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 5 天后患者儿子来告知:“谢谢您呀,老先生,我母亲的白崩已经完全止住,身体精力也在恢复。” 按语:寒湿带下清稀如注,无论年龄大小,凡属日久不愈,正气不足,或伴四肢不温,腰膝畏寒,甚或小腹冷痛,舌淡脉细,乃脾肾虚寒、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所致,非大补热补以固胞宫,则难以速见其效。上2 例并非个案,只要辨证无误,上方用之屡验。治愈后能够自我调养得法,复发者极少。但若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而不属于大虚大寒之证的,上方不可轻用!以防止之过早,反而滞邪遗患,给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所以同是带下,辨证十分重要。不然,非但用药乏效,还会留下遗患。 81.老年带下,五色杂见 曹某,女,61 岁。2014 年12 月6 日首诊。患者女儿告知:“母亲平时身体一般,就是肠胃不好,经常胃痛,有饮酒习惯,大便时结时溏,至于说这儿痛那儿痛的,都是干农活累的,歇息一下就好了。最近半个月老叫腰痛腹痛,小便像‘五花脓’样,而且持续不断。我生怕有啥大毛病,送她到两家医院做B 超、抽血化验等检查,结果都说内脏没发现问题,就是有‘妇科炎症’。可是治疗了六七天未见好转,她便嚷着要请您看看,还没办出院手续,就来您这儿了。” 视其形体偏瘦,精神尚可,面色略显暗红乏泽,舌质偏于暗红,舌苔微黄微腻;切其脉,沉滑兼弦偏数。我正分析病情时,患者言道:“以前没啥大病,就是最近小腹坠胀疼痛,腰背酸胀,这么大岁数了,咋还有妇科病,下边出来黏糊糊的,一阵一阵不停,颜色啥都有,黑、灰、白、红、黄夹杂,像五花脓一样,小肚子下坠胀痛,腰窝、脊背酸胀疼痛,打吊瓶加吃药、外洗7 天,一点都没减轻。我以前就请您看过病,相信您能治好。” 由上可见,辨证当为湿热下注杂色带下。治宜清热燥湿,固下止带。方用止带汤为主。处方: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各15g,生薏苡仁30g,白芍12g,黄柏、樗白皮各9g,补骨脂、续断各18g,煅牡蛎、煅龙骨各24g,炒五味子、甘草各6g,3 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上例包某案首诊时所嘱。但该患者年龄较大,改为早、晚饭后1 小时温服,1 日半服1 剂。亦要外用熏洗。 止带汤功能燥湿止带,用治湿热下注,下元不固,腰膝酸痛,白带过多等症。方中二术、苓、薏、山药、扁豆健脾燥湿;黄柏、樗白皮清热燥湿;白芍、补骨脂、续断、五味子补益肝肾涩精;龙骨、牡蛎收敛止带;甘草调和诸药。用于本例湿热下注,杂色带下,腰腹疼痛等症,寄希对证有效。 12 月11 日二诊。自诉:“五花脓样带下已减少过半,腰胀腹痛略有减轻。” 复诊其舌脉,均无明显变化,上方中加木香9g 以治小腹下坠疼痛,加白头翁15g 以清热止带。因其小腹坠胀疼痛,带下如五花脓样,虽非湿热痢疾,但其性质相近,故而加用以上2 味,续服3 剂。 12 月16 日三诊。自诉:“带下已止,腰胀腹痛也已减轻大半。是不是对我的老胃病也有影响?这两天胃部有些不适,饮食乏味,四肢乏力。” 视其面色、舌质暗红略退,苔薄淡黄津润;复切其脉,数象已不明显,转为微滑微弦。思其形体偏瘦,素有胃痛毛病,上方中的白芍、黄柏、樗白皮、五味子的酸敛、苦燥止带之味,不免伤及脾胃中和之气,今带下已止,首诊时方上4 味当去之,并减去苍术、龙骨,换以党参18g,陈皮、砂仁、木香各9g,生薏苡仁改为炒薏苡仁18g,续服3 剂。最好戒酒,勿食辛辣燥热及生冷寒凉之物,饮食以温和容易消化为要。不可过度劳累,保持心情平和。 12 月30 日患者本人来告知:“我说您能治好吧,9 剂药服后,杂色带下治愈,胃口不好也已基本正常,我是特地来说声谢谢的。” 按语:此例61 岁出现杂色带下
相关推荐:
万古神尊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白日烟波
淫魔神(陨落神)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NTR场合_御宅屋
篮坛大亨
女奴的等价替换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