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战最终以刘邦的胜利结束了,盖世英雄项羽最后自刎而死,那么面对这位与自己以前共过事,现在是对手的敌人,刘邦会做出什么反应呢?他会如何处理项羽的后事呢? 王立群: 刘邦在项羽死后做了四件事,这四件事我们叫精彩收官,下棋一样,围棋最后是收官。刘邦是怎么收官呢?第一件事,封赏功臣,这个功臣不是指别的功臣,就是最后追杀项羽的这几个人他要封赏,因为刘邦原来有个命令,能够杀项羽的人,他要拿出来千斤之金和万户之邑来封赏这个人,最后是怎么回事呢?哪些人杀了项羽。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之前是把马送给乌江亭长,他让那个亭长把那个马带走了,他自己拿着短剑和汉军对峙,杀了100多个汉兵,身上受了十几处伤。看见追杀他的人中间有一个人,当年是他的老部下,这个人叫吕马童,现在叛楚归汉,是刘邦手下的骑司马。项羽看见他说了一句话:“若非我故人乎?”翻译成现代汉语,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我的头金千斤,邑万户,念在咱俩老朋友的关系,我就把这个好事送给你。他说这个话的时候,这个吕马童非常不好意思,吕马童原来是项羽的老部下,现在看见自己的老领导要把头送给自己,吕马童感到很不好意思。吕马童就转过脸去,给他身边的一个战友指了指,这个人叫王翳,是个郎中,跟王翳说这个就是项王。说完以后,项羽就当着吕马童的面自刎而死,就是把颈动脉切开自杀了。项羽自杀以后,王翳他原来不认识项羽,所以王翳他没有那么多顾忌,王翳很快,赶快冲上前去一刀把项羽的头砍下来,吕马童也赶快上去砍。他们上去一砍,其他人等于把项羽这个人的尸体给卸开了五块,王翳是得了一个头,其他四个人各得了一部分,五个人对到一块儿是个完整的(尸体)。但不是第一次得的,而是这个人得到以后,第二个人把第一个人杀了夺过来,第三个人把第二个人杀了再夺过来,因为谁能得到一块肉将来都要封侯的。史书记载,在这个争夺中间“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这几十个人互相残杀,杀到最后大家都不再杀了,剩了五个人,这中间有吕马童、有王翳、还有另外三个人,这五个人得到项羽遗体的一部分,这五个人刘邦对他们,把原来的一万户的土地分成五份,一人两千户,五个人全部封侯,这是第一件事封赏功臣。 第二件事,招降鲁地,项羽一死,平楚战争进行得非常顺,只有一个地方宁死不降,就是鲁县不降,不投降。因为项羽生前曾经被楚怀王封为鲁公,所以鲁地的人要为项羽守节,宁死不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气的想屠城,就是想把鲁县城的人全部杀了,后来听说是鲁县的人为项羽守节,他最后怎么办呢?把项羽的人头用大竹竿挑着,让守城的人看看,证明项羽确实死了,这样鲁地的人才最后投降了,招降以后,刘邦以鲁公的礼安葬了项羽。第三,哭祭项羽,就项羽死以后,刘邦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刘邦还亲自跑到项羽的墓前大哭一场,这个大哭一场怎么理解我不评价,我讲一件小事。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非常耿直的大臣,汉武帝朝有两个耿直大臣,一个叫汲黯,我讲过这个人,另一个叫郑当时,两个人非常耿直。郑当时是个非常耿直的大臣,他的父亲也很耿直,他的父亲叫郑君,君主的君,郑君,郑君原来是项羽的部下,项羽自杀以后,郑君就归降了刘邦。归降刘邦以后,刘邦就对归降他的楚军的将士特别是官员下了一道命令,说以后无论是口头上说或者是笔头上写,只要谈到项羽,不能叫项羽只能叫项籍,因为籍是项羽的名,羽是项羽的字,称一个人的字是对人的尊敬,称一个人的名是对一个人的蔑视,更不允许称项王,刘邦下了这个命令。其他的原来项羽的部下再提到项羽,一律叫项籍,唯独这个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死不开口,只要提到,不是项王就是项羽,绝不称项籍,以表示自己曾经是项羽的臣子,西楚国的君臣关系这个不能够乱。就因为这,后来刘邦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原来项羽的部下投归刘邦的,只要口头跟书面一律称项籍的,一律提拔,凡是不称项籍坚持称项羽,或者叫项王的,一律开除公职回家。因为郑当时的父亲坚决不这样干,所以他被开除公职回家了,最后穷困潦倒病死在家中,至死他绝不拿蔑称自己的主人来为自己求取一官半职。这是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和哭祭项羽放到一块儿,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假如刘邦真是对项羽有
相关推荐:
旺夫
桃源俏美妇
顾氏女前传
新年快乐(1v1h)
红豆
蝴蝶解碼-校園H
深宵(1V1 H)
我的风骚情人
婚里婚外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