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娇生灌养(NPH) > 第67章

第67章

行,又派了一个人,这个人叫什么呢?叫侯公,公是尊称,就是此人姓侯,名字叫什么不知道。这个人很会说,他到那儿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最可惜的。司马迁非常可恨的一点,就是没有把侯公的说词给写出来,因为他的说词一定非常漂亮,他把项羽给说动了,项羽把人质给放了,28个月都扣了最后给放了,陆贾去了没放,侯公去了给放了。这个说词没有传下来,不但我们今天感到可惜,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感到非常可惜,苏轼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代侯公说项羽词》,文词很漂亮,现在大家可以查到,我们今天没时间讲它,反正是把人质给放回来了。而且双方达成了协议以鸿沟为界,鸿沟是个运河,从荥阳西北的地方引黄河水,经过中牟北、开封北,再向南,到淮阳入颖水。这条运河叫鸿沟,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归汉,鸿沟就是楚河汉界,这才有了中国象棋楚河汉界。 人质回来以后,这侯公算是立了大功了,侯公把这个事做完以后,我们可以说,还出了一件事,史书记载侯公回来以后刘邦封了他。这么大的功劳,几条人命啊,刘邦的爹、老婆哥哥、侄子、儿子,至少五条人命啊,五个人质放回来了,封了侯公,封他叫平国君,平定的平,平国君。而且刘邦有一个解释,什么叫平国君呢?“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所以号为平国君。”什么意思呢?这是天底下最会说的人。什么叫“所居倾国”呢?他住在哪个国家,他就凭他那个嘴,能把这个国家给颠覆了。这个话,下面《史记》非常有意思的是,记载了五个字:“匿,弗肯复见”。什么意思呢?就是躲起来了,不再见了。这五个字历史上有了两种理解,第一,侯公躲起来不见刘邦。第二,刘邦躲起来不见侯公,不好解释。总而言之两家鸿沟议和了,议和以后项羽首先就要撤兵,“乃引兵解而东归”,项羽就信以为真,就带兵回去了。 画外音: 鸿沟议和是楚汉战争重要的转折点,刘、项两家在鸿沟议和以后,项羽打完了他手里最后的一张王牌人质,继而项羽撤兵。从项羽的这个举动可以看出,项羽对鸿沟议和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相信刘邦会遵守约定,那么刘邦会撤兵吗?他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王立群: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侯公为什么能够说成啊?项羽为什么要放回人质啊?我觉得这里面侯公再会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项羽有诚意,愿意讲和,所以才能够谈得下来,和谈双方有一方不同意谈,你再牛的说客我死活不同意就谈不成。刘邦想要人质,他当然提什么条件我都愿意,无非是签了协议以后嘴(说)不算数,撕毁协议咱们再打,所以刘邦无所谓。项羽就不同了,一旦把人质放回,你说我再收回来,那你可收不回来了,这只能说明项羽是有诚意的,愿意讲和放回人质,无心再战,所以侯公成,这是唯一的解释。但是刚刚议和,史书记载刘邦也想回去,史书怎么记载的呢?说:“汉欲西归”就是汉王也想西归,紧跟着两个人不同意,一个张良,一个陈平,说了三条理由:第一,汉已经得了天下的一大半。第二,诸侯们都听我们的。第三,楚军兵疲食尽,最后的结论,这是灭楚的最好机会,如果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刘邦一听马上同意,人质收回来,和平协议撕毁,派兵追杀项羽。你看我们上一讲“十罪项王”。第一条负约,现在是谁负约了?刘邦负约,刘邦在项羽极有诚意,放回人质可以为证,说明项羽有诚意,放回人质的情况下,撕毁协议追杀项羽。我这里边要问,张良、陈平的这个建议刘邦没想到吗?我觉得不大可能,为什么呢?我提出了三点:第一,刘邦志向高远,你看范增怎么说?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务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说明此人志向远大。他到了秦朝的宫殿看见秦始皇的床,他就想躺到那儿不走了,但是最后别人一劝他,出来了,能克制自己的贪欲,为了什么?得到天下。他不杀子婴,封闭宫室,还军霸上,拒收礼物,约法三章,是为了得到民心,得到民心是为了什么?得到天下。屈封汉中的时候,他忍气吞声接受了这个分,但是他给萧何说了一句话:“吾亦欲东尔,安能郁郁久居此乎?”我怎么能够长期待在这儿呢?我也想东归。彭城打败,在自己的生命和儿女的生命之间,他做痛苦的抉择的时候,他不仅是为了保自己的命,更重要的是

相关推荐: 猛兽博物馆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恶蛟的新娘(1v2)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镇妖博物馆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旺夫   弟弟宠物   新年快乐(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