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峄南之桐(1V1甜H) > 第17章

第17章

哥。”脚步声骤然顿住,秦昭声音略有微妙。 楚明允掀起眼帘看去,“嗯?” 秦昭神情古怪地看着他,犹豫了片刻才道:“……这两日你已经问过七次了。” “有吗?”楚明允微蹙了眉,继而面不改色地道:“我都问过七次了怎么还没有新的消息?” “苏世誉已经在返程路上,没有出变故,当然就没有消息。” 楚明允没什么表情地点了点头,秦昭走上前来将文书放下,“周奕赴任后写来的,说西境情况已经在掌握之中了。” “嗯。” 秦昭忽然动作一顿,深深吸了口气,随即看向桌角的瑞兽香炉,淡淡轻烟,袅袅如丝。他诧异道:“师哥,你换香料了?” “嗯,安神香,”楚明允瞥去一眼,“怎么样?” “不错。” “哦――?”素白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在描金兽首上,一点轻响,楚明允道,“我怎么觉得这个少些什么,太冷淡无味了点。” “安神香本来就是这个味道。”秦昭道。 “可我之前闻到的都不是这样的。”楚明允盯着香炉,下意识回道。 “你之前是在哪里闻到的?” 有名字辗转上齿间,欲语忽休,楚明允一怔,顿时回过神来,收回了手,敷衍几句了事。 简单将事情回报完毕,秦昭便离去了。 春雨淅沥在屋外,碧透梧桐。室内香雾暖烟纠葛,将道不明的心思悄然缠缚。 楚明允闲散地靠上椅背,片刻后又将一旁信笺拿起,漫不经心地又一字字看过。 这是最后一封回报,跟去的影卫写道,苏世誉已启程离开淮南,一切顺利。 一切顺利。 这一个月来的一切,包括淮南王之案,都是那么顺利,出人意料的顺利。 最初苏世誉抵达之时,淮南王拒不至边境相迎,城门紧闭,态度何其强硬,而后甚至在城中布下了重重兵甲,与苏世誉调来的南境士兵形成对峙之势,局势如弦般被双方拉紧,逐日紧迫,大有一触即发的意味。 却在一夜间陡转。 上万精兵齐齐卸甲,朱红城门洞开,湿冷月色下一个男人赤足而出,手捧头函,前来献降。 那男人自称是淮南王的谋士,此前受其逼迫才会助纣为虐,行叛乱之事,内心痛苦不堪,如今见淮南王不但大逆不道还要殃及封国百姓,毅然与人密谋将淮南王暗杀,然后又一刻不停地来开城迎接御史大夫。 他跪在巍峨城下,将罪状如数招认:借罂粟牵制谭敬,在长安设立极乐楼,派苏行暗杀官吏,胁迫季衡伏击穆拉和,助淮南王搅弄风云。 他道是阴毒之计尽出自己之手,自知难逃死罪,杀人偿命本就应当,只求苏世誉能网开一面,放过不知情的忠勇将士与满城无辜百姓。 一番话铿锵有力,言罢长长叩首。 他身后有士兵红了眼眶,亦惹得巡狩随行们几声唏嘘。 而苏世誉平静地看着淮南王的头颅,那沾满血污的脸上还凝有目眦欲裂的暴怒与不甘,在幽晦光影中狰狞可怖。 良久后,苏世誉淡淡开口道:“我何曾说过要淮南王的人头了?” 谋士抬起头,张口便列举出淮南王的十罪,桩桩不可饶恕,乃是不忠不仁,天良尽丧,是以人人得而诛之,当死。 苏世誉默然看了他片刻,淡淡一笑,再无旁话。 淮南由南境守将暂时接管,苏世誉将证物整收后却并不急着离去,而是命人探访全境,查出了上百亩罂粟花田,然后亲自监察着将它们付诸一炬,尽数销毁。 那谋士在最后一天忽然赶来求见,对苏世誉重重一拜,将请求赦免无辜的话又掷地有声地道了一遍,转而纵身跃入了旁边熊熊燃烧的罂粟火海,火势顿涨,人影顷刻便化成了飞灰。 淮南城中,人们啧啧称叹,说那谋士果真不是什么恶人,是个有情有义的。 楚明允闻言嗤之以鼻。 当时混乱场面中,影卫特意留心了苏世誉的反应,被抢上的扈从围护于中的御史大夫只微微一愣,皱了皱眉,然后垂眸轻笑了一声,不知何意。 别人不知苏世誉何意,可楚明允偏就明白: 还未及接触淮南王便死了,断了仔细审问的机会。那谋士的话真真假假无从辨明,不待归京就请罪自杀。 又是一出死无对证的戏码。 这案看上去顺利,甚至有几分大义凛然的动人添饰,可实际上他们除了一颗人头,一?g骨灰,别无所获。苏世誉未遭遇凶险之境,不是所料想的请君入瓮。淮南王之案证物确凿与动机可疑的冲突更深,却彻底无从下手了。 如若不是他们多心了,那么只可能是事情恐怕不如所显露给世人的这般简单明了。 疑窦重生,思而不解。 楚明允盯着雪白信笺出神,目光不觉落在那人的名上,墨痕勾勒出清瘦笔画,横折转撇中透着温润。 可想见南方湿润柔软的风穿过他指间,袖袂翻飞间有一点浅淡笑意,如火色的罂粟花在他身前燃成蝶翼随风飞逝,山火绵延数十里未绝,灼灼不灭。 是无边风华。 ――那苏大人可要记得早些回来,免得我相思成疾。 分明是鬼使神差的,脱口而出的一句玩笑话。 窗外春雨渐大,一声声敲着梧叶,落在檐下。 楚明允突然一杯冷茶浇熄了香炉,将信笺扔在桌上,抬手按了按眉心。 相思成疾,开什么玩笑。 ……哪个会真的想他。 几日过后,长安没等来御史大夫,却等来了前所未有的客人。 匈奴遣使来访,使臣还是九皇子宇文隼。 自开朝以来,大夏与匈奴就战事不断,不知多少忠魂迷失于荒漠胡尘,无定河边尽是大夏的累累骸骨。妇孺老幼,提起匈奴也都是切齿拊心的。 即使是这几年因为楚明允,匈奴有所忌讳而不轻举妄动,边境两边依旧是据地严防,从不曾互通来往。 如今匈奴忽然派了皇子前来,朝中震惊,连忙按礼数迎接了,好歹没失了风度。 九皇子宇文隼的汉话出人意料的精准流利,金殿上一礼简单施过,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 要大夏割让西北五座城池给匈奴。 匈奴的态度颇显傲慢,摆明了是趁着大夏与楼兰交恶的时机,半是要挟半是商量地来捞一把好处。 而这匈奴皇子更是深谙辞令,由理至情说了一通,可谓是舌灿莲花。 殿中一片诡异沉默,朝臣面面相觑。 片刻后,李延贞开口道:“那依九皇子所言,五城割让之后,匈奴就可保证再不来犯?” “当然。”宇文隼笑道,“其实我们对大夏并没有什么仇恨,多次南下不过是为了讨个活路。你们也知道,我们世代逐水草游牧,沙灾一起就断了吃的,可部族里那么多人总不能活活饿死。南下打仗死了那么多人,也就只抢来一点吃的,实在不划算的很,可又没有别的办法。”他顿了顿,道:“听说大夏皇帝慷慨,父汗也不愿意再打仗,这才赶紧派我来跟你们讲和。” 李延贞不及答话,楚明允就冷声道:“既然是来讲和,地位自然平等,匈奴凭什么要我们割让土地?”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打仗是不得已,迫于生活。大夏土地广阔富饶,分出来一点,对你们也并没有多大损失,对我们可以让人不被饿死,双方还能免于打仗,都没什么坏处。”宇文隼又补充道,“况且我们也听说了,之前楼兰只不过死了一个女人,皇帝陛下就肯赔偿十座城池,而我们能避免上万人死,只是想要五座城池,实在算不得过分吧?” 言下同时是在暗示,楼兰确实与匈奴已经有了接触。 楚明允面色难看,李延贞忙抬手制止了他的话,对宇文隼道:“皇子所言有理,不过这事非同小可,朕现下无法答复给你。你们一路奔波前来,不如歇息些日子,等候商议结果。” 宇文隼笑笑,爽快应下,退下朝堂,由宫娥引路去往了住处。 这边李延贞召了几位重臣,移至宣室殿中密谈。落座后,李延贞神情复杂地环顾一周,方开口道:“……众爱卿以为如何?” “这事有必要考虑吗?”楚明允冷笑道。 李延贞别过视线避开锋芒,“其他几位爱卿呢?” 略一犹豫,鬓发已然霜白过半的户部尚书魏松出列,深深行礼道:“依老臣来看……可以考虑。” 楚明允侧目过去。 “爱卿不妨详说。”李延贞道。 魏松思索着慢慢开口道:“匈奴的帐,算的确实不错。而且西北长年大灾,每年都要拨去无数银粮救济,国库也着实不太宽裕了。若是割给匈奴,能少了治灾的麻烦,而那土地荒瘠,养不了多少匈奴人,留着是烫手山芋,不留的话…于我们也没太大损失。” “魏大人嫌麻烦,就能把几城的百姓给扔了吗?”楚明允冷冷道。 “这怎么能说是扔了呢,”魏松叹了口气,“大夏国力摆着,边关又有守将,匈奴也是不敢对百姓做些什么的。再者说,这些年边境几地,像凉州,私下里商贩跟匈奴也是有不少交往的,彼此相处要比想的融洽。” 深深的眸色里忽而泼出一抹狠厉,楚明允道:“我在沙场上死战,牺牲了无数兵将才收复的地方,就是让你们这么白送出去的?” 另几个臣子不时窃窃私语,见状有人忍不住低叹道:“楚大人是不容易,可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两国言和,互通来往总是好的。从大局看,也是为了不再有人牺牲啊……” “你怎么知道他们就会信守承诺?”楚明允扫去一眼,对方往后一退,垂头不语了。 魏松摇头道:“可若是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是真是假呢?难得有个能与匈奴破冰的机会,一点信任都拿不出来怎么行。” “魏大人目光长远,我还真是不懂。”楚明允不带情绪地笑了声。 魏松看了眼楚明允,无奈叹息。 李延贞也沉吟道:“匈奴既然已经前来,还派来的是皇子,诚意可知的确是有的,就这样回绝,只怕是会彻底断了友来的路啊。” 楚明允闻言缓缓抬眸,在殿中直视着端坐上位的九五至尊,凉凉地笑了,“陛下多情,没想到却能对天下如此薄情。” “楚爱卿这是何意?” 楚明允别开眼,“陛下自然明白。” 李延贞面上不大好看,却也没有动怒,只是看向旁人,犹疑着开口:“如此看来,还是……” “陛下,”陆仕出列行礼,“臣以为楚太尉所言有理,匈奴不可信!” “这……”李延贞看向他。 “臣绝不同意,”楚明允笑意微沉,慢声道,“陛下慎重。” 李延贞话意便打住了。 魏松深深行礼,恳切道:“陛下,大局为重!”话音未落,身后紧跟了几声附和。 李延贞陷入为难之境,看楚明允脊背挺直,毫不退让地逼视过来,心中一颤,不禁望向了虚位无人的右首。 楚明允随他看过去,面色不觉稍霁,一时没有言语。 李延贞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出的事情。苏爱卿已经在回京路上,等他回来再议也不迟。” 几个文臣苏党为多,自然没有异议,应答后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楚明允。 楚明允这才收回视线,随意道,“也好。” 宫廊中,魏松脚步逐渐慢了,继而停止住,他扶栏远望着青空碧瓦,愁眉不展。 身旁忽然响起个声音,“魏大人还在忧心匈奴的事?” 魏松转过头去,发觉是工部尚书岳宇轩。谭敬被处死后,原是工部侍郎的他就被推举了上来。魏松缓慢地点点头,顿了顿,道:“虽说楚大人到底是个武人,目光短浅不懂大局,可他说的……到底有些道理。” “怎么说?” “那五城的百姓,终究是大夏子民,就这样抛弃给了匈奴,可能的确是……” “魏大人原来是在烦心这个,”岳宇轩笑了笑,“楚大人只是为私心找的借口,你不用太在意他的话。” 魏松吃惊地看着他,这人自补任以来都是低调行事,游离在楚党与苏党间界限不明,谁也不得罪的,不知今日怎么会直白的表露了意见,不禁追问:“为何这么说?” 岳宇轩张口却又一顿,四下看了看,凑近过去压低了声音,“楚大人是凉州人,现在要把他故土割让给匈奴,他肯定是不乐意,怎么会管什么大局。” “原来如此,”魏松点了点头,“我说他怎么忽然在意起了百姓疾苦,看来……还是高看他了。” 岳宇轩笑道,“正如大人所说,那些武将都是逞一时英勇,没什么长远目光。更何况,我们和匈奴交好了,楚太尉还能有现在的地位?他的话,听听就罢了。” 魏松沉吟,岳宇轩便退后一步,施礼道:“魏大人苦心,我们大多都是明白的,无论过后苏大人意见如何,我都定然会支持你。” 魏松心中动容,拍了拍他的肩,再不多言,与他一同往外走去。 第三十九章 子夜清寂,更漏迢递,一声声遥过漆红窗棂,曳动了卷旁烛灯,却未能惊扰案后人落笔的动作。 暖色灯盏斜出一剪薄影,那艳丽眉目低敛时不觉显出几分冷肃,他静静端详着铺展满桌的苍黄色地图,灯花悄然而落。 静谧中忽然‘咔嗒’一声轻响,书房的暗门拉开,秦昭从中疾步走出,将袖中的书信递上,“师哥,这是南境传来的简报。” “嗯。”楚明允应了一声,并不抬眼,仍在地图上勾画批注,“先放着。” 秦昭望了眼外面的天色,问道:“子时都已经过了,你还不打算休息?” “你先去歇着吧。”楚明允拿过一页折子,边写边道:“猎宫的布防我明早就要拿去给禁军那边,还要再忙上一阵。” “猎宫布防?”秦昭奇怪道,“三月春猎的驻防事宜不一向都是由禁军统领负责吗?” “匈奴使团不是还留在京中等候答复?”楚明允搁下笔,添上了一砚墨,“为了不失礼,这次春猎也邀请了他们同去,杞山不比长安,难保匈奴不会趁机动什么手脚,我就怕那个统领还依照旧例安排。” 秦昭点头。 自古帝王遵从礼制,每年皆要顺天时举行狩猎。 《尔雅》中‘释天’有载,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A,冬猎为狩。四序有定,是国之大事。 大夏开朝始祖为避免子孙奢靡享乐之风过盛,分外重视狩猎,定下了不可违逆的规矩。只可惜这几代的皇帝都不爱武事,如今的李延贞更是把春猎变成了君臣拖家带口的山上春游踏青,其乐融融。 “匈奴那边可是连几岁小孩儿都可引弓狩猎的,反观大夏如今这般样子,实在是不像话了。我原本还有些担心要被那个皇子嘲笑轻视,可你猜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是怎么说的?”楚明允顿了顿,压软了嗓音道:“正好,就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大夏的雅乐繁华。” 他瞧着那砚新墨,忽然抬眼看向秦昭,“你说李延贞说这话时就没听见自己脑子里的水声?” “……”秦昭无言以对,半晌才干巴巴道,“师哥……你别学他说话。” 楚明允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开口道:“你就回去睡吧,不用管我。” 秦昭应了一声,楚明允却忽然又叫住了他,“对了……” “什么?” 楚明允却欲言又止,竟显得略有几分迟疑,他紧蹙着眉,片刻后,目光落回了地图上,才开口道:“罢了,没什么。” 他这副模样实在罕见,秦昭盯着他看了良久,突然开口:“苏世誉那边还有一个消息。” “哦――?”楚明允并不抬头,“什么消息?” “苏世誉从淮南还带回了一个男人。” 笔迹停住,素纸上顿开了小团墨痕,楚明允慢慢地抬起眼,不带表情地看着他,“继续。” “没了。”秦昭道。 楚明允定定地望着秦昭,秦昭面无表情地回看过去,一截沉默生生凝滞出了僵硬。最终,楚明允笑了声,不带语气地道,“你再跟杜越学这乱七八糟的毛病,信不信我连你也揍?” 秦昭默默移开了视线,道:“是淮南王手下一个刚被启用不久的小将领,十八九岁,名叫洛辛,依苏世誉的吩咐,跟着巡狩车队一起返京了。” “洛辛?”从不曾听说过这号人物,楚明允细思片刻,沉吟道:“十八九岁正是容易培养的时候,而如今朝中无将才,若苏世誉要把他举荐给李延贞,恐怕是打算来分化我手中兵权了。” 秦昭顿时紧张,“那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楚明允云淡风轻地睨去一眼,唇边一点冷淡笑意,“担心个什么,培养了他就一定能成事了?你以为我这般地步,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做到的?” “哦。”秦昭放下心来。 话虽如此,楚明允自己眉目间还隐约蕴着些烦躁,他抬手按了按眉心,挥手示意秦昭快走,没再说话。 书案上一盏烛火煌煌跃曳。 次日清早,曙色苍苍,禁军统领一入宫就见到了等在殿内的太尉大人,大惊之际忙快步上前赔礼。 他诚惶诚恐地双手接过地图,听楚明允简单吩咐后,又忍不住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他的神情,试探地问道:“今日休沐,楚大人还起这么早,是有什么要事吗?” “没别的事,”楚明允低眼看着握在手中的折子,“没睡。” 统领讪讪,“……那我送您出宫。” 他看了统领一眼,把折子递了过去,转身往外走去,统领便恭敬地跟在了后面。 晓光里的宫城静寂,碧瓦飞甍上落了层春日,偶有扫洒宫人对他们躬身行礼,继而退后避让。 楚明允突然开口道,“现在大致看一下,哪里不明白快问。” 统领闻言忙打开了折子,看下去后不禁微诧,“楚大人……这杞山南麓不是向来不驻防的吗?” “杞山南麓是陡坡,之下又是卫水,它一到春时就会涨水,河流湍急得根本过不去人,是道天然屏障,当然用不上驻防。”楚明允拿过折子看了一眼,闲步在前,“不过今年雨水不足,回暖的也比以往慢,河水流的缓滞多了。这一少了卫水的阻拦,但凡是稍有点功夫的人都可以通过南麓上山。而南麓又靠近猎宫,若是……” 他话音渐轻,忽而就没了下文,统领正低头听得专注,回过神才发觉楚明允不知何时停了步。 统领纳闷地回头看去,只见太尉大人举目凝望远处,一双瞳眸晦暗不明,唇边却清晰地缓缓浮起出了笑意。 “终于有件让我顺心的事了。”他似是低叹了声,模糊在晨风里听不清晰。 统领顺着他的目光转头望去,见蔷薇花架下有人独行而过,身影如芝兰玉树。 “自己看。”话音未落,折子就被一把塞了过来,统领愣愣地看着他余光都不肯分给自己半点,抬步径直走了过去。 一步步踩过青石板,踩过未及扫净的满地落花。 “苏大人――” 绯红厚瓣上沾有晨露剔透,暗香浮动。 苏世誉驻足于春色之中,微有一顿,转过身来,抬眼便笑了,“楚大人,多日不见。” “多日不见,”楚明允几步停在他面前,拉长了语调笑道,“不知苏大人在淮南有没有想我啊?” “楚大人觉得呢?”苏世誉淡笑着看他。 “我觉得有呀。”楚明允抬起双手,歪头笑得眉眼弯弯,“既然如此,那不如来抱一个?” 说着便真要揽上来,苏世誉微怔,扫见不远处不明所以的禁军统领,忙退开一步抬手挡下,几分无奈,“楚大人,这是宫中。” 楚明允不在意地放下手,回首看去一眼,那统领惊醒般地一抖,远远行了礼就埋着头,匆忙离去了。 他才不紧不慢地收回视线,问道:“刚回来?” “是,方才去宣室殿向陛下呈上了回报。”苏世誉与他并肩往外走去。 “淮南那边怎么样?” “现下还算安稳,不过楚大人大概也感觉到了,事情恐怕不会如此简单。眼下只好静观其变,我也会催促陛下尽早施行推恩令。” “你真的不说一句想我了来听一听?” 苏世誉下意识地要张口回答,随即一顿,才意识到他说的什么,侧头看去正对上楚明允笑意流转的眸,他不觉弯起唇角,收回了视线,却不回答,“楚大人怎么休沐日还一早入了宫?” 楚明允淡淡挑了眉梢,“也没什么事……” “大人留步!”身后突然响起一声高喊,伴着奔跑声分外清晰。 他们回身看去,有一少年转眼追赶上来,气息不稳地抹了把额上的汗,张口道:“您走的可真快,我还没好好谢谢您呢!” 苏世誉平淡一笑,“你路上已经谢过很多次了,况且举贤荐能是我应当做的,能得陛下赏识也是因你能力足够,没必要跑来谢我。” “这话哪儿能这么说,”少年坚持道,“没大人您,我恐怕这辈子都来不了长安,当然要好好谢谢您!那……要不然我请您吃饭?” “不必了,”苏世誉笑道,“日后就是同僚,宴会相见多的是,你何必这样客气。” “可是……” “这就是你带回的那个人?”楚明允开口打断,问苏世誉道。 少年奇怪地任他审视,“是我,怎么了?”

相关推荐: 迷踪(年下1v1)   一梦三四年   摄春封艳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靴奴天堂   危险情人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