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快穿]情不自矜 > 第36章

第36章

“陈玉娇在《健美十分钟》上表现不错,我帮她联系了广西那边的一个音像出版社,趁热打铁出一盘健美操录音带。” “她这么快就能出录音带啦?”狄思科实名羡慕。 “嗯,健美操的节目形式比较新颖,又是日播的,收视率很不错,节目里的三个女领操员,另两个是专业健美教练,只有陈玉娇是歌唱演员出身。给她出录音带,栏目组也是支持的。” 狄二狗上节目的意愿并不强烈,她也要考虑演员本人的想法,别弄得像逼良为娼似的。 既然他不想去,那就让想去的人去。 陈玉娇很喜欢运动,比赛结束后,仍能坚持每天跳操,这个节目跟她的适配度很高。 于童还有工作要忙,坐进办公桌问:“你这么晚找过来,有什么事?” “哦,我这个月的演出费还没领呢!前几天忙忘了,今儿刚想起来。” 点歌费和小费是直接交给演员的,演出费却要由服务公司为演员统一结算。 经他一提,于童也记起来了,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说:“扣除你应该交给公司的点歌费抽成,剩下的演出费都在这里了。” 狄思科摸了摸信封厚度,嘀咕一句:“这个月有点少啊。” “演出收入跟你的工作量是成正比的。你这个月只唱了十七场,一共272块,减去点歌费抽成,还剩九十八块。” 他这个月赚的这点钱,于童都懒得经手了。 “我记得你之前说,要给你妹妹凑学费?”她翻了一下日历问,“现在应该已经开学了吧?钱凑齐了吗?” “下礼拜开学,”狄思科叹道,“还差点,我再想办法凑一凑应该能赶上。” 于童兴致不高地“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狄思科见她眼下有点青黑,便关心了一下领导的健康状况,“于队,你最近休息不好啊?” “还行。” 事实上,她现在的工作压力有点大。 除了他们歌舞团,越来越多的文艺团体开始或明或暗地组织演员走穴演出,有些唱得好的普通老百姓也看到了走穴演出的钱景,进来掺上一脚。 北京的演出市场只有这么大,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演员,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月,她明显感觉业务不好谈了,而且甲方压价压得厉害,狄思科、老黄和闫丽君,其实都被压过价。 但是一旦演员的身价降低过,再想抬起来就难了,她只能从乐队和演出场次上帮忙找补,暂时将价格稳住。 另外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些话跟演员说不着,她也就懒得说了。 “没什么事,你就回去休息吧。”于童挥手撵人,“我还有得忙呢!” 狄思科见她确实没什么谈兴,只好起身走人。 快走到门口时,于童又将他喊住,拉开抽屉拿出另一个信封说:“预支你三百块交学费,从你下个月的演出费里扣。” 狄思科:“……” 真是瞬间就被感动了。 粉红大亨不愧是能做大事的人,瞧瞧人家这胸襟!这气度! 于童将信封扔给他说:“涕泗横流就不用了,有时间把你跟老黄要唱的歌练一练,别为了那仨瓜俩枣到处打零工。” 狄思科接住信封,连连点头,表决心道:“于队,你放心,下个月我肯定多唱几场!” “到时候再说,看你表现吧。” 最近接触过音像出版业以后,于童已经瞧不上那点演出费了。 狄思科也看出来了,人家现在确实不在乎演出费。上个月还在督促他多参与演出,这个月连提都没提过。 看来还是出录音带赚钱啊! “于队,我跟老黄什么时候能出录音带啊?” 于童轻笑道:“你说你俩,是不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之前让你们搞个组合,你俩死活不乐意,现在好了,老黄催完了,你又来催。” “黄哥来催过啦?看来我俩还挺有默契的。”狄思科坐到她对面的椅子上问,“那到底什么时候能出录音带啊?” 既然帮陈玉娇联系到了出版社,是不是说明于童已经打通这条关系了? 于童指指桌面上的电话机,“你先给我演示一下,电话是怎么拨出去的,我再跟你谈出录音带的问题。” “这个啊!”狄思科开始拿乔,“这是我的不传之秘,从没教过别人。” 于童指指他手里装着三百块的牛皮纸信封,让他想好了再回答。 “不过,于队是我的伯乐和贵人!”狄思科很识趣地转了口风说,“我肯定是要倾囊相授的!” 于童拿起话筒给他,“别废话了,赶紧给我演示一下!” “你看好啊,电话机上听筒的位置,有一个可以压住的叉簧,”狄思科在叉簧上按了按,“长按是挂机状态,你要是想打电话,就得连续不断地按这个叉簧。比如前两个数字是35,那你就要连续快速按三下,停顿一秒后,再连续快速按五下,以此类推。这个过程中,你要细心点,按错了就要从头来过了。” “你这办法真的管用?”于童还是头一回听说能这样打电话。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于童按照他教的办法,打给了一楼传达室,竟然还真的接通了! “这办法真不错!”于童像得到了什么新玩具似的,又给家里和表姐家打了电话。 见她竟然还想去按叉簧,狄思科将手按上去说:“于队,差不多就得了。给单位省点电话费。” 于童学了一项新技能,心情很好地坐回了椅子,终于有心思跟他谈谈录音带的进展了。 “你之前跟老黄合唱的小样,以及你们的照片,我已经给几家音像出版社和影音公司寄过去了。” 狄思科眼巴巴地等着,“然后呢?” “有个天津的出版社有意向跟咱们合作,”于童抬手制止他的话,继续道,“但是对出版费提出的要求比较苛刻,我还想再跟他们谈谈。” “他们提了什么条件啊?” “对于新人,他们只能首发二十万张录音带,一次性买断费是三千块。” 狄思科不了解行情,听说可以发二十万张,觉得也不少了。 “刚才我帮陈玉娇联系的那个,首发可以发五十万张。” 如今音响市场发展迅猛,稍微有些名气的歌手,出一张录音带,首发随随便便也能卖七十万张。 她很看好狄二狗跟老黄的这对组合。 收到出版社发来的报价后,只觉对方是在羞辱人,把她当成了傻子。 心知狄思科不懂这些,她尽量简单解释:“他们的意思就是,三千块彻底买断,给你发二十万张。至于之后人家再发多少张录音带,跟咱们就没关系了。” “他们为什么不多出版一些啊?” “怕你们是新人卖不出去。”于童摊手说,“人家不想承担这个风险。如果想出版更多,那得咱自己掏钱。” 狄思科对于童的眼光还是很信服的,他拧眉思考片刻问:“于队,你觉得我们的录音带,真能卖得出去吗?” “只要你们配合默契,再配合宣传,别说二十万张,就是一百万张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首发二十万张,我们只收一千块的出版费。以后再有加印的话,让出版社给我们销售提成,加印多少张,就提多少钱,你说他们能同意吗?” 第28章 狄思科提供的思路, 对歌手和出版社来说,算是双赢的办法。 如今的正版录音带,国产盒带售价五块钱左右, 进口盒带高达八到十块。 如果能跟出版社达成分成协议, 哪怕每盒录音带只能提五分钱呢, 多卖十万张,也有五千块的分成收入了。 狄思科的想法挺好, 但有点书生意气, 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 “录音带的发行数量由出版社说了算,他发行了五十万张,却告诉咱们只发了二十万,你能拿他怎么办?”于童耸耸肩说,“工厂都是他们的, 每天从工厂走货多少,只有人家内部知道。咱不能跑去工厂和经销部门口盯梢,又没正经单位能监管他们,所以一口价是目前最划算的。” 而且他们都是音像出版业的新人, 即便是获得了很多奖项的老黄, 在业内人士看来,也是资历尚浅。 新人没有与出版社提条件的资格。 音像出版社和唱片公司几乎全是国企, 与歌手签订的出版发行合同都是制式的。 狄思科和老黄还没有让人家为他们专门修改合同的面子。 于童觉得自己手下的所有女演员加到一块儿,都没有这俩男演员让她操心。 老黄是个事儿精,小狄太有主意,两人组合到一起,威力也是双倍的。 不过, 对于给他俩灌录音带的事,于童还真挺上心。 当天回家后, 她就找上了白主任。 “奶,您手头有没有现成的曲子啊?”于童殷勤地给白主任捏肩。 “你要干嘛?” “我想给黄炜和小狄出录音带,一张录音带正反两面得有十七八首歌,不能让他们全都翻唱别人的歌吧?” 这个话题可真是正正好踩在了白主任的神经上。 白主任讥诮道:“你们的流行音乐,不是流行‘扒带子’吗?你还是让他们扒带子去吧!” “扒带子是因为没有原创曲目,有您这位大作曲家在,我们哪用得着扒带子啊?” 所谓扒带子,就是翻唱。 港台的扒国外的,内地的扒港台的。只要是有些名气的歌曲,都可以被重新配器,找人翻唱。 白主任见她态度还算端正,问:“他们要出什么风格的录音带?” “跟市面上的大多数录音带差不多,就通俗音乐呗。” 按照于童的想法,他俩的第一张录音带,不用弄得太标新立异,翻唱些流行歌,再加一两首原创新歌,也就可以了。 一旦这张录音带发行,即使只有两首新歌,也会很快被别人“扒带子”。 音像市场就这样,刚上市的新歌,立马就会被人翻唱。 这也算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了,头二十年,像白主任这样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歌曲都是公有的,并不存在私人所有的概念。 所以市面上翻唱抄袭成风,也没什么人觉得不对,大家都互相抄。 正因如此,她并不想给这对新人组合投入太多。 给多了都便宜别人了。 白主任听说他们要唱通俗歌曲,便没了精神,“你找别人去吧,我写的歌都老掉牙了,流行不起来。” 她的存稿都是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 “怎么流行不起来呢!您之前写的《送你一束玫瑰》,不是挺好嘛,还得奖了!” 白主任只觉那首歌是她的黑历史,别人每提起一次,她就难受一次。 原本想贴近年轻人的风格,做一次尝试。 结果写出的东西,她自己都不乐意听

相关推荐: 篮坛大亨   交流_御书屋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深宵(1V1 H)   鉴宝狂婿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镇妖博物馆   女奴的等价替换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