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忧的看着儿子。 皇帝威严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恨铁不成钢,看得朱雄英心下黯然。 他天资聪颖,已经知道了帝王庙号的隐喻。 所以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做的很差,不提只做了四年皇帝的事,那有可能是他死的早,可是惠宗这个庙号就表明了一切。 相比于成祖,惠宗就是典型的文人春秋笔法了。 惠,表面上看是一个好词,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很不错吧。 但是皇帝仁慈并不算好,如果真的仁到一个地步,爱民如子,那有一个更好的庙号,仁宗,比如宋仁宗赵祯。 可想而知,惠宗似褒实贬,最多算个平谥! 身为皇帝,虽然朱元璋算是难得十分有感情的了,对朱雄英也是真的疼爱,此时也在思考—— 要不要看看标儿的儿子里有没有不错的。 朱元璋不觉得自己是冷酷,雄英已经被证明不适合当皇帝了,听听,才活了四年。 如果是命短还好,朱元璋有一个更心寒的猜测——他是被某个叔伯造反赶下去的。 虽然肉都烂在锅里,当皇帝的都是朕的子孙,但是他更想太子一脉继承大统啊。 把这个先放下不管,朱元璋问: “这个成祖他有什么功绩呢?”说完,老朱虎视一圈其他儿子,害怕有人知道雄英的遭遇,然后心里蠢蠢欲动。 哼,他要借柳仙的口,让儿子们知道,他们大哥有多厉害,大哥儿子不成器没关系,再选一个就是了。 第206章 到底谁是成祖 柳仙赞许的看了一眼朱元璋,爽快的开口: “你这个儿子确实功绩极大,文治武功都堪称历代皇帝中的佼佼者。” 朱元璋喜得和从前老农民一般两手搓来搓去,心里美得很,听听,在历代皇帝里都算佼佼者。 他起事以后也学过史书,那些前朝差不离都是老子英雄儿子狗熊,就算有好的继承人也至多是个守成之君。 比如某位秦始皇,哈哈哈哈胡亥。 比如某位刘邦,他儿子叫刘盈…… 谁有他朱元璋好运,有标儿这样名分正统——嫡长子,能力出众还友爱兄弟姐妹的继承人。 迎接自家父皇欣慰慈爱的目光,朱标也回以濡慕的眼神。 他们父子一向是相合的,从无帝王家常有的猜忌。 见到这一幕,其他皇子牙都要酸倒了,好好好,知道爹和大哥父子情深。 生在帝王家又是男宝,谁能说自己没有一丝野望呢,自然对顶上皇帝和太子的情深义重心有不甘。 偏偏大哥以后还真是大大的明君,哎,更酸了。 现在的皇四子朱棣也在有点酸,但是能接受的范围里。 忽然,他不经意的抬起头,却直直对上了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 这次对视稍纵即逝,没有人发现。 朱棣没由来的心头乱跳,柳仙为何看他,而且,而且他能确定这绝不是巧合。 心里落下了疑惑,接下来听着柳仙细数“成祖”的功绩,朱棣再也不能淡然处之了。 柳仙道: “这位成祖设立内阁制度,内阁官员位卑权重,有批红权却无决策权,皇权集中于皇帝” 朱元璋大笑,觉得自家标儿这个主意太好了,他早就觉得丞相太碍眼了,又怕自己一个人上太累,这不就都解决了吗。 朱标也在心中赞叹,自己之后的想法太精略了,是怎么想到的? 朱棣觉得有点既视感但是不敢说话。 “在文化方面,皇帝你的儿子成祖修永乐大典,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全的百科全书,后世之人永远记住了永乐这个年号。” 老朱:没错,没错,标儿学富五车,他修书很正常。 他清情嗓子,压低声音道:“太子,永乐这个年号你取的不错。” “这个年号应该是臣子取的,父皇谬赞了。”太子含蓄的道。 朱棣,朱棣很方,他怎么觉得自己特别喜欢永乐这两个字。 而且他发现,柳仙一直说的是“皇帝你的儿子”,为什么不直接说太子呢? 要知道父皇的儿子可不少啊! 又想到柳仙素来恶劣霸道的性格,朱棣有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难道这个“成祖”不是指的大哥? 那大哥会是“惠宗”吗?其实惠宗才是皇朝二世常有的庙号。 然后大哥早逝,只做了四年皇帝,然后他狼子野心,呸,不对,应该是国赖长君,所以以兄终弟及的名义,勉为其难接过大明。 对了,他知道之前柳仙说过父皇有点那什么克妻克子的命。 这不就对上了吗,大哥就是父皇最爱的儿子啊…… 朱棣的小心肝砰砰砰跳个不停,不停地思考,脑子乱成一团。 凌潇注意到人群里脸色变得和变色龙一样的真正成祖朱棣,玩味一笑,继续道: “成祖在世时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遣太监下西洋,不仅带来了许多外国的种子和器物,还宣扬了大明的威名,做到了万国来朝。” 老朱有点疑惑了,没看出来太子还有这个想法,不过万国来朝很好啦。 朱棣已经主动低下头了,开始想如果父皇知道真相以后,自己该怎么应对。 “成祖武征漠北,南定交趾,大大拓宽了大明的疆域,将蒙元势力进一步瓦解。 他本身也以武力著称,甚至以帝王之身封狼居胥,要不是文治也极佳,谥号可能就不是文皇帝而是武皇帝了。” 柳仙满意的看见朱元璋的脸缓慢的裂开了,整个人如同卡壳一样缓缓转过头,一言难尽的看向太子。 标儿,标儿他虽然能骑马射猎,武艺也不太差,可是在打仗上并没有太强的天赋。 他可能能做到开疆扩土,但只会是调兵遣将,知人任用,而不是亲身上阵! 朱元璋觉得自己头好昏哦,旁边的朱标也处于震惊当中,心情复杂,但还是第一时间扶住了老爹。 “标儿,这,这是什么鸟事。” 朱元璋支支吾吾,最后说出这样一句话,他的继承人不是标儿还会是谁? “父皇……”朱标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任谁知道如囊中之物的皇位落入他人之手,心里都不会好受的。 但是“成祖”不是自己,那是哪个弟弟呢。 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茬,将目光落到一群儿子中间,接触到老爹如狼似虎眼神的皇子们不管是不是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天之骄子,都低下了头。 包括朱棣。 朱棣:怎么办,如果父皇为了保证大哥承继,想把“成祖”给咔嚓了…… 被遗忘在一边,陪着祖母马皇后的朱雄英这时突然朝柳仙开口: “柳仙,成祖不一定就是大明的第二位皇帝对不对。” 听到这句话,突然“父子情深”的两人也回过味来了,对啊,谁规定成祖就是第二个皇帝了。 说不定先是惠宗,然后才是成祖,既然这样,朱标是惠宗也不是不可能,然后成祖是朱雄英? 朱棣细想,雄英这个大侄子听说也是文武双全,不过年纪还小,不知道长成后是如何,说不定长大了就是一个武力超群的皇帝呢。 想到这,朱棣恨不得抱着脑子在地上打了,成祖可能又不是自己? 18888看着宿主这一出,把老朱家的人搞得心态炸裂,直接奉上666。 这边柳仙听了朱雄英的提问,如冰似玉的脸上扬起一抹浅笑,轻轻点头: “不错,大明第二位皇帝庙号是惠宗,第三位皇帝才是成祖。” 朱元璋:心情复杂,自家好大儿还是当上皇帝很好,四年就挂很不好。 幸好孙子不错。 朱标:自己居然混到有惠宗这个庙号的地步,心情很不好,我居然这么没用吗? 人就是矛盾的产物,原本以为成祖是自己,朱棣还觉得有点对不起大哥,现在知道了“真相”,他却抱有一线希望。 柳仙欣赏够了这几个世间金字塔顶尖之人的情绪跳跃。 伸手掐住朱雄英的脸颊,如同逗弄小孩一般柔声开口: “但是,惠宗成祖和你还有你爹都完全没有关系哦,怎么样,是不是很惊讶。” 因为惠宗是你弟弟朱允炆,成祖是你四叔朱棣啦,凌潇微笑。 第207章 叉烧皇太孙 我和太子爹两个都没登上皇位,惠宗、成祖,父子俩一个也没挨上。 刚才都是我们自作多情啦! 朱雄英整个人如同石化了一样,两眼发愣,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明明我爹是太子,我是嫡长子…… 与之相对的是朱标,第一个念头是自己不是惠宗。 他就说嘛,明明早在洪武四年他就开始独自监国。 不仅培养了一套坚固的班底,处理国家大事也是可圈可点,不是朱标自夸,除非他生了脑疾,很难想象登基之后他会拉垮。 紧接着朱标回过神来,哦,原来他和长子都没摸上皇帝宝座。 为啥呢? 许是亲兄弟,朱标也想到了老爹那个不可说的“命格”,他幽幽的望向朱元璋,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朱瞬间斯巴达了,下意识移开了眼睛,这个命格嘛,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为了转移现场的尴尬,他清清嗓子:“柳仙这样说,朕的哪个儿子是惠宗啊。” 一边问,朱元璋挑剔的打量其他儿子们,次子秦王,宠妾灭妻,性格暴虐,一点也没有继承自己的良好品德。 晋王,愚蠢! 燕王其他的倒是好,打仗像朕,但是太专横,治国肯定不行。 周王,只知道吟诗作赋,混在女人堆里。 ………… 朱元璋把人一个个批判过去,只觉得都比不上自家太子,要是让这些瓜儿子上位,难怪得了个惠宗的庙号。 他老泪纵横,心里憋屈,自己的命怎么这么差啊,偏偏让标儿早走一步,上天待我老朱太薄。 “陛下想差了,从一介乞儿成为天下之主,上天待你已经是极厚的了。 至于其他不足可能是因为要弥补一下吧,总不能什么好的都给你占了。” 柳仙侧过脸,眸光轻转,既似揶揄调笑,又像认真的说。 这时,朱元璋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然把心里话嘀咕了出来,脸一阵涨红。 还待要强辩几句,柳仙已经开始回答他之前问的问题。 “惠宗不是皇帝的儿子哦,而是……”,凌潇拉长声音,再次吓了朱元璋一跳后方才继续: “皇孙,惠宗是太子朱标次子,朱允炆,太子早逝后,皇帝你无比哀痛,所以下定决心要立皇太孙,皇太孙朱允炆最后也顺利登基了。” 然后只做了四年皇位,朱元璋在心里自动接上。 比皇子群更庞大的皇孙群中,朱允炆惊愕的抬起头,心跳如擂鼓一般。 他是皇帝! 朱允炆虽是东宫次子,但在备受皇帝太子宠爱的长兄阴影下默默无名。 突然得到的消息冲昏了他的头脑,朱允炆鼓起勇气去看皇爷爷,却得到一个冷酷甚至带着厌恶的眼神。 朱元璋浑身都像被巨锤狠狠砸过,他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 太子肯定是早逝没错了,但是雄英,他的嫡长孙,也必定先于自己而去,不然如何轮得到东宫次子成为皇太孙。 先丧子,后丧孙,人间至苦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苦涩的想,如果没有柳仙,还要加上一个丧妻。 未来的自己便是孤家寡人
相关推荐:
皇嫂
生化之我是丧尸
炼爱(np 骨科)
爸爸,我要嫁给你
蛇行天下(H)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妙拐圣僧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呐,老师(肉)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