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颇为心喜,嗓音也多了几分温柔慈祥。 “你守护天帝屡次立功,吾本该赏赐你些宝物,又想你是天地间有数的高手,送你普通宝物你应瞧不上。 “他日待天庭立稳,一并与你赏赐如何?” “圣母师叔您客气了,”龟灵灵拿出了此生仅有的正经,“您稍微指点我几句,我就受用匪浅、修为突飞猛进呢!” 女娲圣母掩口轻笑,驾着宝座落到近前。 “那你来我这,可是有什么事?” “有呢,”龟灵灵双手捧着玉符,“家师有信!” “哦?” 女娲将玉符摄入手中,感受到了其上蕴藏的完整道韵。 这道韵既能证明是通天教主亲笔写的玉符,又可证明没有人读过其内的内容。 女娲娘娘指尖点出一缕毫光,那道韵自行退散。 她静静读了一阵,不由哑然轻笑。 “通天师兄为你们这些弟子可真是操碎了心。” “诶?”龟灵圣母问,“师父说的什么呀……抱歉,弟子不该多问。” “也无妨,”女娲叹道,“你师父想吾做说客,请天帝去截教选一批高手,作为护持天帝的随侍仙人,如此也可为你们这些师兄弟赚些天道功德,镇压自身业障。” 龟灵圣母笑道:“这是好事呀。” “这对截教自是好事,但对人族天庭而言,却也是额外的负担。” 女娲缓声道: “此事我需细细斟酌,你师父的意思,其实是想让那些身有业障的记名弟子入天庭。 “但此例一开,天庭今后如何立足?天庭就是为业障生灵洗白之地了吗? “更别说,业障本就是因杀孽太多,天道降下劫难也是应当的,此事平安断然不会答应。” 龟灵圣母微微抿嘴:“好吧。” “你师父还提了其他事,其他事我都可应下。” 女娲柔声道: “还要劳烦你回禀你师一声,这个说客吾做不得,也不能做。” “是!”龟灵圣母笑道,“多谢娘娘!那我这就赶去回禀师父!” “去吧。” 女娲摆了摆手,龟灵圣母再行礼,后退几步、转身化作流光消失不见。 女娲掂着手中的玉符,凤目中回转着几分思索。 通天教主总算是意识到了,他的那些记名弟子问题很大,也是引发道仙劫的主要元凶。 ‘盼道友能当断则断,吾也帮不上截教太多。’ 女娲自宝座起身,身上那柔软舒适的长裙被仙光环绕,自行化作了一身考究、精细的修身华裙。 她破开乾坤,踩云落去了东昆仑山,自是去找玉清元始天尊言说带李平安去拜会太清之事。 玉虚宫中钟声不断,大批弟子外出相迎,元始天尊自殿外等候,含笑与女娲见礼。 女娲亲自前来,已是给足元始天尊面子; 她提起要带李平安去拜见太清老子之事,元始天尊非但没有不悦,反而还叮嘱了几句,要让李平安尊礼、守礼,莫要冲撞了太清老子。 女娲在玉虚宫逗留小半日,临走时似又想起了什么,对元始天尊道: “元始师兄,西方教屡次为难新天庭,他们莫不是对这天地有什么图谋?” 元始天尊含笑抚须:“西方教之图谋,一直是西方大兴,他们是想渡化万千生灵尽归西方。” 女娲叹道:“西方教那两位教主,凭他们师父庇护,在天地间胡作非为。” “他们的师父与你我的老师有旧情,倒也不好与他们直接为难。” 元始天尊正色道: “女娲师妹不必忧心,西方教若敢做出颠覆天地秩序之举,自为道门之敌! “平安为天帝已是定数,旁人不可作乱。” “师兄所言极是,吾这就回去准备了。” 女娲微微欠身,转身驾云离去。 元始天尊含笑颔首,负手站在殿门前静立了一阵,身形随风飘散。 后方阐教众弟子各自对视。 有仙听懂了女娲与元始天尊的聊天,思索着稍后该如何对新天帝示好; 有仙则略有些茫然…… 黄龙师弟此前厚着脸皮凑上去,还真是走对路了? …… 女娲回了圣母宫,就将李平安从甜蜜之境拽了出来。 李平安也只能与牧宁宁依依惜别,只有等牧宁宁完成道躯蜕变,再长相厮守……大概。 “娘娘,您跟我师祖说过了?” “说过了,”女娲笑道,“顺便也得了你师祖许诺,若西方教做的过火,他自会出手惩治西方教那两个教主。” 李平安眨眨眼。 这咋惩治? “既然是吾带你去拜见太清师兄,那你自是要听吾安排了,”女娲拍了拍手,“来人,为天帝更衣。” 众侍女同时应答:“是。” 而后殿外响起仙乐,一名名容貌俏丽的仙子端着托盘款款而来。 李平安略有些不好意思,但圣母有命,他也只能听着。 他毕竟是跟女娲娘娘混的。 两位侍女向前为他脱下道袍,又有侍女捧来几件华服,挨件为李平安更换。 女娲娘娘离了宝座,抱着胳膊站在一旁,偶尔摇头、点头,口中发出啧啧称奇的声响。 虽有些不敬; 但李平安确实想起了自己幼年时,被自己母亲大人拽去逛街的情形。 女娲娘娘笑道:“你还真是生了个好外相,吾当年怎么就捏不出英俊的脸呢。” 李平安眨眨眼,初代人族难道都是面目可憎? “穿金袍吧……金袍又太艳了,还是换白袍吧。” “白袍就算了!”李平安赶忙道:“娘娘,我不太喜欢白袍?” “为何?其他人穿白袍还撑不起来呢,你这不是穿着挺顺眼的,那换成紫袍试试。” 女娲左手横在胸前,右手托着下巴,仔细为李平安参谋着。 敲定了外袍,又要研究长靴与腰环的搭配,束冠自也要好好研究一番…… 如此折腾了两个时辰,李平安差点就给女娲娘娘跪了。 这可比斩妖除魔斗心眼累多了! 总算,女娲满意地点点头,随手点了一只琉璃镜,李平安打量着镜中自己。 挺帅。 “就这样吧!” “怎得都天黑了,”女娲轻笑着道了句,“要不明日再去?再多试些衣服如何?” 李平安嗓音都有点发颤:“娘娘……” “逗你的,随吾去吧。” 女娲脚下生出一朵祥云,随手将李平安提到了云上。 李平安着实松了口气,跟在女娲娘娘身侧,离了圣母宫,一路向北行。 随他前来女娲宫的四名亲卫,此刻正在外殿打坐修行,倒也都是颇为勤奋。 ——清素还带后土在东安城内闲逛。 祥云行了片刻,已是到了主天地的‘圆点’处。 李平安低头看去,星空下的大地无比宁静,夜幕变得越发稀薄,仿佛随手就可摘得星辰,仿佛稍微用些法力就能离开这片天地。 “平安,”女娲娘娘道,“太清师兄的住所就在上方,有几件事需提前叮嘱你。” “娘娘您说。” “太清师兄神通无人可比,若他问你什么,切实回答,不要有任何隐瞒之处,哪怕是你自身隐秘。” 女娲表情颇为严肃: “当年盘古神斧一分为三,化作了太极图、东皇钟、盘古幡,盘古幡主杀伐、东皇钟可定岁月,太极图却最是玄妙,即无物可破,为洪荒第一防御至宝,更有推算万事万法的本领。 “一切都是瞒不住太清师兄的。” “是,”李平安拱手道,“我记下了。” “还有,”女娲又道,“若太清师兄不问的,你就不要多答。” “我明白。” “我想想……太清师兄没多少表情,但也不会轻易发怒……小院到了,刚才我说的切记。” 李平安颇有些紧张地点点头。 他此前其实没这般紧张,纯粹是被女娲娘娘给吓的。 祥云升到了九天之上,众星辰被落在了两人脚下。 李平安抬头看去,能见一层薄薄的天幕,这就是包裹主天地的那层‘膜’,也是洪荒主天地灵气不会逸散的主要保证。 一缕缕清气游荡各处。 偶尔能有一两个闪烁七彩霞光的气旋,其内似酝酿着什么光影。 天幕是缓缓拱起的,就在天幕顶点下方,一朵白云静静悬浮,其上隐隐有处篱笆小院。 “太清师兄是要见你的,”女娲轻声道,“不然你都寻不到这处所在。” 李平安点头应了声,心底划过诸多念头,又尽力让自己心神放空。 院前,一青年、两童子静静而立。 那青年面容虽有些普通,但身形伟岸、气质出众,远远地对女娲娘娘行了个礼。 “拜见母亲。” “大法师多礼,”女娲柔声道,“吾带天帝前来拜见太清师兄,太清师兄可在闭关么?” 玄都大法师! 李平安瞧着这个青年,嘴角露出了温和的笑意。 玄都大法师却对李平安眨了眨眼,表情倒是颇为丰富,拱手道: “回母亲,老师已命我们三个在这等半日了,按理说您半日前就该来了。” 女娲笑道:“倒是吾啰嗦了些,耽误了时辰……平安,入内吧,吾在这等你。” “是,”李平安应了声,又对玄都大法师做了个道揖,迈步向前。 玄都大法师还了个道揖:“陛下多礼,请。” 两位童子转身做请,引着李平安入了小院。 院内青牛慢悠悠地吃着青草,一股丹药的芬香扑面而来。 李平安暗中吸了口气,瞧见了那正屋内端坐在蒲团上的老道,在正屋门外就低头行了个道揖。 这就是,洪荒最能打的教主,距离成圣最近的远古强者。 他朗声道:“道门弟子李平安,拜见太清师伯祖!” 太清微微颔首,一缕玄妙晦涩的道韵将李平安包裹,李平安背后升起了淡淡的云雾,将女娲、玄都大法师等人隔绝在外。 太清老子缓声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李平安道心被人狠狠一攥。 第258章 太清授《道经》 东、东窗事发了?! 他当时忽悠轩辕黄帝的话,被太清教主听到了? 李平安喉结上下抖了抖,忍着没直接跪下磕头,保持着行道揖的姿势,心底快速浮现出几个选项,而这几个选项又被他迅速否定。 ‘一切都是瞒不过太清师兄的。’ 拼了! 李平安朗声道:“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善。” 太清老子双目并无神光,只是凝视着李平安,缓声道: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 李平安一时有些懵懵然,只能低头保持躬身状态。 老子又问:“此经文只存于吾心中,尚未传于世间,你从何处得闻?” ‘小子灵光一闪想到的?’ 李平安着实想这般回答,但他秉持本心、内查自性、追溯本真,还是决定从实招来。 他道:“禀师伯祖,弟子幼年曾听人讲述此经文!弟子愚钝,也只是记住了寥寥几句!” 老子道:“将你所知经文悉数背来。” “是!” 李平安整理了下记忆中有关《道德经》的句子,赫然发现,他其实早就用过了许多经文。 老子只说了这句,或许是因,他与轩辕黄帝接触之后,老子才将目光放在他这个‘无名之辈’身上。 既已是走了这条‘寻真’之路,李平安也不敢有任何隐瞒,缓声背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 李平安一连背了十几段,都是他印象最深、记忆最清晰的内容。 他这般不断背诵着,道心竟多了一份奇妙的感觉。 《穿越洪荒,我为太清老子背道德经》? 他印象最深的《道德经》经文,多是《道经》而非《德经》,前者蕴含玄妙大道,后者多是治世之理,本为内圣外王之学。 渐渐的,李平安话语有些停顿,目中多了几分思索,下意识闭上双眼。 一缕缕玄妙道韵自他身周环绕。 李平安竟当着太清老子的面,背诵着太清老子还没对任何人提及的经文,然后……当场开始悟道。 就算是清静无为、三清之首的太清教主,此刻也是禁不住略微皱眉,仔细瞧着李平安的身形。 不多时,太清微微颔首,那枯瘦且宛若是在天地之外的手指,对李平安点出了一点微光。 李平安动作很自然地盘腿打坐,心底开始回响起了数十章经文。 “你所知经文略有不对,此为原本。” 李平安精神一振。 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过了这一关,但机缘在前,自当全力握住! 于是静心感悟,将这数十章经文细细记下。 渐渐的,他陷入了更深沉的悟道状态,物我两忘、抱元归一,外物尽抛诸脑后。 过了七日光影。 女娲已回返圣母宫,并未在此多等。 李平安身周涌现道道仙光,道境竟突破了一阶,而他背后缓缓浮现出了一张浅浅的太极图虚影。 他缓慢睁眼,目光清澈如古井,眼底依旧带着几分思索。 “感悟如何?” 太清老子嗓音传来,李平安如梦惊醒。 老子道:“你后续还有征战之事,不便长久悟道。” 李平安忙起身,恢复做道揖的姿势:“谢师伯祖传道!” “善。” 老子微微颔首: “你与你父之跟脚,吾知晓些许,此事不与你为难,今日你既来此地,吾当有三问。” “请您示下!” 老子问:“既为天帝,当有何为?” 李平安仔细思索,慎重斟酌,想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方才回答: “当为生灵遏天道,当为万灵求生存,当为天地添正气,当为邪魔降天罚!” 老子又问:“善恶可存于一心?” 李平安继续思索,这次过了大半个时辰,方才答道: “善恶既存于一心,又非存于一心! “于生灵计,性善性恶源于心之所选,行善行恶于本性并无直接关联,性恶者可约束自身,性善者也可自我放纵,是故生灵善恶应论迹而不论心。 “善恶之念存于生灵心间,但此生灵是善是恶,当由律法而定!” 老子缓缓点头,给出了第三问:“天帝若错,谁人可罪?” 这个问题,让李平安站在那想了很久。 这问题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天帝犯法与凡人同罪、天规凌驾于天帝之上,等等。 但话到嘴边,李平安又觉得,这些都非合适的答案。 律法不可能完善; 而当权者最能寻找到律法之空隙。 想了许久,李平安心底划过了一缕灵光,缓声道: “弟子斗胆,若他日天庭立下,天地万灵归心,请师伯祖悬利剑于弟子头顶!” 老子目中多了少许精光。 他那张枯瘦且没有多少情绪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丝似有若无的笑意。 “善。” 老子缓声道: “待你天庭立起时,吾会赐下一宝物,护持天庭、监察诸神。 “且去吧。 “你我之言,不可传于六耳,你父子跟脚之事,吾会稍作遮掩,今后自当为万灵立命。” “弟子谨记师伯祖教诲!” 李平安低头应答,眼前云雾变幻,再抬头时,那老道、那小院、那青牛尽数消失不见,眼前只是浅蓝天穹,头顶不远处就是天地之膜。 一切恍若梦境。 他略微思忖,心底浮现出诸多感悟,三十六章经文如流水般划过心间。 此为《道德经》之《道经》,蕴藏太清之大道。 李平安的道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第一次,有大能点破他与他父亲的跟脚有问题; 这也是第一次,他回答问题时,绞尽脑汁犹自觉得所知不多、所学不够; 太清老子。 三清之首,这压迫感确实太强了。 些许清气飘过,李平安只觉背部颇为清凉,却是不知不觉间出了满身大汗。 可以……可以回去了? 李平安扭头四顾,不见圣母娘娘的身影,却见那位面容普通、气质出众的青年道者,正含笑瞧着自己。 “天帝师侄,”玄都大法师温声道,“老师命我送你回东洲,咱们驾云慢行。” 李平安嗓音沙哑地道了句:“多谢师伯。” “不要怕,老师一直都很和蔼的。” 玄都大法师笑着凑了过来,脚下生出一团云雾,带着李平安飘向下方。 李平安挤了个生无可恋的假笑。 和蔼的太清。 …… 玄都大法师驾着的云头抵达东安城上空时,李平安方才回过神来,长长地出了口气。 “天帝,贫道就送你到这了。” “多谢师伯,”李平安拱手应了句,“那个……师伯祖可有其他训示吗?” 玄都大法师微微挑眉:“你与老师谈论了七个日夜,此事已被天地间的诸大能、大神通者知晓,老师有什么训示,还需通过贫道让你知晓?” 李平安叹道:“其实是我偶有感悟,在师伯祖驾前悟道了,此事想来,着实有些失礼。” “无妨,他们又不知你这七日都是在悟道修行。” 玄都大法师抬手拍了拍李平安的肩膀,随手拿出一只葫芦,塞到了李平安手中。 他道:“被你一声声师伯喊着,贫道也没什么好给你的,这些丹药都是贫道练手时炼制,你拿着用……有件事确实是要提醒你一下。” 李平安抱住葫芦,里面的丹药倒是分量不轻。 他笑道:“师伯请讲。” “道仙劫之事,你不要多参与。” 玄都大法师沉吟几声: “老师能传道于你,说明老师看好你做这个天帝。 “你是天帝,就是天道的代言人,而道仙劫是天道与道门仙争夺大道的控制权,道仙劫的来由,就是天道需要将大道从生灵手中释放出来。 “若你在此间干涉太深,今后怕会进退两难,老师亦会不喜。” 李平安眨眨眼:“师伯的意思是,我不要跟阐教或者截教走太近?” “也不是,你与道门仙亲近,这也是好事。” 玄都大法师缓声道: “贫道的意思是,你不要去谋划道仙劫,也不要试图安排阐截两教如何如何。 “贫道虽久居于混沌海边缘,但也能调用部分太极图的威能,暗中观察过你一段时日。 “你骨子里是个不错的人族,这是最令贫道欣慰的,但有时你也会多增一些无谓的责任于自身,这其实不太好。 “道门与天道,必然是要衰弱一个,人道与天道,就如那阴阳双鱼,需要在不断变化中找寻平衡。 “天道有缺,人道有憾,此为常理,不可强求。” 李平安低头行道揖:“多谢师伯提醒。” “嗯,去吧,有空来玄都玩耍。” 玄都大法师负手轻笑,又低头看向下方东安城,感慨道: “贫道上古时也不敢想,吾人族竟能有这般光景。” 言罢,玄都大法师对李平安做了个道揖,李平安再次还礼,二人自东安城上空道别,各自离去。 玄都大法师自空中漫步,不过三两步就没了踪影。 李平安落入下方护城大阵,早已回来等候的骆雪静与四亲卫向前迎接。 星河星汉激动道: “陛下!您果然直接回东安城了!” “各处都传遍了,您在太清教主那边呆了七天七夜!现在都在说道门将会大力扶持人族天庭!” “妖族有好多大妖都宣布闭关了!” 李平安挤了个难看的微笑:“快,扶我一把……” 几人赶忙向前,星河星汉搀扶住了摇摇欲坠的李平安。 “陛下您咋了?” “没事,”李平安幽幽地道了句,“扶我回去睡一觉,接下来几天我谁也不见……除了我师父跟我父亲。” “是!” 骆雪静略有些欲言又止。 她其实想问,如果是其他教主派人来请,是不是也不见。 但看李平安此刻面色苍白、气息微弱,骆雪静也不敢多问,与四位亲卫一同,送李平安回了宅院歇息。 李平安睡了一大觉。 梦中他还在背诵《道经》,而且还试图倒背如流。 等他睡醒,距离出兵空濛界仅剩七八日光景。 李平安起身活动了下,李大志就笑呵呵地出现在了他面前,双眼放光地问他与太清老子都聊什么了。 李平安虽然很想跟父亲倾诉一阵,但想到老子的叮嘱,只能苦笑着摇头,笼统地回答了几句。 “法不传六耳,”李平安叹道,“爸,咱们一言一行,都在太清教主的注视下。” “真的假的?” 李大志低声道:“现在不是天机混淆了?” “太极图无所不知,”李平安叹了口气,“别多提了,总之这次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就是人族新天庭得了太清教主背书,西方教那边应该会多一重顾虑了。” “何止多顾虑,西方教派人送礼物来了。” 李大志拿出了两只锦盒,扔到了李平安面前。 “这是西方教两个弟子送过来的,我替你看了,里面都是些灵根宝药,不是啥好东西。 “那两个弟子还说什么,西方贫瘠、略备薄礼、恭贺天帝,可把我给恶心坏了。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还是替你把礼物接下了。” 李平安将锦盒打开,瞧着这两株不算珍奇的后天灵根,一时也有些无语。 这难道就是太清老子的威慑力? “圣母宫有使者吗?”李平安问。 “没有啊,”李大志道,“你要不要去跟圣母娘娘禀告几句?” “应该不用,”李平安仔细想了想,缓声道,“稍后我修书一封,让听竹送去圣母宫吧……爸,我师父呢?” 李大志笑道:“回铸云宗了,清素的
相关推荐: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挚爱
妄想人妻
痛之花(H)
失身酒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薄情怀(1v1)
珊璐短篇CP文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