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快穿]情不自矜 > 第113章

第113章

” 狄思科:“……” 他虽然已经出了三张专辑带,可是认真算起来,属于他自己的歌只有跟老黄合唱的《爱你》和《美丽的姑娘看看我吧》。 而第一张专辑的销量,只是后两张的零头。 他很难不怀疑葛磊在诓他。 然而,当他次日中午来到轻工公司的工会办公室时,却遇上了三个开水壶…… 三位女同志对着他“啊啊啊”了好半晌。 三十多岁的温大姐握着他的手说:“原来小葛没吹牛,他还真跟大明星是发小儿啊?” 即便在马路上被歌迷认出来过,大家也都比较克制,狄思科还从没遇到过这种“啊啊啊”的场面。 他本能地客气回道:“我跟葛磊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十几年的朋友了。” 温大姐遗憾道:“早知道你们是好朋友,上次单位搞联谊会的时候,应该让小葛把你也叫上的!” 狄思科礼貌假笑。 旁边有个年轻女同志捧着照相机问:“狄同志,我们能跟您合个影吗?” “可以啊。” 然后,除了这三位女同志,又呼啦啦围上来好几个男女。 单人合影,双人合影,集体合影,拍掉了半个胶卷。 狄思科属实低估自己的人气了! 日报和晚报的那两个排行榜在本地的关注度非常高。 之前,他的名字几乎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霸榜一个月。 直到方菲正式在北京开唱,他才退位让贤。 后来于童不再花钱买广告位,排行榜停更一个礼拜,导致报社收到了两大箱读者来信,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再更新排行榜。 也许是民意不可违吧,报社竟然真的将排行榜从广告板移出,缩小版面后,变成了本报的固定栏目。 年底时,狄思科的全英文歌专辑正式发行,在各大书店里的销量极高,有的书店甚至弄了一个架子专门摆放他的录音带。 所以,这两个月,他的名字又跑到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去了,尽管不是前三名,却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而且经贸部是轻工进出口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上面有什么风吹草动,下面都一清二楚。 这几个月部委里推行办公电算化,狄思科获得金手指大赛第一名,抱着奖品跟领导握手合影的照片,被系统内部的几家宣传单位转载了好几次。 他本就有歌星光环,在单位里的业务能力又那么强,像温大姐这样有些见识和阅历的歌迷,立马就变成了铁杆儿。 三十多岁还买男歌星的写真集,被她老公笑话了半个月。 不过,今天见到了大明星本人,温大姐觉得他跟自己想象中的形象简直一模一样。 沉稳英俊,清澈干净,有种介于青年和成熟男人之间的特殊魅力。 温大姐感慨自己有眼光,看人家狄同志这唇红齿白的小模样,不愧是能拍牙膏广告的人呀,牙齿状态真的很好! “温大姐,你们别围着小狄问东问西了,”葛磊出面解救了被同事围观的狄思科,“我之前跟您打听的事,您有没有谱儿啊?” 温大姐似乎跟葛磊很亲近,在他的大脑门儿上点了点,哼道:“这都到年跟前了,哪个工厂都不可能接急单,人家都是有生产任务的!” 狄思科解释说:“温大姐,我们不是大批走货的,如果人家工厂里有现货,我们少量的拿一些现货也行。” “那也够呛。”温大姐说,“你要的团扇和绣品,那是南方特产,咱们这边的工厂基本不生产,出口订单都是直接从南方出关的。” 狄思科坐在椅子上眼巴巴地问:“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温大姐被他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大明星专程来找她办事,若是不帮忙想个妥当法子,她连自己心里这关都过不去! “温姐,要不领他去样品仓库看看?”捧着照相机的姑娘是包装样宣科的,提醒道,“反正他要的量也不大,咱仓库里积压的那些样品应该够用。” 温大姐向他征求意见:“我们仓库里有一些送检用的样品,大概是一两年前的出口款式,每种最多一打,只有简易防尘包装,没有出口包装,这种样品行吗?” 狄思科惊喜道:“行啊,那可太行了!” “那让小杨带你去样品仓库看看。选好以后让领导给你批个条,你就不用往工厂跑了。” 能够得上出口标准的产品,哪怕只是样品,质量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小杨同志帮他挑了几样有民族特色的小件绣品,“这种是机器生产的,没有纯手工刺绣那么精致,但是花色多,颜色鲜亮,这两款手绢和披肩在仓库里放了快三年了,颜色还跟新的一样。” 狄思科好奇地问:“这些样品也是新商品,你们就一直在仓库里放着啊?” “不然呢?每种只有几样,发给职工也不合适。你多了他少了,还不够处理纠纷的。偶尔单位组织活动,会从这里拿一部分当奖品,但是我们经营的商品有上千种,根本消耗不掉。” 葛磊接话说:“那就卖给有需要的人呗。” 小杨呵呵两声,不搭他的腔。 想买的人挺多,但是没点关系的人,根本买不到样品仓库里的东西。 要不是看在大明星的面子上,温大姐也未必乐意插手样品仓库的事。 狄思科把质量过得去的绣品和扇子都挑了出来。 还发现了好多印有国粹元素的挂件,竹片书签,泥塑,餐具和军绿书包。 不过,绿书包配京剧脸谱实在没什么美感,狄思科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 “小杨同志,这些样品怎么计算价格啊?” 他已经合计好了,如果价格太贵,就跟人家商量一下,是否有可能让轻工公司给他们的演出进行赞助。 像方菲演唱会似的,拉单位横幅再给他们一百张赠票。 然而,小杨同志却给他一个出人意料的价格:“小件手工艺品都是每件八毛钱。” 狄思科惊了,“绣品和书签价格一样?” “对。”小杨笑着说,“绣品不只八毛,书签不值八毛,两相抵消嘛。你搭配着买,我们搭配着卖。” 狄思科暗道,幸好他挑的绣品和扇子够多。 否则这一单得亏本儿呀。 不过,按照每种八毛钱计算,他挑了几大箱的东西,合计起来才两百多块钱。 这钱他出得起,赞助就算了吧。 狄思科乐观地想,省了一百张赠票,就相当于这几箱东西只花了他一百多块钱。 太值啦! * 狄思科被方菲演唱会一万起步的赞助费养大了胃口,看不上两百块的赞助费了。 而于童还在为寻找赞助商发愁。 给戏曲演出拉赞助的难度是演唱会的十倍不止。 之前有过合作的那几个赞助商,听说她在筹备戏曲演出,全都婉拒了她的赞助邀请。 权衡再三后,她主动给食品公司的管歧珍打了电话,约对方去美容院做按摩。 “你不找我,我也该给你打电话了。”管歧珍埋怨道,“临近过年,我最近压力太大了,必须得找机会出来纾解一下。” 于童惊讶地笑:“工作上那点事,还能难得住管总呀!” “工作上有分歧大家可以商量,但是家事上有争议,是商量不出结果的,剪不断理还乱!”管歧珍闭眼躺在按摩椅上,叹气道,“今年我公婆都被老张接来北京过年了,现在就住在我家里呢。” “你家能住得下吗?”于童记得她家住的是张海岩分到的两居室。 “孩子跟我们挤一挤勉强能住得下。但是,我婆婆把我小姑子和小叔子两家,连大人带孩子,一共七八口人全带来了。都在我家客厅打地铺呢!” 于童:“……” “要不你单独回娘家住几天?孩子就别带了,省的婆家人以为你闹脾气。” “他们刚来我就搬去单位宿舍了,”管歧珍语气平淡道,“家里住不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不过,朵朵天天给我打电话,一会儿告状说姐姐抢她零食,一会儿说奶奶把她的玩具给了弟弟,一会儿又说她小姑偷穿我的衣服。我虽然躲了出来,但耳根子也不得清净。” 于童笑道:“家里还留了一个小耳报神。” “可不是嘛,这孩子鬼得很。”管歧珍提醒道,“听说小狄的家庭条件跟我家老张差不多,他俩当年就是因为勤工俭学认识的。虽然我挺喜欢这小伙子,但还是得忠言逆耳提醒你一句,我就是前车之鉴,你下嫁之前一定要做好,跟他一大家子穷亲戚打交道的心理准备。” 于童挥手说:“我俩之间,提结婚还早着呢。” 狄二狗还有好几个月才能领证。 再说,狄家跟张海岩家的情况不一样。 老狄家毕竟是城市户口,前些年经济拮据主要是因为孩子多花销大,又没几个能正经领工资的人。 如今只有一个小六还在读书,前面五个儿子都能赚钱,生活条件自然就改善了。 最主要的是,二狗子继承了他小姨的房子,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次郭美凤要登台演出,狄二狗把他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全都请来了城里一起过年。 就安排在前院跟郭美凤住在一起,后面只住着他跟小六。 于童昨天去看过了,家里住进来这么多人,对二狗子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他那个八十岁的姥姥,天天带着两个儿媳妇包饺子,于童从狄家离开的时候还能拎一保温壶的饺子走。 与管歧珍的婆家相比,她觉得二狗家的环境算是很不错了。 但人家管总正闹心呢,她没必要讨人嫌解释太多,便转入正题提起了给戏曲演出赞助的话题。 “报纸上那个戏曲演出是你在筹备的啊?”管歧珍笑着道,“我就说嘛,哪个京剧团舍得花这么多钱,又是打广告,又是在老舍茶馆商演!他们那点票房收入,应该弄不起这个呀!原来是于总的手笔。” “怎么样,管总打算赞助多少?” 于童并不问她是否有兴趣赞助,直接问人家要赞助多少钱。 “戏曲演出就算了吧,曝光度太低了。” “那您还真说错了。”于童笑着说,“我们光是赠票就送出去一千多张呢,曝光度是不成问题的。” “一千来人的曝光度,算什么曝光!方菲演唱会那种几万人的场子还差不多。” “五万人的场子,我收了您五万的赞助费,这次戏曲演出大概有三千张门票,我收您三千的赞助费怎么样?” “不怎么样!”管歧珍摆手说,“三千块扔进去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于童并不气馁,换了一个方向问:“入冬以后,你们的汽水销量不如前几个月吧?” “嗯,你打算让我派人去茶馆里卖汽水?” “不是,反正你们的汽水压在仓库里占地方,又不能减产,要不就赞助给我们好了。”于童给出

相关推荐: 恶蛟的新娘(1v2)   将军在上   白日烟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过激行为(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神秘复苏:鬼戏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