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给你三条建议,第一,以仁义昭示天下,你用你的仁意来和项羽的残暴来做对比。以诚意封赏功臣,把城封给功臣。以老兵表率士兵,你从沛县来的老兵作为今天新兵的表率。你要能做到这三点,你就可以平定三秦之地。而且现在的老百姓都知道,你应该做关中王你最后没有做,这叫汉王失职,所以你杀回关中是很容易的。听了韩信这番话刘邦是十分高兴,因为刘邦在鸿门宴之后,受了一连串的挫折,在这个挫折之中,他遇到了这个时候的军事奇才韩信,非常高兴。韩信就建议他先杀回关中,再以关中为根据地夺取天下。可以说韩信和刘邦的这番对话,我们把它做为汉中对策,这个汉中对策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因为汉中对策有两点意义非常重大,第一它揭示了刘邦是由弱转强,项羽是由强转弱的这么一个发展前景,这是从战略高度来提的。再一个,提出来先夺关中再取天下这样一个总体的战略,这是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刘邦以此定三秦的一个总策略。所以说刘邦虽然是屈封为汉王了,但是在屈封为汉王期间,他最得意的一笔就是得到军事奇才韩信。那么得到军事奇才韩信以后,刘邦能不能杀回关中呢?请看下集,还定三秦,谢谢大家。 第8章 大风歌(八)还定三秦 画外音: 公元前206年,刘邦让韩信率领主力部队杀回关中,经过四个月的鏖战打败了项羽分封的三秦王,占领了关中要地,而让人奇怪的是刘邦攻打关中期间,三秦王竟然没得到项羽的任何支援,关中一战如此重要,项羽为什么没有参加?虽然在鸿门宴中项羽放了刘邦一马,但他对刘邦的戒备之心并没有放下,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刘邦攻打关中整整四个月的时间里,项羽会坐视不管任由三秦大地丢失而袖手旁观呢? 王立群: 上一集我们讲到,刘邦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期,遇到了大将韩信,韩信向他提出了建议,先收复三秦,再以三秦大地为根据地收复整个天下,所以刘邦就决定采纳韩信的建议。从时间上看,刘邦是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6年的4月从关中到达汉中,4月到达汉中的,到了8月份,他就率军杀回了关中。这一次为了回关中夺回三秦大地,也就是夺回关中之地,刘邦采取了非常有名的两条措施,第一他派了少量的人去修那个栈道,我们上一集讲过栈道,他派人修栈道,因为修栈道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刘邦要从栈道杀回关中去,另一方面他让韩信带领主力不走栈道,直接从今天的汉中向北到达今天陕西的勉县,从勉县经过留坝、凤县出大散关,然后达到陈仓。陈仓这个名字大家非常熟,暗度陈仓,陈仓今天在哪儿呢?在今天陕西宝鸡市有一个区就叫陈仓区,就是到了今天的宝鸡,那个地方是个重要的路口。但是不管怎么样,韩信是采取了明暗两手,用明的吸引章邯的注意力,用暗的率领他的主力直接杀到陈仓。而章邯呢,章邯不是一般的人物,章邯被封为雍王,咸阳以西都归他管,陈仓刚好就在咸阳以西。褒斜道也在他这个地方,但是他只盯住了褒斜道,因为褒斜道是汉中跟关中相通的唯一大通道,大部队只能走这个路,如果直接翻秦岭那是极其难走的,结果韩信竟然是直接翻秦岭而走,没有走褒斜道,派这些老弱去修那个栈道。章邯的情报人员得到了这个消息告诉章邯,章邯心里想,照这样子修,那不知道哪一年哪一月才能修通,他就疏于防范,就没有想到韩信突然中间杀到陈仓。陈仓的守将向章邯报告,章邯赶快调兵到陈仓去应战,但是仓促调兵必然是猝不及防,打了败仗。先在陈仓战败,然后退到好畤,在好畤再次战败,最后他退守废丘,废丘就是今天陕西的兴平县,章邯在废丘坚守了10个月。这样韩信的大军就顺利地攻占了咸阳,拿下咸阳以后,韩信的军队就分为两路:一路向北打,去灭那个翟王董翳。一路向东打,灭那个塞王司马欣,翟王跟塞王都是秦军原来投降项羽的降将,这两个人毫无战斗力,项羽关中的分封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在于他封了两个不该封的人,一个司马欣,一个董翳,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这样刘邦就顺利地拿下了塞王、翟王他们的统治地盘,然后把整个关中迅速地纳入自己的囊中。 这一次还定三秦,刘邦用了多长时间呢?4个月。他4月份从关中到达汉中,8月份从汉中杀回关中,到12月他已经把关中基本上平定了。可以说刘邦还定三秦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这里边就一个很大的问题了,那刘邦为什么还定三秦打得这么顺呢?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沉溺NPH
弟弟宠物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将军在上
村夜
过激行为(H)
红豆
猛兽博物馆
深宵(1V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