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通过。 如今天气湿热,重新返回化妆间时,狄思科浑身都湿透了。 郭美凤年纪更大,比他还难受。 “赚这五百块可真不容易,”狄思科将衣裳都脱了,光着膀子吹电风扇,冲正在数钱的于童说,“我正想给咱狄嘀嘀买点高档玩具呢,正好用这笔外快,给孩子多买点。我看他们这里的孕妇都穿那种孕妇专用鞋,明天给你也买一双。” 于童好笑道:“五百块而已,除了你自己的,恨不得把全家的东西都安排了。” “五百不少了!”狄思科回望向瘫在圈椅里的郭美凤,“妈,您那八百块要不要给彬彬他们买点玩具呀?” “不要,他们的玩具够玩了。”郭美凤在自己的脸上抚了抚说,“我要用这笔钱去商店买那种进口的高级雪花膏,好好保养一下,没准儿还会有人找我唱青衣呢!” 于童将钞票收好,笑着说:“还真有人找您了!不过不是唱京剧,副导演听说您是刀马旦,问您能不能胜任武行,隔壁有个武侠片需要一个女武行。” “我这个年纪能行吗?”郭美凤来了精神。 “人家就需要您这个年纪的。”于童犹豫道,“武行容易受伤,我没答复他。” “干我们这行的,哪个不受点伤呀!”郭美凤爽气挥手,“先答应着,反正也不需要咱们交钱。要是有挨打的戏,咱就随时退出来!” 望着有商有量的婆媳俩,狄思科蓦地问:“媳妇,你签的第一个有经纪约的演员,不会是咱妈吧?” 于童:“……” 这还真不好说。 * 因为一场救场戏,郭美凤的戏曲事业突然就回春了。 作为婆婆的临时经纪人,于童也第一次正视起与唱片业同样赚钱的影视行业。 片场间的消息都是相通的,郭美凤是从北京来的专业京剧演员,又是有一定年纪的女武行,这在各大片场都属于稀缺资源。 所以,这几天他们家的电话响了好几回,都是给郭老师联系业务的。 狄思科兼职接线小弟,在老妈和媳妇的指挥下,给郭老师安排了好几个试镜。 正巧最近有台风吹袭,不适宜出海,原计划在这周末去大屿山的行程只能延期。 白天不用去大屿山,狄思科就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嘉合盛商行的七十周年晚宴上。 宝莱集团是生产销售日化产品的,非常重视何氏这个渠道商,最近一直在内地跟进合资项目的谭先生,在庆典之前匆匆返回了港岛。 不但带着夫人和亚太总部的几位高管一同出席,还让狄思科三人,以合资企业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何氏的晚宴。 宴会设在维港附近的五星级酒店,阔朗的大厅里星光闪耀,灯火通明。 不但有本港政商名流,还有许多只能在电视里见到的当红明星到场。 三个内地企业干部,除了几个明星,其他谁也不认识。 不过,倒也不能说全然不认识,王铮安代表何氏上台讲话的时候,狄思科在何氏家属区见到了两个面熟的年轻人。 最开始他没认出这二人,等到王铮安的讲话结束许久,他才恍然想起,好像两年前曾在深圳见过这对兄妹。 时间过去这么久,他没有冒然上去打招呼,只与两位同伴呆在一起。 刘国忠虽然三十多了,却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大场面,总是下意识去抻自己的西装下摆。 被焦虹用眼神提醒了好几次,才接过狄思科递来的香槟,让无处安放的双手有了着落。 “咱就把这次晚宴当成展销会或者交易会,”狄思科对两位同伴说,“这些宾客都是咱们的潜在客户,要是能帮公司拉到客户就最好了,拉不到也不要紧。” 闻言,焦虹轻舒一口气,挺胸抬头,从侍应生的托盘里端起一杯红酒,踩着八厘米的高跟鞋,气势汹汹地冲进人群。 要是把这些宾客看做潜在客户,她就轻松多了。 她这个科长的位置可不是靠男人就能得来的,她最知道怎么跟客户打交道了。 三人散开,各自融入人群,寻找谈话对象。 狄思科刚来港岛的时候,但凡说粤语,一开口就能被人认出是大陆仔。 不过,他最近听身边人说得多了,也总结出了些经验。 他是跟金兆辉和陈旭学的粤语,广东人的语调更加抑扬顿挫,但港岛人说话似乎更柔和一些。 他让自己的语调更加和缓,使用港岛人惯用的词汇表达,再时不时穿插几句英文。 当他自我介绍是刚来港岛的内地企业干部时,与他谈话的几人都笑说,他的粤语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 不仔细听还以为他是本地人。 狄思科成功收到了几张洋行和外贸公司老总的名片,正想寻找下一个目标,不远处的谭先生却向他招了招手。 “小狄经理,我来向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今天宴会的主人,嘉胜集团的董事长王铮安先生。” 狄思科客气地与对方握手并自我介绍。 顺便近距离打量起乔治的偶像,大名鼎鼎的王生。 王铮安的大儿子已经三十岁了,但他本人看起来只有四十出头,高个宽肩,鼻梁高挺,只看眉眼的话,似乎有点异国血统。 狄思科快速回忆了一遍刚才家属区的情景,好像只有大儿子与他相貌最像,其他孩子的长相都没有什么异域风情。 王铮安握上他的手,用力晃了晃,语气温和地问:“听说小狄先生刚从内地来港岛没多久,还适应港岛的环境吗?” 狄思科笑着说:“除了经常被琳琅满目的牌匾绕晕,钱包不太适应,其他方面都很适应了。” 王铮安哈哈笑了起来,目光炯炯地望向对面,“我这些年也跟几位内地干部打过交道,小狄先生是我见过的,姿态最放松的一位。” “我在内地干部中算是比较年轻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嘛。”狄思科坚决维护咱内地干部的面子,“其他同志比我更加稳重。” 谭先生也帮腔说:“小狄经理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状态这么松弛确实非常难得!” 狄思科纠正道:“我可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我曾在经贸部当过两年的翻译,陪领导出访过,也参加过规模相当的外商招待会。” 他还在聚集了几百家外企高管的迎春招待会上唱过歌呢! 咱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区区一个商行周年庆,有什么了不起的! “好好!没想到小狄先生年纪轻轻,阅历却相当丰富,年轻有为啊!” 王铮安端着酒杯在狄思科的酒杯上轻轻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向对面稍一举杯示意,便将内里的红酒一饮而尽了。 狄思科被他这个敬酒弄得摸不着头脑,但主人已经干了,他只好礼貌地陪一个。 不知怎么回事,被王生这双深邃的眼睛盯住时,狄思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与卢大爷的人工欧式大双眼皮相比,人家王生这对欧式双眼皮可是天生的。 特别自然有神。 狄思科心想,难怪人家能当上门女婿呢,只凭这对欧式大双眼皮,也够格啦! “小狄先生在贵公司主要负责什么业务?”王铮安状似随意地问。 “经营内地轻工业品的进出口业务,也接受进出口业务委托,补偿贸易,转口贸易,我们都能做,另外也引进合资项目,比如与宝莱集团的合作。”狄思科补充说,“我们东轻集团是内地最大的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 王铮安颔首,语气诚恳地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嘉胜集团近些年也有意向在内地投资,有时间的话咱们可以详细聊聊。” 能跟何氏这种体量的公司合作,狄思科当然乐意呀,这可是大客户。 他正要点头答应,斜刺里却冒出一个人来。 “爸爸,马上就该切蛋糕了,”Alex向几人礼貌问好后,对王铮安说,“妈咪让您尽快过去。” 王铮安颔首:“知道了,你先去准备吧,我随后就到。” 他还有几句话想跟狄思科说。 但Alex好似没听见他的一般,一直等在原地,不肯先行离开。 王铮安的目光轻飘飘地从他面上扫过,并没有重复要求第二遍。 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狄思科说:“我很想详细了解内地投资环境的真实情况,但今天时间有限,这是我的名片,咱们约个时间改天再聊吧?” 狄思科连忙拿出自己的名片,与对方做了交换。 * 参加一场商行的周年庆典,狄思科的最大收获就是收到了一沓子花花绿绿的名片。 晚宴结束后,也有当时聊得比较好的人,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他进行了联系。 不过,当时态度很诚恳的王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却并没有联络过他。 狄思科暗道,也许这就是大人物的天赋技能,甭管当面多亲热诚恳,转过身就可以把人忘在脑后了。 郭美凤出去跑了几天龙套后,终于有了档期,可以去大屿山寻找妹妹的线索了。 由于路程太远,又需要坐船,他们这次没带孕妇,只母子二人去码头做船,前往大屿山。 给他们打电话提供线索的,是当地的一户渔民。 声称在二十多年前见过寻人启事上的女人。 母子俩上午出发,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长途跋涉,下午才找到那位给他们打电话的海叔。 郭美凤将妹妹的那张半身照拿出来,让海叔再仔细看看。 狄思科问:“海叔,你真的见过照片上这位女士吗?” “见过,”海叔叼着烟,一边整理渔网,一边分神看了一眼照片,“我记得她叫阿云,当年在我家住了两个多月,害得我那个痴线弟弟一直对她念念不忘,三十多岁才娶老婆。” “……”狄思科试探着问,“那您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嘛?” “不知道,”海叔摇头,“说是去找她丈夫了,走了以后就没再回来。” 第91章 登报寻人以来, 海叔是唯一提供了真实线索的人,母子俩当然要尽量问出更多有用信息。 “海叔,阿云怎么会在这里住那么久?她当时受伤了吗?”狄思科问。 小姨偷渡来港岛是为了与王政安团聚的, 若不是受了伤, 怎么会在渔民家里耽搁两个多月? “也不算受伤吧, 就是染了风寒。”海叔回忆道,“那段时间的人蛇很多, 元朗海岸线查得严, 蛇头不想冒险,就把人都转运到大屿山这边。但是他们的船不肯靠岸,距离岸边还有几十米的时候,就把人放下船,让他们自己游上岸。” 来港岛有段时间了, 郭美凤已经知道人蛇和蛇头是什么意思。 前者是非法偷渡客,后者是靠组织非法偷渡赚钱的人。 海叔的国语不标准,但郭美凤勉强能听懂
相关推荐:
旺夫
树深时见鹿
鉴宝狂婿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淫魔神(陨落神)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开局成了二姐夫
红豆
过激行为(H)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