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18章

第18章

尽早的治疗。 见岳飞还是涨红着脸不说话,刘禅更急了。 “爱卿不会是伤到不可说的地方了吧? 不要怕,朕的御医是全天下最好的,如果他们也治不好的话,朕就发圣旨让天下所有的医者都来给爱卿治病。 爱卿你快说呀,不要讳疾忌医,快告诉朕到底伤到了哪里?” 眼看刘禅急的汗都下来了,岳飞终于憋出来一句。 “回官家,臣并没有受伤。” “没有受伤? 那你脸怎么这么红?” 岳飞想说我只是顶不住官家你这么热情,但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看着已经急的准备去拉他衣服的刘禅,岳飞只好说道: “官家,臣只是感觉愧对官家的信重而已。 臣真的一点儿伤都没受,连个擦伤都没有。” 听到岳飞这么说,刘禅自然不信。 “怎么可能? 行军打仗怎么可能一点儿伤都没有?” 见刘禅还是不信,岳飞只好把自己袖子给拉了起来。 “官家您看,臣直的没有受一丁点儿伤。” 亲眼看过了岳飞的手臂,再认真观察了一会儿他的状态,确实不像是受伤的样子,刘禅才放下了心来。 “哈哈哈,没有受伤就好。 走,跟朕回宫,朕为你准备了最盛大的欢迎宴会!” 说着话,就要拉着岳飞去坐他的辂车。 只是刚走一步,就发现韩世忠和刘光世俩人还在地上跪着呢。 “两位爱卿你们跪在这里干什么?” 听到刘禅的问话,俩人只感觉心塞。 合着您眼里就只有岳飞,我俩在这跪了半天,您是看都没看见呗? 虽然心里委屈,但俩人还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臣拜谢官家恩典!” “嗯,平身吧,你们带着大军快回,朕在宫中准备了欢迎宴会!” 说完之后,就拉着岳飞走了! 俩人到了辂车之前,岳飞死也不愿上他的车。 他有心想跟岳飞一起骑马回去,岳飞急的都准备死谏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让岳飞骑着马走在他的辂车旁边一起往回走。 等回了京城进了宫之后,岳飞才发现刘禅说的欢迎宴会并不仅仅是一场宴会,而是一场全场参与的大狂欢。 直到很多年后,那场全城参与的大狂欢还深深的留在大宋百姓的记忆里。 更有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一旦涉及到君臣相知这个话题,就必提那场宴会。 ...... 宴会之后的第五日,又一个上朝的日子,垂拱殿里大臣齐聚。 坐在龙椅上的刘禅今天心情无比的愉快,但下面的大臣明显分成了两派。 一派由内而外都散发着喜气,而另一派则是一个比一个脸色阴沉。 阴沉的这一派里面,最阴沉的就要数秦桧。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岳飞到底是哪里好,官家怎么突然之间就对他宠信到了那个程度。 出城五十里迎接啊,他岳飞何德何能享受这么高的待遇? 而且前几天的那场宴会,更是空前绝后。 尤其不能让他接受的是,据宫里传来的消息,自岳飞回来之后,两人是天天秉烛夜谈,谈完了之后就抵足而眠。 这尼玛还有王法吗? 知道你们君臣相知,但也没必要这样吧? 五天了啊,有多少话说不完? 本身从岳飞受宠之后,他就发现主战派的力量已经有点儿压制不住了。 现在更是连主战们的那些小喽啰,都敢跟他呲牙。 这不是反了天了吗? 可是今天上朝他才发现,反天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赵鼎还朝了! 赵鼎是谁? 跟李纲一样死硬的主战派。 而且因为资历够高,属于主战派大臣里面的核心头面人物,之前几度拜相。 还好,被自己给挤兑到了泉州。 可是,这怎么刚贬下去没几天就又回来了? 最关键的是,在他回来之前,自己一点儿消息没收到。 现在他都已经大大咧咧的站在朝堂上了,自己才知道。 这意味着什么,他简直不敢想象。 第73章 刘禅:岳飞举荐的人那一定没问题! 秦桧还没想明白,赵鼎为什么刚被贬到泉州,屁股还没坐热就又回来了,就见刘禅一个眼色之后,刘童博拿出来一份圣旨。 等刘童博念完了之后,所有人都惊了。 岳飞,拜相了? 这......这....... 听着大殿里乱哄哄的声音,秦桧眼前就是一黑。 然而,还没等他想好怎么办,就见岳飞出列说道: “官家,臣德薄才浅,不足以胜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见岳飞果然还是拒绝了宰相的位置,刘禅眼底全是无奈。 这些天他拉着岳飞天天秉烛夜谈,其实谈的就是由他来当宰相这个事儿。 可是岳飞死活不愿意接受,任凭自己怎么说都没用。 刘禅就想不明白了,岳飞你怎么这样呢? 你出征不写出师表朕就不跟你计较了,反正你现在也安全的回来了。 可是连宰相你也不接,你是要闹哪样? 你要知道,你跟相父之间,就差这官职不一样了啊。 再说了,当了宰相,那也不不影响你北伐呀! 你怎么就,这么不上进呢? 眼见岳飞还是公开表示不接受,刘禅有心想要批评几句,最后还是忍住了。 现在是大朝会,人太多,不能伤了他的面子。 随口问了几句,见岳飞还是不接受之后,他干脆顺势收回了成命。 这一番操作,又把大臣们给看傻了。 圣旨都下来了,正常流程不是应该三辞之后就走马上任了吗? 你们这才一辞,就真的收回成命了? 你俩在这玩呢? 一时间,主战派的阵营里个个如丧考妣,而主和派则是一个个只差欢呼雀跃了。 然而,他们脸上的笑意都还没收回来,就见刘童博又拿出来一份圣旨。 抛开前面一大堆套话之后,核心意思就一个,前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鼎官复原职。 刘禅当初知道岳飞真给自己推荐了一个宰相人选的时候还挺高兴,想着岳飞这回终于开窍了,自己也有人可以用了。 当即就准备下圣旨提拔他为宰相,结果一查,嘿,这位原来就是宰相,跟秦桧搭班子的,两个一个左仆射,一个右?。 结果,就在他穿越过来之前没多长时间,这家伙被原身给贬到了泉州,朝中也就只剩下了秦桧一个宰相。 一看是这么个情况,刘禅就乐了,这还费什么事儿啊,直接官复原职就行了呗。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道圣旨。 听到赵鼎官复原职之后,秦桧这次是真的眼前一黑,脚步一晃,差点儿摔倒在地上。 看到秦桧差点儿摔倒,可把刘禅给吓了一跳。 这段时间他找了好多人陪自己一起逗蛐蛐,结果还是他的宰相大人和他配合的最默契。 他这会儿怎么看着跟要生病了一样? 想到他前面好几次在朝堂上吐血,刘禅就想着他是不是又犯病了。 于是,他便关心的问道: “爱卿您怎么了? 朕为你传御医?” “官家厚爱臣不胜惶恐,但臣无疾,官家不必忧心。” 刚说完这话,他就接着说道: “官家,赵鼎交通金人,构陷大臣。 官家爱他之才,他命他前往泉州思过。 如今不过几个月而已,岂能这么快就官复原职?” 秦桧这话一出口,刘禅被吓了一跳。 交通金人,这岂不是说这赵鼎是汉奸? 但又一想,这人是岳飞举荐的人,怎么可能呢。 又一想,秦桧跟岳爱卿不对付,一下子他就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于是,他便看向了站在堂下的赵鼎。 之前他并没见过赵鼎,今天这是第一次见。 一见之下,心里就不住的点头。 嗯,不错! 不愧是岳爱卿举荐的人,看起来就是个有能力的。 于是,他便开口问道: “赵爱卿!” “臣在!” “刚才秦爱卿说你交通金国,可有这事啊?” 赵鼎先是怒视了秦桧一眼,才正色回道: “回官家,绝无此事!” “那秦爱卿说你构陷大臣呢?” “回官家,绝无此事!” 赵鼎答完了之后,刘禅就扭头看向秦桧。 “爱卿啊,赵爱卿说他没有啊!” 看着这熟悉的一幕,秦桧只感觉一股血气又要往上涌。 拼命压制住了喷血的冲动之后,他神情悲愤的说道: “官家,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承认? 如果官家不信的话,可以着有司审问,自会让他招认。” 秦桧说完了之后,刘禅认同的点了点头。 “嗯,爱卿说的有道理,这种事情一般人确实是不会承认,必须要审问一番才行。” 秦桧一听立刻大喜。 “请官家将赵鼎打入诏狱.......” 他还没说完,就听刘禅又接着说道: “可是,赵鼎他是岳爱卿向朕举荐的啊。 岳爱卿举荐的人,怎么可能对朕撒谎呢? 所以,朕相信他!” 看着刘禅那一脸认真的样子,秦桧最终还是没忍住。 噗...... 血洒朝堂之事再一次上演! 赶紧招来御医,并且郑重交待一定要认真给他的秦爱卿看病之后,刘禅才依依不舍的让人将他抬走。 当秦桧被抬走之后,朝堂是一时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而这其中最震惊的便是赵鼎本人,他到泉州之后,可以说是屁股都没坐热呢,就接到了圣旨让他回京。 但圣旨上当时并没说让他回来干什么,他也是今天朝堂上才知道原来是要给他官复原职。 同样的,他也是现在才知道,他能官复原职是因为岳飞举荐。 可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刚才官家那句话。 就因为他是岳飞举荐的,所以,自己说什么话官家都信? 虽然受益人是自己,但他还是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儿夸张了? 岳飞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受宠到了这个程度? 明明前一段他才刚刚被下狱,而且马上就要被斩首啊! 这一段时间,朝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还没等他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听刘禅说道: “各位爱卿,我们来议一议北伐之事吧!” 第74章 这就是你说的攘外必先安内? 原来你是这样的保守派! 一听刘禅要议北伐的事儿,大殿里又炸了。 这大军不是刚回来五天,怎么又要北伐了? 在一片闹哄哄的大臣之中,张俊看了万俟卨之一眼,两人都是一样的神情凝重。 上一次岳飞出征,他们都没想到会那么顺利。 仅仅七个月的时间,不仅打退了金兀术压在边境的十万大军,而且打到金兀术几乎是全军覆没。 最重要的是,竟然一战就将两国的边境线推进了陈州一线,拓土千里。 这可是靖康国变之后,十几年时间都从来没打出来过的重大战果啊。 仅仅七个月,就搞定了? 说实话,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而最可气的是,因为完全不看好这一仗能赢,所以这一仗他们主和一派几乎完全没有参与。 这一次的论功行赏,他们可以说是一根毛都没捞着。 张俊有时候甚至会想,金兀术真的那么弱吗? 如果他真的那么弱的话,自己投到秦桧门下,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不论他后不后悔,投名状都交了,原来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都已经和他划清了界限,他再想跳反回去,他们恐怕也不会相信。 既然如此,那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而且内心深处,他还是始终认为,这一次的大胜有很大的侥幸成分。 因为那金兀术竟然被官家给气的中风了。 如果他没有中风的话,这一仗绝对不会这么好打。 所以,自己主张与金国和谈,并没有错。 想到这些,他给万俟卨使了个眼色,提醒他注意配合之后,便率先出列说道: “官家不可!” 见出列的是张俊,刘禅问道: “为何不可?” “官家,大军归来不过五日,将士们还未来得及休整。 而且上次出征,钱粮消耗极大,都还未能补充。 此时北伐,实属穷兵黩武。 还请官家三思啊!” 他一说完,万俟卨马上出列。 “官家,张大人说的对。 就算要北伐,至少也要等将士们休整结束,待明年的税收收上来之后再说。 此时出征极为不妥,还请官家一定要三思啊!” 他这话一说话,就听张浚冷哼一声,出列说道: “官家,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甚谬。 我大宋拥兵四十余万,此次出征不过调兵十几万人而已。 就算此次出征的将士还未来得及休整,也可以由其他将士轮换。 至于粮草不济,更是无稽之谈。 此次出征,岳元帅所部几乎算得上是就粮于敌,准备的粮草根本没怎么消耗。 而且这些年来在官家的励精图治之下,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应对北伐完全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军刚刚大胜一场,金国此时正如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相反,我军大胜之后,正是士气高昂之时。 敌军士气低迷,而我士气高昂,正是出征的绝佳时机。 两位大人找尽各种理由反对北伐,到底是何居心?” 张浚刚一说完,一个年轻官就出列怒视着张俊和万俟卨两人说道: “张大人说的没错,下官也想问问两位千方百计阻止官家北伐到底是何居心? 坊间一直有传言,说秦相自从被金军俘虏过一次之后,便已屈从于金狗,所以才不断打压朝上主战的大臣,阻止朝廷北伐。 两位大人莫非与秦相一样,是受了金狗的指使?” 见那年轻官员竟然指着鼻子骂自己乃是金人的奸细,张俊气的恨不得上前一拳将那人捶死。 他张俊的确是认为两国之间应该和谈,但要说他是金国细作,那特么纯属污蔑。 随着这年轻官员出列直接将争辩引向了人身攻击,两派之间便不停的吵了起来。 甚至有好几次,如果不是旁边人拉着的话,都差点儿要打起来。 而刘禅,就那么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两边吵来吵去,既不参加也不阻止。 双方这么一吵,就吵了一个多时辰。 眼见双方吵得差不多了,也没分出来个胜负,刘禅扭头看向了赵鼎。 这家伙乃是岳爱卿推荐的人,这回正好看看他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如果他真能把朝政给担起来的话,以后打仗有岳爱卿,朝政有岳爱卿举荐的赵爱卿。 那自己不就可以天天拉着秦爱卿逗蛐蛐了? 想想都爽歪歪!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了一眼刘童博。 刘童博一声肃静之后,正在争吵的双方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见双方终于停了下来,刘禅向着赵鼎说道: “赵爱卿,北伐的事,你怎么看?” 见问到了自己身上,并未参与双方骂战,而是一直在思考的赵鼎出列说道: “回官家,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 他这话刚一出口,主战派的官员一个个都无比震惊的看向他。 就连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人都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赵鼎之前可是跟他们一样是坚定的主战派,北伐也一直是他坚定的政治主张。 这怎么去了一趟泉州之后,回来就变了? 这会儿正讨论北伐呢,你却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内部不就那几个主和派的垃圾嘛,他们有什么可安的? 值得因为他们浪费北伐的宝贵时机? 但大家毕竟是一个阵营的,一时间倒也没人直接反驳他,都打算先听听他怎么说再决定该怎么办。 而龙椅上的刘禅,却是被赵鼎的这个说法一下子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攘外必先安内? 爱卿此话何解啊?” 听到刘禅问话,赵鼎不慌不忙的说道: “回官家,此次岳飞、韩世忠、刘光世三位大人出征大获全胜,为我大宋拓土千里。 但这些地方毕竟刚刚收回,内部还有大量的不稳定因素,需要时间来慢慢的理顺。 此为臣所说需要安内的第一条。” 刘禅点了点头之后,继续问道: “那第二条呢?” “在我大宋南端的大理一直不安分,臣以为当先将其平定。” 赵鼎这话一出口,大殿里一下子炸了。 主和派的官员们更是感觉有认识赵鼎了一样。 这就是你说的安内? 第75章 卧槽,相父的南蛮被朕弄丢了? 包括岳飞等人在内,此时只觉得这赵鼎是不是疯了。 大理不是咱大宋的地盘,人家是个国啊。 你这是要灭了大理国? 而且,你把这灭国之战这安内? 你,是不是有点儿太看起人家大理国了? 一时间,众人都怀疑这赵鼎是不是在泉州受了什么刺激。 原来我们以为现在谋划北伐已经够激进了。 没想到你赵鼎不出声则已,一出声就是灭国之战啊。 跟你相比,还是我们保守了。 见众人的表情一个比一个激动,尤其是连岳飞的表情都不淡定了,刘禅一下子就对这大理重视了起来。 不过,这大理在哪呢? 除了穿越第一天在大殿上看了一次舆图,知道了所谓的半壁江山原来是东吴加大汉加半个曹魏之后,他就再没去研究过舆图。 因此,一时之间,他还真不知道大理在哪儿。 毕竟,这个名字他可从来没听过。 可他已经来了这么久了,要是问大家大理在哪儿的话,显得不是特别合理。 于是,他便不动声色的说道: “拿舆图来!” 等内侍把舆图拿来了之后,刘禅便装作漫不经心的走到了舆图前面。 刚才赵鼎说了,大理在南边儿。 于是,他便俯身在舆图前面看了起来。 很快,他就在舆图上找到了大理到底在哪儿。 当找到了大理之后,他一下子恍然大悟。 啊,原来相父当年收复的南蛮之地,现在叫大理啊! 这名字倒是挺好听的! 一想到南蛮,他就又想起了相父。 当年大汉可没有这么详细的舆图,一时间他便深情的盯着那块地方。 想仔细的看一看相父当年收复的地方! 只是,看着看着,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中间的这道线的粗细,还有颜色,为什么看着这么像国境线呢? 起了这个疑惑之后,他赶紧把视线移到了宋金边境。 一对比之下,刘禅整个人如遭雷劈一定在了原地。 一直过了好久之后,他的脑子才终于恢复了思考。 大理,不是大宋的领土? 他,是个单独的国家? 卧槽,朕把相父的南蛮之地弄丢了?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事情,刘禅脑袋就是一阵恍惚。 迷迷糊糊之间,他整个人就向后倒去。 一直认真看着刘禅的岳飞眼见他似要摔倒,一个箭步上前,在刘童博反应过来之前就赶紧扶住了他。 “官家,您怎么了? 官家,官家!” 眼见刘禅没什么反应,岳飞一下子急了。 “太医,快传太医!” 还没等太医赶到,刘禅已经慢慢清醒了过来。 半醒不醒之间,他看到岳飞的那双眼睛,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把他看成了相父。 “相父......” 这俩字刚出口,他就彻底醒过来了,也认出来了眼前的原来是他的岳飞。 但他怎么看那双眼睛,还是觉得像,太像了。 当年相父也经常用这样关心的眼神看着自己。 可恨自己那时候还总是为了玩耍,跟相父斗智斗勇。 可是自己怎么可能斗的过相父呢? 不过是相父心疼自己! 乱七八糟想了一会儿之后,刘禅收起心里的情绪,握着岳飞的手认真的说道: “爱卿,帮朕把南蛮,啊不,大理拿回来!” 岳飞其实没明白官家的眼神里为什么带了那么多的......愧疚,但莫名其妙的,他就郑重的答道: “好!” 岳飞答应了之后,刘禅的情绪也慢慢好了起来,重新回到了他的龙椅之上。 “爱卿准备如何拿回大理?” 虽然奇怪官家为什么用的词是拿回,而不是拿下,便岳飞还是回道: “臣以为可从泸州、矩州、邕州三路同时出兵!” 见两人这就一问一答上了,大臣们都疯了。 不是,你俩玩真的? 赵鼎那疯子提了一嘴而已,你们这就讨论从哪里出兵了? 人家大理好歹是个独立的国家啊,连个理由都没有就直接打,这样真的好吗? 真的不考虑来个先礼后兵的吗? 就连赵鼎,这会儿也是有点儿迷。 我就提了一句而已啊,这就快进到出兵的阶段了? 我现在说话,这么管用的吗? 那我要不要,再多说点儿? 还没等他想好要再多说点儿什么,万俟卨就出列说道: “官家,臣以为此事不妥!” 一听万俟卨说不妥,刘禅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那特么的是相父的南蛮,朕要是不拿回来的话,将来怎么去见相父? 还你觉得不妥? 朕觉得你现在站在这里很不妥! “叉出去!” 万俟卨人懵了。 “啥?” “朕说把他叉出去,大汉将军呢?” 最近出勤率颇高的大汉将军,此时已经业务非常熟练,四根廷杖往万俟卨大腿中间一戳,人就叉了出去。 一见万俟卨因为一句话就被叉了出去,身为盟友的张俊觉得自己该做点儿什么。 但毕竟有了前车之鉴,张俊出口的话就温柔了许多。 “官家,大理国虽然与我大宋之间偶有龌龊,但毕竟没什么深仇大恨。 要是无故出兵灭其国的话,一旦其他国家生起兔死狐悲之情,恐怕对我大宋不利。 还请官家三思啊!” 见又出来一个跟自己作对,刘禅就又想把人叉出去。 但又一想,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大汉,啊不,大宋乃天朝上国,讲究堂堂正正之师。 哎,头大,拿回相父的南蛮,这个名头竟然不能用。 该想个什么合适的理由呢? 快速把自家历代先祖的光辉事迹回想了一遍之后,刘禅心里马上就有了谱。 然后,他便再次看向岳飞。 “爱卿,那大理的皇帝今年多大?” 见问到自己头上,岳飞不假思索的答道: “回官家,大理正治皇帝今年初刚刚禅位为僧。 现在大理的皇帝为其十五岁的孙子段素兴,年号圣明。” 一听皇帝才十五岁,刘禅就乐了。 这么算的话,他那太后岂不是才三十岁左右? 看来这一次的使臣有福利了啊! 一想到有福利,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岳飞。 “爱卿可愿为朕出使大理?” 第76章 岳飞:当使者我真的不擅长啊! 爱卿可愿为朕出使大理? 听到这句话,岳飞表示我有点儿懵。 刚才咱不是还说进攻大理的嘛,怎么突然就又变成出使了? 而且 ,出使这种活不应该是礼部的吗? 自己是个武将啊,当使者的话,专业不对口啊! 岳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刘禅听完之后,心里那是相当的郁闷。 自己的相父,当年那可是内外一把抓,自己啥事儿不用操心。 可是这岳飞却只对北伐热衷,别的事是能推就推。 他怎么就不愿意帮朕分担分担呢? 哎,看来想让这岳飞成长为相父,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虽然心里郁闷,但岳飞已经说出来了,那就听听礼部的怎么说吧。 想到这里,他就看向了礼部尚书刘大中。 “刘卿,如果让你出使大理的话,你准备怎么办?” 见自己被点名,刘大中无奈的看了岳飞一眼。 他是真不想趟这趟浑水。 做为礼部尚书,没有人比他更懂大宋与大理之间的关系。 刚才赵鼎说的话,其实有点儿春秋笔法。 大理与大宋之间,确实偶有龌龊。 但从大宋立国以来,大理就一以贯之的一直积极与宋国交好。 所以,和平才一直是两国之间关系的主基调。 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就要对其直接灭国。 从他个人的道德标准上来说,他其实是接受不了的。 但刚才万俟卨是个什么下场他也看到了,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参与这事儿。 可是没想到,岳飞一句话竟然将他直接拉了进来。 虽然对岳飞的为人和志向一直极为认同,两人私交也一直相当不错。 但就这个问题,他也并不打算去附和岳飞的意见。 想着这些,他便出列说道: “回官家,有宋以来,大理便与我大宋通好,更是一直奉我大宋我正朔。 政和五年,大理皇帝段和誉更是多次请求我大宋册封其为云南节度使,之后又累封其为上柱国、大理王。 两国之间不仅算是世代交好,更是我大宋坚定的盟友。 虽然自靖康国变之后,大理对于大宋略有敷衍,但并未逾矩。 此时我们贸然出兵的话,非但师出无名,更有背盟之嫌。” 刘大中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刘禅却是已经快无语不行了。 前一段时间他觉得老是这么谁都不认识也不是个事儿,但挨个将朝中的官员会见了一遍。 之所以会对这人印象深一点儿,一方面是因为他乃是礼部尚书,属于位高权重那一类。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次会面他对岳飞评价极高。 所以,才会对他印象比别人深了一点儿。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 毕竟,只是他在夸岳爱卿而已,岳爱卿可没在自己面前夸过他,谁知道他是不是个趋炎附势之徒呢? 今天之所以会点他的名字,既是因为岳爱卿说了这是礼部的事儿,也是想看看他岳爱卿的面前会怎么说。 如果他真的跟岳爱卿是一路人的话,那自己也不是不可以重用一番。 可是,这一番话听下来,味道不对啊。 自己一说要拿回南蛮,啊不,大理,岳爱卿立刻就已经想好了该从哪里出兵。 可这刘大中倒好,一直跟朕掰扯什么两国的世代友好。 你们友好不友好关朕什么事儿,那可是相父的南蛮,无论如何都要拿回来的。 除非,他大理的皇帝直接举国投降,朕也不是不能请他来临安作个宝贵王爷,连封号都现成的,就给他封个安乐公。 但他要是不愿意的话,那就没办法了,这一仗必须要打。 想着这些,刘禅已经不准备再听他说下去了。 “爱卿说的朕都知晓,朕刚才问的是如果以爱卿为使的话,爱卿准备怎么做?” 见自己的话官家是一句没听进去,刘大光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尽情之后才接着说道: “回官家,如果以臣为使的话,臣当申斥大理国近年来的怠慢之举,如果其不愿悔过,则有刀兵加身之祸。 但要是其真心悔过的话,臣以为两国重归于好才是上策。” 刘大中这么说,其实是以退为进之策。 现在无论是官家还是岳飞都一心想要攻打大理国,如果让他们为使的话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鉴昭行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蔡姬传   天下男修皆炉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