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204章

第204章

的有道理啊。” “啊?” 岳飞这一句话,让刘禅懵了。 但是,秦桧却是喜出望外了。 卧槽! 这么简单就把岳飞说动了? 不能吧? 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这个想法刚一冒出来,就被秦桧火速给掐死了。 管他有没有阴谋呢,只要他敢出兵,自己就敢往里面安插自己人。 想到这里,他赶紧说道: “官家,元帅也赞同出兵了,您快下命令吧。” 听到秦桧兴奋的催促,刘禅一脸牙疼的问道; “爱卿啊,您真觉得应该出兵?” 他这一问,倒是把岳飞问的一头雾水。 “臣没说出兵啊。” “啊? 那你刚才......” 听见岳飞又说不出兵了,秦桧直接就火冒三丈了。 你特么耍我呢? 于是,他等不及刘禅说完,就插嘴问道; “元帅,你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刚才你还说出兵,这会儿怎么又说不出了?” 听到秦桧的质问,岳飞马上反问道; “本帅什么时候说出兵了?” 听到岳飞如此光棍的反问,秦桧赶紧捂住了胸口。 那一口老血,又快忍不住了。 “你刚才还说我说的对呢。” “你刚才说的确实很对啊。” “那你还不出兵?” “哦,原来是这呀。 秦副相你误会了。 本帅说你说的对,是指你说的让西夏.......” 说到这里,岳飞突然停住了。 他实在是羞于说那个字儿。 但一时之间,发竟然没想到什么更好的字儿来代替。 于是,他只好忍着恶心说道: “你刚才说让西夏......舔咱们,本帅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什么?” 秦桧一脸疑惑之时,刘禅却是兴奋了。 “爱卿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听到刘禅问完,岳飞马上兴奋的回道; “没错! 之前臣的打算,是咱就悄悄的修铁路,最好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等咱的两条铁路修好之后,两路出兵必可轻松置西夏于死地。 但是,现在臣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见岳飞果然有了更好的主意,刘禅更兴奋了。 “快说快说,到底是什么好主意?” “咱把两条铁路的路线图,以及修这两条路的预算全部昭告天下。” “昭告天下?” “对!” “这有什么用吗?” “让西夏看到。” “让他们看到干什么?” “官家您想啊,这两条铁路修成了之后,直接一南一北将西夏夹在了中间。 西夏人就是再笨,也能看出来这两条铁路对于他们是个巨大的威胁。 您猜他们到时候会怎么办?” 顺着岳飞的话稍微一想,刘禅脸上的笑意就再也止不住了。 “如果他们相信了,就得厉兵秣马的备战。 但西夏的那点儿国力,根本就经不起折腾。 说不定路们铁路还没修完呢,他们就因为花钱太多,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 刘禅说到这里,岳飞马上接着说道; “如果他们不相信的话,那指不定哪一天,咱们的铁路就修成了。 然后,咱们大宋天兵就直接坐着蒸汽车杀过去了。” 见岳飞的想法和自己完全一模一样,刘禅兴奋的直拍巴掌。 “这个计划好,这个计划好啊, 立刻、马上把咱的计划昭告天下。 哈哈哈,朕真想看看西夏的李仁孝知道咱们的计划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岳爱卿,你这个想法真是天才之举啊。” 听到刘禅的夸奖,岳飞微微一笑。 “这都是秦副相提醒的好啊。 要不是他的话,臣还在傻乎乎的撅着屁股吭哧吭哧的修铁路呢。” 岳飞这么一说,刘禅马上满脸喜意的走到了秦桧身前,一边拍着他的肩膀一边兴奋的说道; “秦副相真乃朕的肱骨啊。 要不是你的提醒,岳爱卿也想不到这个计划,你真是太棒了。” 刘禅的夸奖,就像一把把的尖刀一样,直往秦棱的心里戳。 然后,他就觉得那口老血再也忍不住了。 噗!!! 第870章 朕也想要这种烦恼! 秦桧这一口老血喷出来,还好刘禅闪的快。 要不然,就被秦桧成功达成了血溅龙袍的成就。 火速就位的太医,用上把脉、针炙、按摩三件套,成功的把秦桧又给救过来之后,刘禅相当体贴的令人将他抬学去修养去了。 而在秦桧闭门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汴京至临洮府以及燕京至丰州的两条铁路规划,也被以圣旨的形式,成功的昭告天下。 随着圣旨颁下,西夏皇室几乎是在半个月之后就收到了消息。 西夏兴庆府,端坐于兴庆殿龙椅之上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正面黑如墨地看着内侍递到手里的札子。 札子的内容,正是关于大宋那两条铁路的详细规划以及预算。 认真的看完了札子之后,李仁孝的内心一时间恐惧、愤怒和无奈三种情绪不断的交织着。 但是,当他抬起头来之时,面上已看不出任何表情。 “将札子内容念于众卿闻知。” “是!” 应了一声之后,内侍便开始大声念了起来。 随着内侍念出了札子的内容,大殿上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块大石头一样,直接炸了。 等内侍念完了之后,便有大臣出列跪地哭喊道; “陛下,宋国这是将当年用于金国之计用在了我西夏身上。 强如金国,都毁于宋国此等毒计,我西夏国小民弱,又如何能够抵挡? 臣请陛下速速向宋国发去国书,再次认大宋为华夏正朔,并再次请求宋国皇帝为陛下您册封。 只有如此,才能保社稷无虞。” 此人说完了之后,马上便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李大人所奏,实乃谋国之言。 臣附议!” 有了第一个人附议之后,便呼啦啦站出来四十多个人纷纷表示附议。 看到这么多人跪地附议,李仁孝气的嘴唇都不断的颤抖。 但下一刻再抬起头之时,他已经面无表情了看向了身为西夏宗室,同时还是西夏大将军的晋王李察哥。 “晋王对此事怎么看?” 听到自己被点名了,李察哥一脸怒气的出列说道; “陛下,此事真假尚未可知。 但有一件事已经可以确定了。” “哦? 什么事?” “刚才向陛下建议不战而降之辈,皆可杀。” 听到李察哥杀气腾腾的话,李仁孝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痛快。 但下一吸,他脸上就写满了不忍。 “众位爱卿之言虽有辱国之尊严,但朕又岂能因言而杀人? 罢了,就拉下去杖责二十吧。” 听到李仁孝满是不忍的命令,那些大臣们心里差点儿没憋屈死。 西夏和宋国称臣又不是第一次了,景德年间和庆历年间不都向宋国称过臣的吗? 而且宋国那种好面子的国家,向他们称臣不仅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还能得到他们的岁赐。 更爽的是,两国之间还能开放贸易。 如今只不过是再次故技重施而已,怎么就成了不战而降了? 我们不服! 可是,他们虽然心里不服,但皇帝已经主动把杀头改成了打屁股,他们还能怎么说? 于是,一个个只能忍着牙疼谢恩。 等需要打屁股的大臣都被拉出去了之后,李仁孝再次看向了李察哥。 “晋王,你对宋国修的这两条铁路怎么看?” 见李仁孝再次问起这个问题,李察哥满面怒容的回道: “陛下,如果真让宋国把这两条铁路修成了,那就会像一把大钳子一样,死死的掐住我们的喉咙。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想反抗恐怕就来不及了。 所以,臣以为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 “没错!” “晋王可有具体的想法?” “回陛下,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宋国占领了金国之后,正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治理而头疼。 与此同时,他们在安南以南海域的战争虽然一直处于摧枯拉朽的状态,但海上的小国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海上四通八达,那些小国纵使不敌,也很容易逃跑。 因此,宋国在海上的战争到目前为止也仍然未能停息。 包括他们前些年占领的天竺,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麻烦。” 听到这个,李仁孝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哦? 天竺那边造反了?” “那倒没有。” “没有? 这怎么会? 天竺跟离大宋那么远,他们好像也没往那边派很多人,怎么会没人造反呢?” “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那边安稳的很,自从被宋国打下来之后,一次造反都没出现过。 甚至,臣听说金国元帅金兀术曾经往天竺那边派过细作,想要挑动那里的百姓造反。 只要那边有人造反,宋国必然要派大军平叛乱,那他的压力就减轻了。 结果......” “结果怎么样?” “结果那细作,被那些天竺的原住民,扭送到官府去了。” 听到这个,李仁孝整个人都有点儿懵。 “怎么会这样呢?” “臣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反正臣是听说过,那些天竺的原住民,好像挺享受宋朝的统治的。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一点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打败他们的宋将刘锜,自从回京之后,就不怎么往天竺那边去了。 据说他们曾经多次给宋国皇帝上书,希望宋国皇帝能重新把刘锜派去统治他们。” “.......” 这是什么天选好国民啊,朕也好想要。 感慨了一句之后,他就又疑惑的问道: “既然没有造反,那还有什么麻烦?” “第一个麻烦,陛下您刚才已经说过了,太远了! 因为太远,宋国好多官员不想到那边任职。” “那第二个麻烦呢?” “第二个麻烦就是天竺太大了,需要的官员太多,就算有人想去,也没那么大的地方。 听说派到天竺那边的一个县令,实际管辖的地盘,比他们国内一个州还要大。 至于那些州官管的地盘,好多比咱西夏还要大。” 听到这里,李仁孝感觉自己快要被酸死了。 朕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这种烦恼。 好想要啊! 第871章 岳飞的顾虑! 在心里狠狠的羡慕了一会儿之后,李仁孝才开口问道; “那宋国占领的其他地方呢,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陛下,吐蕃的格尔玛自从和岳飞结亲了之后,对宋国那是死心塌地。 不仅吐蕃内部一片稳定,就连天竺,他也能抽时间帮大宋看一眼。 至于大理、蒲甘和安南三地,因为和宋国原本的国土接壤的关系,基本已经被他们给消化的差不多了。 倒是倭岛......” 听到李察哥语气有变,李仁孝没等他说完,就兴奋的问道: “倭岛那边叛乱了?” 听到李仁孝的问话,李察哥遗憾的摇了摇头。 “并没有。” “......” 既然没有,你换什么语气啊,害朕白高兴一场。 默默吐槽了一句之后,李仁孝又不甘心的问道: “那倭岛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倭岛那边很奇怪!” “奇怪?” “对! 听说当年宋国拿下倭岛之时,就留下了少量的矿工,剩下的男人全屠了。 而且,那些矿工现在基本上也累死完了。 就连女子,也只留下了适合生养的适龄女子,其他一个没留。 甚至,就连那些正在适龄,但长得丑的,他们也没留下。 按理说这不是宋国人的性格,也没听说他们跟宋国之间有什么大仇。 所以,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点了点头。 “这件事朕也有所耳闻,他们这个行为确实很奇怪。” “当年民间有猜测,说是宋国看上了那几个岛。 但后来他们除了派人过去挖矿之外,并没有大规模的往那边移民。 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在他们眼里有没有倭岛并不重要。 但倭岛上没有倭人,却对他们很重要。 这就是臣觉得奇怪的地方。” “嗯,他们这个动作确实很奇怪。 不过,这对咱们无所谓,反正咱们也占不了那个岛。” 说完了之后,他又问道; “那高丽呢? 那里不是也被他们占了吗?” “高丽本来就一直是他们的附属国,而且宋国在那里放了一个水师。 所以,那里也平稳的很。” 李察哥说完了之后,李仁孝有点儿郁闷的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宋国现在的问题,就是海上有点儿闹心。 至于其他的问题,主要就是地盘太大,官员不够用呗?” 但他说完了之后,李察哥却是摇了摇头。 “不! 他们不仅仅是官员不够用,他们的兵也不够用。 他们那么多的地盘,除了天竺那个奇葩之外,哪里不需要重兵镇守? 宋国的兵力虽然雄厚,但那些兵力分摊到每一个地方,其实并没有多少。 金兀术逃向草原之后,岳飞为什么不追? 还有,他为什么要把修那两条铁路的计划昭告天下?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岳飞手里的兵力捉襟见肘了。” 听完李察哥的判断,李仁孝皱着眉摇了摇头。 “不对吧? 根据户问的预计,宋国的岁入已经快到四万万贯了。 如此雄厚的实力,他们如果手里缺兵的话,募兵不就是了?” 李仁孝说完了之后,李察哥却是摇了头。 “陛下,事情并没您想的那么简单。” “哦? 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宋国,已经不是需要岳飞死命北伐才能苟延残喘的时候了。” “嗯? 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 如果是绍兴十年那个时候,只要是个能走能跑的,岳飞都敢把他招进军中。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要解决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只要有胆气上战场,对他们来说就是好兵。 但现在不一样了。” “咋不一样了?” “现在的宋国,对外战争已经不是他们主要的问题了。 岳飞现在要考虑的,是更好的镇守国土。 虽然镇守国土,相对于对外战争来说,危险性要小的多。 但是,对于士卒的素质,要求却反而更高了。 对外战争的时候,你哪怕屠个城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是,对内镇守的时候,你抢老百姓一只鸡,可能就会变成大问题。 尤其是宋国现在连续的开疆拓土,他们那些新的领土,占领的时间基本不到十年。 虽然宋国一直在施行仁政,让当地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但如此短的时间里,很难说百姓已经完全归心。 因此,这时候的士卒,更加讲究与民秋毫无犯。 要不然,一个很小的问题,很可能最终都会演变成一场叛乱。 如果臣猜的没错的话,岳飞也完全看透了这一点。 所以,他才宁肯放纵金兀术逃走,也一直不愿大规模的增兵。”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虽然不愿承认,但也只能点了点头。 “以岳飞的文韬武略,他能想到这些并不奇怪。 看来,事情十有八九就是这样了。” 说完之后,他又疑惑的看向了李察哥。 “可是,这跟那两条铁路有什么关系?” “陛下,这是岳飞谋划我们西夏的阳谋。” “阳谋?” “对! 他们之所以昭告天下,其实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他们要往这边修铁路了。 而且,一修就是两条。 只要这两条铁路修成,就是我们的死期了。 他就是在明着告诉陛下您,如果不想被他们灭国的话,要么投降做个富家翁。 要么,就拿出所有的资本扩军备战,以图能在将来的决战中取得胜利。” 李察哥这么一说,李仁孝马上说道; “朕宁肯为国捐躯,也绝不做那劳什子的富家瓮。” 李仁孝如此坚定的说完这句话之后,李察哥却是语气沉重的说道: “陛下,如果臣猜的没错的话,岳飞早就料到了您不会投降。 所以,他真正想要的,就是您不惜一切的扩军备战。” “哦? 什么意思?” “陛下,得益于前几年与宋国之间的战马贸易,再加上宋国与辽国贸易的过境税收,我们的岁入才堪堪达到了一千二百万贯。 但宋国现在的岁入,已经快要达到四万万贯了。 如果我们以宋国为目标进行扩军备战的话,估计等不到宋国打过来,我们自己可能就先崩溃了。” 第872章 破釜沉舟,主动出击! 李察哥的话说完了之后,李仁孝不由的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无奈的叹了口气之后,才皱着眉问道: “晋王既然看透了岳飞的用心,可有破局之法?” 听到李仁孝的问话,李察哥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坚定的说出了八个字。 “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听到这八个字,李仁孝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晋王你说什么?” 看着如此震惊的李仁孝,李察哥再次深吸了口气之后,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陛下,自从宋国公开了这两条铁路的修建计划之后,宋国灭我西夏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我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趁他们布局未成之时孤注一掷。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一丝获胜的希望。” “你的意思是说,主动进攻?” “对!” “可是,宋国的国力......” 李仁孝的话还未说完,李察哥就接过他的话说道: “陛下,宋国岁入虽多,但他们用钱的地方同样很多。 因此,不能把他们的国力完全等同于他们的战力。”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有六十万大军啊。 我们集结了所有的兵力,也不过十万之数。 更不要说,他们还有火炮。 我们又岂能是他们的对手?” “陛下,宋国的火炮虽然厉害。 但是,他们前几年将火炮卖给我们之后,臣已经完全掌握了火炮的弱点。” “你是说他难以机动吗?” “对! 宋国的火炮,在一定形势下确实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但是,他所改变的主要的攻城和守城的方式。 对于野战,尤其是有大量骑兵骑与的野战,火炮并不具有统治性的地位。 甚至,火炮对于的威慑作用要远远大于他的实际作用。 而骑兵正是我西夏的长处,因此我们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李察哥分析到这里,李仁孝顿时有了一点点动心。 “那......晋王准备进攻哪里? 临洮府吗?” 李仁孝说出临洮府之后,李察哥笑着摇了摇头。 “不! 臣打算进攻......燕京!” “燕京?” 看着满脸意外的李仁孝,李察哥笑着点了点头。 见李察哥点头,李仁孝马上追问道: “为何是燕京?” “陛下,臣之所以想要出兵燕京,理由有三。” “哦? 哪三个理由?” “第一,临洮府与我西夏邻近,宋国一直驻有强兵。 再加上他们的城头均有布置有火炮,我们想要攻城的话,恐怕会得不偿失。” 无奈的点了点头之后,李仁孝才无力的问道; “那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则是燕京一带地势开阔,正适合我西夏的骑兵纵横驰骋。 也只有在这样的地形之中,才能将骑兵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同时,还能尽可能的降低宋军火炮的威胁。” 李察哥这么一说,李仁孝顿时自信了。 “没错! 只要地形足够开阔,我们完全没必要与宋军的火炮纠缠。 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宋军是绝对追不上我们的。” 见李仁孝的信心被自己拉起来了不少,李察哥赶紧说道; “陛下,臣的第三条理由,才是最重要的。” “哦? 快说来听听。” “是! 宋军打下了整个金国之手,受限于人手不够,相对来说管理必然要粗放许多。 如此,便给了我们的细作以可乘之机。 更妙的是,宋国现在并未将金国人当成他们自己人。” “嗯? 这是什么意思? 朕听说那边不是挺稳定的吗?” 看着疑惑的李仁孝,李察哥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有所有知,宋国占领了金国之后,便将金国人分为了三类。” “三类?” “对! 第一类便是那些一直心向宋国,并且做出过实际行动的人。 对于这一类人,宋国直接给了他们与宋国百姓一样的待遇,像什么租地呀、参加科举了之类的,全都不受影响。”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点了点头。 “这个朕倒是听过。” 说完了之后,他又语带羡慕的接着说道: “晋王你说那岳飞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嗯?” 看着直接被自己问迷糊的李察哥,李仁孝满是羡慕的接着说道: “你说他是怎么想到的,把所有的地全都归于宋国皇帝的名下。 然后,让宋国的百姓从皇帝的名下租地的? 他这么一弄,除非哪一天宋国的纲纪彻底败坏,要不然那些士绅们是别想再去兼并百姓的土地了。 但只要土地不被兼并,朝廷的税收就不会减少。 只要税少不减少,宋国也基本不可能走到纲纪败坏那一步。 朕觉得只要大宋以后的皇帝不自废武功,把这条政策给取消了。 那么岳飞这一招,便足以保宋国至少几百年的太平。 晋王你觉得,岳飞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一招的?” 听懂了李仁孝想说什么之后,李察哥无奈的摇了摇头。 “臣也不知道。” “那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效仿这一招?” 看着满怀希望的李仁孝,李察哥更加无奈了。 “陛下,咱们效仿不了。” “为什么? 宋国能做到的事,凭什么咱们西夏做不到?” “陛下,咱们国内的地全都分完了。 所有的地不是在百姓手里,就是在士绅手里。 您别说真的这么干了,哪怕您只是提一下,估计就得天下大乱。” 听到李察哥的话,李仁孝不服气的问道: “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有这么严重! 您只要提出来这个想法,士绅们马上就能意识到您想干什么。 他们,不可能会同意的! 而且,您别说他们了,就连百姓们也不会同意的。” 士绅不同意,李仁孝能想明白。 但是,他想不明白百姓们为什么会不同意。 看懂了李仁孝的疑惑之后,李察哥耐心的给他解释道: “陛下,您可别忘了,咱们百姓大多数都不识字。 他们对于土地兼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认知。 就算士绅们借着天灾人祸将他们的土地收走了,他们也只会觉得是自己命不好,而不会觉得是士绅们在害他。 但是,您要是直接把他们的土地直接收到您的手里,他们可不会去管您是不是还要将土地再租给他们。 他们只会觉得,是您抢走了他们的东西。 你觉得,到时候他们会和您善罢甘休吗?” 第873章 宋国皇帝莫不是个傻子? 李察哥的话让李仁孝不由的不寒而栗。 但是,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心里又不服气了。 “那你说宋国是怎么做到的?” “陛下您忘了吗? 宋国施行这个政策的地方,可全是人家新打下来的啊。 不论是在来被金国占领的地盘,还是现在金国的地盘儿,原来可都不属于宋国。 更不属于宋国的百姓。 人家把这些新得的地盘全归到皇帝的名下,再租给百姓使用,百姓只会觉得自己是白占的便宜,而不会觉得是皇帝抢了他们的地。” “可是,那宋国的大理、安面、蒲甘还有天竺呢? 甚至朕听说他们在海外的那些地方也是这么干的啊? 他们往这些地方移民,可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 那些地方的地,明明都已经分给百姓了。 但最终不是又全都收到皇帝的名下了吗?” “陛下,那些地方的地,是曾经分下去了。 但是,那些地方的地分出去最早的也不过十年左右而已。 如此短的时间里,当地不足以形成较为强大的士绅或者宗族。 一家一户的百姓,他们就算反对,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而且,陛下您忘了宋国的学校吗?” “学校?” “对呀! 宋国人这些年跟疯了一样的办学。 尤其是他们那个宰相赵鼎。 臣听说他穷的都要靠着卖家当过日子了。 但是,那么多黄橙橙的铜钱撒在各地的学校,他连眼都不眨一下。 而且,他们那个学校里教教四书五经就算了,他们连土地兼并的形成和危害这一类的道理,都特么的敢教给学生。” 李察哥这话,直接让李仁孝震惊的目瞪口呆。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不可置信的问道; “不......不可能吧?” “臣也想说不可能,但细作报回来的消息确实是这样的。” “不是,他们有病吧? 这些道理他们怎么敢教给百姓的? 土地兼并又不是哪一朝哪一代特有的问题,而是自古以来就有,以后也一定会有的问题。 况且,这天下拥有土地最多的就是皇帝。 他们把这些道理教给百姓,难道就不怕哪一天百姓们把矛头对准了他们的皇帝吗?” 看着不可置信的李仁孝,李察哥无奈的回道: “人家还真不怕。” “不怕? 他们大宋的皇帝难道是个傻子吗?” 不可思议的说完了之后,他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可能。 “不会是宋国的皇帝被大臣们架空了吧? 架空他的是谁? 岳飞吗?” 一想到这个可能,李仁孝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 但是,李察哥的话,很快就像一瓢冷水浇在了他的头上。 “回陛下,臣也希望是这样。 但是, 并没有。” “没有? 没有的话,他们怎么会教这些东西的? 这不是跟皇帝本人对着干吗?” “不是的! 他们把皇帝和整个皇室绑在了一起。” 李察哥这一句话,直接把李仁孝给整不会了。 “什......什么意思?” “陛下,在他们的教育之中,他们告诉百姓,整个赵宋皇室是一体的。 他们是共同代表了上天,来管理百姓的。 至于皇帝,只是被上天看上的那个赵宋皇室的代表而已。 如果某一个皇帝有问题了,那上天便会再从皇室之中选择一个,来代替这个皇帝继续执行上天的意志。” 听完了李察哥的解释之后,李仁孝差点儿没疯了。 “你是说,宋国将皇帝的正统性,从皇帝本人扩大到了整个皇室?” “是!” “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的矛盾,分散到了整个皇室。 这样一来,整个皇室就算占的地多一点儿,百姓们也不太容易搞清楚,他们到底多占了多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鉴昭行   盛爱小萝莉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取向狙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小白杨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