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170章

第170章

应该知道,自很久以前,我们华夏先祖掌握了风力之后,便有了帆船。 掌握了水力之后,便有了灌溉的水排。 臣妾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矿车在下坡的时候能跑的特别快,但他跑的远比四轮马车要快,却是臣妾亲眼见到的事实。 儒家一直讲究格物致知。 如果我们能搞明白为什么矿车在下坡路上能跑的特别快,说不定我们就真能造出来比四轮马车更快的车了呢?” 高软软的话说完了之后,御书房里又是一阵沉默。 几个人都觉得高软软的话过于荒谬。 但是,从理论来说,却又没什么毛病。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刘禅才看着岳飞说道: “岳爱卿,要不......把陆游叫来,听听他的意见?” “官家,既然要叫,那不如把沈行知也一起叫过来吧。 当初那个四轮马车,就是他造出来的,说不定他会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好,那就一起叫来吧!” 刘禅这么一说,刘童博就赶紧出去吩咐。 半个时辰不到,陆游和沈行知俩人便一起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官家!” 先向刘禅行了礼,又与其他人见了礼之后,岳飞便把高软软的想法给讲了一遍。 等岳飞讲完了之后,陆游便激动的向着高软软行了一礼。 “娘娘英明!” 他这么一行礼,把屋里其他人都给吓了一跳。 “务观,难道娘娘的想法真的可行?” 岳飞激动的问完了之后,陆游马上摇了摇头。 “不知道!” “......” 被陆游一句话搞的一脸无语的岳飞,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那你激动个什么?” “元帅,娘娘的这个想法,下官确实不知道可不可行,但她刚才说的话确实没错啊。 格物致知,找到事物背后的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就以我们的火炮来说。 元帅您是知道的,刚开始造火炮的时候,火炮能打到哪里,全靠一次一次试验攒下来的经验。 而且同样一尊火炮,不同的人使用,攒下来的经验,还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咱们想培养一批合格的火炮手,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就这,有时候还得靠一些运气才行。 后来,下官觉得这样实在不是办法,便开始研究这其中的规律。 通过大量的观察,臣发现弹丸从火炮飞出来之后,全部都是由以一条曲线在向前飞行。 但不同的曲线,飞出去的距离却完全不一样。 从那以后,臣便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研究那些曲线上面。 再后来,下官无意之中,从九章算术里面找到了灵感,总结出来一套算式。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整之后,现在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再那么复杂的去一次一次的试了。 只要造出来的炮是合格的,下官只需要知道装药量,弹丸的重量,还有火炮的仰角,就直接直接计算出来火炮的落点在哪里。 再后来,下官又把这些算式进行了简化,就成了咱们现在军中通用的方法了。 现在咱们的火炮手,视距之内只需要用大拇指简单的比划一下,视距之外也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就能准确的估算出来着弹点。 能做到这个,就是因为找到了背后的规律。”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儿,让几人稍微消化一下,便接着说道: “官家,元帅,从坡上往下跑,总是会比平地上跑的更快,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常识。 但这个常识背后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却从来没想过。 既然娘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下官便想着好好研究一番。 下官觉得,如果真能把这个东西研究透了,就算造不出来更快的车,也会有别的用处的。” 陆游这么一说,在场的几人便同时开始思考了起来。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出来个结果呢,就听一边的沈行知怯生生的说道: “官家、娘娘、元帅,您要是想研究更快的车,下官或许有一个更好的思路。” 他这么一说,几人都惊喜的看向了他。 “哦?什么思路,快说来听听!” 见几人都惊喜的看着他,沈行知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神稳了下来之后,才开口说道: “想要让车跑的更快,无非是从两个方向努力。” “哪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更好的路况。 我想大家都应该坐过雪橇吧? 雪橇为什么能跑那么快? 无非就是因为冰面足够光滑。 当然了,我们实际上无法把路面弄的太过于光滑。 因为那样既难以做到,也并不安全。 但是,刚刚娘娘提到的铁轨,却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我们在路上铺设一条铁轨,给铁轨刷上足够多的油,再给四轮马车装上特制的轮子,让他行驶的铁轨之上,想必那个速度一定会快得多.......”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突然就小了起来。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么干,成本似乎太高了点儿。 第728章 风箱跟车有什么关系? 沈行知自从搞出来四轮马车之后,就进了工部。 但他跟陆游不一样。 陆游在研究火炮的同时,他还在参与整个军器监的管理。 这不仅与他个人的意志有关,也与岳飞和赵鼎对他的培养角度不同。 在他们的计划里,陆游将来是要出将入相的。 他们可没打算,真把陆游完全当个技术官僚来用。 但沈行知不同,他对于管理之类的工作,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 他的关注点,永远都在那些设备上面。 因此,他就完全成了个技术型官员。 因为有岳飞的特殊照顾,他每年都有用不完的经费,手里还有用不完的工匠。 他每天的日常,不是在想办法优化他的四轮马车,就是在搞别的东西。 以至于,他每天把自己搞的脏兮兮的。 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个傻子,但他自己却每天乐在其中。 因为这事儿,逼得他爹无奈之下,都开始练起了小号。. 也正是因为他每天都沉浸在这些机械之中,他在不断优化四轮马车的同时,早就已经开始琢磨着想要搞一个更快的车了。 他刚才所说的,在路上铺设轨道,让车在轨道上跑,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案。 而且,也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案。 甚至,他已经小范围的作过难,确实是有效。 只不过,他一直在忙活在一个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环境之中。 而且,轨道车的想法,也只是初步的难证之中。 成本? 这俩字儿到目前为止,还完全没有进到他的脑子里。 但这会儿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出来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了这个东西。 先不说铺设铁轨需要多少钱,仅仅是每天刷在上面的油,就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了,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他自己意识到的。 而是因为,他看到赵鼎的脸都绿了。 看到赵鼎那一副快要吃人的表情之时,他才突然意识到。 如果真这么干的话,赵相恐怕支撑不了几天,就要破产了吧? 自己只把精力放在了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上,却没考虑到成本。 失策啊! 但是,正在他想着怎么补救这个问题之时,却听岳飞哈哈笑道: “你这个铺设铁轨的想法,可有验证过?” 听到岳飞这么问,他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回元帅,下官铺设了一个二里长的铁轨,简单试验过。 速度能达到四轮马车的两倍。” 一听他还真的试过,岳飞马上就是眼前一亮。 然后,他就扭头看向了刘禅。 “官家,臣建议加大实验的规模。 如果真的可行的话,可在几个重要的要塞之间,铺设铁轨,加快物资以及人员的转运速度。” 听到岳飞这么说,刘禅大手一挥。 “这事儿属于军事范畴,你自己看着办。 只要不是没钱了,不用问朕。” 刘禅这么一说,赵鼎张嘴就想说话。 但是,刘禅直接就把他给拦住了。 “赵相你打住,朕知道你还有钱,别想忽悠朕。 哼!” 刘禅说完了之后,直接把脸往一边儿一扭,不看他了。 对于自己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赵鼎那叫一个郁闷。 官家最近不好忽悠了啊。 而岳飞看着吃瘪的赵鼎,强忍着笑意扭头看向了沈行知。 “那你回去之后,就继续验证你刚才所说的想法。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就在京城和雄州之间修筑第一条轨道,用来加快两地之间的粮草以及人员运输。” 听到自己的想法终于有了大面积验证的机会,沈行知激动的回道: “下官遵命!” 只是,应下来之后,他又有点儿底气不足的说道: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个成本,尤其是建成之后的维护成本......毕竟想要铁轨完美运行的话,少不了往上面刷油。 这个成本恐怕.......”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直接被岳飞给打断了。 “只要轨道车的速度确实能达到四轮马车顶峰速度的两倍,哪怕成本再高,也是值得的。 毕竟,兵贵神速。 战争来临之时,哪怕多争取一天的时间,其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 所以,你不用考虑成本的问题。 只需要考虑怎么样安全、快速的让这个轨道车运行就好。” 岳飞说到这里,沈行知彻底放下了心。 “元帅 放心,下官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他的话说完了之后,岳飞便马上问道: “你刚才说除了在路上铺设轨道之外,还有第二个办法能让车辆运行的更快?” “是的元帅,下官的确想到了第二个办法。” “什么办法?” “为车辆找到新的动力。” “新的动力?” “对! 咱们目前的车辆,无论是人力车,还是牛车,或者是马车,尽管速度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作为动力来源的人、牛或者马,都是需要休息需要进食的。 无论行进期间跑的有多快,一旦停了下来,速度直接归零。 目前咱们采取的应对办法,便是轮流出力来拉动车子。 但再怎么轮换,也不可能让车子无休无止的跑下去。 所以,下官便想着,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不用休息的动力来源。 哪怕他稍微跑的慢一点儿,只要能一天十二个时辰无休无止的跑,那一天下来跑的总路程,也同样不少。 甚至,还要多的多。” 沈行知的话说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是眼前一亮。 “天才,确实是个天才的想法。” 岳飞这边刚刚夸完,刘禅就赶紧问道: “那你想到合适的动力来源了吗?” 看到刘禅激动的样子,沈行知也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狠狠的捏了捏拳头,又深呼吸了好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拱手回道: “回官家,臣确实想到了一个。” “哦? 是什么? 快说?” “回官家,臣臣到的是......风箱。” 听到风箱两个字儿,在座的全是一头的雾水。 风箱他们熟的很! 这玩意儿还有个名字,叫做鼓风机。 自夏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将鼓风机应用于冶金的记载。 到了大汉之时,便已经有了水力的鼓风机。 到了大宋,鼓风机的技术相比于前朝,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是,这玩意儿跟车有什么关系? 第729章 刘禅:失败了无所谓,成功了朕给你加官进爵!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陆游皱眉问道: “难道,你是想利用风箱做为动力,然后利用齿轮传动,推动车子前行?” 见陆游瞬间理解了自己的思路,沈行知心里不由生出一种遇到知己的欣喜。 “大人说的没错,我正是想利用风箱做为动力,然后用齿轮推动车子前行。” 见果然与自己猜的一样,陆游再次说道: “你把你设想的结构图画出来我看一下!” 听到陆游这么说,沈行知下意识的看向了刘禅。 见刘禅点头,刘童博第一时间便为沈行知摆好了纸笔,并且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看到刘童博的手势,沈行知也不扭捏,上前几步拿起笔便边画边说道: “官家,娘娘,几位大人您看,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密封的箱子,箱子的里面是一组由大小不同的三组叶片组成的一个风车。 而这个箱子的外面,则连接着一个风箱。 当推动风箱之时,风箱之中产生的风力会推动这个风车转动。 而这个风车的后面,则是连接了一组齿轮。 而这一组齿轮,最终会连接在车轮上面。 当风车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后面的齿轮转动。 只要齿轮转动起来,就能带动车轮进行转动。 车子,也便可以运行起来了。” 沈行知边说边画的讲完了自己的构想之后,屋子里的众人不禁的啧啧称奇。 简单来说,沈行知的设想,是一个利用风箱代替自然风,去推动风车作为动力的风力驱动车。 而且,很明显能看出来,沈行知的这个设想并非突发奇想,而是真的进行过严密的论证。 因为他的这一套设计之中,仅仅是齿轮的使用,就达到了数百个。 别说是大宋了,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这么复杂的设计。 然而,就在众人惊叹于沈行知的奇思妙想之时,陆游再次出声说道: “这个设计确实是精妙异常。 而且,从目前你展示出来的这个结构判断,确实是能让车子运行起来。 不过,你打算用什么来推动这个风箱?” 听到陆游这么问,刚刚还因为听到众人的夸赞而激动的小脸通红的沈行知,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 “大人,以我们目前的条件,只能通过人力来驱动风箱。” 听到还是要用人力来驱动风箱,陆游的脸上不由的有点儿失望。 “如果是靠人力的话,就算十人轮换,日夜不停的驱动风箱,估计你这个车每天的行进距离,也不会超过二十里。” 听到陆游说这个车每天顶多能跑二十里,而且还是日夜不停的情况下才跑这么点儿,屋里的众人不由的有点儿失望。 实在是,这个速度也太慢了。 但沈行知听完了陆游的判断之后,脸上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显得相当振奋。 “大人你对机械的了解,实在是让下官佩服的五体投地。 您说的没错,以我们目前使用的风箱,就算能驱动车子跑起来,一天顶多也就跑个二十里。 但是,下官以为,我们目前使用的风箱,仍然有大量改进的空间。 如果能投入资金不断改进的话,肯定能让这个车跑的更快。” 看着振奋的沈行知,陆游却是再次摇了摇头。 “你说的倒是也有几分道理,咱们目前使用的风箱也确实仍有改进的空间。 但是,只要使用人力驱动风箱这个本质不改变,速度的提升,恐怕上限也是十分的有限。” 听到陆游这么说,刚才还十分振奋的沈行知也瞬间沮丧了起来。 “大人您说的没错。 可是,下官实在想不到还有其他的动力能来驱动这个风箱了。 毕竟,这是在车上使用的风箱,水力肯定无法使用,风力也无法使用。 总不能......总不能用火吧.......” 看着沮丧的沈行知,岳飞思索了一番之后开口问道: “行知,你设计的这个车,载重量怎么样?” 听到岳飞这么问,沈行知马上放下了沮丧回道: “元帅,下官设计的这个车,将来肯定是要在轨道上面运行。 而且这套机械只要运行起来之后,肯定是比人力要大的多。 以下官的预计,他的载重量,至少能达到四轮马车的三倍。” 听到这个载重量,岳飞顿时有点儿惊了。 “真的能载重这么多吗? 这话可不能乱说。” “元帅,下官敢以自己的项上人头担保,这个车一旦造出来,载重量至少也能达到四轮马车的三倍。” 听到沈行知的保证之后,岳飞顿时放下了心。 “行知,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如此沮丧? 你不是要改进风箱吗? 那就大胆的改! 本帅要求不高,只要你改进之后,能在载重达到四轮马车三倍的情况下,每天稳定跑四十里,本帅便算你大功一件。” “啊? 只需要跑四十里,便算大功一件吗?” 沈行知一脸迷茫的问了一句之后,岳飞还没回答,赵鼎便接过他的话说道: “没错! 日行四十里确实不多,但你这个车只需要十人轮换着驱动风箱而已。 相比与用马来拉车,十个人的消耗实在是不值一提。 物资转运过程之中,消耗最大的就是路上的吃用。 你这个车虽然速度慢了一点儿,但路上的消耗也相应的大大的减少。 因此,如果真的能搞成功的话,其价值不可估量啊。” 听到赵鼎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沈行知顿时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刚刚陆游估计的最多日行四十里,虽然比他自己估计的少了一点儿,但也不差太多。 因此,他自己都有点儿没信心了。 但他没想到,岳飞和赵鼎俩人都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 一时间,他激动的都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然而,就在他激动之时,刘禅直接拍板道: “既然两位爱卿都认同你这个设计,那沈卿你就大胆的去试。 不用担心花钱,也不用担心失败。 失败了无所谓,成功了朕给你加官进爵。” 听到刘禅这么说,沈行知激动的赶紧跪地谢恩。 然而,他这边刚刚谢完恩,就听陆游那边嘟囔道: “可惜,关于洪秀的记载全部遗失了。 要不然,说不定可以替代人力来驱动这个风箱。” 第730章 蒸汽器是什么鬼? 陆游虽然是在小声的嘟囔,但几个人本来都离的近。 因此,他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 但是,听完了之后,岳飞、赵鼎几人都是一脸的迷茫。 “洪秀是谁?” 但沈行知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却是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大人您也知道洪秀?” 一看沈行知这么激动,岳飞几人更迷茫了。 “行知啊,这个洪秀很厉害吗? 为何我等从未听说过?” 听见岳飞这么问,沈行知赶紧激动的介绍道: “元帅,洪秀确实是个很厉害的人。 他生于东汉末年,是个很厉害的大工匠。 他最厉害的成就,就是发明了一种叫做蒸汽器的东西。” 沈行知说完了之后,岳飞几人的疑惑非但没有解除,反而更加的迷茫了。 因为他说的字儿,大家都懂,但连在一起,咱就一句听不懂了呢? “蒸汽器? 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岳飞问完了之后,沈行知张了张嘴,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眼见沈行知被难住了,陆游接过来说道: “元帅,所谓的蒸汽器是洪秀发明的一种利用蒸汽驱动曲柄连轴的设备。 有了这个设备之后,不需要不需要水力、风力,甚至连人力都不需要,便可以驱动曲柄连轴进行抽水灌溉。” 虽然还是不懂啥叫蒸汽器,但不需要人力这几个字,岳飞却是听懂了。 于是,他激动的说道: “那还等什么呢? 你们赶紧造这个什么蒸汽器啊? 不需要人力,那岂不是完美解决了行知刚才那个方案的弊端?” 但岳飞说完了之后,陆游却是遗憾的说道: “如果真能造出来蒸汽器的话,确实能完美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可惜,洪秀的蒸汽器最晚在东晋之时,就已经彻底失传了。 而且,这洪秀虽然是个天才,但毕竟只是个工匠而已。 所以,正史之中根本找不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更找不到关于蒸汽器的任何记录。 你们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便是这个原因。” 陆游说完了之后,沈行知马上接过他的话,同样遗憾的说道: “没错。 那洪秀确实是个不出世的天才。 可惜,工匠历来都没有任何地位,即便是如此天才的人物,也没能在史书上留下只之片语。 家祖沈括曾经想在他的《梦溪笔谈》之中记录下洪秀的事迹,但关于他的资料遗失的实在太厉害。 关于蒸汽器的构造及原理等内容,更是一点儿都找不到,最后只能无奈作罢。 最终,只把他记在了自己的手札之中。 我也是从家祖的手札之中,才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工匠,知道了曾经有过蒸汽器这么一个东西。 但对于他的构造,以及他的原理,却是一无所知。” 听到沈行知这么说,岳飞顿时遗憾的捶胸顿足。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突然看面刘禅认真的说道: “官家,臣有一事想请您恩准!” 因为心时太过于遗憾,岳飞完全没注意到刘禅的表情这会儿相当的复杂,听到刘禅同意之后,他便说道: “官家,臣想请您恩准,扩建国史院。” “你是想为咱们大宋的工匠们修史?” “官家,臣的想法,是在现有的修史框架之外,要新增一个大宋能人传记部分。 不仅仅是优秀的工匠,大宋各个方面的优秀人物,咱们都应该为其修史,记载其成就,传承其智慧。” 岳飞的话说完了之后,别人还没什么反应,高软软却是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因为她瞬间就意识到,这事儿要是成了,对她可是直接的利好啊。 按正常情况,她将来肯定会在后妃的传记之中有一笑。 但关于她的记载,大概内容应该是她什么时候入宫,什么时候生了几个孩子。 顶多再加上一句,擅理财。 然后,没了。 但要是真增加这么一个能人传记的内容的话,她肯定能进到这个传记里面。 而且,做为大宋第一个女首富,单独列个传不过分吧? 看来,老娘得向官家申请个史官随身带着,把老娘那些商业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操作都给记下来。 到时候......嘿嘿嘿...... 她这边正想着美事儿呢,那边刘禅已经把这事儿给应了下来。 然而,还没等岳飞等人谢恩呢,刘禅就认真的看向了陆游和沈行知俩人。 “那个洪秀,真有你们俩说的这么厉害?” 听到刘禅问话,俩人便马上看向了刘禅。 一看之下,俩人都觉得刘禅的表情有点儿怪,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于是,俩人便只好先放下疑惑回答道: “官家,洪秀的事迹虽然不见于正史,但历朝历代多人的手札之中都曾出现过这个名字以及他所造出的蒸汽器。 想来,此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自古以来我们所使用的机械,要么使用人力、畜力。 要么,就是使用水力或者风力这些自然之力。 但是,洪秀制造出来的蒸汽器,却是利用蒸汽之力。 虽然我们不知道蒸汽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运用,但他的这个创举,却为我们开辟了机械运用的第三条路。 因此,下官以为,称洪秀为古今工匠第一人,绝不为过。” 俩人说完了之后,刘禅直接被他俩的话惊呆了。 “不是,你们俩头头是道的说了半天,结果你们连蒸气是什么都不知道?” 刘禅震惊的表情,完全把俩人给弄懵逼了。 “官家,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啊。 关于洪秀蒸汽器的构造以及原理,全部都遗失了。 所以,我们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和这么个东西。 其他的,就全都不知道了啊。” 听见他俩这么说,刘禅也意识到自己太过于激动了一点儿。 收拾了一下心情之后,他才尽量平静的说道: “或许,是你们想的太多了。 洪秀确实搞出来了一个叫做蒸汽器的东西。 但是,他搞出来的那个蒸汽器,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好用。 不仅造价超级贵,而且抽水灌溉的效率也不行,远远不如水排好用。 除了丞相把他奉为座上宾之外,其他人并不太看的上他。 甚至,他在工匠里面,也并不出众。” 第731章 他一个骗子,凭什么能得丞相如此高的评价? 刘禅的话说完了之后,整个御书房里一下子变的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有一种见鬼一样的表情看着他。 过了好大一会儿,岳飞才结结巴巴的问道: “官......官家,您说的都是真的?” 听见岳飞这么问,刘禅毫不犹豫的答道: “当然是真的! 那个洪秀啊,在朕看来简直就是个骗子。” 刘禅说到这里,陆游和沈行知俩人顿时都有点儿道心崩溃。 虽然知道自己面对的是皇帝,但俩人还是不由自主的说道: “不......这不可能,洪秀大工匠怎么可能是骗子?” 听见他俩这么说,刘禅倒是也没生气,只不过语气里面也多少带了点儿不屑。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他最早是袁绍手里的工匠。 但据说他既不爱锻刀也不爱造攻城的器械,天天就喜欢研究点儿稀奇古怪但又没什么用的东西。 后来,袁绍手下的工匠管事看他实在不适合当工匠,但念在他有把子力气,就准备让他上阵杀敌。 结果,他一听说要上阵杀敌,连夜扛着铺盖就跑了。 从袁绍跑了之后,他又被曹贼给抓了壮丁。 但他在曹贼军中也没干多长时间,就又跪了。 据说他还被吕布给抓过壮丁。 后来也不知道他到底流浪了多久,跟过几个主公。 反正我父......啊,不对,是昭烈帝拿下荆州之后,他就投奔了过来。” 说到这里,刘禅的语气更是满满的不忿。 “昭烈帝那个人你们也知道的,最是礼贤下士。 看他有把子力气,而且嘴上说的头头是道,就把他当成大贤士介绍给了丞相。 丞相听完他那一套之后,也是对他惊为天人。 后来,入蜀的时候,还专门把他给带了过去。 到了巴蜀之后,丞相还专门给他调拨了五十个工匠听他指挥。 他那个所谓的蒸汽器,就是在成都造出来的。” 刘禅说到这里,话里的怨气已经快要溢出来了。 但屋里的几人第一次听说这个事,只感觉到惊奇,完全没注意到他的怨念已经快压不住了。 一个个纷纷震惊的问道: “官家您说的是真的? 洪秀的蒸汽器真的是在成都造出来的?” “朕骗你们干什么? 当时大汉的情况可谓是举步维艰,就连丞相自己,也天天省吃俭用。 可是,丞相却一次给了那洪秀一万斤铜,让他造那个什么蒸汽器。 最终,他还真造出来了。 那个所谓的蒸汽器,有咱们这个御书房这么大。 全铜结构,就连抽水的管子,用的都是铜。 但他那个抽水的效率,别说是跟水排相比了,连三

相关推荐: 总统(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镇痛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云翻雨覆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天下男修皆炉鼎   醉情计(第二、三卷)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