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草、丹参各30g,桑寄生24g,6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饮食尽量偏于清淡,勿食辛辣燥热之物。保障睡眠,心情平和。 清经汤功能凉血调经,主治经期超前而属于体实血热者。熟地黄换以生地黄,加知母、麦冬、茜草、丹参、桑寄生,以增强清心除烦、凉血止血之功,而助原方凉血调经。非欲额外加药,乃是今之药效渐不如以往,产地及生长时间、采集、炮制等皆不按法度,即沈括所言 “物是而质非”。加之今人服药多杂,耐药性较强,故而往往处方较大。其用意就是期待疗效显著,如期治愈疾病。而“专心经略财物” 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也无须强扯硬拉属于经方派、时方派等 “派别”。负责任医者,只图用药有效,早日治好患者的疾病。 4 月7 日二诊。自诉:“药服至第二剂经期结束,按上月第一次行经时间,应该就在这两天。若能这次不来,坚持到20 日经期至,那就是一月一行了,而且时间还没超前。” 视其面色暗红及舌质深红略退,舌苔依然薄黄,但已微显津润;复切其脉,尚无明显变化。嘱其原方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时所嘱,看看经讯如何再诊。 4 月15 日三诊。自诉:“我特别高兴,可能这个月不会再行经2 次了!” 患者虽然高兴,但我却担心用药是否过于寒凉,若因此闭经不行,则为医者失慎。复诊其舌脉,与二诊时并无明显变化。为稳妥起见,改用四物汤加味,使之能在本月20 日前后经汛如期而至。处方:当归、川芎、赤芍各15g,酒炒生地黄18g,醋炒柴胡、酒炒香附各15g,泽兰18g,红花、桃仁各6g,丹参24g,3 剂。煎服法基本同首诊,每次服药时加老红糖30g 于汤药内,以助活血调经。另嘱:若本次行经时间超过7 天不净,应及时来诊。若在7 天内结束,下月仍然行经1次,超前时间在5 天左右,即算已经正常,可不再续服汤药。 11 月29 日四诊。自诉:“4 月份第三次服药刚尽剂月经即行,没超过7 天结束,半年来月经一直正常。这个月可能是喝了点酒,行经已经8 天尚未结束,我生怕再回到半年前那样,所以赶紧再来看看。” 视其舌质、舌苔,复诊其脉象皆与常人无异,仅是面色略红。用首诊时方嘱其续服3 剂,正常即可。 按语:本例体实血热,月经先期,甚至一月二行,用清经汤再加凉血调经之味,调治数次,已经正常。经期正常后,只要不饮酒及过食辛辣上火之物,保持心情平和,勿熬夜劳累,经汛即一月一行,经期不超过7 天结束。病因单纯,所以治之易愈。但这样病因单纯的案例并不多,临证所见大多都是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的患者。此类患者若不认真调治,或者不注重医嘱,不加以自我调养,多难在三两个月内调好。想回归到一月一行,超前错后及经期时间都不超过7 天,经期中无明显不适症状,则需认真调治,并加以自我呵护,方能治愈后疗效巩固。 72.经期滞后,甚则隔月 朱某,女,25 岁。2013 年9 月1 日首诊。自诉:“经期老是错后,少则十天八天,多则半月以上,甚至两月一行,严重时3 个月不来月经。经血量也偏少,偶尔有清稀无味带下。自感比别人怕冷,特别是小腹及下肢双足,即使是夏天,也感到不温。行经前后小腹冷痛格外明显,经行不畅,伴有血块,口淡纳差,多食脘胀,精神欠佳。多处治疗都说是‘宫寒’,但是调好后不久,还是老样。这次已经50 天仍无行经反应,现在若不调好,听人说结婚后可能会影响生育。” 视其面色?白,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津润;切其脉,细迟乏力之象。辨证: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宜温肾助阳,燥湿健脾。方用自拟暖宫汤为主
相关推荐:
山有木兮【NP】
我的傻白甜老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旺夫
交流_御书屋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万古神尊
过激行为(H)
神秘复苏:鬼戏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