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影帝与迷妹(限) > 第112章

第112章

高脂血症属于气滞血瘀证者,而非冠心病、胃脘痛等,凡能饮食清淡,多加运动,以配合服药治疗的,其疗效都较显著。 5 月13 日二诊。自诉:“母亲给我煎药,父亲监督吃药、忌口,督促跑步锻炼,老婆、孩子都关心。5 剂药服下,胸背胀痛已有明显减轻,全身也感到稍微轻松。您说服药20 剂后去复查,今天干脆开15 剂,吃完复查后再来看。” 鉴于用药对证,可以1 次开15 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5 月31 日三诊。自诉:“复查拿结果时,认识我的医生问我吃的啥药?用啥法治的?在这么短时间内血脂已经正常,而且精神、气色也有较大变化。我自己称了下体重已减去1.5kg,除胸、背、肩、臂等处已无明显胀痛、刺痛及麻木沉困外,双腿也感到轻松许多。” 观察他的面色微见亮泽,行走较首诊时灵活,舌质略显红润,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略显细缓,较首诊时稍易寻得。气滞已行,血瘀已散,胸阳不振,痹阻强痛已通之征。若不愿再服汤药,可将上方去生姜,再取5 剂,另加生山楂肉150g,共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15g,日服2次,用温开水送服。继续坚持锻炼身体,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荤腥油腻之物,控制饮酒,以巩固疗效,希望不再出现明显反弹。 3 年过去了,胡某每年复查2 次,血脂一直正常,体重又减轻了近5kg,全身感觉轻松,胸背胀痛刺痛、肩臂麻木及双腿沉重等症都已未再明显出现。 按语:本例患者从体型、气色、舌质、舌苔、脉象,走路不够灵活,以及他表述的不适症状等各方面看,都不难诊断出属于胸痹胸痛,辨证则为气滞血瘀、胸阳不振。选用十味锉散取其祛湿散寒通痹之功,以治在臂之痹,臂麻肩沉;取血府逐瘀汤之活血祛瘀,而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而致之胸痛、头痛,痛有定处,甚至痛如针刺等症。二方合用,以治气滞血瘀、胸阳不振之胸痹胸痛等症,常常获得较好疗效。但这只限于体质壮实,身无其他慢性疾病的胸痹胸痛症。假若脾肺气虚,或肝肾不足,或气滞夹热者,均不宜使用此方。若能因人辨证,审慎兼夹病症,酌情加减药味、用量,亦可运用于相近证型的胸痹胸痛症。个人经验,仅作参考。 本例能够顺利治愈,得益于本人的认真配合。他给我的印象是 “听话”。如果疗效不佳,患者就会失去信心。有些患者当面应承 “谨遵医嘱”,而转身又忽略了忌口、服药,这就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44.肝气上逆,胸背憋痛 龚某,女,53 岁。2012 年10 月7 日首诊。自诉:“胸前痛,逢怄气必发,发作时恨不得锤敲棒打,从前胸顶到后背,憋胀疼痛难忍,捶打一阵子,即感轻松。有时吃点顺气药也管用,但就是不能怄气。西医检查心、肺、胃都正常。中医有的说是‘气厥’‘肝气犯胃’等,治疗也都有效,但还是遇到生气就发。这次又痛了半个月,以前的药吃了效果都不明显,有人介绍我来请您看看。我要不是这个毛病,干起活来,一般年轻人都拼不过。后来想想,可能就是这好胜赌气的性子,造成逢气必胸背胀痛的原因。” 刻诊:视其形体尚健,言谈举止有序而顺畅,面色也与常人无异;舌质略显滞暗,舌两边隐约有暗紫点状瘀斑,舌苔略显灰腻;切其脉,缓匀之中,两关兼弦之象。 看来中西医检查诊断的都没错,就是肝气上逆,胸背憋胀,病似气厥。遂用疏肝理气降逆法,方用乌药顺气汤合丹参饮加减。处方:乌药18g,佛手、川芎、白芷、枳壳各15g,丹参30g,檀香6g,降香9g,川楝子、延胡索各12g,砂仁(后下)9g,吴茱萸6g,厚朴12g,甘草6g,生姜3 片,3 剂。1 剂药水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尽量保持心情平和,劳逸适度。 乌药顺气汤宽中顺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沉溺NPH   婚里婚外   虎王的花奴(H)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乡村透视仙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旺夫   村夜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