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退两难。 伏廷目光扫过去,搜寻着他们的领头将领,忽而扯缰振马,飞驰过去,手从腰间抽出了马鞭。 那先前在城下放过话的阿史那启罗忽的脖子一紧,人被生生拖下了马。 下一瞬,一根绳子结成的套索接替了马鞭缠住了他的脖子。 伏廷手上一扯,绕在马上,直接拖着他自战局中而过,马蹄乱踏,人影纷杂,顿时传出一阵杀猪般的惊慌哀嚎—— “你是何人,胆敢如此对我!” 伏廷一直将他拖出战局外,地上已是一道清晰的血迹,他勒马转头,居高临下地看过去,目光森寒:“比起我北地枉死的将士,今日对你已经算是仁慈了。” 阿史那启罗竟认识他,仓惶地叫了一声:“伏廷!你怎么过来的!” 伏廷从腰后抽了刀,刀背映着城头火光,指着他:“叫他们停止入城。” 身在马下的人倏然不再喊叫,而后又大声喊停。 单于都护府的人往两侧退避,趁乱奔走,大概是早就定好的。 城头一支守军紧跟着追去。 乱局稍定,一名斥候趁乱自城中赶出,直冲到伏廷跟前,急切道:“禀大都护,宫中有消息称,圣人即将传旨了。” 伏廷沉眉,看来先前所谓的夜商要事,就是这事了。 他挥了下手,斥候传令,手下人马顷刻退回,集结在后。 城头上守将堪堪控制住了城门,终于有机会大声质问:“来者何人!” 伏廷将绳索抛给近卫,看一眼身后:“怕吗李砚?” 李砚始终打马跟在他左右,抬头看了一眼东城门那一角高耸的城阙,飞檐指天,天边是发白发青的天际,拖拽着大片的暗夜。 他抓着马缰的手握成了拳:“没什么好怕的。” 伏廷点头,霍然下令:“竖旗。” 安北都护府的旗帜赫然在城下竖起,直迎城头守军。 伏廷执刀在前,立马城下,一字一句朗声道:“臣伏廷,率安北都护府兵马,入都讨伐奸王逆党,匡扶圣统!” ※ 飞快的人影奔走在宫中,直奔帝王寝殿。 殿内一盏熏香袅袅,却无宁神之效,大概只能勉强遮盖住刺鼻的药味。 其中站着十数人,皆是当朝高官要员,无一不是心急地等着个结果。 床帐前摆着小案,案头上摊着纸笔,帐后半坐一道颓唐的人影,却迟迟没有落笔。 邕王已经入了东宫,看似顺理成章了,可依然没有定数。 民心不安,朝臣也不安,只希望圣人能赶紧有所决断便好了。 殿门忽而被撞开,奔跑至此的人已慌忙扑入,是宫中内侍,入殿后即跪地不起,哆嗦着禀告了宫外突发情形。 四下顿时哗然。 垂帐被一只枯瘦的手揭开:“再说一遍。” 内侍颤着声禀:“安北大都护率兵入都,声称圣人受奸王蒙蔽,要讨伐逆党!” “奸王是谁?” “邕、邕王。” 猝然一声急啸声,自外传来,尖利入耳。 殿中诧异未止,又是更大的诧异。 这是宫中禁卫军的示警声,听这声音,便知事态已严重到何等地步了,连宫禁防卫都已惊动了。 诸位大臣连忙请命,接连赶去处置。 垂帐里的人影抖了抖,陡然发出一连串的猛咳。 内侍忙不迭上前侍候,又被那只枯瘦的手推开,摔在床前,跪地不敢动弹。 “大家容禀,”殿外又至一名内侍,隔着殿门高声报:“河洛侯连夜赶至都中,有要事求见大家。” 崔氏,百年世家大族的崔氏。 帝王心知什么时候该动用什么力量,这时候最需要稳定人心的世家出面。 “传!” 内侍退去。 很快就有脚步声自殿外传来,却似乎不止一个人。 宫外的内侍忽而惊慌的尖叫了一声,又戛然而止。 殿门大开,崔明度走了进来,提着衣摆,恭谨地朝床榻下拜,却不发一言。 垂帐内的帝王不禁抬眼看去,一眼只看见他身后的两人。 那两人不是他的随从,也不是其他官员。 伏廷浑身罩在披风里,遮掩了身上的血迹,掀衣下拜:“臣伏廷,入朝来谏。” 他身后跟着发髻微乱的李砚,手捏着衣摆,终究提起,也跪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宫中说的“大家”这个称谓就是指皇帝。 ---------- 占儿:都没有人关心我抓周的。 众人:你个傻子,抓金子呀! 第九十三章 谁能想到,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城中时, 他们却已悄然地入了宫内。 外面有宫人抖抖索索地在报:“禀大家,殿门被围了。” 殿中的内侍忙不迭退出门去, 再不敢待。 周遭陷入死寂。 许久,帐内才传出一声压抑的怒斥:“伏廷,你是要反吗?” 伏廷跪着, 上身挺得笔直:“陛下清楚臣的为人,若臣真有心要反, 就不会暗中来见陛下。” 帐中的帝王缓缓坐正,喘着粗气,却没有了言语。 他当初也怀疑过伏廷, 尤其是在察觉出有股势力在作祟时。若非顾忌不能妄动功臣,怕反而激得伏廷反目,甚至想当时就将栖迟和孩子召入长安扣住。 可在召见时伏廷说了陌刀流入突厥一事, 他便打消了猜忌, 也记起了这些年他镇守北地从无任何僭越举动,于是最终也只问了一句他是否与朝中官员相熟, 不过是防着他有结党营私之嫌,就此作罢。 然而, 如今他却率军入了长安。 “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帝王苍老的声音如风过枯枝:“还有你, 河洛侯!朕许你崔氏诸多特权, 便是让你这般带人进来回报朕的!” 崔明度伏地叩首:“请陛下听奏,邕王勾结突厥,串联单于都护府, 试图逼宫夺位,已暗中控制了两道宫门。而陛下被小人蒙蔽,即将下旨诏封。安北大都护是为铲除逆贼而来,乱局当前,臣只能协助大都护夺回这两道宫门,横挡住他处禁军,只求这片刻功夫,足够让陛下耐心听谏,以匡扶社稷归于正道。此举看似兵谏,实际却是拨乱反正,以清君侧。” 帐中又是无声,良久,帝王再度开口,压着怒气:“好个拨乱反正,以清君侧,
相关推荐:
小公子(H)
她太投入(骨科gl)
狂野总统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高达之染血百合
《腹黑哥哥。霸道爱》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军师威武
宣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