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中间全军覆灭。张耳不信,我不信他们自己会战死,一定是被你陈馀杀了。这里面张耳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张耳错在什么地方呢?张耳错在陈馀要是真是杀了你手下两个将军,那能瞒得住吗?他杀了你手下的两个将军肯定有很多见证人啊,他现在是冲到秦军军营中间战死了,你不能怪陈馀啊!陈馀有没有错呢?陈馀有错,陈馀的错错在两点,第一屈从出兵,屈从于你这个压力,最后是让这两个将军带了五千士兵去了,结果全部战死了。陈馀如果不让这两个将军出去,那五千士兵死不了,这两个将军在,张耳也没有责怪他的理由,现在就责怪他,抱怨他,怀疑他杀害了这两个将军,这是陈馀的第一个错。陈馀的第二个错是什么呢?两个人越说越生气,最后陈馀就说了这番话,他说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大将军我很愿意当啊,你要觉得我很愿意当这个大将军,你始终不相信我,我干脆把大将军印交给你,你去找个有本事的人去干吧!说完陈馀把大将军印从身上解下来,往张耳跟前一放,他就上卫生间了。他一去上卫生间,张耳身边有人就跟张耳说了,这是老天爷把将军印交给你的,你要是不接受,那是不接受老天的馈赠,你要不听老天爷的你可要将来吃大亏。这一说张耳脑子一热,就把这个将军印拿过来往自己身上一挂,等到陈馀上了卫生间回来,一看将军印没了,挂在张耳的身上了,张耳把军权收回去了。这一收回去陈馀一赌气不干回老家了,他一走他手下有几百个人跟着他一块儿走了,这是陈馀的第二个错,叫负气交权。这一下子张耳跟陈馀两个人反目为仇,原来两个人是刎颈之交啊。 画外音: 从生死之交到反目成仇,张耳和陈馀的关系发生了戏剧化的变化,从此以后这两个人就分道扬镳,直到生命的最终也没有化解矛盾,然而更为戏剧性的是接下来他们的人生之路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个变化是什么呢? 王立群: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巨鹿大战结束以后章邯投降,项羽带着张耳,也带着其他救赵的一些将领进入函谷关,然后主持分封,项羽就封了张耳做了常山王,把赵国一分为二,南边这一块比较好封给张耳叫常山王,把原来那个赵王歇封到哪儿去啊?迁到北边去封为代王。陈馀呢?陈馀没有封,本来陈馀跟张耳功劳相等,换句话说陈馀也有很大的功劳,但陈馀吃亏在哪儿呢?一赌气一交权一回家,没有跟着项羽入关,没有跟着参加巨鹿之战,没有参加完回去了,所以最后项羽给陈馀封了三个县,就让陈馀做了个列侯,张耳是常山王是诸侯王,他是列侯,两个人差别就大了,一个是王一个是侯,陈馀的心里就特别不平衡。所以当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以后,紧接着出现的第一个事件,就是山东齐国的那个田荣叛乱,田荣一叛乱,这个陈馀就立即给田荣写信,他说哥们儿,你不满意我也不满意,我手下没兵,我只有三个县,你借点兵给我,我帮你一块儿咱们共同打,项羽对咱们特别不公。这个田荣呢也是因为项羽没有封他,他反项羽,所以田荣就拨给一部分士兵给了陈馀,陈馀带着田荣赠给他的齐国的士兵,又带着他自己三个县的士兵,对常山王张耳发动突然袭击。这个突然袭击一打,张耳毫无准备,打了个大败仗,整个国家丢了。 整个国家一丢,张耳考虑这怎么办?常山王当不成了,只有两个办法,第一,项羽封了我,那我还去找项羽,我的常山国丢了我不找你项羽,你封了我人家给我夺走我还找你。第二找刘邦,张耳其实跟项羽、刘邦交情都不错,他跟项羽的交情是因为巨鹿之战,他俩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联手打败秦军的。那么张耳和刘邦什么关系啊?张耳跟刘邦在秦末大起义开始之前,也就是刘邦起义之前,刘邦早就听说过张耳是魏国的大名人,跑到人家张耳家里边住了好几个月,在那白吃白喝好几个月,张耳有钱啊。张耳凭什么有钱啊?不是娶了个“富二代”吗?家里特别有钱,就广揽天下的宾客。这个时候呢刘邦也去了,听说张耳那儿可以白吃白住,他也跑过去了,在张耳那儿住了好几个月,两个人在秦末大起义之前就认识了。所以最后张耳就拿不定主意,是投项羽好还是投刘邦好,最后他决定投项羽。但他手下有一个人劝他别投项羽,我观察天象,说刘邦进关中的时候,金、木、水、火、土五星,全部聚在关中之地对应的星宿的位置上,将来刘邦能赢,咱还是投刘邦为好。就这么一番话,忽悠得张耳就决定投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交流_御书屋
顾氏女前传
万古神尊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乡村透视仙医
镇妖博物馆
新年快乐(1v1h)
村夜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