个卖给花昭瓜子的小贩,也挤了进去,买了一杯瓜子尝尝。 瓜子一入口,他就输得心服口服了。 原来那天那个漂亮孕妇不是有钱乱花,见谁的瓜子都买,人家是考察市场来了。 “小江,什么味啊?我尝尝。”另一个小贩凑到李小江旁边。 虽然同行是冤家,但是李小江是第一个在这广场上卖瓜子的人,从他10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卖了,其他人都是跟风的,在李小江面前硬气不起来。 李小江也会做人,跟这里的几个小贩虽然没混成好哥们,但是也从来没有矛盾。 李小江捏了几颗瓜子给这人尝尝。 “就这么点。”来人还有点嫌弃。不是他不会做人,但是就给他三五颗瓜子,这也太少了!也不是小江的为人啊。 “想吃自己买去啊,5毛钱1杯呢,贵死了。”李小江道。其实他是舍不得,抢这一杯可不容易,看张桂兰的包围圈,等他再挤进去,不一定还有了。 早知道刚才多买点了。 他做了10来年小贩了,有的是钱...... 来人已经不说话了,三五颗瓜子,已经让他知道人家生意为什么那么好了。 “她在哪整的瓜子啊?”他小声道。 李小江也在想这个问题,这几天他得出去打听打听,京城周边哪个生产队产这种瓜子? “我看不是京城的,是外地产的,她们是外地人。”李小江道。不管是不是,先让对手死了心~ “对,是外地的。”那人看着人缝里的张桂兰道。那天张桂兰也在他手里买过瓜子,他也惊艳过花昭的美貌,也看出这几人的土气。 “你去问问他?”他对李小江道。别看李小江又黑又瘦,像个皮猴,但是他能说会道,跟谁都能处好关系。 他就不一样了,用别人的话说,他看着就不像个好人!他怕他过去说,适得其反。 “你要是有这瓜子,你会告诉别人吗?”李小江问道他。 男人立刻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看两个人聊的热闹,其他小贩也围了过来。 他们倒是难得地凑到一起。 脸皮厚的也管李小江要了点瓜子尝一尝,尝完都没话说。 人群终于散开,露出里面的张桂兰和几个孩子。 每个人的兜子瘪瘪的,只剩个底。 李小江立刻过去,买了1斤回来。仔细装好,别跟自己的瓜子混了,他打算回家自己吃。 又有几个小贩对视一眼,也去买了半斤或者一斤瓜子。他们都不差钱。 张桂兰又在人群里转了几分钟,瓜子就都卖完了。 母子四人开开心心地手牵手回家了。 李小江看着他们的背影,决定改天去他们来的路上问一问,瓜子哪来的?能不能告诉他们,问过才知道。 第298章 征服叶舒 花昭看他们这么快就回来,就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意不错。 “有人找麻烦吗?其他小贩什么反应?”花昭还是最关心这个。 “没有,都挺好的。”张桂兰有些担心道:“只有一个小贩来买了一杯瓜子,然后他们几个就都聚在一边嘀嘀咕咕,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后来又有几个小贩来我这买了挺多瓜子。” “没事,他们不会做什么的,我们又没抢他们多少市场。”花昭说道:“他们再来,你就告诉他们,自己家产的瓜子,卖完就没了,祝他们生意兴隆。” 那些小贩,不可能是乡下的农民进城来赚外快,只可能是城里的无业人员,专业干这个的。 76年了,虽然不是所有知青都回城了,但是有门路的都回来了,然而并没有那么多工作安排给他们,他们只能闲在家里。 再赶上政策松了,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就多了。 他们常年干,她们却只卖一两个月,冲突不大。 有花昭指点,张桂兰就放心多了,带着孩子们开心数钱。 今天她背了20斤瓜子,3个孩子一人5斤,就是15斤,但是试吃用掉了一些,到底有人没买过,买之前得尝尝。 最后数下来,一共165块钱,再加上白天的75,今天一天就赚了240块钱。 看得叶舒都跟着眼热:“钱怎么这么好赚啊?”她从来不知道。 这可跟花昭挖人参赚大钱不一样,那个可遇不可求,全中国也没几个像她一样靠人参发财的。 但是卖瓜子不一样,谁都能卖,连小孩子都能卖。 虽然说花昭的瓜子好,卖得贵,但是只看其他卖2毛5的人吧,听说人家生意也不错,卖得比张桂兰都多,收益除以2,人家一天也赚100多,一个月就是3000多! 过去她从来不可能想到一个小贩,就这么赚钱。 叶舒还在惊叹地回不过神,张桂兰已经把钱放在花昭这,领着孩子们回家睡觉去了。 她家那条胡同,只有几家独门独院的,其他都是大杂院,人多眼杂,闲汉也多,她害怕。还是放在花昭这里她放心。 这条胡同住的人就不一样了,周围人也知道这里住着谁。万一真有小偷来,不知实情,进了院子都得打怵。 这么大的院子,那得住着什么人家?一般小贼可得罪不起。 花昭把这些钱都放在一个专门的木头箱子里,说道:“是啊,现在的钱真是太好赚了。” 这是个黄金时代,此时已经初见端倪。 等到了几十年后,流动摊贩,随便卖个瓜子,一个月就想挣出别人七八年的工资,那是做梦。 但是现在,只要敢干,遍地都是钱,随便捡。 但是敢的人太少了,一来怕抓,二来怕丢人。 有些人就是明知道赚钱,也不会放弃自己勉强维持温饱的工作出去摆摊的,丢不起那个人。 也许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商人低贱思想,也许是之前打击私营经济太狠,大家觉得小商小贩、个体户,是个很丢人的职业。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去干。 ...... 接下来几天,有叶舒的全天候陪伴,张桂兰也放心了,每天都是火车站、电影院两头跑,赚钱赚得飞起。 她也感觉到了捡钱的乐趣,根本停不下来。 火车站的市场,还是那么不愠不火,因为没有老客户,每天的客户几乎都是全新的。 但是一个白天也能卖出30斤,晚上,她和孩子们加起来,一共能卖50斤,一天就卖80斤。 花昭一看,这不行啊,家里的瓜子十几天就要卖完了!她得开始着手新的东西了。 张桂兰都来催过了,她想到瓜子就要卖完,她真是痛并快乐着。每天赚钱好开心,马上就没得赚了,好难过。 花昭拉着叶舒去逛街,她非常好奇花昭说的新的赚钱方法是什么。花昭说,那是个不逊色于瓜子的生意。 她可知道瓜子的利有多重,自己家产的瓜子,哪有什么本钱。 两人来到了华侨商店。 “你要买什么?”叶舒好奇道。什么赚钱的生意跟华侨商店有关?还是张桂兰能做的? 不是她瞧不起张桂兰,她看得清楚,以张桂兰现在的水平和胆子,只能在火车站和电影院门口卖零食。让她卖电视机,她自己还没看过几回电视呢。 花昭家倒是有个彩色电视机,但是让她放到后院给爷爷看了,她可不爱看现在的电视。 花昭径直来到了西点区。 华侨商店,面对的都是华侨甚至外宾,普通人想进门都得看级别,买东西要么用美金,要么用华侨券,单纯的人民币人家都不收。 西点区全是面包和糕点,而且都很贵,一个小面包1块钱起步,做得都是地道的外国口味。 “倒腾这个可不行,贵,保质期短,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叶舒说道。 “我不买面包,我买原料。”花昭在角落里找到了原料区,这里卖沙拉酱、番茄酱和各种烘焙材料。 她看到了她的目标,黄油。 一盒2斤重的黄油,加券10块钱,不贵。当然只是对她或者华侨来说。 “你要回家自己做西点?你会做?”叶舒好奇道。 如果自己做的话,那成本可就大大降低了,那一个小面包需要多少钱面粉?1分还是2分? 这可比瓜子挣钱! “我们去买烤箱吧!”叶舒拉着她就要上楼。 “等等等等,先不买烤箱。”花昭说道:“你也说了,糕点不好卖,容易砸手里,而且费时费力的,你以为揉面包容易吗?比揉馒头费劲多了,得揉出筋膜,一天也做不了几锅,赚不了钱。” “那你要干什么?”叶舒更好奇了。 “回家你就知道了。”花昭卖关子。 回到家之后,她直接进了厨房,从粮食柜里拿出一小袋玉米。 为了这袋玉米,她可费了不少心思,这是她趁叶舒每天练舞的时候,偷偷在厢房里用花盆培育的,有点类似“爆裂玉米”的玉米。 颗粒小,细长,结构紧致,硬实透明,做爆米花最好。 不然现在普通的玉米,只能用那种专业的爆米花锅炉才能蹦出来。 那她就做不了奶油爆米花了。 是的,花昭打算做奶油爆米花,她培育的种子,再加上它的奶油口感,完全可以征服所有人。 平底锅也是修房子的时候就准备好的,而且很大,她没事需要烙个饼什么的,现在用来做爆米花正好。 锅盖要是再加工一下,带搅拌功能的,那就完美了。嗯,这个事一会儿就去办。 现在,先整一锅奶油爆米花出来,征服叶舒吧! 第299章 商业机密 十几分钟,一锅奶油爆米花就做好了。 还没吃到嘴,那甜甜的奶香味就已经征服了叶舒,等尝过之后,更是没话说了,只知道低头猛吃。 “你怎么这么会啊?”爆米花她当然吃过,从小就吃,但是那味道跟这个没法比。 花昭笑笑,却是道:“现在需要的是包装,如果有大纸杯就好了。”当然这个想想就算了,纸杯这种存在现在都不一定有呢,她一个私人,能去找包装厂定制吗?再说,那原料未必符合卫生标准。 还有,有了特定的纸杯,就招人眼了。 还是用塑料袋吧。 76年了,又在京城,想买点塑料袋还是不成问题的。 叶舒果然说她能买到,一会儿就去给她买。 这玩意不是普通人可以大量得到的,最好直接去厂家“要”。 这事叶舒有朋友能办到。 花昭放心了,接下来的时间,她就在一锅一锅炒爆米花,她一共培育了10来斤爆裂玉米,张桂兰下午回来之前,都炒完了。 花强也带着4个孩子回来了。 这几天上午学习,下午花强就带他们出去溜达,多走走,长长见识底气,也省得他们丢了找不到家。 “哇!什么这么香?”孩子们都朝厨房冲来,结果就看到了一屋子的爆米花,用大筐装着,满满3大筐。 花昭培育的玉米太好了,太出数了。 本来一粒小玉米,结果开得跟朵小棉花似的。 花昭给他们一盆不冷不热的,她觉得这个温度最好吃:“尝尝。” 几个孩子愣没认出这是爆米花。 他们吃过的爆米花都是黄色的,带扎嘴的皮,还带一块咬不动的根,味道也就那样,有一点点香。 但是现在这是什么?白白软软的奶香味,好吃死了。 “这是棉花糖吗?”大勤问道。 这是她这几天出门,无意中听见一个小朋友管家长要的,一听就好吃,但是她没见过。 “这就是爆米花。”花昭说道。 张桂兰看着满满3大筐,已经知道这就是她的新生意了,再尝尝味道,高兴地眼泪都要掉下来。 “怎么卖?”她问道。 “1塑料袋5毛钱。”花昭比了个塑料袋的大小。当然是小袋子,大袋子赔死了。 ....不对,赔是绝对赔不上的,但是赚的就少了。 “一斤玉米能出多少袋?”张桂兰问道。 “按照10袋装吧。”花昭道。 这样1斤就是5块钱。 “吃着香香甜甜的,你还放了什么?贵吗?”张桂兰在核算成本。 “放了...好东西,不贵,1斤5块钱,能做100斤吧。”花昭道。 因为屋里还有不懂事的小勤在,她就没说放了什么。这是商业机密~省得小孩子无意间说出去,或者被套话。 张桂兰已经捂住胸口,不能呼吸。 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她一天卖80斤瓜子,赚400块钱。 但是瓜子就那么多,10几天就卖完了。 她以为她以后得去卖烧饼鸡蛋,一个赚几分,一天赚几块,日子又回到平凡...... 但是花昭告诉她,她以后可以继续每天赚几百!2个月,她就可以攒够钱买房子了...... 2年,她可以......她不敢想那么远。 先抓住眼前吧! “今天晚上我们就不卖瓜子,卖这个爆米花吧。”张桂兰道。那瓜子是绝对能卖出去的,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耽误。 她现在急着试试这爆米花的市场,别是自己空欢喜一场。 叶舒也很积极,立刻骑车出去了,1个小时之后拿回了一兜子透明塑料袋。 她也很想知道,花昭会不会一天赚几百块。 张桂兰也在跟她算这个账。 第300章 喜欢钱 “之前的瓜子咱们说好了,你的那几百斤,按1块钱1斤的成本给我,妈妈就占你这个便宜了。”回到屋里,张桂兰当着大家的面对花昭道:“但这爆米花,主意是你出的,材料我出,我去卖,到时候咱俩一家一半。” 她觉得其实应该给花昭更多,那点本钱和人力值什么钱啊?花昭的主意才是最值钱的。不然普通爆米花,5分钱一兜子都不一定有人买。 但是她也知道花昭什么人了,花昭这是在拉扯她呢,给多了花昭不要,两人推来推去算那么明白倒伤感情。 反正她的那一半,最后也是几个孩子的。她也会跟几个孩子说清楚,他们姐姐出力最多,大头都是姐姐的。 花昭对一人一半的分配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定了。” 她又对四小只道:“跟瓜子一样,卖出去一袋还是给你们1毛钱。” “这钱从我那一半里出。”张桂兰立刻道。 “不用,也是我们一人一半吧。”花昭笑道:“好人不能都让你自己当了,得让他们记着我的好。” 张桂兰也笑了,是这个道理。 四小只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 其实他们每个人兜里已经有了同龄人想象不到的零花钱,他们也没空花也不想花,他们有时候觉得钱其实挺没用的,但是他们还是喜欢钱。 过去那些年里,他们耳边常常听见爷爷奶奶爸爸哥哥的声音:今天给他们交学费,花了他们刘家多少多少钱、今天给他们买衣服,花了多少多少钱,今天给他们买粮食,花了多少多少钱,今天给他们..... 花了他们刘家多少多少钱! 他们一直在花钱,花得他们抬不起头来,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个负担。 现在他们有钱了,有好多好多钱,虽然是姐姐和妈妈给的.....但钱还是让他们有底气
相关推荐:
拆骨入腹(1V1 H)
爱,不爱(高H)
田螺汉子(H)
上位攻略【心机婊快穿合集】
旖梦(伪父女1V1H)
群狼戏叔(高H)
王的宠妃
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特蕾莎(np 姐弟 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