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却迟迟没有动静。 要不是最近工作和学习都忙,让他无暇顾及其他,狄思科可能会像别的申请人一样,在家中苦苦等待,坐立难安。 老狄家的其他人对那两间门面房并不抱什么希望,二哥此时就轻松道:“门面房和仓库好说,可以去劲松那边租个房子,我之前批发眼镜的时候,跟他们打听过,三十块就能租个挺大的平房。反正他们公司是要拓展周边区县业务的,把供应站放到城乡接合部,反而更方便。” 郭美凤向来能省则省,听说还可以把地址放在郊区,立时又有了新主意。 “你提前租房子,万一人家公司不肯让你代理,不是白花钱吗?你们大舅在县城开着五金杂货店,空间不大,但暂时借用过度一下肯定没问题!” 门面房和仓库算是勉强有了着落。 还有别的要求吗? “我跟发行经理打听了一下,他们现有的二级代理商都是有些家底和实力的,铺面经营了很多年,所以中唱才能放心把货品交给他们。咱们这种新手,恐怕需要担保人。” 郭美凤率先摇头了:“这担保人可不好找!最好别跟人开这个口。” 有句话叫不做中人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 这“不做保”指的就是不做担保人。 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帮别人背上责任的。 狄思科笑道:“我没打算找别人担保。认真算起来,咱家有正经工作的,也就我大哥一个。电影厂的牌子还挺响的,他要是乐意,到时候我跟他一起给二哥四哥作保。就是不知道中唱那边能不能同意。” 反正他二哥不可能带着货跑了,他们兄弟之间做担保,就是走个过场,打消人家的顾虑。 这个分销资格能否拿到手,主要看的还是二哥他们的分销能力。 只要有实力、走货快,其实很多条件都是可以谈的。 二哥和四哥大致了解了中唱那边的要求后,并没有马上就跑去公司自荐。 家里五个兄弟商量了一番,决定由老二老三老四先喊上几个朋友,去周边区县摸摸底。 最起码要摸清每个区有多少音像门市部,销售的是正版还是翻录录音带,店里有没有中唱的产品,如果没有,是否有意向分销中唱的唱片录音带。如果有意向,还得问问人家这店面的走货量和订货周期。 因着以后想借用长途汽车帮忙往郊区带货,所以他们每人坐上了一趟长途汽车。 中途遇到音像门市了,就下车跟门市部的负责人详谈。 二哥三哥都是早就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四哥却是一直在家读书的书呆子。 他在家复读了四五年,平时也不怎么跟胡同以外的人接触,所以对社会的认知其实还是高中生水平。 跟着两个哥哥出去跑业务,算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熬过了最初的笨拙和别扭以后,他这几天的干劲儿特别足,每天都是第一个去长途汽车站等车,最后一个回家的。 而且他把自己整理知识点的办法,用在了收集情报上。 他不像二哥似的擅长跟人拉关系套交情,所以就在草纸上画了表格,将需要了解的信息逐条整理在表格里。 到了人家店里,他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每天带回的信息都是兄弟里最多的。 二哥觉得这法子挺好,让他画了一沓子表格,给手下的小兄弟每人发一张。 省得他们跟店老板东拉西扯,问不到点子上。 狄思科还得跟老黄一起灌录音带,将消息带回家以后,就大撒把不管了。 中唱的录音室是以每天一张录音带的速度运转的,狄思科二人只有一天时间,超时就要另外再约日子,那就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他俩最终听取音乐总监的意见,选录了十七首歌,从早上七点钟一直录到凌晨三点。 从录音室里走出来时,都是脸色发青,双腿打晃的,唱了一天的嗓子直接罢工。 两人在录音室门口分手,一句话也没说,全程眼神交流。 陪他们在录音室呆了二十小时的于童,还有心情调侃说,录了专辑以后,他俩已经可以无声胜有声,更有默契啦。 等狄思科和老黄拍完录音带封面照,二哥和四哥那边也把周边几个区县的音像门市部摸排清楚了。 狄思科马上联系了负责北京分公司发行业务的钟晓莎,按照二哥的叮嘱,跟她约了早上八点见面。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既然想拿下人家中唱的供应站,面子工程就要做足。 狄家几兄弟都跟山东大葱似的,长得又高又直溜,所以穿着衬衫西裤站到人前,还挺能唬人的,有那么一点大老板的气派。 早上八点钟,人家单位刚上班,钟晓莎在办公室里等来狄家四兄弟时,表情还有点懵。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你们哪位想做我们的分销业务啊?” 狄思科先将二哥介绍给了钟晓莎。 “钟经理,这是我二哥狄思强,听说咱们中唱想要拓展分销业务,想过来跟您面谈一下。” 钟晓莎瞧这人的打扮,不像坐办公室的,估计是个体户,便笑着问:“狄老板,在哪里发财啊?” 二哥学着林双顺的样子,故作谦虚道:“发财谈不上,就是借着政策的东风做点小买卖。以前做过服装生意。” 在市场练摊儿。 “后来还在花鸟鱼市场弄了个摊位,倒腾从苏联那边过来的名犬。” 这两年国内开始有人养宠物狗了,但多数人只认京巴儿,他弄来的外国犬卖不出去,还贼能吃。 养到四个月大,都快养出了感情,才好不容易便宜脱手了。 以后再不敢倒腾狗。 “今年我开始做眼镜分销业务了。”二哥见这女经理听得认真,不由问,“钟经理,您知道眼镜帮吧?” 钟晓莎点点头:“有所耳闻。” 批发劣质眼镜和走私眼镜的。 “本来这生意也不错,我手下的业务员比较多,眼镜的市场需求量又大,每天分销上千副眼镜轻轻松松。” “听您的意思,这分销眼镜的买卖您也不做了?”钟晓莎也是老业务员,一听就懂了,这位忙活了半天,合着啥也没干成。 狄思科适时接话说:“我哥这人做生意比较轴,倒腾狗那会儿,把小狗都喂得溜光水滑的,比人吃的还好。最后把狗卖出去,只能保个本。批发眼镜的时候也差不多,人家都从劲松的小作坊批发便宜的劣质镜片,他非得跟别人不一样,跑去国营厂订购了有质检的专业镜片。” “不知您看没看过前段时间的新闻?咱们民警同志端掉了一个走私外国奢侈品的团伙。” 钟晓莎颔首说:“报纸上连着报道了两天,那新闻我看了。这事还跟狄老板有关?” “有啊!”狄思科后怕道,“民警同志进眼镜仓库抓人的时候,我二哥正在那边提货呢!误以为他也是同伙,就一起给抓了进去。好在我二哥做生意向来本分,既不卖走私货,也不卖劣质镜片。人家民警同志核实以后,就把他放了。” 钟晓莎好奇问:“既然狄老板的生意没问题,怎么不继续做下去呢?” “嗐,家里老太太不放心啊。”狄思科为难道,“我家有个正在读书的小妹,以后要当空中服务员的。您也知道,空姐的政审比较严格,那眼镜帮里既然出了一个走私犯,其他人难保不会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我二哥为了避嫌,就放弃做眼镜生意了。” 钟晓莎跟着感慨,“那狄老板放弃这生意还挺可惜的。” “确实可惜了,我二哥朋友多,手下业务员也多,最适合做这种分销业务。”狄思科笑道,“所以,刚听说咱们公司想增加供应站,我就把他介绍来了。咱们音像制品供应站,最怕正版翻版掺着卖。在这方面,您绝对可以放心。我二哥的货里,不会出现哪怕一张翻录带!”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先让人家认可二哥的人品。 毕竟供应站的走货量大,要是人品不过关,带着货跑了,或者往正版货里掺水,那中唱的损失就大了。 若是说出这番话的是其他人,钟晓莎早就将人请出办公室了。 归根结底就是,除了有个好人品,你们什么也没有呗! 人品好的人多的是!这年头老百姓都朴素,群众里能有几个坏人呐! 不能因为你人品好,我就把这么大的业务交给你吧? 不过,小狄刚跟公司合作灌了录音带,又有歌舞团那边的关系在,她多少也要给些面子。 钟晓莎想了想说:“小狄,我们公司选择分销商也是有要求的。最起码,你们得是工商局在册的正规个体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哥将大舅那个五金杂货店的许可证拿出来,报了店铺的地址。 “那边县城里还没有音像门市部,我这个店面和仓库的位置挺好,开业以后正好可以成为当地的第一家音像店,兼顾批发和零售,往周边区县送货也方便。” 狄思科继续游说:“钟经理,您既然要拓展销售渠道,看中的就是供应站的卖货能力。甭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您要是对我二哥的能力存疑,咱们可以先试用一下嘛。” “怎么个试用法?”钟晓莎有了些兴趣。 “这是我大哥,在电影厂当灯光师,在编正式工。他愿意给我做个担保!”二哥指了指坐在一边的大哥说,“我们把他押在这里一天。您给我出五千盘磁带,我保证今天就能全部分销出去,下午就能来跟您清账!” 钟晓莎无奈摇头,五千盘磁带,那可是至少两万块的货。 对于那些已经做熟的二级代理商,一天销五千盘不在话下。 但是,最近没有当红歌星出专辑,也没有什么广告宣传,每天的走货量都比较平稳。 “就你们兄弟几个,一天怎么卖两万块的货啊?”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哥笑了笑,走到办公室窗边,冲她招了招手:“钟经理,您过来看!” 钟晓莎依言走过去,透过玻璃窗向下望。 她的办公室在二楼,窗子正对着街面。 只见熙攘的马路边,停着一辆蓝色大卡车。 卡车的车斗里坐了足有二十个年轻小伙子! “狄老板,您这是……” “钟经理,我们今天是有备而来的,这些业务员之前是跟我一起分销眼镜的。北京周边区县的音像门市部,已经被他们摸清了。只要您给我出货,别说五千张,一万张我也能销得出去!” 车斗里那些小伙子,也看到了窗边的他们,热情地冲着楼上挥挥手。 钟晓莎跑业务多年,见识过的人物不少,但是像狄思强这样野路子出身,还这么横的,她还是头回见。 能在公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沉溺NPH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桃运小神医
神秘复苏:鬼戏
交流_御书屋
红豆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