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任何的问题。 但是,那些只有几十亩地的普通人家,却没有这么强的抗风险能力。 一旦来了天灾,他们唯一能做的选择,便是卖点儿地,先活下去。 结果,活着活着,他们就会发现,自家那点儿地,全变成了地主老爷家里的。 而自己,也糊里糊涂的从一个自耕农,变成了老爷家的佃户。 甚至,变成了长工。 但他们说理都没地方去说。 因为,这整个过程完全合理合法。 甚至,那些老主老爷们,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还真不怕那些士卒手里有地。 有地怎么了? 过个几十年后,这些地就又全部变成我们的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刘禅会对他们釜底抽薪。 只给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却不给所有权。 不给买卖! 这尼玛还兼并个屁呀? 总不能兼并到官家头上去吧? 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啊! 不行不行,这个事儿不能这么办! 想着这些,便有人开始出列。 “官家,臣要弹劾!” 听到声音之后,刘禅抬头一看,哦,御史程鹏。 “爱卿要弹劾谁呀?” “官家,谁向您献的忽悠大宋将士的毒计,臣就弹劾谁。” 他这么一说,把刘禅说的是一脸懵。 “啥? 啥毒计?” 刘禅是真的懵逼,但程鹏却以为他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于是,他冷笑一声说道: “官家,此次我大宋能一雪二十年之耻,一靠官家您励精图治,二靠岳元帅运筹帷幄。 而这第三,则是因为将士们用命。 没有将士们在前方杀敌,我们如何能一雪前耻,又如何能光复旧都? 对于将士们的功劳,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无论官家您怎么赏赐将士们,都是应该的。 可是,您既然要赏赐将士们土地,为何又要把土地租给将士们? 这样一杰,岂不是等于没赏? 这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 官家,还请您告知,到底是哪个狗贼向您献上的此等绝户之计,臣一定要弹劾他。” 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说完了之后,立马又有七八个御史站了出来。 “对,官家您快告诉我们,是谁献上的这等绝户之计,我们一定要弹劾他。”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们还隐晦的看了一眼赵鼎。 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计策肯定是你跟岳飞俩人想出来的。 岳飞,我们是肯定不敢去碰的。 但是,把你赵鼎拉下来的胆量,我们不仅有,还很大。 看到站出来了一排御史,刘禅脸上的迷茫更甚了。 “几位爱卿,咱们先不提是谁献的计。 你们先给朕解释解释,朕赐给将士们土地,怎么就成了绝户之计了?” 听到刘禅这么问,程鹏便再次拱手说道: “官家,自古以来,赐田都是直接赐给将士们,哪儿有像现在一样,只赐给耕种权和受益权的? 这样地还在您手里,岂不是和没赐一样? 这样会让将士们寒心的。 将士们要是寒了心,以后上阵之时,不愿意再拼命了,那不是全完了。” 他这么一说,刘禅一下子就不服气了。 “爱卿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朕又没收将士们一分钱租金,而且租期到了之后,也是无条件续租,这怎么能说赐了跟没赐一样呢?” “官家,虽然您把这些地租给将士们,没收一分钱的租金。 可是,这地始终不属于将士们啊。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 您既然要给将士们赐田,为何不干脆直接把土地赐给将士们。 这样他们有了恒产,才会有忠君报国的恒心啊。” “爱卿的意思是说,朕把土地租给他们,他们就没有恒心了,就要造朕的反?” 一听刘禅这么说,程鹏汗都差点儿下来了。 “官家我没说将士们要造反啊......” 但他还没说完呢,就听刘禅又接着说道: “爱卿你先别急,朕找几个问一问啊。” 说完了之后,他就在大殿里找了一圈儿。 然后,看到了韩世忠。 “良臣啊,按照这一次的赏格,你可是能租不少地的。 你会因为朕把地免费租给你,而不是直接赐给你,而造朕的反吗?” 刘禅这么一问,韩世忠没急着回答,而是找旁边站着的大汉将军借了根棍子。 然后,双臂一用力,直接把棍子给掰折了。 掰折了之后,他才郑重的说道: “官家,臣对官家您、对大宋的忠心日月可鉴。 如果臣有任何背叛官家您,背叛大宋的念头,便如此棍一般。” 韩世忠这么一说,刘禅便点了点头。 “嗯,朕相信你。 不过......” 他这一转折,可把韩世忠给吓了一跳。 我擦,这咋还有转折呢? 难道我最近办啥坏事儿了? 不可能啊,我除了去万花楼,啥也没干啊。 但这是赵鼎拉我去的,不赖我啊。 心里这么想着,他便忐忑的问道: “官家,不过什么?” “不过,你发誓就发誓,掰人家大汉将军的棍子干什么? 那可是人家吃饭的家伙,记得赔偿啊。” 第670章 朝廷出钱! 刘禅一句记得赔偿,算是把韩世忠给整无语了。 哎,终究是因为去倭国时间太长,跟官家生疏了。 就一根破棍子,您至于这么吓我吗? 下回我自带! 刘禅可不知道韩世忠还有这么百转千回的脑洞,问完了韩世忠之后,他就又问别人去了。 但因为有韩世忠赔偿棍子在先,其他人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发誓了。 于是,一个个憋的脸红脖子粗,愣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自己的忠心。 但是,好在刘禅也就是问一下儿,他们一说,他就信了。 等问完了一圈儿之后,他又向看向了岳飞。 岳飞正准备回答了,刘禅扭头又走了。 算了,这个不用问。 然后,他就又找上了程鹏。 “爱卿你看到了吧? 大家都说了,就算朕把地租给他们,他们也不会背叛朕的。” “......” 看着刘禅一脸认真的样子,程鹏牙都快咬碎了,愣是没想到这话该怎么回。 总不能当面儿说这些人的话不可信吧? 憋了好大一会儿,他才说道: “官家,土地不仅仅关系到将士们的恒心,还是将士们遮风挡雨的屏障啊。 人活一世,谁能保证自己事事顺遂? 万一哪一天,哪个归乡的将士遇到了什么困难,举目无亲之下他该怎么办? 如果您把这些地赐给了将士们,他们至少还能卖一部分土地,以图度过难关。 可是,如果这些地不属于他们的话,等他们真遇到了困难,该怎么办?” 程鹏这么一说,刘禅顿时悟了。 “原来爱卿你是担心这个啊? 这个你不用担心!” “啊? 这怎么能不担心呢? 这可是历史上无数次出现过的现实问题啊。” “爱卿此言差矣。 朕说你不用担心,不是说这事儿不会出现,而是岳爱卿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呀。” “嗯? 什么办法?” “岳爱卿已经给朕上札子了,准备在枢密院下面新设一个安置司,专门用来管理退役的将士们。 而且,这个安置司要下设到各个县。 将士们退役还乡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去找当地的安置司解决。 比如你刚才提到了,将士们退役之后万一遇到了生活困难,便可以去找当地的安置司,向他们借钱。 一百贯以下,他们必须无条件于三天之内放款。 而且,一年之内免收利息。 超过一百贯的话,则需要逐级上报,最高可以借一万贯。 哪怕是借一万贯,也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做出答复。 如果当地的安置司不予办理的话,退役的将士可以逐级上告,直至告到朕这里。 而且,一旦将士们要上告,沿途的任何地方官不许阻拦。 不仅不能阻拦,还要提供沿途的食宿。 一旦发现有人阻拦将士们上告,则以叛国罪论处。” 解释完了之后,他便得意的看向了程鹏。 “爱卿啊,你觉得这个政策能不能解决将士们的后顾之忧?” “啊......这......” 程鹏这会儿是真的目瞪口呆了。 为了那些贼配军,竟然专门儿设了个安置司? 而且,一百贯以下,三天无条件放款? 一年之内还不要利息? 这尼玛的,这以后想要兼并那些士卒们的土地,岂不是如同白日做梦? 一想到这个,他的心里便开始慌了。 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拦住这个政策。 就在他心里思如电转之时,突然就眼前一亮。 “官家,就算有了安置司解决将士们的后顾之忧,臣依然觉得应该直接把土地赐给将士们。” “哦? 为什么呀?” “官家,大家都知道,想要种出粮食,可不仅仅是只有土地就行。 还需要水利设施啊。 以前,所有人土地都属于百姓自己。 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土地,宗族自会出面,组织本族的百姓兴修水利,以保证收成。 可是,您这样把地租给百姓们,那些地便不属于他们。 既然地不属于他们了,他们又何必费时费力的去兴修水利呢? 要是没有足够的水利设施支撑,您租出去的那些地,恐怕过不了几年,就要撂荒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岂不是暴殄天物?” 他的问题一说完,刘禅便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程爱卿真乃谋国之臣啊,你说的问题,真是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一听自己被夸奖,而且很明显能听出来,刘禅是真心的夸奖。 于是,程鹏激动的赶紧谢恩。 谢完了之后,他才满脸担忧的说道: “官家,并不是臣不相信将士们的自觉性。 只是,关于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的问题,争论了几千年都没能有个定论。 由此可见,人性是复杂的。 而且,无论是持有哪种观点,其中有一点儿却是有了共识的。” “哦?什么共识?” “人是趋利的! 兴修水利乃是大工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在以前,这些地都是百姓们自己的。 他们为了自己的地能有个好收成,自然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兴修水利。 但是,现在地变成了租的。 恐怕就没有人愿意再去修建这些水利设施。 因此,臣请官家三思啊。” 程鹏再次把自己的观点详细解释了一遍之后,刘禅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看向了赵鼎。 看到刘禅的眼神儿之后,赵鼎便站了出来。 “程御史,你的问题,本官可以回答。” 一看赵鼎站了出来,程鹏心里暗道一声不好。 但是,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还请赵相教诲!” “你看问题确实看的很准。 但是,你所想的问题,早就在官家的计划之内。 不瞒你说,官家早就对这个问题有了安排。” 一听还真有安排,程鹏赶紧问道: “不知官家有什么安排?” “官家的安排很简单,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啊? 什么意思?” “官家会派工部的官员巡视天下,绘制出所有需要兴建的水利设施。 然后,由朝廷出钱,来负责所有的设施修建。” “你......你说什么?” 第671章 赵鼎:本想遭遇了重大失败啊。 看着震惊的程鹏,赵鼎下意识就摸了摸自己心口。 没办法,太疼了! 跟割肉一样疼! 关于给将士们分地这个事儿,最初确实是岳飞提的。 但他并不是脑子一热,就提了这个方案。 他提交的方案上,包括地怎么分,每人分多少,都说的清清楚楚。 包括这个地只租不给,也是岳飞自己提出来的。 他的目的非常的明确,就是要让大宋的新府兵制,只有北魏府兵之利,却无北魏府兵之患。 提出来这个方案之后,他还列出了一系列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包括那个安置司的设置,也是岳飞自己想出来的方案。 就连这个水利设施修建,也在岳飞的计划之内。 只不过,他的方案里面,没提这个钱从哪儿来。 也不知道是他忘了,还是故意没提。 反正刘禅一看完方案,就大手一挥,这个钱该朝廷来出。 赵鼎当时一听都不乐意了。 “官家,这是您的地,怎么能让朝廷出钱来兴修水利呢? 当然应该从您的内库里出啊。” 刘禅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啊。 朕自己的地,让朝廷出钱好像不合适。 然而,他正准备应下来呢,高软软突然杀了出来。 然后,一句话绝杀了赵鼎。 “既然水利设施全由官家出钱修的话,那将来的税收是不是也应该收归内库啊?” 听到这句话,赵鼎忍不住白了她一眼。 “你是不是当我傻? 将士们的地,不用交税,哪儿来的税收?” “农税确实是不用交,但商税呢? 赵大人不会以为将士们的地就只能用来种粮食吧?” 高软软这么一提醒,赵鼎顿时意识到自己失算了。 按岳飞定的标准,每个将士二十五亩地。 不用交税的情况下,粮食根本就吃不完。 就算留下一部分备荒粮,肯定也还有剩余。 剩下的粮食怎么办呢? 如果以前的话,他们肯定会卖掉。 但现在可就不一定了。 自从苏大学士去了一趟黄州和杭州之后,大宋便多了一道叫做东坡肉的美食。 从那之后,猪肉便算是彻底进入了大宋百姓的食谱。 尤其是近些年,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少,肉吃的也是越来越多。 因此,家里有了余粮之后,很多人都会养几头猪。 这些士卒们家里的粮食有了剩余之后,他们肯定也会养猪。 到时候就会产生商税。 而且,这还只是最简单的算法。 分给士卒们的地,大部分是连在一起的。 以赵鼎的推测,他们更有可能的作法,是两家或者几家儿联合,一部分土地拿出来种粮食。 而剩下的部分,则是为了开一些小型的工坊,以补贴家用。 这同样绕不开商税。 当然了,开始阶段,就算是有商税,估计也没多少钱。 跟水利设施的巨大投入相比,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但是,高软软刚才的话,其实是在强调另一个点。 如果朝廷不想在这上面投入的话,那以后这些土地就跟你们没关系了。 这哪儿行呢? 这么多的土地,鬼知道以后会不会搞出来什么新花样儿。 万一,这些地以后就值钱了呢? 所以,不行,朝廷必须要有话语权。 要不,朝廷出一半儿,官家出一半儿? 但高软软压根儿不跟他谈判,要么朝廷全出,收益全归朝廷。 要么,你们一分都不用出了。 最终无奈之下,赵鼎只能选择了全出这一部分费用。 他的想法,是先应下来。 反正朝廷没钱了,还可以从官家那里薅羊毛。 可是,他最近已经连续两次薅羊毛失败了。 倒不是说没要出来钱,而是要到的全是实数。 以前他需要一百贯,最少能要出来五百贯。 剩下的钱,就存那儿慢慢儿用。 可是,这个高软软一插手,就把水分给他挤的一分不剩。 这对于赵鼎来说,无疑是薅羊毛生涯的重大失败。 此时的赵鼎,带着满心的伤痕就看向了程鹏。 “程御史,官家比我们所有人都更爱戴百姓。 我们想到的问题,官家早就已经做了安排。 等天下的水利设施全都修建完成了之后,你所说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赵鼎的话一说完,程鹏已经快疯了。 朝廷出钱来修所有的水利设施? 那还要地方宗族干什么? 同在朝廷已经把学校开遍了全天下,孩子想学知识,不需要再依靠宗族。 伴随着学校开遍天下的,则是养济院。 老人养老,也同样不再需要依靠宗族。 现在,朝廷又要出钱修水利设施? 那他娘的不是把宗族的根全给挖完了? 这......这怎么能行呢?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就开始发慌。 心里一慌,他下意识的就看向了秦桧。 秦桧见他直接扭头看向了自己,忍不住大骂猪队友。 你看我干甚? 你现在看我,岂不是明白的告诉别人,你是受我指使的? 但他现在想装看不见,已经是不可能了。 于是,他便笑眯眯的看向了刘禅。 “官家,臣以为此办法甚好。 但是......” 一看秦桧站了出来,而且上来就是一个但是,刘禅赶紧问道: “但是什么?” “官家,水利设施非同于其他。 要修建水利设施,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工。 尤其最重要的,是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 而且,这个事儿还不能等。 如果真要由朝廷来出面修建这些水利设施的话,必然会同时开工大量的项目。 臣害怕,朝廷财政支撑不住了啊。” 秦桧这么一说,赵鼎恨不得上前抱着他亲一口。 秦桧这老阴货虽然人不咋地,但这句话说的是真中听啊。 对,就这么说,最好能再替老夫要点儿钱。 刘禅压根儿不知道赵鼎这会儿心里在想啥。 他听到秦桧这么说,就接过他的话说道: “这个问题爱卿你倒是不用担心,朕问过赵爱卿了,他说朝廷可以支付的起。” “官家,赵大人乃群臣典范,您的要求他必然会无条件的去落实。 但是,赵相他又不能凭空变出来钱。 朝廷每年的岁入都在那里放着,支出也都是明的。 而且,我现在还远没到可以马放南山的程度,军事的开支也必然不会少。 突然多了这么大的开支,朝廷必然捉襟见肘啊。 一旦朝廷入不敷出,就会出现大量的问题。 不如.......” “不如什么?” 第672章 朕的将士不成跪着要饭的了? 看到自己的话勾起了刘禅的兴趣,秦桧便接着说道: “不如,您就直接将地赐给百姓们算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秦桧一直在注意着刘禅的表情,一看他脸上显出了无语,秦桧赶紧改口道: “官家,臣的意思是,可以把地赐给将士们三十年,或者五十年。” “嗯?什么意思?” 一见刘禅没有第一时间反对,秦桧赶紧接着说道: “官家,把地赐给百姓们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在一这段时间里,这些地就是将士们自己的。 既然是自己的地,他们自己就会去修建水利设施,朝廷便能省了这一部分的投入。 而且,赐田到期了之后,您还可以根据将士们在这期间的积功表现,决定是继续赐予田地,还是改为租赁。 这样一来,将士们为了保住自己的田地,就只有更加用命的杀敌立功。” 秦桧的办法一说完,顿时便有一大批的大臣站出来表示附议。 尤其是程鹏,更是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只要这些地真赐给了那些贼配军,别说五十年了,三十年的时间里,只要来个七八次天灾,足够他们把那些地合理合法的吃到渣都不剩了。 秦相不愧是秦相啊。 只是稍微拐个弯儿而已,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想到这里,他便激动的大喊道:、 “官家,秦大人的双赢之计实在是太妙了,臣请官家恩准,按秦大人之计实施。” 他这么一喊,顿时无数大臣再次附议。 看到这么多人应声,赵鼎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他太清楚不过了。 嘴上说着为了将士们着想,其实心里想的全是生意。 说实话,做为士大夫其中的一员,岳飞第一次提出来这些土地只租不给之时,他心里不是没想过反对。 毕竟,从自己的位置出发去想问题,乃是人的天性。 但是,这种想法仅仅泛起来一息,就被他自己给掐死了。 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这可能是大宋唯一一次摆脱土地兼并的机会。 一旦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可能不会再有人,能有岳飞这样的魄力。 就算有这样的魄力,也不会有人再像岳飞这么受宠了。 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达不到,这事儿就办不成。 既然是这样,他赵鼎要是因为自己家族那点儿利益,而使大宋错过了这次机会的话,他便也不配再呆在这个位置上了。 想着这些,眼看岳飞想要站出来,他想也没想就直接出列,把岳飞给挡在了自己的身后。 这件事儿对于士大夫阶层,完全是釜底抽薪。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儿是岳飞在背后操作,他也不能让岳飞公开的站出来。 不能让岳飞和他们明着敌对上,所以,他必须站出来替岳飞分担火力。 但是,他刚一站出来,还没说话呢,就听见刘禅一脸迷茫的问向程鹏。 “不是,咋的就双赢了? 朕咋没听出来呢?” 听见刘禅的问题,程鹏顿时有点和懵。 但他马上就出言解释道: “官家您看啊,你现在把土地赐给他们,他们自己就会去修水利,朝廷省了大笔开支,这不赢了一次吗? 而且,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后,您还能用这些土地再施恩一次,这不又赢一次吗? 连着赢两次,这不就是双赢吗?” 听完了程鹏的解释之后,刘禅的脸上是大大的无语。 合着你是这么个双赢啊? 虽然心里很无语,但他还是耐心的看向了程鹏。 “爱卿啊,你说的双赢朕听懂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修水利除了需要力气之外,还是要花钱的? 那些将士们如果没钱的话,怎么修?” 见刘禅问的是这个,程鹏马上胸有成竹的回道: “官家,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容易解决了。” “哦? 怎么解决?” “他们可以找自己的宗族解决啊。” 听到这里,刘禅微微眯了眯眼儿。 “找宗族解决?” “对啊! 反正根据咱们这些年的情况,将士们大部分时间肯定是要在外打仗的嘛。 你就算是赐给了他们土地,只靠他们家里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估计也种不完。 所以,他们只要愿意上交一部分收成给宗族,宗族自然会替他们种地。 如果他们愿意把地直接献给宗族的话,宗族自然会帮他们修建好水利设施的呀。” 程鹏这么一解决,刘禅的表情实在是忍不住了。 “你的意思是,朕的将士们出生入死才获得了那么点儿地。 结果,还要上交收成给宗族? 甚至,还要把地献给宗族?” “这不也是为了帮他们嘛。” 程鹏这么一解释,刘禅怒的一把拍在了桌子上。 嘶...... 好疼啊! 把疼的发麻的手藏进袖子里之后,刘禅马上用另一只手指向了程鹏。 “胡闹! 朕的将士们以前没地的时候,求着宗族也就算了。 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有地了,要是还求着宗族,那这地不是白给了? 朕的将士们,不就又成了跪着要饭的了?” 听见刘禅发怒,程鹏吓的一哆嗦。 下意识的他就看向了一边儿的秦桧。 秦桧看他被吓成这样儿,暗骂一句指望不上之后,他便拱手说道: “官家息怒。 程大人的话虽然说的直白了一点儿,但也不能算错。 自古以来,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自己的宗族。 尤其是那些将士们,他们常年出征在外,等到退役的时候,有点儿什么伤病,甚至落下个残疾,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如果没有宗族帮助的话,他们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宗族给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交给一部分粮食,甚至是捐献一些土地,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就算是生在同一个宗族,没有利益的事儿,也是没人会干的嘛。”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便看向了其他的大臣。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听到刘禅问话,其他人赶紧回道: “官家,秦大人所言有理啊!” 第673章 众爱卿觉得四轮马车怎么样? 见大殿里大部分人都拱手支持秦桧的意见,刘禅便直接点了赵鼎。 “赵鼎,咱们大宋现行的伤残及阵亡士卒的政策,你再给朕讲一下。” 虽然不明白刘禅问这个东西的用意是什么,但赵鼎还是马上回道: “回官家,我朝现在施行的抚恤政策,乃是延续的庆历年旧政。 士卒伤残者,如果不能再留在军中,朝廷一次性补贴三十贯。 然后,按其在军中之时的俸禄,每月减半供给,一直到其亡故。 对于阵亡将士,由朝廷负责安葬,并安排僧道定期祭祀。 安葬之后,根据阵亡将士的品级,收录其子为官或从军。 而且,朝廷还会根据其品级,给予其家庭一次性的补助。 普通将士每人五十贯,免税三年。” 听赵鼎大概介绍完了之后,刘禅便开口说道: “朕欲调整将士们的抚恤,伤残者朝廷一次性补贴三百贯。 然后,按其伤残之前的俸禄发放,一直到其去世为止。 对于阵亡者,其他政策不变,普通士卒一次性补助涨到五百贯,依品级不同向上调整。 而且,免税期限调整为二十年。” 说完了之后,他便认真的看向了赵鼎。 “如此调整之后,朝廷可能支撑?” 看到刘禅问的认真,赵鼎也认真的点了点头。 “回官家,能!” 赵鼎说完了之后,刘禅就看向了岳飞。 “爱卿,朕刚才所说的只是个大概的方向。 至于具体该怎么操作,你随后给朕一个章程。 记住一个原则,大宋的将士,大宋自己来养。 朕要让每一个士卒都知道,从他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那一天开始,他们的一切,朕都管了。 如果他们有一天受伤了,朕就给他们养老。 要是他们阵亡了,朕就替他们照看着他们的家族,直到他们家的下一代人成长起来。 总之,朕就一句话,朕要大宋的每一个将士,不需要再依靠任何人,也能体面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就算他们不在了,他们的家人,也依然能休面的活着。 只要他们为大宋流过汗,流过血,朕和大宋便永远不会亏待他们。 啊对了,还有一条。 大宋的将士们,从此之后不再刺字。” 刘禅认真的说完这一番话之后,不仅仅是岳飞,连韩世忠等人,全都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他们激动的并不是涨了补助,还有延长了免税的期限。 这当然也很重要,但大宋士卒每一个月的收入,其实并不算低。 尤其是前一段提高了捕俘的赏格之后,将士们每个月能拿到的钱,其实足够体面的养家了。 大宋的士卒们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地位。 大宋的官场以及民间,为啥要把大宋的军人称为贼配军? 因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烈驹[重生]
差生(H)
云翻雨覆
小白杨
总统(H)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