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于国事,根本无暇顾及后宫,三年一次的大选也改了规矩,变成五年一选。 先帝驾崩前,朝内已经天灾频繁,流民起义四起,朝外跶虏倭寇侵扰,烦不胜烦。 当时蒙古部落统一,势力空前强大,想趁建朝政事交接混乱之际偷袭大同,被得知消息的建帝亲自领兵击退。战事持续数年,胡虏一度南下,和倭寇一起侵袭江浙等地。这事说起来,连清蕴都有印象。 建帝调兵遣将,先镇起义再压倭寇,蒙古那儿则以互通贡市为策,和他们达成息战协议,建朝得以休养生息。 经此种种,所有人都认为新君雄才大略,有明君相。谁能料到,才几年的功夫,他行事就越发随心所欲、难以捉摸了。不仅在朝堂上有意分权,平时也会突然干出一件震惊朝野的荒唐事。 当然,后面这些不是李秉真所言,而是清蕴根据见闻推测。 “祖母身体不便,那我明日就和母亲、郡主一起进宫,你和父亲则在下值后同往承乾宫?” 李秉真建议,“你那两位女使行事都很沉稳,但明天最好带上春分,她曾随我进宫,认得些人。” 清蕴采纳了他的提议,提前嘱咐过春分,翌日一早便去厅中等待大长公主。 李贵妃信佛,不喜奢靡,她就选了自己调制的一味香作生辰礼,叫北苑名芳。此香最适合寒冬,燃起来有股幽兰之韵。除此之外,还备了味道相似的香膏。 准备礼物时,清蕴只在手上过了一遍,没想到大长公主嗅觉出奇灵敏,刚上马车就看着她,“擦的什么?好香。” “我没有用香,母亲闻到的,应是给娘娘备的礼物。” 说完把北苑名芳和香膏都取出示看,大长公主瞧了两眼,直夸她制香手艺好,匠心独特,比一些香道师的成品更出色。 “听说母亲好酒,我曾调制过一种醒醉香,放在枕中能够缓解宿醉不适。如若母亲不嫌弃,今晚我就让人送去。” 大长公主闻言大喜,“这正适合我。还有吗?给你父亲也备一份。” “当然。” 这个小插曲引得大长公主颇有聊兴,干脆坐到清蕴身旁和她说起话来。 偌大香车,乘坐的不只她们二人,还有偎在大长公主身侧的李琪瑛。 大概没几个女孩儿对香料不感兴趣,李琪瑛爱熏香,贴身女使中就有擅长制香者,听起来比清蕴依旧差了一层。 不过她内心感兴趣,面上丝毫没显露,从头到尾都做出傲慢模样,甚至几度想岔开话题冷落清蕴,全被大长公主四两拨千斤地带过。 李琪瑛气极,她至今还没在心中认可这个大嫂,本打算进宫路上拉着娘亲不搭理人,让陆清蕴独自尴尬,没想到转眼坐冷板凳的成了她。 默默生了一路闷气,刚踏进宫门,她就头也不回地走在最前,急匆匆走向承乾宫。 大长公主对此只笑笑,不紧不慢地带着清蕴在宫廷中行走,偶尔和她说些见闻。 两人踏进承乾宫时,李琪瑛正赖在长姐怀中撒娇,似乎在诉说什么,脸上满是忿忿之色。李贵妃满眼无奈,一直让她坐好,见到大长公主身影,终于松了口气。 “母亲,快哄哄永平罢。” 伸手揽过小女儿,大长公主亲昵点她额头,“谁也没你小气,和你嫂嫂多说几句话而已,都是一家人,真不知哪来的气性。” 李琪瑛哼一声不说话,别过头去。 大长公主同她坐到一块儿,难得拿出耐心哄人。 “叫你看笑话了。”李贵妃朝清蕴歉意道,“永平孩子心性,到现在也没长大。她没有坏心,逞逞嘴上威风罢了。” 可她这话,连春分都不敢认同。 在国公府待了那么久,春分不止一次
相关推荐:
拍卖警察
蹂纸浆(1v1校园h)
逆天太子(父子年上)
逮到你了(1V1、高H)
代孕总裁是诱货(H)
在大海边树林里的野外调教
请君入瓮【年上1v1H】
他比夜色温柔(男二上位 H)
女仆十八禁(NPH)
出界(兄妹骨科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