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顺子哥,您要搞眼镜批发,是能联系到眼镜厂啊?也是从南方进货吗?眼镜镜片易碎,远距离运输的话,折损率不低吧?” “这你就不懂了,卖眼镜嘛,主要就是卖个样子货,只要镜架比国营厂的镜架漂亮,这批货就能走俏!所以,我们都是从南方进镜架,在本地进眼镜片,到时候组装上就行了。” 二哥早把底子摸清了,跟弟弟解释:“劲松那边有一条街,全是加工眼镜的小作坊。顺子哥把镜架从南方带回来,放到那些小作坊里二次加工,再拿出来价格能翻两番!” 他手下的兄弟多,让大家从小作坊里拿货,到大街上摆个摊儿流动贩卖,很快就能分销出去。 兄弟们也能有个赚钱的营生。 狄思科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从南方进来的镜架比国营厂的漂亮,加上运费和眼镜片的费用以后,价格竟然还能翻两番。 说明镜架本身的成本也不算高吧? 他家的几个兄弟间,向来互不干预各自的交友和工作,不过,狄思科心里那根弦一直绷着,就不得不多留个心眼,讨人嫌地多问上几句。 “顺子哥,您这眼镜架的货源打哪儿来啊?我听说从南方进来的货,好多都是水货。眼镜不会也有水货吧?” “嘿嘿,”林双顺打着哈哈,并不透露货源,“戴眼镜的都是知识分子,对眼镜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有人爱买便宜货,有人就认牌子货。咱得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需要嘛。” 狄思科思忖着,书里说他的直系亲属走私被抓,他原以为既然是走私,又判得挺重,至少得走私个烟酒或者电视机录音机之类的吧? 要是因为走私眼镜架被抓进去,这不是杀鸡用牛刀么! 林双顺当了个体户,这些年最介意的就是两个字,“面子”。 他感觉狄家这个大学生可能瞧不上自己的小买卖,便从黑色大皮包里翻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递给他。 “这次来得急,也没给你带什么好东西,这是我上次从广州带回来的太阳镜,算是个牌子货,你拿着玩吧!” 狄思科不认识什么牌子,但他认识上面的图案。 于童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瓶进口香水,队里的女演员每次去她办公室,都要拿起来喷几下。 据说叫什么五号,还挺贵的。 这眼镜盒上的徽标跟那香水瓶身上的一模一样。 不待他说什么,林双顺又从皮包里翻出一个盒子。 “刚才进门碰到了你家小六,没想到你家妹子已经变成大姑娘了。我这次从南边带了不少化妆品回来,也送她一份吧,就当见面礼了。” 这回不用狄思科拒绝,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同时摇头。 大哥的儿子和妹子不差几岁,他向来是把亲妹妹当闺女对待的,又听说过她在酒店的遭遇,早就提高了警惕。 即便是老同学送的东西,他也不会收。 他人老实却不傻,这老同学都三张儿了,还一直耍着单儿呢。 他将那盒一看就价值不菲的化妆品还给对方,“我家小六就是个子高,其实还是上中学的毛丫头,暂时用不上化妆品,这么贵的东西给她可就浪费了!” 被拒绝的林双顺,不甚在意地笑笑,将盒子收回皮包,还想跟狄家兄弟谈谈合作分销眼镜的生意。 然而,外面院子的大门却被人敲响了,狄思科离门口最近,便拉开门走了出去。 来人是两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身后还跟着一位挎着照相机的女同志。 见到狄思科便跟他打听,“同志,请问你们这院儿里有一位狄同学吗?” “我就姓狄,”狄思科颔首,心里隐约有了猜测,却仍是问,“您三位是……” 其中一个中年人将自己的工作证亮给他看,“同志,我们是市房管局的,有个情况想跟狄同学核实一下!” 第20章 房管局干部的出现, 让狄家人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在此之前,因着事情没有定论,狄思科得到两张房契的消息, 并未向外人透露。 兄弟几个也顾不上跟林双顺谈合作了, 另外约定了时间, 便忙不迭将房管局的同志请了进来。 以防院子里人多口杂,被快嘴婶之流听到消息, 二哥还把瘸腿的老三留在院里守门。 两位干部是市房管局落实私房政策领导小组的, 打头那位姓刘,是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副主任。 刘副主任有备而来,早已打听清楚狄思科的情况,知道他是个大学生,便态度和蔼地说:“狄同学, 你在日报上反映的问题,我们房管局已经注意到了,领导对这件事和你的提议都高度重视,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跟你核实一下具体情况的!” 狄思科颔首, 忙将自己的两张房契找出来。 他去报社和广播电台提供新闻线索, 又留下地址姓名,纯粹是死马当活马医。 能引起区房管局的注意他就烧高香了, 没想到竟然把市局的同志招来了。 他将整件事的经过,以及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都尽量详尽地介绍了一番。 “按照区房管局档案里的记录,我小姨拿到房契的时候,那两套房子已经变成公产了。这明显是不合逻辑的。所以, 我想申请查阅辖区房管所和市房管局的相关记录……” 刘副主任在笔记本上记着重要信息,问道:“辖区房管所那边你已经去查过了吗?” “去了, 但没人能接管我这个案子,房管所的同志们都挺忙的。”狄思科解释说,“我自己去了三趟,碰巧遇到一位大姐,也是去落实私房的,听说跑了七八趟。整天跑房子的事,弄得我们身心俱疲,所以思量再三后,我决定通过日报社为房管局的业务建言献策。” 另一位干部听他把告状包装成建言献策,还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便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那您怎么不直接来局里跟我们的**部门反映,那岂不是更快?” “您提的这个我也考虑过。”狄思科拉开五斗橱的抽屉,还真从里面抽出一个信封交给对方。 “这是我准备写给房管局领导的,但是考虑到信件送到领导面前,可能要转好几手,效率比较慢,您也知道,我是个学生,开学以后恐怕没有太多时间专门跑这件事,所以最终还是选择通过媒体建言献策了。” 刘副主任阻止了同事接下来的话,递给他一个少安毋躁的眼神。 今天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激化矛盾的。 不知这个狄同学是歪打正着,还是从哪里听到了风声,他找媒体建言献策的时机掐得非常准。 最近市局刚换了新局长,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没找到由头烧起来,有关他们房管局的新闻就登上了报纸。 《我为改革建言献策》这个栏目看起来不起眼,每期只能占豆腐块大小的版面。 但是如今凡是跟经济和改革沾边儿的话题,都是热门话题,这个栏目是刊印在日报最黄金的头版位置的。 所有读者,展开报纸的第一眼就能被这个带花边的小豆腐块吸引。 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产权人拿着那份报纸来房管局反映问题了。 “狄同学,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们领导小组的同志也集体开会讨论过。”刘副主任指了指手里这封信说,“你的最终诉求无非是想要回那两套房子嘛,对吧?” 狄思科客气地笑:“您说得对,要是能顺利要回房子,我恐怕也就没这个机会建言献策了。” 刘副主任点点头,继续道:“既然你们怀疑,房屋由代管公产转为私产的这部分资料缺失了,那我们就找专人去局档案室调档,帮你们调查清楚。” 二哥无语哼笑:“万一你们找的人出工不出力,非说找不到,到时候我们找谁说理去?” 兄弟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狄思科等二哥放完了炮,才不好意思地笑笑。 “刘主任,抱歉啊,我二哥说话有点直,您别放在心上。我个人十分相信咱们房管局的同志一定能将工作落到实处。不过,要是这部分资料真的丢失了,咱们还有其他解决方案吗?” 刘副主任对此早有准备,笑着说:“你的建言献策刊登后,局里特意开会讨论了此类无主产的处理办法,改革开放了嘛,时移世易,回来找房子的老人也有不少。年底之前你们区房管局会将所有无主产转给区法院,并且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到时候你们带着材料去法院认领就可以了。” 狄家几兄弟都不敢相信事情会如他所说这般顺利,不是说政策是红线,谁也改变不了吗?那么多人都办不成的事,他家老五只是去报社打个小报告而已,这事就能办成啦? 在大家都摇摆不定时,狄思科握上刘副主任的手,用力晃了晃说:“没想到咱们房管局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这可真是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这得解决多少人的难题呀!” 刘副主任当然也要谦虚一番,说些职责所在之类的客套话。 “若是房子真的落实了下来,我不但要给咱们房管局送锦旗,”狄思科瞅瞅那个挎着照相机的房管局宣传干事,“还得再去一趟日报社,将这件事的后续情况反馈给专栏编辑。” 刘副主任忙摆手说:“这个就不用了!” 他现在只想将新闻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哪能再次让舆论把他们推上风口浪尖! 狄思科却握着他的手说:“我觉得咱们市房管局对无主产的处理办法,在全国来说,都是走在前面的。日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不容小觑,要是能将后续情况反馈给日报,对咱们市房管局也是个正面宣传嘛。” 事关媒体,刘副主任只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相关宣传事宜,我需要请示领导,这个事就再说吧。” 狄思科的语气和煦,笑容如沐春风:“那行,刘主任,有了结果您别客气,我随时可以配合咱房管局的宣传工作。过两天我再跑一趟广播电台,既然事情能够处理妥当,就不让他们播放我提供的新闻线索了。” 房管局的干部们:“……” 这种动不动就联系媒体的小年轻可真是…… 刘副主任答应他,会尽快安排口径业务员查找遗失的历史资料,所以,别等过两天了,今天就去把广播电台的新闻线索撤了吧! 房管局的同志离开后,二哥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问:“这事真的靠谱吗?万一找不到那些资料,还真的移交法院呀?” 他常年在外面瞎混,听到公安法院之类的单位,心里就条件反射地犯怵。 “要是真能转给法院也不错,这就跟失物招领似的,”狄思科在心里琢磨了一番,还是劝道,“二哥,这两套房最晚在年底就能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弟弟宠物
顾氏女前传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篮坛大亨
开局成了二姐夫
NTR场合_御宅屋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