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娇生灌养(NPH) > 第14章

第14章

刘邦立即就写了封信让人用一箭把那个信射到城上,告诉沛县的父老乡亲说,天下现在的大趋势是各地的人起来杀自己的县令,你们要保这个县令的话早晚县令被杀,你们也跟着遭殃。为了你们自家的安全你们还是及早下手把县令给做了你们就安全了。所以得到了刘邦的信以后,当然那个细节我们就不知道了,假如要叫文学家来编的话,他可以编得好多人物怎么串联,然后大家集合到一块儿,然后把县令给做了,县令一做打开城门就放刘邦进来了。 画外音: 大泽乡起义让刘邦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转机,从逃亡到重见天日,但是此时的刘邦还没有真正走到历史的前台,说到底还只是秦朝政府捉拿的在逃犯,那么又是什么事情彻底改变了刘邦的命运呢? 王立群: 进来以后这就出来一个大问题,要选个头啊,让谁当头啊?选来选去刘邦首先表明,我不当,当然是不是真心我们大家自己再作判断。刘邦说为什么不当呢?刘邦这个沛县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地,楚国的县令不叫令,秦代的县令叫县令或者叫县长,楚国的县令叫公,所以沛县的县令叫沛公,刘邦的沛公就由此而来。说这个沛公不好当,领得好把我们都带出去,领不好我们全跟着遭殃一败涂地,所以要好好选,我不能当,我担当不起。这个时候最有条件当的是三个人,第一是刘邦,亡命徒,他手下有几百号人,他已经是个死刑犯了。第二萧何、曹参这两个人官也大、威望也高但这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陈胜、吴广是七月,秦二世元年七月起兵,沛县起兵是九月,中间只隔了两个月,这个时候秦帝国根基还没有动摇,虽然天下反秦武装如火如荼,但秦帝国的大厦还没有倾倒,根据秦代的法律这样一个反抗政府的行为肯定是死罪,而且不是一般的死罪是族刑要灭族,所以萧何、曹参就觉得第一他俩原来没有案底,没有前科,不像刘邦已经是记录在案有前科的,他俩是很清白的,这事要是成了跟着当个官,当个大官不做小官,做大官,这事要不成胁从,你要做首犯那就麻烦大了。我们大家知道中国法律制度上历来有一个原则叫首恶必办、胁从不问,萧何、曹参他们琢磨过来琢磨过去,两个非常聪明的人甘愿当胁从,绝不当首恶,所以大家一看三个人萧和曹参他俩都不干,那只有叫刘邦了,所以历史就选择了刘邦。之所以选择刘邦我觉得是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刘邦有队伍,你不管怎么样有几百号人啊,有队伍。第二,受拥戴,受萧何、曹参这些特别有势力的人的拥戴。第三,无畏惧,刘邦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这不得了,这都是人的心理素质特别好,不知道害怕。第四,超自信,特别自信,萧何、曹参还想着失败以后会不会灭族,刘邦压根儿就没想到“失败”这俩字,这里面有一个很清楚的问题,就是他本来已经是死刑犯了,当不当这个头都是个死,借用陈胜的一句话叫“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个死,你当造反派头头也是个死,你不当造反头头“潜伏”在芒砀山还是个死,早晚都是个死,还不如当个沛公,能当几天就当几天呗。 刘邦就这么一下子就抓住机会当上沛公,从逃犯变成沛公这是刘邦人生的一大步啊,所以沛公是刘邦整个,你看《史记》记载刘邦他是从沛公开始记,后来到汉王,然后到高祖,就是汉高祖,当然《汉书》称他为高帝,他人生是三部曲沛公是他的起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刘邦这个人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他是一个时代把他推出来的人,他本来就是芒砀山的一个小混混,成不了大气候的几百号人,能把一个强大的秦帝国给埋葬了吗?所以刘邦这个历史说明,一个人在一生中间要想获得成功他得有两个平台:第一个是时代的平台。第二个是个人的平台。抓住了时代的平台,你可以借助于时代的潮流的力量,这个潮流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第二个要有一个个人的平台,比如说沛公就是一个个人的平台,如果你只有时代的平台没有个人的平台,那么这个时代的潮流就属于别人的不属于你的,刘邦刚好是把两个平台结合起来了,既有时代的潮流又有个人的平台,二者的结合玉成了刘邦。 画外音: 历史终究是过去的事情,在刘邦当选沛公之际,就连他自己也不会预见到后来事情的发展,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刘邦的命运,从在逃犯到沛公,从此以后刘邦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这次他真正地被推倒了历史的前台,而不管后来事情如何发展,此时成为沛公后的刘邦将如何领导这一场农民起义呢? 王立群: 那么其实刘邦做了沛公以后非常麻烦,他当时面临的两个困境。

相关推荐: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神秘复苏:鬼戏   沉溺NP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旺夫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白日烟波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万古神尊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