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快穿]情不自矜 > 第349章

第349章

展得如此之快,除了咱们万燕腾飞这两家,几乎各省都有VCD厂家,听说沿海地区有数百家VCD生产企业。” VCD影碟机的核心是CD机芯和MPEG-1,但是他拿到MPEG-1授权的时候,国外已经在制定MPEG-2标准了。 在他看来,使用了MPEG-1的VCD影碟机只能算是一个过渡产品,所以万燕并没有急于扩大生产规模,这两年一直保持在年产两万台左右。 但据说很快就会上市的MPEG-2迟迟没有消息,而原本没被给予多大希望的VCD影碟机在国内却异常火爆。 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一些VCD组装厂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狄思科很理解他的焦虑,但还是透露了广东VCD行业的现状。 “从地理位置来看,无论是万燕还是腾飞,都比不上珠三角那些企业的优势。现在算是咱们VCD行业的成长期,那边已经快速形成了产业集群,有的企业提供线路板,有的提供外壳,听说不用出区就可以凑齐一台VCD的所有元器件。在集群式生产这方面,咱们是远远比不了的。” 江总认可地颔首。 珠三角在控制成本和生产规模上都要优于他们,所以人家打得起价格战。 腾飞明知万燕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还想要并购万燕,说明他们看中的并不是这些。 狄思科问:“江总,我听说万燕在去年就有成立软件公司的想法,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软件公司一直没有成立吧?” 江总点点头。 在VCD上市之初,他就在公司里提过成立软件公司的想法,软件的发展是硬件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软件跟不上,就容易被外国企业在技术上卡脖子。 可是,这家公司并不是他的独资公司,他还有合伙人。 对方认为万燕暂时没有能力运作软件市场,软件也不是VCD整机企业需要操心的。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 听他介绍了大致情况,狄思科玩笑似的说:“让您这样一位优秀的研发人才经营企业,真是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了。” 江总在成立万燕公司之前,是某电子研究所的所长,主要就是搞技术的。 从万燕这两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他对商战啊,市场营销啊之类的并不擅长。 很多决策都有点滞后,让人感觉万燕面对市场时的反应总是比人家慢半拍。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江总的眼光是很超前的。 “我跟您的想法其实不谋而合,如果腾飞与万燕有合作机会,最好能立即成立一家软件公司。” 江总露出了一个很真切的笑容,“那咱们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我们并不是为了并购万燕而恭维您,随着珠三角VCD组装行业的崛起,未来免不了要大打价格战,而咱们都十分清楚,VCD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如果打起了价格战,VCD的利润会非常微薄。届时真正赚钱的,反而是软件。” “正是这个道理嘛!” 江总一拍桌子。 他跟合伙人在软件公司的问题上僵持了很久,被否定得多了,连他自己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 此时听到狄思科对他眼光的认可,心里的高兴便带到了脸上。 第一次接触,本打算只浅浅交流一下,最多聊半小时就可以点到即止了。 因为谈话比较投机,双方倒是聊了一个多钟头。 等到江总不得不去参加省里的活动时,双方才结束了这次会面。 回到酒店后,狄思科将翁佩云和石峰都请来了自己的房间,三人一起复盘一下今天的这次见面。 “翁总,老石,你们感觉这次并购谈成的几率大不大?” 翁佩云冷静地说:“江总是搞技术出身的,很明显,他现在已经对经营企业力不从心了,他想将企业尽快脱手变现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但是,咱们若想并购万燕,摆在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 “嗯。”狄思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刚才江总已经隐晦透露了万燕的心理报价,不低于1.5亿人民币。这个报价肯定还有得谈,可是哪怕将价格降到8000万或是一亿,咱们目前的现金储备也是不足的。” “这么大的并购案,肯定需要跟银行贷款啊。”狄思科说。 翁佩云是腾飞的总会计师,最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她没反驳狄思科的话,“确实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但是狄总,咱们这次并购是跨地区的,而信贷规模是分地区的,今年北京的信贷规模并不大,咱们要想从北京的银行贷款上亿人民币,比较麻烦,阻力会很大。” 石峰问:“不能在这边的银行贷款么?” “按照现行的金融体制,腾飞在北京,那就只能在北京的银行进行贷款,不能在其他地区借贷。” 狄思科摆手说:“资金的问题咱们之后再想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还有别的问题吗?” 石峰想了想说:“虽然江总的态度很积极,但万燕不是他一个人的,更准确的说,万燕甚至不只是他跟合伙人的万燕。” “怎么说?” “万燕现在是本地的名牌企业,尽管之前政府帮他寻找资金不成功,但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这家企业的重视。咱们若想顺利拿下万燕,恐怕要过当地政府那一关。” 狄思科疑惑道:“万燕是一家私营企业,又不是全民所有制,政府为什么不同意?” “万燕不是国营的,但咱们腾飞是国营的。”石峰提醒,“目前是按照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缴纳所得税的,万燕是私营企业,一直在地方上缴税。但是,一旦咱们成功并购万燕,万燕就要跟着腾飞走,将所得税上交给中央。咱们并购了万燕,就会让当地政府部门失去一个税源。您觉得人家能轻易撒手么?” 狄思科啧了一声,这好像还真是一个问题。 上午的谈话中,江总透露过,省里很重视万燕,给了他们一定的资金扶持,但也要求他们在采购元器件的时候不能出省,只能选择本省配套企业。 连采购元器件都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那被外地国企并购就更要慎之又慎了。 万燕可是重要税源。 狄思科有点为难地抓抓头发。 南下之前,他绝没有想过,并购万燕这家私营企业的最大阻力不在万燕内部,而是政府部门。 郭美凤说得没错,多出来走走,能开阔眼界,他这次算是开了眼了。 * 腾飞既然已经千里迢迢地跑来谈判了,当然不能轻易放弃。 但他们在当地没有熟人,腾飞在这里没有分公司和办事处,跟政府部门基本没打过交道。 三人各自联络熟人,终于请人帮忙递话,在市里找到了一个关系。 狄思科邀请对方在酒楼吃饭,想趁机打探一下当地政府对这次并购的态度。 他和翁佩云提前半小时在酒楼大堂等候,毕竟是求人办事嘛,姿态需要摆得低一点。 “这家酒楼的菜色可能还不错,瞧着客流量还挺大的。” “我请当地人帮忙推荐的,很多本地人都在这里宴请外地客人,听说那个沿海投资考察团就是被省里安排在这里招待的。” 二人站在门口,一边等客人,一边闲聊。 外面的天色有些阴沉,眼瞧着大雨即将倾盆而至,翁佩云觑着墨团似的乌云说:“我去前台借把伞吧。” “不用借了,”狄思科眯眼望向从街角转过来的黑色轿车,不确定地问,“那辆车应该是吧?” 两人都停下动作,注视着轿车渐渐靠近,慢慢在酒楼门口停稳。 车门被人打开,走下来两位西装革履的男士。 狄思科还在辨认哪位是他们的客人时,却见又有一人从后座走了下来,抬头瞥见他,便惊讶地问:“小狄,你怎么等在这里?来出差的吗?” 闻言,狄思科立马挂上假笑,“王生,好久不见了,我最近在这边出差呢。” 他一边跟对方寒暄,一边在心里琢磨,小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来着? 大家还是别在省会集合了,让旅游团爬完山就直接回北京吧。 第182章 从酒楼的包厢离开时, 狄思科和翁佩云的心情都说不上多好。 翁佩云背上挎包,轻蹙着眉头说:“狄总,万燕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地方上的阻力太大了, 我觉得咱们可以考虑放弃并购万燕。” “万燕的生产规模并不大, 确实,沿海的很多工厂都比它强。”狄思科思忖着说, “但万燕真正值钱的, 不是年产两万台VCD的生产线,而是他们的研发能力和前瞻性的眼光。” 要不是被市场和营销拖了后腿,哪还轮得到腾飞来并购万燕? 翁佩云异想天开道:“要是能把江总挖来咱们腾飞就好了。” “人家卖掉公司就能净赚1亿!怎么可能舍弃自己的公司,跑来腾飞赚每月的千八百块?” 说出这番话时,狄思科的脑海里显出另一个身影。 其实, 如果并购不成功,也挖不到江总的话,他们倒是可以换一个目标挖。 他心里有个还算合适的人选。 翁佩云不以为然道:“没有挖不动的墙角,我看他在科研上还挺有追求的, 要不咱试试?” 狄思科反问:“那你说他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研究所, 自己创办万燕公司?” 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人家也要追求经济利益的。 翁佩云哑火, 说得有理。 两人一面低声交谈,一面穿过走廊来到酒楼大堂。 经过休息区时,狄思科下意识瞟过去一眼,于是就看到了从沙发上站起身,冲他招手的王铮安。 翁佩云显然也发现了, 笑着说:“狄总跟朋友聊吧,我先回酒店休息了。” 狄思科嗯了一声, 将她送上了出租车,才转身走向王铮安。 傍晚那会儿,王铮安刚下车没多久,狄思科请的客人就到了,他要先招待客人,自然没时间跟他多谈。 王铮安对他之前的怠慢不以为意,笑着问:“送走客人了?谈得还顺利么?” 其实不用问,只看他跟同事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不算顺利了。 狄思科只说了句“还行”,转而问:“王生是来谈生意的吗?” “算不上谈生意,先过来考察一下环境。他们省外办在港岛举办了招商酒会,我最近想在内地投资一些项目,就跟过来看看。” 大多数港商习惯在广东投资,毕竟经济特区在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上有天然优势。 但这次去港岛招商的领导联系了商会,王铮安在商会挂着职务,既然双方有合作,他自然要给对方面子,亲自跟

相关推荐: 蜜感少女與房東老伯   熟母-你的心在堕落!   骨中骨_高h   丝妻小唯之购物被奸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   心声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团宠了   穿书成反派师姐,女主咋先黑化了   强臣环伺(肉)   末世重生女配狠狠宠   隔壁大叔是只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