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影帝与迷妹(限) > 第162章

第162章

把滞后的四五天计算在内,大概还有7 天左右行经。” 问的原因,是要在行经前服药,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减轻本次行经之痛。处方:当归15g,肉桂、附子、干姜、吴茱萸、沉香各9g,香附、川芎、熟地黄、赤芍、红花各15g,益母草30g,炙甘草9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食远(约饭后1 小时)加红糖、黄酒各适量温服,1 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情绪舒缓,不要精神紧张。饮食远离寒凉,注意保暖防寒。 此方温里散寒之味如吴茱萸、附子、肉桂、沉香,皆为大辛大热、祛寒解郁之品,以达下焦肝肾胞宫,而散沉寒凝滞;当归、川芎、赤芍、熟地黄、香附、红花、益母草以活血行瘀调经;炙甘草温中益气和药。用于本例之寒实证痛经,寄希直达病所,而去其沉寒,活其经血,除其冷痛,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3 月19 日二诊。自诉:“这次痛经好多了,血块明显减少,腰腹畏寒及四肢不温大有好转,经期不足5 天结束,血量略有增加。就是感觉有点上火,比如口干口渴、小便微黄等,但能忍受。” 视其舌苔由白润转为薄黄,脉来已见沉缓,此为沉寒已散之征。改用温经摄血汤为主加减,以温和之剂,续祛其寒,而调经止痛。处方:熟地黄24g,当归18g,川芎、赤芍各15g,柴胡、香附各12g,沉香6g,延胡索12g,肉桂、炙甘草各6g,大枣5 枚,6 剂。煎法同首诊,服法改为早、晚食远温服,仍加红糖、黄酒各适量,1 日半服1 剂,其余皆同首诊时所嘱。此药服后,中间可不必服药,待下次经期提前7 天,再服首诊时方3 剂,也改为1 日半服1 剂,以免引起上火。 4 月20 日三诊。自诉:“遵您所嘱服药,此次经期没咋上火,痛经及其他不适症状已不明显。我不想再服药了,不知道行不行?” 观察她的面色及舌质已见微红,舌苔薄黄津润;复切其脉,已见缓和之象。按一般要求,其寒实证痛经亦算临床治愈。但为了巩固疗效,如二诊时用药再服9 剂为妥。之后加以自我调养,勿忘医嘱,寄希治愈后痛经不再明显反弹。患者明白我的意思,欣然接受续治1 个月的建议。 2 年后患者来告知:“幸亏当时接受了您的建议,多服了9 剂药,之后的两年多来,加以遵嘱自我调养,痛经至今未犯,身体一切正常。” 按语:寒实证痛经,多为衣着单薄,尤其是天气已凉,还在穿短裤短裙,为美忍受寒凉,以致风寒侵袭胞宫,或者饮食寒凉,寒邪停留冲任,与血相搏,故而经行不畅,小腹冷痛。治法不妨以温热之剂直散胞宫沉寒,加以活血行瘀之味,以起到速去其痛的效果。但若是寒热交织、虚实夹杂的痛经,此方此法应当慎用。以防祛寒太过助热,补虚忽略滞邪之弊。所以同是痛经,引起的原因不同,必须辨证无误,方能用药速效。本案所用方药,乃是认准为寒实证痛经,故以大辛大热之味直达胞宫,祛其沉寒,辅以活血调经之品以行之,2 月余时间,共服药23 剂,治愈数载痛经。 四、儿科常见病症近期治验案例选辑 86.初生胎黄,调治易愈 常某,男婴,13 天。2015 年9 月18 日首诊。其母告知:“孩子自然顺生,体重8 斤3 两,第二天发现脸色、眼睛微黄,医院即让喂服‘茵栀黄颗粒’,四五天过去了,脸黄、眼黄不退,全身也有些微黄,尿量少而色微黄,大便成形微硬,3 日不解一次,吮乳似欲呕吐,神情有些不宁。是否与我妊孕期间饮食过于口重,吃的肉类太多,加上夏天感受暑热等有关?” 观察婴儿的肤色暗红微黄,双目白睛微黄,舌苔偏厚微黄,指纹略显淡紫。 综合其母介绍,乃是在先天母体孕期感受湿热,即习惯所称 “胎黄”。湿热较轻的,一般7 天左右即可自行消退,湿热重的则需要药物调治,绝大多数都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NTR场合_御宅屋   蝴蝶解碼-校園H   猛兽博物馆   将军在上   桃源俏美妇   开局成了二姐夫   万古神尊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