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脉象缓弱,不浮不沉,一息四五至,舌象已正常。癫狂痊愈未发,饮食恢复病前量。唯剩头昏乏力,两颧骨酸痛,额角时痛,偶觉麻木。此病后气血未复,痰湿留滞阳明经所致。拟将汤药方改为轻宣化痰,温养气血兼施。处方:天麻、蔓荆子各15g,苍术9g,葛根9g,当归12g,白芷9g,丹参15g,菖蒲6g,黄芪24g,党参15g,甘草6g,可多服数剂。药渣再加入槐枝、牛蒡叶、荆、防、薄荷等味,量不拘多少,同熬水熏洗头目,3 日1 次,慎避风寒。 元月中旬,患者欲赴单位上班,恐遇烦恼癫狂复发,继拟平肝潜阳与调养气血法,佐以宁神定志之味,为丸长服,以杜后患。处方:丹参、当归、龙眼肉、煅石决明、煅牡蛎、酒炒白芍各45g,天麻24g,柴胡、川牛膝各21g,茯神、远志各60g,沉香、朱砂各9g,琥珀21g,麦冬45g,五味子、石斛、白条参各30g,川贝母、甘草、胆南星、天竺黄各15g,牛黄1.5g(另研、和匀),研末和匀,蜜丸,每丸约9g 净药,1 次1 丸,1 日2 次,温开水送下。 后信询、面访多次,癫狂症2 年余未发。1973 年年底结婚,现已生育小孩2个,母子平安。 63.狂证 闵某,男,74 岁,会计。1973 年11 月17 日往诊。患者儿媳介绍:平素少言寡语,为人谦和。唯两老素来不和,常呕闷气。7 日前因饮酒触怒,遂发暴狂乱骂,昼夜不休,若照看不紧,即向外跑,翻垣跳坎,难以阻止。虽连连医治,频频服药,而病不稍减。我素知患者年虽过七旬,但素体康健,嗜酒过度,喜食煎炙厚味。今见面色红赤,语声粗壮,舌质红绛、苔厚、黄腻;脉来两关数实、两寸沉伏,寻时一现复止,两尺浮洪。综上所见,乃因嗜酒日久,湿热内生,煎烁为痰,偶触暴怒忿郁,肝胆之气横逆,鼓激痰热上蒙清窍,以致心神乱而狂证随来也。治须泻火降逆、滋水潜阳之法。处方:生石膏24g,黄芩、知母各12g,麦冬15g,天竺黄6g,生地黄、玄参各15g,珍珠母24g,生石决明15g,安息香、降香各4.5g,郁金15g,生铁落24g,朱砂3g。上药头剂服后未足1 小时即安,共服2 剂痊愈。后以饮食调理而康,今已年近80 岁,尚继续担任会计工作,心身无异于病前。 按语:此例患者素体康健,嗜酒食肥,必体内积热;两老失和,又精神抑郁,偶因暴怒,则肝气上逆,热痰陡蒙心窍,神志乱矣。治之大法,非重镇安神与涤痰开窍同施,不能速奏其效也。 64.癫痫 郭某,男,50 岁,干部。1981 年3 月1 日首诊。1976 年12 月28 日因患痢疾伴高热不退入院治疗,诊断为 “病毒型脑炎”,治疗半月后又转为 “癫痫”。现已4 年余,每五六天或十余天不规则发作,发时突感眩晕、眼黑。家人说发作时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哼声不绝,几分钟后渐醒,醒来全身乏力,几天无精神。诊其脉细滑,两尺滑实。舌质绛红,苔薄白,乏津。辨证:气阴两虚,痰蒙清窍。治法:豁痰开窍,养阴宁神。汤药处方:石菖蒲12g,茯苓15g,朱砂3g,琥珀12g,郁金9g,杭菊花15g,连翘12g,生地黄21g,牡丹皮12g,薄荷9g,麦冬24g,天竺黄9g,太子参15g,生甘草6g,5 剂,水煎服。末药处方:青果500g,牛黄9g,麝香15g,胆南星180g,玳瑁180g,礞石滚痰丸500g,各研细末,混匀,密贮。每服3g,日服2 次,温开水送服。与汤药间服(汤药1 日1 剂)。 4 月10 日二诊。患者自述:服上药头脑清醒,10 天仅小发作1 次,醒后亦不觉太困。诊其脉、舌无明显变化,精神稍有好转,原方汤药另加入青果12g,生地黄加至30g,麦冬加至30g,辰砂加至6g,续服6 剂。 4 月20 日三诊。脉细弱,舌质红,苔白厚,乏津。
相关推荐:
山有木兮【NP】
我的傻白甜老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旺夫
交流_御书屋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万古神尊
过激行为(H)
神秘复苏:鬼戏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