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174章

第174章

也不过区区两万万多贯而已。 这一个蒸气车就耗费了高达三千多万贯。 如此浪费民脂民膏,臣恐怕大宋会重蹈大秦覆辙。 还请官家您明鉴啊!” 第744章 秦副相你热了吗? 秦桧这边声泪俱下的说完了之后,刘禅还没说话呢,岳飞立马大喝道: “大胆,秦桧你竟然诅咒咱们大宋与大秦一般短命?” 岳飞吆喝完了之后,赵鼎也马上跟着吆喝道: “没错! 秦桧到竟然敢诅咒咱们大宋,你到底是何居心?” 看着声色俱厉的岳飞和赵鼎,秦桧顿时有点儿懵。 这胡搅蛮缠、乱扣帽子的手艺,不是我的拿手好戏吗? 他俩啥时候学会了? 好好好啊,果然,成了权臣之后,有些手艺就无师自通了。 想到这里,秦桧愤怒的指着他俩就骂道: “放屁! 本相只是劝谏官家不要大造奇观而已。 咱们大宋从来不因言治罪,你们休想给本相乱扣帽子。” 说完了之后,便趁着他俩说话之后,赶紧转头看向了刘禅。 “官家,您不要听他们二人胡说。 咱们大宋近几年岁入大增,也不能如此奢靡的大造奇观啊。 官家,请您马上下旨,停止蒸汽车的研究和制造。” 听到秦桧这么说,刘禅满脸无辜地说道: “秦副相,这怎么能是华而不实的奇观呢? 这蒸汽车可是好东西呀!” “官家,这怎么能算是好东西呢?” “刚才岳爱卿不是说了吗? 他大呀!” “官家,三千多万贯,如果全部用来训练骑兵的话,就算是一人四马的最高规格,也足够朝廷训练出来一支五万人的精锐骑兵了。 这车虽然大,但是连马都比不过,造他有什么用? 有这个钱,咱们还不如多练骑兵呢。” 秦桧这么说完,刘禅马上说道: “秦副相此言差矣。” 这话说完了之后,他还特地打量了秦桧一眼。 尤其是,重点看了看他两腿之间。 “秦副相,有此事情你不懂。 快慢其实不是很重要,持久才重要啊。” 注意到秦桧的眼神儿,再听他说什么快慢,还有持久的话,秦桧瞬间红温了。 “管家您......您什么意思?” 他这会儿是真的有点儿懵了。 官家您咋想的啊? 我这么护着您,您咋还专挑我的短处下刀子? 谁说我不懂持久才是最好的? 看到秦桧实然脸红了,刘禅赶紧关心的问道: “朕在跟你说车呢,秦副相你咋脸红了?” 见刘禅的关心一本正经,秦桧顿时有点儿迷茫了。 你最好是真的在说车。 “官家,您刚才说的是啥意思? 臣听不懂啊!” “朕的意思是说,这个车虽然跑的慢。 但是,他持久啊。 你现在再看看外面,那些马还能跟上吗?” 听到刘禅这么一说,秦桧赶紧看向了外面。 此时的车子外面,仍然还有几匹马在跟随。 但是,已经比刚开始的时候,少的多了。 而且,现在仅有的那几匹马,也明显跑的有点儿上气不接下气了。 “官家,这......这啥情况? 护卫呢? 怎么就剩这么点儿了?” “跑累了,跟不上了呗!”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顿时懂了。 然后,更懵逼了。 “官家,您的意思是说......这个车子可以一直以这个速度往前跑。 不用休息的?” 看到秦桧震惊的表情,刘禅马上骄傲的说道: “对呀! 这个车虽然跑的不快,但他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跑。 咱们此去郑州,有八十里,顶多一个时辰就能到了。 这样的好东西,怎么算是华而不实的奇观呢?” 刘禅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听在秦桧的耳朵里,却犹如雷击。 一个时辰跑八十里,而且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跑? 那一天岂不是就能跑九百六十里? 传说中的日行千里? 而且,还是持续的日行千里? 这......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怪物啊! 如果这蒸汽车真是这样的怪物,花费三千多万贯,好像也不多啊。 难......难道本相想错了。 岳飞他并没有贪污,而且真的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研究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自己之前的事儿全都想错了? 那上一次官家让岳飞当武学的总教习,并不是被胁迫了,而是他仍然如以前一般的信任岳飞? 不......不可能是这样的....... 一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为岳飞作了嫁衣,秦桧头上的汗都下来了。 不......不行! 现在不确定岳飞到底是不是胁迫了官家,但这个蒸汽车确确实实是个神器。 如果让这样的神器全面铺开....... 不,不需要全面铺开,只需要修一条汴京到燕京的铁路,然后把这个蒸汽车放上去,大宋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往那里动粮运兵。 而且,一路上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真到了这条路修成的那一天,金国将毫无胜算。 不行,绝对不能这样。 如果金国真的没了,金兀术在临死之前绝对会把自己带走。 金国不能灭。 这他娘的,到底该怎么办呢? 秦桧的脑子在高速的想着这事儿该怎么办之时,韩世忠悄悄的从赵鼎身后出来,走到了岳飞身边。 “鹏举啊,官家怎么把这蒸汽车的最大优点说出来了?” 听到韩世忠这么问,岳飞凑到他耳朵边儿上,轻声说道: “这个瞒不住的,就算官家不说,到了郑州之后,他仍然能反应过来。” “那咱现在怎么办? 你看他那个汗出如浆的样子,眼睛还不停的骨碌碌转,肯定在憋什么坏主意呢。” “谁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坏主意。 还是随机应变吧!” “我觉得军器监那边的守卫还是再加强一点儿吧,别让人把图纸给偷了。” “放心吧,这个早就安排好了。” “要不要派几个人把他给监视起来? 我总觉得他要干什么坏事儿。” “还是不要了吧! 万一被他发现了,那就不好了。” “那咱们就这么被动的等他出招?” “哎,那有什么办法呢?” 岳飞刚惆怅的说完这一句,就听刘禅一脸关心的说道: “秦副相,你怎么出汗了? 你热了吗?” 第745章 秦桧:赵相你就放心吧! 刘禅的问话,一下子就把秦桧给惊醒了。 连脑门子上的汗都顾不上擦一下儿,他就赶紧回道: “官家,臣这是激动的。 如果这个车真的能在一个时辰内跑到郑州的话,而且还真能连续不停的跑,那岂不是就可以日行千里了。 这可就真的是祥瑞了。 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秦桧这么一说,其他人也赶紧附和了一句。 等众人贺完了之后,秦桧又接着说道: “官家,臣记得刚才您说,这条路叫什么.....铁路?” “对啊! 这一条路上全是铁轨,所以朕就把这种路叫做铁路了。” “铁呼? 妙! 实在是太妙了! 官家,这条铁路,不仅仅是咱们大宋的第一条铁路,更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 可谓是开天劈地的创举。 不如,您给这条铁路取个名字?” 听到秦桧这个提议,岳飞、赵鼎几人顿时对视了一眼。 玩儿花活,还得是秦副相啊。 咱们咋就只知道干活,想不起来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呢? 刘禅可不知道他们这会儿正在自我反省呢。 秦桧这一提议,他的兴致马上就被勾起来了。 “起名字? 好主意啊! 这条路是从汴京修到了郑州。 那不如,就叫郑汴铁路。 怎么样?”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顿时拜道: “官家圣明!” 秦桧这么一高呼,其他人自然也紧随其后。 等所有人都欢呼完了之后,刘禅突然一改之前的兴奋,一脸忧愁的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朕苦啊。” 听到刘禅这么说,秦检赶紧问道: “不知官家为何事烦恼? 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官家分忧。” 秦桧这么一说,刘禅马上就激动的拉住了他的袖子。 “朕就知道秦副相永远不会让朕失望的。” 看着刘禅激动的样子,秦桧赶紧回道: “官家放心,臣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秦桧的话刚一说完,刘禅拉的袖子的手就更用力了一点儿。 “朕没钱了。” “啊?” 看着一脸迷茫的秦桧,刘禅忧伤的说道: “这么好的蒸气车,朕真想马上让大宋的每一个地方都用上。 但这蒸气上只有在铁路上才能跑。 秦副相你也知道,为了修这郑汴铁路,仅仅是给民夫的工钱,就花了好几百万贯。 至于这地上铺的铁轨,更是价比黄金。 朕实在是没钱了啊。 一想到因为没钱,而不能让大宋的其他地方早日用上这蒸气车。 朕这心里,就好难受啊。” 说到这里,刘禅就呜呜呜呜的掩面哭了起来。 看着哭的伤心的刘禅,秦桧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 “官有,臣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解您之急。” 一听秦桧说有办法,刘禅的哭声马上就止住了。 “秦副相你有什么好办法。” “官家,咱们征调民夫服劳役不就行了吗? 仅仅是工钱一项,就能省下无数的钱。” 他这么一说,刘禅马上断然否定道; “不行! 绝对不行!” 见秦桧否认的这么干脆,秦桧又说道: “官家,既然这个办法不行的话,臣还有一个办法。” “哦? 什么办法?” “号召各地士绅及百姓们捐款!” 听到捐款,刘禅迟疑的问道: “捐款? 他们会愿意捐吗?” 刘禅问完了之后,秦桧肯定的说道: “官家,他们肯定会愿意捐的。 而且,臣敢肯定,您要多少,他们就会捐多少,绝对不会有任何迟疑的。” 听到秦桧说的这么肯定,刘禅更疑惑了。 “哦? 他们真的会这么大方?” “官家,修建铁路及是国之大事,各地士绅当然会慷慨解囊。 官家您只需要......” “只需要什么?” “只需要.......等铁路修成了之后,给他们一部分的经营权就可以了。 这蒸汽车能日行千里,对于各地士绅来说,实在是长途物资贩运的神器。 只要您愿意给他们一部分经营权,他们绝对愿意慷慨解囊,出资修筑铁路的。” 秦桧的话刚一说完,赵鼎就马上说道: “官家,万万不可! 蒸汽车是用来转运军事物资以及兵源的,绝对不能让地方士绅插手。” 赵鼎说完了之后,秦桧马上反驳道: “赵相您多虑了。 只是给他们一部分的经营权而已,又不是将铁路全部交给他们来经营。 一旦起了战事,朝廷随时可以从他们手里将铁路的使用权收回来,用来转运物资和士卒。 但是,平时无事之时,完全可以交给他们用来转运货物的嘛。 甚至,朝廷还可以从中收取一些费用。 如此双赢之举,为何不可呢?” 秦桧说完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赵鼎马上反驳道: “绝对不行! 这铁路并不是修完了之后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养护。 一旦把经营权交给了地方士绅,养护该由谁来负责?” “当然是谁使用谁负责。 如果是战时,就由朝廷来负责养护。 至于平时嘛,就交给负责经营的士绅来养护便是。” 秦桧的话刚一说完,赵鼎便冷笑道: “荒谬! 由士绅来朝廷养护? 一旦他们养护不当,等到起了战事之时,铁路无法使用,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谁的责任,就抓谁便是了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呵呵,有什么大不了的? 秦副相可知道军情如火。 到了战事,一天的时间,有时候便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等我们发现了问题之时,就算把那些士绅全宰了,恐怕也跟不上了。” 听到赵鼎这么说,秦桧一脸苦口婆心的说道: “赵相,你想太多了。 那些士绅拿了经营权之后,是要用这些铁路的运营来挣钱的。 他们最不希望的,就是因为铁路养护不当,而无法行车。 对于他们来说,每耽误一天,就影响了一天的收入。 所以,他们肯定会用心养护的。 甚至,他们会比朝廷养护的更用心。 毕竟,朝廷之中多的是尸位素餐之人。 但那些士绅们,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是绝对不会自己骗自己的。 赵相,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第746章 刘禅:那不然呢? 听到秦桧让自己放一百个心,赵鼎直接冷笑一声。 “本相这心啊,放不了一点儿。 自太祖开国以来,咱们大宋便一直鼓励商贾行商。 两百多年了,商贾们是个什么性子,咱们大宋谁不知道? 哪一次大灾之时,他们没有趁机哄抬物价?” 赵鼎这么一说,秦桧顿时尴尬了。 但是,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赵相,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啊。 毕竟,大灾之时,谁手里也没有余粮啊。 所以,这价值涨一点儿,也是正常的嘛。” “哼,如果他们只是哄抬物价的话,本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什么呢。 但是,他们在哄抬物价的同时,还要往大米里面掺沙子。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除了百姓们的粮食之外,就算是军供上面,他们也没少动过心思。 军队的军需,但凡是从商贾手中采购的部分,质量总要是比军器监出品的东西差一大截儿。 这你又怎么说? 这也是因为他们手里没有余粮了吗?” 见赵鼎直接把这事儿给搬了出来,秦桧心里差点儿没把那些商贾们的祖宗十八代给骂个遍。 真特么不争气啊! 啥钱都敢挣。 现在好了吧? 本相连给你们洗地都没法洗。 这么大的生意,要是能给争取过来,本相能交好多少人啊。 秦桧这边卡壳了,赵鼎那边的输出却是一点儿没停。 “所以,这铁路要是真交给那些商贾们来维护,估计朝廷也就别想用了。” “赵相,您这就武断了,绝对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不可能? 呵呵! 如果本相猜的没错的话,一旦朝廷把这铁路的经营权给了他们,他们肯定会拼命的压榨铁路的运力。 至于维护? 不到马上不能用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多投入一分钱去维护。 而且,就算他们维护,也肯定只是维护那路生意好的路段。 至于那些没什么生意的路段,他们就算是看着铁路烂在地上,也绝对不会投入一分钱去进行维护的。 秦副相,本相说的对吗?” 赵鼎这么一说,秦桧顿时犯了难。 没办法,赵鼎说的全是实情。 大宋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商业发达了。 虽然确实为朝廷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比如刚才赵鼎提到的,商人操控物价。 这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简直已经成了日常。 每一个普通的大宋百姓,都能随口讲出来几个商贾操纵物价的案例。 为了规划商贾们的商业行为,大宋搞出来了市易法、税法等等一系列的法律。 甚至,大宋在华夏历史上,创造性的搞出来了商标法。 这玩意儿,领先世界至少一千年。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法律这玩意儿,天生具有滞后性。 不论大宋搞出来多少规范商业的法律,总有人能找到空子。 一想到这个,秦桧就觉得头秃。 这特么到底该怎么反驳呀? 算了,硬着头皮上吧。 心里这么决定了之后,秦桧便再次看向了刘禅。 “官家,赵相说的确实没错。 但臣以为,并非没有办法防范啊。” “哦? 秦副相你打算怎么防范?” “成立专门的铁路养护衙门。” “铁路养护衙门? 什么意思?” “官家,这个铁路刚刚修好,到底应该怎么养护,我们谁都不清楚。 臣以为,咱们可以专门派一批人,天天蹲在这郑汴铁路旁边,盯着这个铁路。” “盯着这个干嘛? 防丢吗?” “防丢当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铁路上全是铁,随便偷走一段儿,卖了就是钱。 所以,肯定要防丢。 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却不仅仅是防偷。” “那是什么?” “记录铁路第一天的使用状况。 以臣的估计,有一年的观察之后,我们便能知道,这个铁路到底应该怎么养护。 等把这个搞清楚之后,便成立一个专门的铁路养护衙门,专门负责铁路的养护。” 秦桧这个提议,彻底把刘禅给惊了。 “专门成立一个衙门负责铁路的养护? 那得花多少钱啊?” 看着刘禅震惊的样子,秦桧自信的笑了。 “官家,一分钱不用花! 甚至,还能挣钱。” “啥? 一分钱不用花? 还能挣钱?” “对! 能挣钱!” 一听能挣钱,刘禅顿时来了兴趣。 “快说说,到底该怎么挣钱?” “官家,这个铁路到底应该怎么养护,养护一里的铁路,到底要花多少钱,只有铁路养护衙门知道啊。 等将来的铁路修成了之后,就由这个养护衙门出一个养护的具体标准。 将来谁要是想要拿到这个铁路的经营权,就由谁来出这笔养护的费用。 到时候,咱们只要把标准定的稍微高一点儿。 然后到执行的时候,再按实际需要的标准去执行。 这么一来一回,咱们不但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完成铁路的养护。 还能再挣回来不少呢。” 秦桧这么一解释,刘禅眼睛都亮了。 “妙,实在是太妙了。 秦副相你果然没让朕失望啊。” 一听刘禅夸奖,秦桧顿时乐疯了。 但他还是一脸矜持的说道: “官家,臣只是想为您解忧而已。” 谦虚了一句之后,他又赶紧问道: “官家,那咱们就......这么办?” 他问完了之后,刘禅大手一挥。 “那就......等一下!” “啊?” 还没等秦桧反应过来,为啥要等一下呢,刘禅就看向了岳飞。 “岳飞卿,你怎么看?” 见问到了自己,岳飞马上回道: “官有,臣觉得不妥。” “那就算了吧!” 一听刘禅说算了吧,秦桧整个人都傻了。 “官家您说啥?” “啊,朕说算了吧。” “不是,怎么就算了呢? 官家您刚才不是还说,臣的主意很妙的吗?” “对呀! 朕确实觉得很妙。 但是,岳爱卿觉得不行。 那可不就算了嘛。” 刘禅这一套逻辑,把秦桧直接都给干结巴了。 “不......不是,官家您的意思是,您自己是很看好臣这一套方案的。 对吗?” “对呀!” “然后,您自己很看好的一套方案,就因为岳元帅不同意。 您.......您就把自己看好的方案给否了?” 听完了秦桧结结巴巴的问题之后,刘禅俩人一摊。 “那不然呢?” 第747章 刘禅:朕撑死他们! “那不然呢?” 刘禅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过于坦然。 再配上他那两手一摊,一脸无辜的表情,秦桧被气的一口老血差点儿又喷出来。 官家您玩我呢? 既然是只要岳飞不同意,那这事儿就办不了。 那您让我和赵鼎在这儿唇枪舌剑半天,是图什么呢? 水字数吗? 我淦你****** 心里正在疯狂的吐槽着刘禅呢,秦桧突然意识到了不对。 不会! 官家不是这么无聊的人。 他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深意。 我擦! 我想到了! 我刚才跟赵鼎辩论了那么多,而且官家也明确的表示了我的办法好。 而且,我的办法是真好啊。 如果真这么办的话,能交好无数的士绅。 但是,现在因为岳飞不同意,这事儿就办不下去了。 哈哈哈,我懂了! 官家果然是被岳飞给挟持了。 官家故意给我创造了机会,让我把官家心里认可的方案说出来。 然后,再让岳飞把这个方案给否决了。 如此一来,就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 朝廷里面,已经成了岳飞的一言堂。 就连官家,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 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自有仁人志士会想方设法的为官家分忧。 更重要的是,本相刚才的那个方案,可是能让无数士绅发财的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被岳飞给一票否决了。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官家只是用了这么简单的一招,就把岳飞推到了所有士绅的对立面。 妙,实在是太妙了。 不愧是官家啊,虽然已经失去了自由,但还是能这么巧妙的作出反击。 跟着这样的官家,前途简直大大的呀! 一想到这里,秦桧顿时便热血沸腾了。 官家,就让臣再助您一臂之力吧。 想着这些,他刚刚快要喷出来的那口老血,竟然也神奇的自己下去了。 “官家,那你都不问问岳元帅反对的原因吗? 元帅他高瞻远瞩,臣以为元帅一定有自己的理由的。” 说到这里,他就扭头看向了岳飞。 “是吗? 元帅?” 听到秦桧这么问,岳飞马上对着刘禅拱手说道: “官家,秦副相确实是才华横溢。 刚才他说在没有战事的时候,用这条铁路给商贾们运货,确实是个好主意。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收回修筑铁路的成本。 而且,他刚才提到的成立铁路养护衙门,也是一个极为天才的主意。” 岳飞这么一说,秦桧马上接着问道: “既然如此,元帅为何又不同意下官的方案呢?” 但岳飞压根儿没搭理他,而是继续面向刘禅说道: “那自然是因为,有了秦副相的提醒之后,本帅又有了更好的方案。” “哦? 不知元帅有什么好的方案?” “官家,刚才秦副相说到在没有战事之时,帮助商贾运货,确实是一个极好的方案。 所以,臣以为我们下一步,要着重修建三条铁路。” “哦? 岳爱卿准备修哪三条铁路?” “第一条嘛,当然是从郑州到临安。” “从郑州到临安?” “对! 汴京城虽然是国都,但紧邻黄河,而且汴京城面积太小。 如果源头修在汴京的话,将来的京城必然会非常的拥堵。 但郑州则不同。 郑州附近全是平原,有足够的土地来作货物的中转。 而且,郑州与汴京之间已经有了铁路。 货物到了郑州之后,再运往京城非常的方便。 至于为什么要修到临安? 原因同样非常的简单。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迁都回汴京,但在临安还留有一套完整的班底,来负责整个长江以难的运转。 而且,朝廷迁都临安二十年,那里早就已经成为整个长江以南的经济中心。 将铁路修到那里,将来的货物便可以通过铁路运往那里。 到了那里之后,还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水路或者陆路往其他地方中转。 因此,这第一条铁路,必须是修往临安。” 岳飞的话一说完,刘禅马上击掌赞道: “好! 那就先修到临安。 那第二条呢?” “第二条,则是修往洛阳!” 岳飞一提洛阳,刘禅马上接过他的话说道: “妙! 洛阳自古便是天下之中。 随着我们从金国收回了被夺半臂江山,洛阳的班子也已经重建起来。 而且,京城的很大一部分物资,都是从洛阳转运而来。 往洛阳修一条铁路,京城便再无物资短缺之忧。” “官家圣明!” 岳飞说完了之后,其他人马上跟着高呼官家圣明。 等他们说完了之后,刘禅便马上紧张的问道: “那第三条呢? 第三条应该修往哪里?” 问这句话的时候,刘禅的语气都有点我稍稍颤抖了。 他有点想把第三条铁路修往长安。 因为,洛阳和长安一样,都曾经是大汉的都城。 当年他的父皇、相父,以及大汉那么多的忠臣义士们努力了一辈子,就是想要光复大汉,还于旧都。 这个旧都指的不仅仅是长安。 还有洛阳。 这两个地方,是他一辈子都想去到的地方。 可惜,他最终是以那样一种屈辱的方式,到达了那两个地方。 这一辈子,他想换个光彩点儿的方式,到达这两个地方。 其实岳飞刚才提到要继续修铁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地方。 只不过,他把这个想法给死死的压住了。 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喜好,干扰了岳飞的部署。 但他没想到,在岳飞的规划之中,竟然真的有洛阳。 既然洛阳已经有了,那是不是长安也可以有呢? 正是因为这个,他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儿止不住的颤抖。 岳飞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刘禅的状态不对。 只不过,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认真的想了半天,实在想不明白之下,岳飞便只好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 “至于这第三条嘛,臣觉得应该修到燕京。” 岳飞一提燕京,刘禅马上击掌赞道: “好! 就修到燕京! 现在我们每年卖给金国那么多的粮食,正需要一条铁路来运粮。 朕要往那里,运无数的粮食。 撑死他们!” 第748章 秦桧:官家您到底哪边的呀? 听到岳飞说要把铁路修到燕京,秦桧暗道一声果然。 只要这条铁路修成了,大宋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往两国边境运送士卒和物资。 别说大宋现在已经有了火炮,哪怕是没有这些东西。 只要有了源源不断的后勤,大宋哪怕靠着人往上堆,也能把金国给堆死。 毫不夸张的说,这条铁路修成之时,就是金国的覆灭之日。 而金国覆灭之日,恐怕就是自己的死亡之期了。 不行,本相必须要想办法阻止这条铁路的修筑。 可是,这可是岳飞亲口说出来的方案。 这该怎么阻止呢? 就在他为之想的头秃之时,脑瓜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 但是,还没等他开始说话呢,就听到刘禅有点儿激动也有点儿期待的说道: “爱卿啊,那你还有其他的修路计划吗?” 刘禅这个表情,把岳飞弄的一头雾水。 不过,他还是老实回答道: “官家,臣和赵相以及户部的大臣们反复的核算过。 以我们大宋目前的岁入,同时修筑三条铁路,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这三条铁路修筑完成,并且实现稳定的运营之前,臣觉得不宜再修筑更多的线路。” 岳飞说完了之后,刘禅马上说道: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那......爱卿你

相关推荐: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天下男修皆炉鼎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总统(H)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