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得益彰,故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乏而致阳痿精衰、下元虚冷、无嗣不育、腰膝酸软等症,可谓效如桴鼓,甚为稳妥。男性下元虚寒(肾阳虚),性生活冷漠、腰膝酸痛、小腹不温者宜之。肾阴不足,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尿黄便秘、心烦咽干等症者,不可轻用! 24.自汗盗汗,腰背酸痛 梁某,男,60 岁。2009 年4 月1 日首诊。自诉:“曾记得40 岁时重感冒一 次,之后就容易出汗,全身有时强痛,有些怕风寒。西医检查没问题,中医当风湿治,全身强痛倒是减轻了些,可是出汗问题反而加重。另一中医认为我是‘虚寒证’,便用温补的药,吃了一段时间,白天出汗没止,夜间也开始出汗,五心烦热,口干不想饮水,弄得我腰酸背痛,全身乏力,夜梦不休,记忆力下降,人也无精打采,玩什么都没兴趣。” 刻诊:视其形体略胖,面色?白;舌质淡红,舌根部暗红,舌苔根部黄厚,余部几无舌苔,津液略显不足;切其脉,浮取似无,中取脉细,沉取略显细数。 据其所述,可能是吃疏散风湿药过度,导致表更虚;再吃温补热性药耗伤阴津,故脉来浮取似无,中取脉细,沉取细数。浮取似无则表虚甚,中取脉细则脾虚气弱,沉取细数则阴虚潮热,故见昼夜汗出、心烦神疲等症。辨证:气阴两虚,表卫不固。治宜益气固表,滋阴止汗,兼以安神宁志。选用玉屏风散、生脉饮、牡蛎散、甘麦大枣汤等方合而加减。黄芪、防风、漂白术各24g,西洋参15g,麦冬18g,五味子6g,煅牡蛎、浮小麦各30g,龟甲、知母、龙齿各18g,酸枣仁15g,炙甘草6g,大枣5 枚,5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渣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心情平和,睡眠充分,饮食勿进辛辣、寒凉之物,服药期间忌食绿豆、萝卜、茶水、酸菜,以免降低药性。 玉屏风散固表止汗,生脉饮保肺复脉,甘麦大枣汤和营养心,牡蛎散敛汗固表,加龟甲、知母以养阴,龙齿、酸枣仁以安神。诸药相合,以成益气养阴、固表止汗、安神宁志之功。用于气阴两虚,自汗盗汗、腰腿酸痛、夜寐多梦、健忘神疲等症,亦是王道和平之法,补而不峻、清而不寒之方。寄希用于阴津不足、表卫不固之自汗、盗汗患者,药性平稳而显效。 4 月15 日二诊。梁某一见面就道谢声不绝,自诉:“5 剂药服下,病已去掉八成。又观察了这几天,无论白天、夜晚,可以说出汗已经基本止住,睡眠、精神也都有一定好转。” 知其用药对证。视其面色已见微润,舌质根部暗红已退,黄厚舌苔已化;复切其脉,虽无明显变化,但中、沉取已见缓匀。嘱其原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2015 年5 月3 日,患者在外地闲住,可能不适应当地生活习惯,旧疾复发,治疗一段时间无效,电话要求给予再治。遂将5 年前原方发去,又服10 剂治愈。同时梁某还介绍来不少外地人来诊,也都一一基本治愈。这个方子也是我晚年用以上名方(如上所述)加减而来,用于自汗、盗汗俱有,阴虚、阳虚并存的患者,经过治疗多人观察,效果还算稳妥。小结于此,仅供参考。 按语:梁某的自汗、盗汗、不寐之患,用益气固表、滋阴止汗、兼以安神之味,服药10 剂治愈。5 年之后可能是环境不太适应,而导致旧疾复发。他也曾找过名家调治,但效果总不如意,无奈异地电话求治,依然是原方,10 剂服下,身体获安。像梁某这样的既表卫不固自汗,又肾阴不足盗汗,还心神不宁难寐之患,若仅单一益气固表,或滋阴止汗,或养心宁神,即使有效,亦不能恰对其证。由此可见,不在于理论上讲的 “天花乱坠”,听起来 “津津有味”,似乎 “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而在于治病是否有效,病人是否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白日烟波
将军在上
交流_御书屋
篮坛大亨
女奴的等价替换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恶蛟的新娘(1v2)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