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没办法把货卖到草原上了吧? 实话告诉您,天下能做转手贸易的人多了去了,并不差您一个。 而且,陛下您信不信,哪怕我顶着大宋人的身份,照样能把货卖到草原上。 甚至,我能亲自卖到金兀术的手里。” 高明哲狂妄的态度,直接就把李仁孝给气笑了。 “你? 把货卖到金兀术的手里? 就你们跟金兀术之间的仇恨,他们买你们的货? 恐怕你出现在他视线的第一时间,他就会砍了你的头。” “砍我的头? 你信不信只要我真的出现在他的视线,他会立即将我奉为座上宾。” “狂妄! 你还真以为你无所不能了是吧?” 看着发怒的李仁孝,高明哲笑着摇了摇头。 “并非在下无所不能,而是陛下忘了一句话。” “什么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金兀术确实与我们宋国有仇,但他跟钱没仇。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现在肯定即面临着征服草原部落的军事压力,又面临着稳定朝局安定百姓的执政压力。 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他需要的物资几乎是天量的。 而他需要的这些物资,天下只有我大宋能够提供。” 高明哲的话说完了之后,李仁孝马上不屑地反驳道: “如果事实真是你说的这样,那你们又何必通过朕来转手呢?” “我们无非是想要节省一些相互试探的成本而已。” 看着高明哲无所谓的样子,李仁孝再次冷笑道: “高掌柜又何必在朕的面前故弄玄虚? 你们不是为了节省所谓试探的成本,而是根本无法解决互信的问题。 这个问题,眼下只有朕能帮你们。 所以,如果你们想要朕帮忙,那就必须按朕说的办。 不仅是草原上的贸易,你们与我西夏的贸易,也必须交给朕的皇家商行来做。” 听到李仁孝这句话,高明哲一脸失望地摇了摇头。 “两国扩大贸易,大宋对你们的货物照单全收,但大宋的商贾可以在贵国自由行走。 这件事乃是你们的丽质公主,哦对,现在是我们的贤妃娘娘,亲自与我们官家签订的合约。 正是基于这个合约,以及贤妃娘娘不断地从中斡旋,我们官家才同意了,将与金国之间的贸易,全部由陛下您的皇家商行来进行转手。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有了在下的西夏之行。 甚至,在下出发之前,贵妃娘娘曾经交代过,如果以后你们打开了其他的市场,我们仍然可以交给您的皇家商行来进行转手。 我们大宋,不会绕过您,往您打开的市场上面,卖哪怕一件东西。 这便是娘娘之所以能成为大宋首富,娘娘从来只赚自己该赚的钱。 合作伙伴的钱,娘娘一文都不会去碰。 如果陛下您不认同娘娘的规矩,那在下这就回去复命。 陛下您且看我们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帮手便是! 告辞!” 第903章 宋国只想要个贸易伙伴,具体是谁无所谓! 高明哲说完了告辞之后,直接转身就走。 见高明哲真的转身就走,任得敬下意识地就想去追。 但是,看李仁孝丝毫没有拘留的意思,任得敬虽然觉得不妥,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高明哲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宴会厅。 等高明哲离开了宴会厅之后,任得敬马上就急了。 “陛下,您怎么就让他走了吗?” 看着焦急不安的任得敬,李仁孝淡定地说道: “任相莫慌! 刚才朕不是已经说了嘛,他们跟金兀术之间,是绝对解决不了互相问题的。 这个问题只有朕能帮他们。 所以,他们没得选。 这高明哲想走就让他走呗! 一个商贾而已,还想拿捏于朕? 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仁孝不屑地说完这句话之后,任得敬顿时回过了神儿。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既然这样,那自己还慌个屁呀,就安心地等着他回来呗。 但是,等他回来的时候,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钱了。 心里打定了这个主意之后,三人开始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之后,任得敬看着眼前的禁军,直接就傻眼儿了。 “你说什么? 那高明哲出城了?” 眼前的禁军校尉,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个啥情况。 昨天接了高明哲给的一大包金子之后,给下面的兄弟们每人分了几十个铜钱。 剩下的钱他倒也没独吞,而是带着自己的一帮亲信进了桂香楼。 一晚上莺歌燕舞之后,早上他刚到执勤的点位,就听说昨天给他们钱的那个高掌柜离京了。 紧接着他就听说,那高掌柜之所以这么快就离开,乃是因为在皇宫里被陛下给羞辱了。 至于高掌柜是不是被陛下给羞辱了,压根儿不是他这个级别的人能查证的事情。 但高掌柜昨天出手的豪爽,他可是记忆犹新。 于是,他第一时间就跑到了任得敬的府邸。 看着满脸震惊的任得敬,禁军校尉心里不由的咯噔一声。 这么土豪的掌柜,大家可都是第一次遇见。 就这么走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赶紧回道: “卑职岂敢欺瞒任相,听把守城门的兄弟们说,今天早上城门一开,那位高掌柜就离京了。” 听到这里,任得敬顿时有点儿懂。 于是,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跑去了皇宫。 “陛下,不好了。” 由于昨天喝得尽兴,李仁孝难得起晚了一次。 看到任的敬进来之后,他便懒洋洋地问道: “究竟是何事让任相如此慌张啊?” “陛下,那高掌柜今天离京了。” 任得敬说完了之后,本就还有点儿头疼的李仁孝直接往椅子上一靠。 “呵,这高明哲的戏倒是做得挺全的嘛。 不用管他,朕料定他这是欲擒故纵。 只要我们不搭理他,过几天他自己就回来了。” 见李仁孝说得如此自信,任得敬虽然有点儿心虚,但也只能应道: “陛下圣明!” 说完之后,总是感觉不放心的他,又接着说道: “陛下,要不臣派人暗中跟着他,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任得敬说完了之后,李仁孝慢条斯理地点了点头。 “可!” 得了李仁孝的同意之后,任得敬就出了皇宫。 可是,仅仅三天之后,他便再次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 甚至,连鞋都跑掉了一只。 看着如此狼狈的任得敬,李仁孝诧异地问道: “这是出什么事儿了,竟然能让你如此慌张?” 李仁孝刚一问完,任得敬便嚎丧一般说道: “陛下,大事不好了!” “咋就不好了?” “陛下,那高明哲离了京城之后,弯儿都不带拐的,就直接奔着克烈部去了。 现在这会儿,都已经快要到达克烈部的地盘儿了。” 听到这话,李仁孝惊得噌一下就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 他连弯儿都没拐,就直奔克烈部而去了?” “对!” “不是! 他之所以离京,难道不是为了让我们挽留他吗? 他怎么真奔着克烈部而去了?” 看着一脸意外的李仁孝,任得敬试探着问道: “陛下,您觉得有没有可能,他那天说的话,并不是在跟我们赌气,而是真的?” “你是说他说的那句,他们还能找到除了我们之外的中间人?” “对!” 看到任得敬点头,李仁孝马上就恢复了自信。 “这怎么可能? 他们跟金兀术之间的仇压根儿就解不开,他们双方也不可能再有任何的互信。 除非他们压根儿不想跟金兀术贸易,要不然他们就绕不开我们。” 李仁孝说完了之后,任得敬却是一脸担忧的说道: “可是陛下有没有想过,万一他们压根不在乎跟金兀术之间的贸易呢?” 听到这话,李仁孝直接愣在了原地。 “你说什么?” “陛下,宋国只不过是想跟草原上的贵族贸易而已。 可草原上又不是只有金兀术一个人。 就像高明哲此时却的克烈部,他们目前虽然还并未统一成一个大部落。 他们的实力,也肯定比不上金兀术。 但是,如果宋国愿意扶持他们呢?” 任得敬这句话,直接把李仁孝给弄傻了。 “你说什么? 宋国扶持克烈部? 这怎么可能?”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他们之间本就没什么仇恨! 相反他们之间还有金兀术这个共同的敌人。 如果他们真的合作的话,凭着宋国的扶持,克烈部反过来拿下金兀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啊。” “不会吧?” 看着一脸诧异的李仁孝,任得敬认真地想了一会儿之后,才郑重地说道: “陛下,如果站在宋国的立志去想的话,似乎真的只要在草原上有个贸易对象就行。 至于这个贸易对象是谁,好像真的并不重要啊。” 任得敬这么一说,李仁孝的表情立马变得惊恐。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自以为宋国离不开我们。 但事实上,有没有我们,对于宋国真的不重要?” 李仁孝说完这句话之后,任得敬无力地回道: “从高明哲的反应来看,似乎真的是这样啊。” 他这么一说,李仁孝立马急了。 “快! 快把高明哲给请回来!” 第904章 我们不是把你当猪宰,是所有人都一样啊。 任得敬吭哧吭哧地去请高明哲回来之时,耶律元也带着辽国的使团到了大宋。 自从出了吐蕃,进到巴蜀开始,耶律元的第一站就到了成都。 进入了成都之后,他就感觉自己好像突然变成了乡巴佬。 因为,成都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做各种生意的商贾。 而他们卖的东西,好多他压根儿就没见过。 尤其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在大街上行走的百姓为啥一个个看起来都着急忙慌的。 不时的,他们会停下来买个东西。 但买完了之后,几乎是马上就走。 就算是吃饭,他们也是呼噜呼噜地吃完赶紧走。 整条大街上,基本上看不到几个闲逛的人。 大部分人,好像都在赶时间一样。 这会儿也不是收粮之时啊,他们在忙什么呢? 更让他不明白的是,男人们忙就算了,女的看起来咋也没几个闲着的呢? 本着不懂就问的精神,他就看向了身边这个负责来接待他的地方官员。 “李大人,这街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大家看起来很像都很急的样子。” 看着耶律元一脸好奇的样子,负责接待的李林心里暗自鄙夷了声。 土鳖! 虽然心里在不停地嘲笑对方,但他脸上的笑容,那是相当的让人如沐春风。 “耶律公子有所不知,他们这是在忙着上工呢。” 听到李林的称呼之后,耶律元又郁闷了。 他可是大辽正经的亲王,封号福王。 你丫的就算不称呼福王,至少也得称一句殿下吧? 但对于李林来说,你是辽国的福王,又不是我们大宋的福王。 想当老子叫你殿下? 行啊,你投降过来。 我保证规规矩矩地称呼你殿下。 于是,不论耶律元怎么纠正,反正他一出口就是耶律公子。 眼里听见李林还是这么个称呼,耶律元本想再纠正他一次。 但话到嘴边,他还是觉得算了吧。 这种装睡的人,叫不醒啊。 而且,李林嘴里提到的上工,完全勾起了他的兴趣。 所以,这个事儿暂时就算了。 公子就公子吧! 心里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后,他就赶紧问道: “你说他们这么着急心慌的,是为了上工?” 看着耶律元震惊的样子,李林两手一摊。 “那不然呢? 难不成耶律公子以为他们在锻炼身体?” “......” 虽然很想送给李林一个白眼儿,但他更想从李林嘴里知道答案。 于是,他便强忍着无语问道: “你的意思是说,所有这些急急忙忙的人,全都是为了上工?” “对呀!” “那这些女人呢?” “也一样啊!” 看着李林一脸我还能骗你不成的表情,耶律元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的话了。 郁闷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不死心地问道: “你是说,本王现在看到的所有人,之所以着急忙慌地赶路,全都是为了去上工?” “对呀!” “对什么呀! 这里是成都! 本王承认,这成都也算是巴蜀的大城市了。 但是,这里毕竟是巴蜀,而不是都城。 仅仅这一会儿时间,本王看到的来来往往的人,至少也有大几千人了吧? 这么多的人,怎么可能都是为了上工? 你们有这么多的工坊吗?” 耶律元问完了之后,得到的却是李林不屑的嗤笑声。 “耶律公子您怎么净开玩笑呢? 这才多少人啊! 你要是把整个成都逛一遍,您就会发现,整个成都都没几个闲人。 至于工坊嘛......” 说到这里,李林突然停了下来。 耶律元正想问他为什么突然停了,却听李林用一种极富诱惑的语气说道; “耶律公子想不想去看看我们这里到底有多少工坊?” 一听这个,耶律元心头顿时闪过一丝惊喜。 因为,工坊这东西,基本是保密的。 外人想要参观? 腿给你打折。 没想到啊,大宋人竟然蠢到了这种程度。 哼哼哼,等着吧。 一会儿本王就把看到的东西全部记下来,回去之后马上复制出来。 心里这么想着,他马上问道: “可以吗?” 听到他这么问,李林马上无所谓地问道; “当然可以呀,您要想看的话,我现在就带您去转一转。” “真的吗? 那可太好了,本王正好开开眼界了。 走走走,我们现在就走。” 但他催了半天,李林却是一步没动。 “李大人,您怎么不走了?” “耶律公子还没交钱,我怎么走?” “啥? 交钱?” “对呀! 朝廷有规定,参观工坊,每人八十贯的参观费。” 李林这句话,惊得耶律元差点儿没从他的马车上掉下来。 “你说啥? 还要交钱? 而且还是八十贯?” “对呀! 这是朝廷定的价格,可以开票的。” “开票?” 耶律元问完了之后,李林马上凑到他身边,神神秘秘地说道: “如果您愿意掏一百贯的话,我可以给您开两百贯的票。” 李林的话,直接把耶律元给惊呆了。 “八十贯的费用,你让我掏一百贯?” 看着一脸你不是在逗我的耶律元,李林面不改色地说道: “你要是掏三百贯的话,我可以开一千贯的票。” 李林那一脸我都是为你着想的表情,差点儿让耶律元的脑子死机了。 “李大人,您是不是忘了,本王乃是宗室。” “切,难道宗室就不用花钱的吗? 咱这都是正规票据,回去能报销的。” 一脸‘你在羞辱我’的表情瞪了李林半天之后,耶律元终于俯身到了李林身边。 “一千贯的票据,必须是正规的啊。” 听到这里,李林顿时一副我懂的表情说道; “殿下放心,绝对正规票据,都盖着章呢。” 看着笑眯眯的李林,耶律元差点儿没气死。 这会儿知道叫本王殿下了? 心里鄙视了李林一番之后,耶律元带着自己的一干下属就准备去看所谓的工坊。 结果,却被李林给拦住了。 “你干什么? 本王已经交过钱了。” “殿下,您交的是一个人的钱。 只能去一个人。” “卧槽! 一千贯只能进一个人? 你们是把本王当猪宰吗?” 耶律元这么一质问,李林立马惶恐地说道: “看您这话说得,我们怎么会把您当猪宰呢? 我们这里啊,谁来都一样。” 第905章 本王交了那么多钱,你就让我看这? 李林毫无压力地说所有人都一样之后,耶律元差点儿没炸了。 你这是毫不掩饰地把本王当猪了呗? “本王不去了!” “啊? 耶律公子不去了呀? 那就回驿站吃饭吧?” “......” 好嘛,又从殿下变回公子了。 暗骂了一句之后,耶律元手一摊。 “退钱!” “什么钱?” “本王刚交的钱啊。” “你交的是去参观工坊的钱,为什么要退给您?” “本王不去了,你凭什么不退?” “是您自己不去了,又不是我不让您去。 凭什么要退?” “......” 就在快要气的爆炸之时,耶律元想到了自己来这里的任务。 于是,他便咬着牙关挤出来了个笑容。 “本王突然觉得,还是应该去参观一下。” “殿下您请!” 见李林马上又变成了一副狗腿的样子,耶律元整个人都无语了。 最终,耶律元在自己带来的人里,又挑来了人里先了十来个机灵的。 并且,暗暗交代他们,把看到的一切都记下来。 这可是花了钱的。 做好这一切之后,他又交了三千多贯,开了一万多贯的票。 他要这些票据,倒不是为了报销。 而是为了向自己的陛下显示自己的忠诚与廉洁。 看吧,臣出使宋国一趟,吃的用的都一票。 朝廷的钱,臣可是一分没乱花啊。 小心翼翼地将票据收好了之后,他便带着十来个人跟着李林到了工坊区。 然后,耶律元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切,给震惊得傻了。 因为,他们仅仅是围着工坊区的外围转了一圈儿,就已经花了一天的时间。 而他触目所及的地方,压根儿数不清有多少工坊。 反正,一家挨着一家。 第二天上午,终于把整个工坊区的外围转了一圈儿之后,耶律元不等消化完心里的震惊,就准备到里面去看一看。 结果,又被李林给拦住了。 “你干什么? 你可是收了钱的。” “耶律公子,您花的钱,只能在外面看。 您要是想进到工坊的里面,那可是另外的价钱。” “你......” “我怎么了? 一分价钱一分货,耶律公子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工坊里面,那可是藏着一家工坊的所有秘密。 要是悟性高一点儿的人,看完之后,自己就能直接回去开一家。 比如我们这里制造四轮马车的工坊,您知道人家一年能挣多少钱吗? 这种生金蛋的凤凰,您想花三百贯就把人家看光了? 这不合适吧?” 李林的话,差点儿把耶律元震惊的呼吸都停滞了。 四轮马车可是宋国现在最有名气的产品。 他们在了解到这种马车的运载能力之后,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但是,宋国压根儿就不卖。 后来还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谈判,才高价买了十辆回去。 本来他们的想法,是想买回去给陛下当成座驾的。 但回去了之后,又实在忍不住,想拆开研究一下,这东西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可是,拆开之后,却发现根本看不明白。 更惨的是,拆开了之后,装不回去了。 为了这事儿,陛下甚至一怒之下,斩了参与的所有工匠。 但就算是这样,那一笔买车的巨款,也算是白瞎了。 因此,听到给钱就能参观造车工坊之后,耶律元几乎是想都没想就说道: “去,马上去!” “参观工坊造车工坊的话,每人一千贯。 要是掏三千贯的话,可以开五千贯的票。 掏五千贯,可以开一万贯的票。” 于是,耶律元手里就又多了五十多万贯的票据。 等收到了票据,进入工坊的大门之时,耶律元整个人激动得都要忍不住颤抖了。 四轮车的秘密,终于要暴露在本王面前了。 回去之后,本王就是大辽第一功臣。 到那个时候,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加九...... 想到这里,他突然就打住了。 加九锡就算了,本王又没想造反。 加这个死的太快,不吉利。 前三个就行了! 心里这么想着,他就认真地打量起了眼前的一切。 他发誓,一定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刻在脑子里。 而李林在收了钱之后,也开始认真地给他介绍。 “耶律殿下,您现在看到的,是木材处理的工序......” 不知是因为熟能生巧,还是因为天生好口才,李林介绍的那叫一个口吐莲花。 而耶律元以及他带来的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儿。 更重要的是,现在他们对于如何处理木料,已经完全心里有数了。 等到回去之后...... 想到这里,耶律元突然意识到了哪里不对。 不是,处理木料这种活,我们本来就会干啊。 为什么要从他们这里再学一遍? 而且,你们这个木料处理的工艺,明显比我们自己会的差远了。 反应过来之后,耶律元便笑着说道; “刚才听了李大人的介绍,本王真是受益良多啊。 不过,木材处理这个程序,大家已经看完了。 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下一个工工序?” 耶律元说完了之后,李林并没有说话,而是把手伸到了他跟前。 “干嘛?” “交钱啊!” “交什么钱?” “耶律公子不是要看下一个工序吗? 不交钱怎么看?” “你说什么? 不是说好了看一个工坊的吗? 什么时候变成只能看一道工序了? 本王交了那么多钱,你就让看个这? 你这是诈骗!” 看着快要暴走的耶律元,李林的脸上比家里的猪死了还要难过。 “耶律公子你说话要讲良心啊。 你说了看这个工坊,我已经带你看完了。 你要看下一个工坊,只能继续掏钱,这怎么就成诈骗了?” 李林的抱怨直接让耶律元目瞪口呆。 “你......你的意思是......这一个工坊里面,只做木料处理这一个工序?” 耶律元这么一说,李林马上不屑地冷笑了一声。 “就这一家工坊,哪儿能做得了木料加工的所有工序啊? 他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大工序而已。 整个的木料加工,一共三十一道大工序。 需要三十一个工坊配合才能完成呢。” “你......你说什么? 仅仅是木料加工,你们就要三十个工坊来完成?” “对呀!” “那你的意思是,本王仅仅看一个完整的木料加工,就要掏三十六份钱?” “那不然呢?” “那你们制造一辆马车,一共有多少道工序?” “也不多。 如果算上各种零件的话,也就七百三十四道工序。 您要想全部看完的话,也不过就是掏七百三十四分钱而已。” “你......你......” 噗....... 第906章 宋国朝廷不能这么造孽吧? 怪不得人家都说,一级是一级的水平。 秦桧当殿喷血了那么多次,但刘禅从未让他达成过血溅龙袍的成就。 而耶律元就喷这一次,李林就不幸被喷了一脸。 但是这会儿,他也不好意思问人家要精神损失费了。 因为,耶律元喷完一口老血之后,两眼一翻就直接晕了过去。 而他带来的十来个人见自家主子竟然被气晕了之后,上去就准备把李林给拿下。 可惜啊,他们忘了,这是在大宋的地盘儿。 还没等他们动手,一群人就直接被拿下。 然后,连同还晕着没醒的耶律元,一起送到了官府。 官府一听事情的经过,卧槽,外国使团竟然敢在我们国内打我们的人? 藐视大宋! 这绝对是藐视大宋啊! 报到朝廷! 必须报到朝廷! 此时悠悠醒来的耶律元,听到官府的态度之后,差点儿没再被气晕过去。 一伙的! 这些人全特么一伙的啊。 如果真按他们这么定性,自己直接就得被驱逐出境。 那自己的任务,岂不是全完蛋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爬起来,表示一切都是一场误会。 甚至,还主动掏了三百贯请李林喝茶,权当是精神损失费。 收了钱之后,李林当即表示,一切都是一场误会,就不用报告朝廷了。 就这么的,一群人才成功的出了府衙。 刚一离开府衙,李林就热情地表示,如果他想看其他的工坊的话,现在就可以带他去。 看着李林那张热情的脸,耶律元真想一巴掌呼上去。 看你大爷啊! 七百多道工序,七百多个工坊,就算一个工坊一千贯,也是七十多万贯。 本王是来谈贸易的,又不是来送钱的。 从哪儿偷出来这么多钱啊! 囊中羞涩再加上恼火,耶律元现在是一点儿都不想再看到这个李林了。 于是,他便坚称自己公务在身,急着进京面见大宋的官家。 至于这工坊嘛,下次一下来看。 然后,他便马不停蹄地离开了成都。 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封信就以八百时加急的速度送往了京城。 信上主要表达了一个内容,无论如何刺激,辽国使者都坚决忍辱负重,所图一定甚大。 这封信到了京城一个多月之后,耶律元的队伍才终于到了汴京。 然后,他就跟刚到汴京的李丽质一样,被外围修城墙的工地给惊呆了。 “宋国人有病吧? 他们把城墙修这么高,是准备同时应对天下所有军队的进攻吗?” 如果岳飞此时在他身边,一定会赞一句。 耶律兄弟,你懂我啊! 因为岳飞知道刘禅心里想要的那个天下有多大! 他更知道,那么大的天下,将来到底有多难治理。 所以,他就是要将京城打造成天下最坚固的堡垒。 按他的预想,哪怕将来有一天,天下四处皆反。 京城也至少要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独自坚守两年以上。 之所以把这个时间选择在两年以上,是因为两年攻不下一座城的话,叛军内部很有可能会生变。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哪怕还有一支军队忠于朝廷。 两年的时间,也足够他们前来勤王。 这两个条件,只要达到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成功的为将来那个陷入绝境的大宋,成功续命。 当然了,他做的这一切,很可能会白费功夫。 很可能到了那时候,大宋的皇帝早就投降了。 或者,弃城而逃了。 但是,他作为大宋的兵马大元帅,必须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上,为将来可能的变故,留下足够的硬件基础。 这才是为什么,岳飞要修这么大一个京城的原因。 但可惜岳飞看不到耶律元的问号。 而耶律元的身边,也只有跟他一样懵逼的随从。 于是,他便只能带着满心的震撼进了城。 等进了城之后,他再次傻了眼。 成都在他的眼中,已经远远比他们的京城繁华。 但成都跟眼前的京城一比,简直就如同乡下一般。 从他进入京城开始,目力所及之处,全都是人。 叫卖的,赶路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说一句摩
相关推荐:
蔡姬传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鉴昭行
凄子开发日志
取向狙击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