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近半月大便乌黑,到医院钡餐检查,胃大弯处有大小不等3 个溃疡孔,最大者1.5cm×1.4cm。医院要求立即手术治疗,患者未允。诊患者面色萎黄,隐隐暗青,舌胖质暗,隐隐有瘀斑,苔薄灰腻;脉象沉弦,六部应指无缓和之象。辨证:肝气犯胃,脾虚土衰。治法:平肝降逆,和胃补脾。方用海螵蛸散加减治之。处方:海螵蛸12g,牡蛎24g,人参9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9g,白芍9g,葛根12g,血余炭9g,牡丹皮12g,炒栀子、木香各9g,三七粉6g(吞服),仙鹤草24g,生甘草6g,3 剂。 9 月14 日二诊。上药服后痛胀稍减轻,便血明显减少。因患者吃汤药不方便,要求配成药。以原方加醋炒延胡索、丹参、生黄芪、山药各12g,以增强活血止痛、补脾益气之功。取10 剂,共研细末,和匀。每次服9g,日服3 次,用红枣入大米煮稀粥送服。终生忌暴饮暴食及酸辣生硬食物,且勿饥饱无度,首先要忌酒!泡菜、腌菜及一切生冷、发病之物皆不能食。 随访三十余年,自上药服后至今,旧疾未作,饮食、劳作无异常人。 31.虫积 黄某,男,15 岁,学生。1974 年9 月12 日往诊。患者面色萎黄,两侧颧骨下有大小不一云斑,白而涩糙,形体消瘦,精神欠佳。诊其脉弦迟之象,视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似云块,津滑。每月规律性腹痛2 次,一次三五天方止,饮食少纳,多食脘闷,曾服山道年等驱虫药,未见虫出,在某卫生院粪便化验证明有蛔虫及钩虫卵,但经治疗效果不显。现已2 年余,腹痛仍发,食纳失常,精神日趋委靡,身体羸弱不堪。据上所见,乃脾胃虚寒,食积、虫积并存也,治宜健脾和胃,驱虫止痛。处方:焦白术15g,党参9g,云茯苓12g,川椒、广木香各3g,煨肉豆蔻、当归、芦荟、川楝子(肉炒)、使君子(煨,分次吞服)、鸡内金(微炒)、枳壳各9g,槟榔6g,厚朴2.1g,3 剂,水煎,空腹温服。忌生冷油腻之物。 9 月17 日二诊。据患者云:服药第3 剂见有蛔虫随大便解出数条,虫粗大,肉红色,遂觉脘腹稍宽,饮食渐增。脉之迟弦有减。仍率旧章,上方量加5 倍,另入砂仁24g,陈皮15g,甘草9g,榧子肉60g,共为细末,熟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20 丸,渐增至30 丸,1 日2 次,早、晚空腹温开水或米饮送下。忌口如上,时须3 个月。 随访多次,上药服用期间,腹痛未再明显复发,各症渐除,身体日健。 32.少腹痛1 王某,女,25 岁,农民,已婚。1978 年6 月16 日来诊。患者自16 岁在外地做工,因天气炎热,自经前3 天于山溪冷浴后,至今脐腹以下经常作痛,发时重则疼痛难忍,轻则隐隐不绝,经期前后无定。经治数处,诸说不一,虽有一时止痛之效,但无彻底根治之功。视其形色,体壮色赤,切其脉象细弦而迟,乃形与脉背也。今舍其形征而从脉施药,用温通下焦法,以化肝肾久留之寒。处方:乌附片9g,青皮15g,乌药6g,酒制白芍9g,川芎、柴胡各6g,广木香4.5g,当归9g,黄芪24g,续断12g,甘草3g,香附9g,2 剂,水、酒各半煎服。 6 月20 日二诊。脉象中取可得,腹痛已止,按原法,上方加焦白术15g,丹参24g,3 剂。数月随访,腹痛未发,各症均有好转,婚后2 年不能受孕,今已妊娠3 个月矣。 33.少腹痛2 王某,男,20 岁,大堰沟回乡知青。1963 年10 月18 日往诊。患者少腹痛已近3 年,每遇寒即发,发时手足逆冷,口泛清水,腰膝酸软,脐以下至毛际板硬冷痛,甚至睾丸、阳物内缩,得暖痛减,逢寒益甚,屡经医治,不过暂缓一时而已,未能根除。视患者面色青黄淡黑,舌质暗淡,苔白滑腻,脉来沉迟之象。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沉溺NPH
婚里婚外
虎王的花奴(H)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乡村透视仙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旺夫
村夜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