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200章

第200章

停了下来。 是啊,这以后还能是兄弟吗? 说不定,以后见了大哥,就要磕头叫老爷了吧? 呵呵,甚至能不能见到,都成问题了吧? 毕竟,自己还是个草民啊。 想着想着,三人心头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想法。 假如,当时回来的只有我一个,该多好啊? 想到这个,三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寒颤。 然后,三人又下意识的看到了对方。 待看到对方脸上的不自在之后,三人默默的相互移开了目光。 气氛冰冷了一会儿之后,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 “走啊,快进去啊,大哥说不定需要我们帮忙呢。” 这一声之后,三人先是瞬间忘了刚才冒出来的那个想法,一脸喜气洋洋的就进了石小林的家。 进到了家门口之后,甚至还没忘了把已经吓呆住的媒婆,给一脚踹了出去。 待进了屋之后,三人就见到了正在与礼部官员寒暄的石小林。 看着石小林与礼部官员谈笑风生的样子,三人想笑着上前搭话,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笑不自然。 见三个小弟那张比哭还要难看的笑脸,石小林满脑门子疑惑的就把三人给拉了过去。 “几位大人,这就是我那三个兄弟。 献给官家的宝贝,就是我们一起带回来的。” 待与三人见了礼之后,为首的那礼部官员便疑惑的问道: “原来你们就是与侯爷一起远渡重洋带回重宝的壮士?” “是是是!” “那你们为什么现在还在这儿呢? 礼部也已经派了官员到你们家里去教授礼仪了,现在恐怕已经到了,你们还是快点儿回去迎接的好。” 听到这话,三人顿时懵逼了。 “大人您说什么? 我们也有封赏?” 第853章 米饭不够菜来凑! 看着满脸懵逼的三人,礼部官员理所当然的说道: “那是自然! 朝廷早已查明,那宝贝是你们共同发现的。 官家说了,朝廷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功之人。 只要是为大宋立下功勋之人,不论功劳大小,朝廷都会论功行赏。 因此,侯爷虽然是首功,但对于你们三人,官家自然也是要论功行赏的。 官家按照你们的功劳,给你们三人都赐封了男爵的爵位。 你们还是赶紧回家吧,教授礼仪的官员恐怕已经到了。” 礼部官员这一番话,说的三人是泪流满面。 我们的格局跟官家比起来,太特么小了啊。 扑通一声跪下,对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九个头之后,三人与石小林道了个别,就跐溜一下跑回了家。 三天之后,石小林四人在大庆殿里受了封。 受了封之后,礼部还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游街活动。 随着游街活动的举行,刘禅那一番宁肯多封出去几个爵位,也不让任何一个有功之人寒心的话也随之传到了民间。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番话竟然再次催生出了一波大宋百姓的出海潮。 只不过,与上一次出海的百姓,单纯为了寻宝发财不同,这一次的百姓们出海的目标明显更广了。 只要是国内没见过的东西,先带回去再说,说不定就能换个爵位了。 而且,有了刘禅那句话之后,大家也不用抢了。 反正官家对于封赏大方的很,只要你真有功,那必然论功行赏。 因此,与上一次出海的人想尽办法躲着旁人不同,这一次出海的人,明显有了更多的互动以及协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宋在短短几年之内,便多了许多从前没见过的东西。 但此时的刘禅,可不知道他那一番话,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此时的他,正面对着竖在将作监的一根巨大的柱子,发呆呢。 看着面前这根从未见过的,两人都合抱不住的柱子,刘禅发呆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拉了拉旁边的岳飞。 “爱卿啊,你见过这么大的柱子吗?” 此时岳飞的表情,其实跟刘禅一模一样儿。 这么粗的树他倒是见过,但这个柱子明显不是木头的。 这到底是特么的啥东西啊。 满心迷茫的岳飞,听见刘禅问话之后,一边盯着眼前的柱子,一边摇了摇头。 “臣也没见过。” 听见岳飞说自己也没见过之后,刘禅就看向了一边儿的沈行知。 “沈卿啊,这就是你花三个月搞出来的东西?” “回官家,正是!” “这到底是个啥柱子啊? 朕怎么看着里面乱七八糟的啥都有? 你这玩意儿到底咋造出来的?” “回官家,上次您来将作监的时候,臣不是想把火山石磨的粉末和石灰石的粉末混合一下试试效果嘛。” “啊对,朕想起来了。 那你试出来了吗? 效果怎么样?” “效果非常的好! 比单纯的火山石粉末加水之后变成的石头,还要坚硬。 甚至臣还特意扔在黄河里面泡了一段时间,一点儿问题没有。 这玩意儿一旦成形了之后,那就跟真的石头没什么区别。” “这样吗? 那可太好了! 那岂不是说,这玩意儿以后就可以代替石头了?” “回官家,臣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后来臣又考虑道,这火山石得从倭岛那边拉回来。 而且拉回来之后,还要先煅烧,然后再磨成粉末。 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一点儿。 如果完全用这东西代替石头的话,代价太大了。 咱们很可能会用不起。” 沈行知的话让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 能搞研究,还知道替朝廷省钱,是个好苗子啊。 要是一搞起研究就六亲不认这一点能改一改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他也不想老是跑到下属的地盘上听汇报啊。 不过,人无完人嘛,真改不了就算了。 谁让他能搞研究呢,朕跑几步也累不着。 心里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之后,他便说道: “沈卿说的很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以后这东西就只用在关键地方,尽量省着点儿吧。” 但他这话说完了之后,沈行知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官家,不用省。” “啊? 为什么?” “因为臣已经想到了降低成本的办法。” “真的? 什么办法?” “往里面加砂石。” “嗯? 加砂石?” “对啊! 臣当时看着这么好的东西,却因为成本太高而没法大面积的使用,就想着能不能降低一下成本。 但是,这玩意儿的原料是从倭岛拉过来的。 再怎么节省,他的成本也在那放着呢。 后来无意中的一次,臣在做饭之时,突然想通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米不够菜来凑啊。” 这一句话,说的刘禅是一脑门的黑线。 “这算个什么道理?” 看着无语的刘禅,沈行知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这些年咱们大宋百姓的日子好了,大多数人家里都能吃上大米饭了。 但前线年金兵肆虐的时候,大多数百姓的家里可没有几粒米。 百姓家里的米汤稀的都能照出来影子。 凭这样的米汤,那肯定是吃不饱的。 于是,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就会往米汤里面加点野菜。 有了野菜之后,就相对的更顶饱一点儿。 想到这个之后,臣就在想,既然这个东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代替石头。 那臣能不能干脆在里面加点石头呢?” “然后你就加进去了?” “嗯! 不过刚开始,臣加的是纯粹的大石头,出来之后的效果不好。 于是,臣就又换成了小点儿的石头。 换成小石头之后,果然比大石头好的多。 但是,也不能让臣满意。 最后试了几十次之后,臣发现把砂石一起加进去之后,效果最完美。 甚至,比全用粉末加水的效果还要好。” “真的吗? 这样能省多少的火山石还有石灰粉末?” “回官家,臣之前试出来的最好结果,是一斤的粉末,配上两斤的河沙和四斤的石头,出来之后的效果是最完善的。” “善! 这样一来,这成本一下子就下去了啊。” 正在刘禅为沈行知的发现而激动之时,旁边的岳飞突然问道: “那你往里面加的铁棒是咋回事儿?” 第854章 朕只想买个盾,为啥要先造个矛? 那你往里面加的铁棒是咋回事儿? 岳飞这么一问,刘禅马上抬头又看向了那根大柱了。 果然,在柱子的顶端露着几根铁棒,也不知道干嘛用的。 于是,他也同样疑惑的看向了沈行知。 结果,就听到沈行知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 “我是想啊,既然石头加进去能用。 那这铁棒比石头还硬,加进去岂不是会更好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而且铁棒也都是现成的。 所以,就加进去试试呗” 听见沈行知这个解释,刘禅和岳飞俩人都无语了。 你丫的真当这是在做大米饭呢,啥都往里面加? 这一根铁棒可不便宜呢,而且你还加那么多。 “不是,你加点儿石头和沙子朕能理解,毕竟石头和沙子便宜。 但你加点儿铁棒进去是怎么想的?” “呃,臣就是觉得加点儿铁棒进去,看着心里踏实。” 沈行知这话一说出来,刘禅和岳飞俩人马上又看向了大柱子顶端的铁棒。 嗯,看着是挺踏实的。 但是,这是不是太特么的儿戏了? 心里吐槽了一句之后,刘禅才继续问道: “那你把这铁棒加进去之后,有用吗?” 听到这个问题,沈行知俩手一摊。 “我不知道啊!” “......” 看着回答的如此坦然的沈行知,刘禅和岳飞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哥们儿,这是在面圣呢。 你如此明目张胆的说自己不知道,这合适吗? 但沈行知非但没感觉自己做错了,反而开始倒起了苦水。 “官家,臣之前没加铁棒的时候,就拿火炮轰过这玩意我。 除非每次都能打在同一个地方,要不然压根儿轰不动。 等臣加了铁棒之后,还是轰不动。 所以,臣也不知道这铁棒加了之后到底有没有用啊。 要不官家您再拨点儿钱......” 结果,他还没说完呢,就被岳飞给一脸震惊的打断了。 “等等! 你刚才说什么?” “啊? 我? 我......我说要不官家再拨点儿钱!” “不对! 不是这句! 上一句。” “上一句? 火炮轰不动?” 沈行知说完了之后,岳飞激动的一拍大腿。 “哎,对喽。 你刚才说这玩意儿,连火炮都轰不动?” “呃......也不能说完全轰不动。 如果火炮每次都能打在同一个地方的话,还是可以的。 但是,咱的火炮没那么准,想要每次都打在同一个地方还是很难的。 所以,基本等于轰不动。” 听到这句话之后,岳飞眼睛冒着绿光就看向了刘禅。 结果,等他扭过头之后,却发现刘禅眼睛比他还亮。 “爱卿啊,朕有个想法。” “官家啊,臣有个想法。” 俩人发现对方和自己说的话一样之后,俩人又同时说道: “官家您先说。” “爱卿你先说。” 发现俩人又说了同样的话之后,俩人同时愣了一下儿。 结果,下一秒俩人又同时说道: “咱把城墙再修一遍吧!” 好嘛,这次算是一个字儿不差了。 意识到俩人想到一起了之后,刘禅干脆直接问道: “爱卿你想怎么修?” “往大了修?” “朕觉得行!” 见俩人三言两语之间就把这么大的事儿给定了下来,旁边的沈行知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被颠覆了。 这可是修城墙唉,你们三句话就定下来了? 这是不是太不严肃了点儿? 但这些话他也就是心里想想,吐槽是肯定不敢的。 不仅不敢,他还赶紧插嘴说道: “官家,修城墙这个事儿,是不是再缓一缓?” “为啥?” “臣刚才说了呀,现在还没试出来把这铁棒加进去到底有没有用呢。 不如,等臣试出来之后,再考虑修城墙的事儿? 要不然,这铁棒加不加都是个问题啊。 加了吧,不知道有没有用。 不加吧,又莫名的心里不踏实。” 看着沈行知苦恼的样子,刘禅心里一想,有道理啊。 “那你打算怎么试?” “要试这东西到底有多硬,当然是要用火炮来试。 因为火炮已经是咱们目前,最强的攻击手段了。” “可你不是试过了,试不出来吗?” 刘禅这么一问,沈行知一拍大腿,俩手一伸。 “对呀! 所以臣觉得一定是咱现在的火炮还不够强。 因此,官家您再拨点儿钱,咱继续研究更强的火炮吧。” 看着伸手要钱的沈行知,刘禅一时间有点儿感觉自己的脑瓜子有点儿乱。 没记错的话,朕今天出来是想买个最强的盾。 可为啥现在变成了要先花一笔钱,去造个更好的矛? 这合理吗? 想了一会儿发现想不通,于是他干脆将问题扔给了岳飞。 面对刘禅扔过来的问题,岳飞想了一会儿之后,才拱手回道: “官家,臣觉得倒也合理。 虽然眼下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打到京城,但咱们要居安思危嘛。 如果咱们能造出来全天下最结实的城墙,就再也不怕靖康故事重演了。 所以,臣觉得这钱可以花。” 岳飞这么一说,刘禅心里顿时踏实了。 既然岳爱卿说可以说,那就花呗。 不就是钱嘛,我媳妇儿能挣。 哎? 不对! 这是朝廷的事儿,凭啥花朕的钱? “那就这么定了,朕等会就给赵鼎下旨,让他再拨一笔钱给军器监。” “官家稍等!” 见岳飞把自己给拦住了,刘禅疑惑的问道: “爱卿还有什么事儿?” 但岳飞却没急着回答,而是看向了沈行知。 “你说要研究更加的火炮,有方向了吗?” “回元帅,下官有两个方向。” 一听竟然有两个研究方向,岳飞顿时乐坏了。 “快说来听听。” “是! 这第一个嘛,就是研究更大更粗的火炮,然后用来发射更大的炮弹。” 听到这个,岳飞就皱起了眉头。 “更大更粗的火炮? 那样会不会太过笨重了? 现在的火炮,运输就已经很成问题了。 再研究更大更粗的火炮,运输怎么办?” “还没想好!” “......” 看着无语的岳飞,沈行知赶紧说道: “正是因为运输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所以下官才想到了第二个研究方向。” “哦? 那你的第二个方向是什么?” 第855章 秦桧:城市没有这么建的呀! 听到岳飞的问题,沈行知淡定的说了五个字儿。 “让炮弹爆炸!” 结果,这平平淡淡的五个字儿,把岳飞和刘禅俩人都给听懵逼了。 “让炮弹爆炸? 啥意思?” 看着懵逼的俩人,沈行知再次两手一摊。 “就字面意思啊。” “......” “说人话!” “呃......真就字面意思啊。 火药爆炸的威力咱们都知道,要不然他也不能把那么重的炮弹给送出去那么远。 但那炮弹毕竟是石头做的,打出去就那么一下儿。 而且,他的威力能有多大,除了依赖于火药把它送出去的速度之外,便全靠他自身的重量。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所以,下官就想啊。 咱们能不能把那炮弹里面给掏空了,在里面也放上火药。 如果这个办法真的可行的话,那这个炮弹的威力除了速度和重量之外,就还要再加一个炮弹爆炸的威力。 这三样加在一起,肯定会比只有两样要强吧?” 沈行知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刘禅和岳飞俩人两眼放光的盯着他看了好半天。 然后,俩人几乎是同时拍在了他肩膀上。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被俩人拍了个趔趄的沈行知干脆顺势就跪在了地上。 “谢官家,谢元帅!” “行了,你的想法朕同意了。 朕回去就给赵相下旨,让他给你拨钱。” 一天马上拨钱,沈行知高兴坏了。 “谢官家,谢官家。 那你觉得咱们重点研究哪个方向更好一点儿?” 他这么一说,刘禅马上不乐意了。 “什么叫重点研究哪一个? 朕当然是两个都要啊。” 说完了之后,他还扭头看向了岳飞。 “爱卿你说是吧?” ”......” 您都说了全要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 赵鼎一边肉疼一边爽快的给军器监拨了钱之后,沈行知的研究也进入了快车道。 但最终还是在火炮研究取得进展之前,便已经确定了加铁棒的方案。 因为,沈行知后来又造了两堵墙进行验证。 一堵加了铁棒,一堵没加。 然后用火炮不停的轰。 经过对比之后,他很快就发现当墙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加了铁棒的墙明显更耐火炮的轰击。 果然,自己最初的预感是对的。 加了铁棒,果然更让人有安全感。 确定了火山灰粉末加石灰石粉末组成的混合料,再加上砂石和铁棒组成的混合材料能完全的代替石头。 甚至,比石头建筑更加的结实之后,各条铁路上的铁路桥便迅速投入了建设之中。 与这些铁路桥同时开始的,还有汴京城的扩建计划。 工部给出的新图纸,比原来的汴京城大了差不多十倍。 新设计的汴京城的城墙,高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二丈。 城墙顶部宽十丈,可以容纳十四驾四轮马车并排行驶。 而城墙的底部宽度,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十五丈。 最让人不敢想象的是,围绕城墙跑一圈儿,差不多三百里。 甚至,为了城内交通的方便,还专门儿设计了蒸汽车的运行线路。 除了这个之外,整个京城还被设计成了三十六个小的区域。 每一个区域之间,还都有单独的城墙进行防御。 就算有一天有人打了过来,而且攻破了外城的城门,也不可能一口气拿下整个京城。 因为,里面还有三十六个独立的区域,可以节节防守。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那时候的皇帝不是哭着喊着非要投降,整个京城几乎没有被武力攻下的可能。 当这个京城改造方案被拿到朝堂上之后,所有的大臣都被惊呆了。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看到大臣们这个反应,刘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其实他当时看到这个方案之时,整个人也是懵的。 但是,后来一想这是自家的京城。 自己住在这么一个京城里面,实在是太特么有安全感了。 此时看着一个个被惊呆的大臣,刘禅特意让他们消化了一会儿之后,才出声问道: “众位爱卿觉得这个京城改造方案怎么样?” 但是,他问完了之后,却没一个人回答他。 实在是,都被吓住了。 眼看无人出来分享自己的喜悦,刘禅便瞅向了像是被定住了一样的秦桧。 “秦副相啊,你觉得这个京城改造的方案怎么样?” 被点名了之后,秦桧终于回过了神。 他早就听说工部在重新设计京城的改造图纸。 但是,他一直没见过图纸到底是什么样的。 没办法,这事儿是岳飞亲自盯着看干的。 图纸设计出来之前,他是一点儿消息打听不到。 唯一听到的消息,就是这个新城的城防,是岳飞亲自设计的。 所以,他现在是真的懵逼。 但既然被点名了,他也不得不出列了。 “官家,这改造方案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儿?” 秦桧问完了之后,刘禅俩手一摊。 “夸张吗? 朕不觉得呀!” “......” 看着刘禅的样子,秦桧整个人都无语了。 你再这样,咱们可没法儿聊了啊。 心里吐槽了一句之后,他才说道: “官家,这个改造方案真的太夸张了,没有这么干的啊。” “这现在不是有了吗?” 听到刘禅这句话,秦桧顿时觉得自己胸口又不舒服了。 赶紧揉了揉胸口,让自己顺了顺气儿之后,他才说道: “官家,您应该看过那图纸了吧? 要是真这么改的话,您算过将来的京城里面能住多少人吗?” 秦桧问完了之后,刘禅还真认真的想了想。 “大概五百万人左右吧。” 见刘禅如此轻易的把这句话说了出来,秦桧顿时感觉自己又不舒服了。 “官家,城市没有这么建的呀! 您以前见过这么大的城市吗?” 他的话问完了之后,刘禅并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秦副相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他这么一问,顿时让秦桧有点儿懵。 “啊? 没有呀!” 一听他没有不舒服,刘禅顿时不乐意了。 “既然秦副相你没有不舒服,那你怎么在这儿说胡话呢? 这方案刚出来,还没开始改建呢,朕上哪儿见这么大的城市?” 第856章 秦桧:铁路上城墙?这合理吗? 这方案刚出来,还没开始改建呢,朕上哪儿见这么大的城市? 因为刘禅这句话说的太过于理所当然,秦桧非但没反应过来该怎么接,甚至还感觉胸口又有点儿闷。 又揉了揉胸口,让自己稍微舒服了一点儿之后,他才苦口婆心的劝道: “官家啊,城市大点儿,当然会更繁华。 但是,也并不是越大越好的呀。 您想想吧,咱就不说五百万了,哪怕是四百万人,你想过这么多人一天要吃多少粮食,喝多少水吗? 这要是万一哪天京城再被围住了,城里一旦断粮断水,您想过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吗?” 秦桧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殿里的大臣不由的就开始议论了起来。 “就是啊,这要是万一被断水断粮了,内部必然生乱。 四五百万人的大城市,这要是发生内乱,那可就完犊子了啊。” “哎,元帅这次这个改造方案,倒是体现了咱们天朝上国的霸气。 但是,未免太过激进了一点儿。 四五百万人聚在一个城市里,稍不注意可就要出大事儿呢。” “就是就是,元帅不会是连年大胜,飘了吧?” “那咱咋办? 要劝谏吗?” “这咋劝? 元帅出的方案,官家明显是满意的不行,这能劝住?” “难道就任由京城这么改?” “.......” 听着大臣们议论纷纷的声音,而且多是以反对居多,秦桧的嘴角不由的就翘了起来。 岳飞你看到了吧? 这就是民意啊! 虽然你现在一手遮天,你还能逆了民意不成? 哼,你想好大喜功? 本相可不会惯着你。 心里这么想着,他就准备再加把劲儿,赶紧把这个方案给否了,好好打击一下岳飞的嚣张气焰。 结果,他刚一拱手,还没开始说话呢,就听到刘禅疑惑的问道: “秦副相,朕刚才把方案让大臣们传看的时候,你没看吗?” 听到刘禅的话,愣了一下儿之后,秦桧才说道: “臣看了呀!” “你看了你还问这种问题? 那方案上不是说了吗? 要重新金水河的引水渠。 而且在重新旧渠的基础上,还要再建五道新渠,用来保障京城的用水。 除了金水河的供水之外,朝廷还会统一开凿水井,作为补充用水。 有了这么多的水源,足以保证京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断水。 至于粮食,那就更简单了。 除了原来的粮仓之外,京城还会新建八座粮仓。 这些粮仓里的存粮,足够居住在京城的所有人使用一年。 如果一年都不能解围......” 说到这里,刘禅顿了一下之后,才继续看着秦桧说道: “剩下的不用朕的说了吧?” 见刘禅说的如此头头是道,秦桧一时气结。 竟然被完全反驳回来了? 不行,不能认输。 心里这么想着,他便开始认真的回想他刚才他看的方案,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漏洞。 认真的想了好半天之后,他突然眼睛一亮。 “官家,就算能解决城市供水和粮食的问题,臣还是觉得不应该建这么大的城市。 尤其是那城墙,不应该建那么高。” “哦? 为什么?” “因为太高了呀!” “高了不是好事儿吗? 高了敌人就爬不上来了中。” “非也非也! 城墙高了之后,敌人固然是很难爬上来。 但我们想要防守,也变得更困难了啊。” “为什么?” “那可是十二丈高的城墙,人站在上面看下面的人,就跟看蚂蚁差不多。 官家您想啊,连敌人都看不清,那防守起来岂不是容易出现问题? 尤其是这次新设计的城墙,围着跑一周的距离,高达三百里。 三百里啊,那是什么概念? 现在的城墙跑一圈儿不过六十里,但在布防的时候都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三百里的城墙您敢想吗? 万一哪里出现点儿什么问题,那该怎么弥补?” 秦桧这么一问,刘禅顿时犯了难。 然后,他想也没想就看向了岳飞。 “爱卿啊,这种专业的问题,还是你来回答吧。” 见自己被点名了之后,岳飞便站了出来。 “秦副相怕城防出问题,你是觉得哪里会出问题?” 见刘禅直接把岳飞给拉了出来亲自跟自己对线,秦桧心里顿时警惕拉满。 认真想了一会儿之后,他才说道: “元帅,我没有质疑你的意思。 只是这三百里的城墙实在是太长了。 万一哪一个点被敌军攻破的话,其他人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无法支援啊。” 秦桧问完了之后,岳飞顿时就笑了。 一看岳飞笑了,秦桧心里顿时一咯噔。 “元帅笑什么? 难道您觉得我说的问题永远不会发生吗?” “不! 秦副相您说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发生。” 一听岳飞竟然承认了,秦桧赶紧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不如.....” 结果,他还没说完呢,岳飞便打断他的话,直接说道: “正是考虑到了秦副相说的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所以本帅在城墙上预留了四条铁路。” 岳飞笑咪咪的说完这句话之后,秦桧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石化了。 原地呆愣了半天之后,他才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说什么? 你在城墙上预留了什么?” “铁路啊!” 虽然岳飞说的很明确,但秦桧还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铁......铁什么? 铁路?” “对啊!” “铁路上城墙?” “有什么问题吗?” 岳飞轻飘飘的一句话,差点儿没让秦桧炸了。 “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去了! 铁路上城墙,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这合理吗? 哪有人这么干的呀?” 看着已经炸毛的秦桧,岳飞轻描淡写的说道; “以前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没有啊。 秦副相还不知道吧,将作监又研究出来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致重峦(高干)   痞子修仙传   绝对占有(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快穿]那些女配们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误打误撞(校园1v1H)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