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体状态之前的前一分钟,依旧专注着自己可能研究了一辈子的一个问题,想要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尽可能贡献出能够贡献的所有力量。 有某一领域中的学者,可能临死之前,依旧对自己所从事领域中,此前自己负责的研究念念不忘,通过个人通讯系统问及旁人,是否有最新的进展。 哪怕的确没有能够在自己手中解决某一问题,研究员们也不会太过遗憾, 他们很确定,自己此生已经贡献了所有能够贡献的力量,同时也确定,此刻未曾解决的问题,必将在一代代后继者手中得到解决。 而具体到某个科研领域,工程项目时, 也依旧能够看到,哪怕是一些细分领域,时不时也依旧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诞生,在人类通信系统中向所有感兴趣者进行公示。 整个人类文明此刻已经近万亿的人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各领域各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学者。 这种情况下,各领域的研究都是极其繁荣的,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动向出现。 一些工程项目也依旧能够看到,在以人类文明特有的夸张效率继续推进。 这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人类文明的运转当然不是停了下来,而是依旧保持着过往的高效状态。 不过,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宏观层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的确是很平静。 人类之眼先前的发现,哪怕是最近的那一个,都需要超过一百年才能够看到探索结果。 而之后,也很久没有新的发现, 倒是不时,人们会调动人类之眼上的各类探测装置,再继续深入观测‘眼-1’星系内的情况, 对这个‘有意思’的星系,继续加深了解。 此外, 人类文明在运力,算力,材料,能源等重大科研领域的研究,也很久都没有再出现新的跨时代突破。 运力方面, 如同预料的一样,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方案这条道路攀到顶峰过后, 在这方面的研究就陷入了僵持阶段。 其他方面也是一样, 材料领域倒是一直有一些新发现的材料,但材料研究即便是在计算材料学已经得到了多次发展的如今, 依旧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有新材料,但不意味着这些新材料对于人类文明能够在短期内发挥什么作用。 能源方面,在重核聚变技术实现之后,像是走进了某条死胡同, 虽然研究员们始终保持着信心,但同时也都很清楚,想要从这条‘死胡同’里绕出来,可能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算力方面,则还处于开启‘虫脑’建设计划的前夜,哪怕已经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但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或者说, 这种几个重大科研领域的僵持阶段,应该叫做‘长期积累阶段’。 就像是一直以来的情况一样,不是没有成果,只是没有划时代的突破。 而这种‘长期积累阶段’的结束,下次科技爆发的到来到底是在什么时候,这是谁也无法预期的事情。 研究员们,学者们只是努力地,让下一次科技爆发来得更早一些。 …… 纪年471年,472年。 在人类之眼建造完成的这些年, 在几批远航飞船都起航了过后,人类文明的生产力重心就再放到了对外扩张上。 人类文明的特质,让人类文明在扩张这件事情上,其实也显得有些奇怪。 对于其他正常群体文明来说, 大概率是因为资源不够,生产力不够,向外扩张,增加资源总量,提高生产力总量。 但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哪怕此刻的总人口数量逼近万亿, 人类文明保持自行运转所需要花费的生产力,依旧只占人类文明总生产力中很小的一部分。 人类文明相当于,将多余的生产力花在了对外扩张上。 相比于正常文明来说,相当于反着来。 这主要是人类文明对外扩张的驱动力和其他文明本质上就有差距。 驱动力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蔺先生,这个人类文明唯一的意志的需要。 是虫族化的人类文明这个整体,自己‘想’。 相对于正常的群体文明来说,人类文明相当于作为一个整体有了自我意识。 最终产生了这种有些奇怪的差异。 这一年, 研究员们,学者们,再主动询问了蔺道,人类文明在目前七个星系的疆域基础上,往外继续扩张的方向抉择。 在蠕虫通信被诞生前, 人类文明在七个星系的广阔疆域内,在协作上还是有一些小麻烦。 而现在,基于特殊蠕虫的星际通信已经普及,虽然还有些问题, 但至少在超远距离的实时通信上没有了障碍。 哪怕占领和开发更远距离的星系后,在资源上的互通上因为星际飞船航行速度的上限有很大的局限。 但不同星系内,繁衍起来的人们,在智慧上是可以通过蠕虫星际通信进行共享的。 也就是说,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在掌握了蠕虫星际通信技术之后,就有了继续在星系内大肆扩张的必要。 如果说,接下来一段时间里, 人类文明范围内有什么大事的话,这种继续在已经掌握的七个星系外继续大肆扩张的计划, 就算是最大的事情了。 最终, 蔺道给了一众研究员们,学者们回应, 划定了两条优先扩张和开发的方向。 这两个方向,实际上就是此刻那六艘红矮星级远航飞船,和四艘红巨星级远航飞船前往的方向。 就是那‘眼-1’星系,和1000光年外,那产生特殊引力波信号位置的方向。 倒不一定说,一定要将人类文明的疆域一直延伸到这两个位置, 但在接下来一百多年,乃至一千多年的人类文明疆域扩张中,人类文明的疆域边缘, 必然距离此刻这两个位置,更加近许多。 而在蔺道划定了方向过后, 七个星系内,数量庞大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学者们,也很快给蔺道回馈了一个有些疯狂的人类扩张计划。 总体来说就是, 以蔺道划定的那两个方向为优先,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数千年,可能是数万年的时间, 将人类文明的疆域从现在的七个星系,扩张到半径一百光年的范围,甚至是在某一侧抵达本地星际云的边缘位置。 因为这个时间跨度太长,此刻的研究员们也不确定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技术发展会不会有较大的突破, 所以也无法预期这个计划的最终完成时间。 按照基于包括人类之眼探测数据的认知,在研究员们,学者们圈定这个范围内,存在1786个行星系。 当然,即便是此刻,也不完全确定,是否还有未观测到的行星系。 相比于此刻人类文明仅七个星系的疆域来说,如此广阔的宇宙空间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同时, 研究员们希望,在这个扩张的过程中,将人类文明的总人口数量, 从现在的接近一万亿,至少提升到十万亿以上。 或者说,相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接下来这个超级扩张计划对于本地星际云范围内一大块区域,一千多个行星系的占领, 总人口数量提升至少一个量级,才是研究员们,学者们更想要的。 整个扩张计划, 其实就跟当初有研究员向蔺道提及过的‘蝗虫方案’类似, 就是利用人类文明扩张后这些疆域内的资源,来增长人类文明的种群基数。 然后,以庞大的种群基数来‘抽奖’,用庞大的基数,来抽出偶然诞生的‘超级天才’。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如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飞船航行速度都没有办法突破光速的话, 即便人类文明在星空中的疆域扩大到半径一百光年的尺度, 但对于这半径一百光年范围内,各行星系的资源,也就只能够在各星系内,内部应用,顶多也就是从各行星系到附近几个星系之间实现交换和利用, 就像是在太阳系,要想利用一百光年之外的资源来做生产,效率实在是有些低。 各行星系内建设起来的生产力也是一样,空间上的距离,很难让分布在如此范围内各行星系的生产力集中起来,为同一样生产而工作。 但是,因为蠕虫星际通信技术,哪怕是半径一百光年范围,整个人类文明分处其中的无数人,无数超级天才们的智慧却依旧可以汇总起来。 哪怕互相之间相隔上百光年乃至更遥远的距离,但依旧能够为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进行讨论。 可以某种程度上,将整个人类文明疆域内的智慧聚集在一起,解决同一个问题。 所以本质上,这个扩张计划,并不是想要提高人类文明的生产力, 而是借由更广阔范围内的资源,来提升人类文明的‘智慧’,以及提升人类文明的整体科研能力。 这也是之前‘非
相关推荐: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试婚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将军男后(修改版)
生化之我是丧尸
炼爱(np 骨科)
女儿红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病娇黑匣子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