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鹅绒锁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朕就剩半壁江山了?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 鹅毛一般的大雪争先恐后的向地上砸着,仿佛急着想把挡在他前面的一切都埋起来。 沿着早已被大雪掩盖的官道穿过朱红色的丽正门,便能看到大宋皇宫里最威武,用来举行最盛大仪式的大庆殿。 从左侧绕过大庆殿,一座规格略小的宫殿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大宋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垂拱殿。 此时的垂拱殿里,文武百官齐聚。 百官的前面,头戴幞头帽,身着紫袍的宰相秦桧正在声泪俱下的劝谏着: “官家,金军大军压境,此实乃危急存亡之秋也。 若不依从那金兀术之要求,我大宋仅存之半壁江山,恐也将陷入金兵铁蹄之下。 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为了大宋黎民百姓,臣请官家速诛岳飞。 万万不可再迟疑啊,官家!” 秦桧发言之时,朝中大臣有人咬牙切齿,有人脸色冷漠,也有人暗暗得意。 但那高坐龙椅之上的皇帝,却是毫无反应。 见此情形,以为对方是还没下定最后决心的秦桧出声催道: “官家,不可再犹豫了!” 或许是听到了声音,龙椅上的人终于动了动眼皮。 只是,那双眼睛之中却满是迷茫。 “嗯? 朕不是死了吗? 这是在哪里?” 正在他疑惑之时,脑袋突然一阵疼痛,脑子里突然多了两个字。 大宋! 赵构! 嗯? 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是大宋? 朕叫赵构? 不对啊! 朕乃是大汉的皇帝,刘禅啊! 朕记得朕投降了魏国之后,跟司马昭、司马炎在洛阳周旋了十二年,总算熬到了寿终正寝。 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劳什子的大宋? 还有这赵构,狗? 这都什么破名字! 疑惑间无意中一低头,他又发现身上穿的衣服不对。 大汉的龙袍乃是黑色,而他身上这件却是红色。 虽然颜色不同,但他还是能一眼认出来这就是皇帝才能穿的龙袍。 这赵狗......啊不,赵构,也是皇帝? 再一看下面分列左右的文武百官,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他死后竟然又活了过来。 只不过,不是在他的大汉,而是来到了这个叫大宋的地方。 他现在的名字叫做赵构,也是个皇帝。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意识到自己又能再活一世之后,刘禅心里还是止不住的兴奋。 能活着,谁愿意死呢? 只是,自己现在只知道自己叫赵构,是这大宋的皇帝,但除此之外什么记忆都没有。 这殿里站着这么多人,自己一个都不认识,这可怎么办? 虽然心里很慌,但他前世毕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面上竟是一点儿都没显露出来。 认真观察了一会儿殿里的情况之后,他发现在文武百官的前面站着一个身穿紫袍的人。 大概数了数之后,发现这个殿里穿紫袍的人最少。 想来,这个人的官职应该不低。 而且,他刚才似乎在跟自己说话。 行吧,就先拿他来试探一下。 “堂下所站何人?” 这句话一出口,秦桧人都差点儿傻掉了。 自己刚才说了半天,官家不作任何反应就算了,这突然问自己是什么人,这是怎么回事? 装不熟? 这是官家想出的什么新套路吗? 虽然搞不懂这是在唱哪一出,但他还是顺着答道: “微臣秦桧,蒙官家信重,舔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听到秦桧的官职之后,刘禅一下子便兴奋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个什么玩意儿,但右仆射他知道啊。 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秦朝,当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官而已。 但到了大汉之时,左右仆射已经是成了尚书台的实权大臣。 到了司马昭、司马炎之时,左右仆射已经成了堪比丞相的朝廷重臣。 这么一对比,很明显能看出来一个规律,时间越往后,左右仆射的权柄越大。 刚才注意到身上龙袍的时候,他顺手摸了摸衣服的料子,很明显比他大汉的龙袍料子要好。 衣服的料子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越往后越好。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大宋很可能在大汉的后面。 要不然,他不会完全没有听说过。 如果自己的假设没有问题的话,这大宋的右仆射,岂不是已经跟他大汉的丞相差不多? 一想到丞相,他就想起了自己的相父。 哎,可惜自己的相父没能跟自己一样重活一世。 要是相父也在这里的话,那该多好啊! 放下了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之后,他觉得还是要搞清楚。 如果这个人的官职真的跟相父一样的话,那自己以后的日子可就轻松了。 “你这个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跟丞相比起来怎么样啊?” 听到刘禅的问题之后,秦桧已经快要疯了。 他不明白,官家今天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问出来这么弱智的问题。 但看官家一脸严肃的样子,他不禁又开始怀疑,官家会不会是有什么深意。 于是,他便拱手认真的答道: “陛下,本朝不设丞相之职,微臣的官职,一般也被称为宰相,实质上与以前的丞相差不多。” 一听到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刘禅心里大定。 虽然他不是相父,但是他既然跟相父是一样的官职,那想必也一定跟相父一样,不仅忠心耿耿还能文能武。 自己的日子,好过了啊。 兴奋之下,他突然想起来,刚才这人好像一直在跟自己说什么。 “爱卿啊,你刚才说什么?” 见话题终于被拉回了正轨,秦桧心里不由的松了口气。 于是,他再次恢复了那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官家,金军大军压境,如果我们不按他们的要求,斩了岳飞的话,恐怕我大宋仅剩的半壁江山,也要陷于战火之中啊。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臣请官家速斩岳飞。” 秦桧这话刚一说完,刘禅惊得直接站了起来。 “你刚才说什么? 朕怎么就只剩了半壁江山?” 他的父皇、相父努力了一辈子,一共也就占据了巴蜀一州之地。 这怎么一下子就剩了半壁江山了? 第2章 司马家,彼其娘之! “朕怎么就剩了半壁江山?” 刘禅这句脱口而出的话,不仅是秦桧,整个大殿里都炸了。 “官家今天这是怎么了? 怎么净说胡话?” “嘘! 别乱说话,官家此举必有深意,你我看着便是!” "深意? 为什么我完全没看出来?“ 听到身边人的疑问,那人直接眼观鼻,鼻观心,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呵呵,本官怎么可能告诉你,其实本官也没看出来? 刘禅可没心情去关注乱哄哄的大臣们,此时他只想知道,他剩的半壁江山到底是哪半壁。 ”快,快拿舆图来!“ 刘禅不断催促着拿舆图的声音,终于让秦桧从震惊中醒了过来。 此时的他,心里不由的冒出一个想法。 官家他莫非不是在玩什么新的套路,而是真的疯了?,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面露担忧的问道: ”官家,您没事儿吧?“ ”朕能有什么事儿? 快,快拿舆图来啊!“ 见刘禅一直催促,秦桧无奈,只能让人搬来了一个巨大的屏风。 看到搬来的屏风上面绘制着巨大的地图,刘禅再也等不及了。 三步并做两步便跑下了台阶,跑到了抬着屏风的内侍前面。 ”就放这里,就放这里。“ ”是,官家!“ 屏风放下之后,刘禅便把整个脸都凑了上去。 几乎是本能的,他就找到了巴蜀的位置,下一秒他就找到了成都。 他父亲建立的大汉的都城位置。 想到他仅有的那么小一个巴蜀,竟然还只剩下了半壁,他就焦急的向秦桧的位置招手。 ”爱卿快来,快来!“ 虽然怀疑官家已经疯了,但秦桧还是应声走了过去。 见秦桧来到了自己身侧,刘禅便焦急的着道: ”爱卿,快来跟朕说说,朕丢的那半壁江山是哪半壁。 咱现在在哪个 位置?“ 秦桧此时已经基本确定,官家真的是已经疯了。 但现在文武百官都在这,他也不敢指出这个事实,只能赶紧让官家下朝,然后让太医来给官家诊治。 要不然,一旦消息传了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官家目前可没有子嗣啊。 既然存了忽悠着赶紧散朝的心思,秦桧干脆也不多想,顺着刘禅的意思,手指就指向了地图。 ”官家您看,这就是我们失去的那半壁江山。“ 说完这句话,他手往南边一移,在地图上画了条曲线。 ”这就是我大宋目前还剩下的地盘,而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只想着赶紧散朝的秦桧只是随着沿着宋金两国目前的边境线画了一圈而已。 但刘禅却是已经完全傻了。 朕不是在做梦吧? 朕现在不是在巴蜀? 还有,他刚才指的那是什么? 先不说失去的那半壁江山,他刚才画的那个圈儿,就是朕现在拥有的地盘? 如果朕没有看错的话,刚才秦桧手指画的那个圈儿,应该是包括了朕的大汉加东吴,再加上半个曹魏了吧? 这.....这......这...... 上辈子父皇加相父,两人努力了一生都没有拿到的地盘,竟然就这么到了自己的手里?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唯恐自己看错的刘禅,一边沿着秦桧刚才画过的圈儿画线,一边声音颤抖的问道: ”爱卿,您是说,这些地方全是朕的?“ 完了,官家是真的疯了。 心里已经开始计划要扶持哪个幼主的秦桧,面上却是不露声色的回道: ”是的官家,目前这些就是我大宋的地盘!“ ”哈哈哈哈......" 突然响起的大笑声,让满殿的大臣们都陷入了懵逼之中。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 官家大抵是真的疯了。 而有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开始考虑从龙之功了。 但刘禅却完全没注意到大臣们的异常。 上辈子相父以巴蜀一州之地,就打的曹魏不敢南顾,只能龟缩防守。 要不是巴蜀实在太小,养不起那么多的兵将,相父也不会饮恨五丈原。 这一次,自己拥有巴蜀加东吴,再加半个曹魏,地盘大了数倍。 而且,自己还拥有跟相父同一官职的秦桧。 如果再不能光复大汉,啊不,大宋,那自己岂不是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想到这里,他意气风发的看向秦桧。 “爱卿,你刚才说那什么金军大军压境。 你来给朕指一下,他的大军压到哪里了?” 已经放弃挣扎,只想赶紧结束这次朝会的秦桧认命的把手指向了淮河一线。 “官家,金兀术的大军就在这里。 如果我们不赶紧诛杀岳飞让他满意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秦桧后面的话,刘禅完全没听进去,他的注意力都被金兀术三个字吸引了。 金兀术? 怎么会有这么怪的名字? 华夏虽然有金姓,但没人会给自己取名叫兀术的啊! 想到这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的他,不可置信的扭头看向秦桧。 “爱卿,这个金兀术是个蛮夷?” 见官家又问出个弱智问题,秦桧已经完全认命了。 没救了,早点儿选幼主吧! “官家,金国皇族及是女真族,虽然是起源于蛮夷之地,但中原之地已为金国占据。 且我大宋早已和金国结为兄弟之国,因此已经不能再称金国为蛮夷。” 秦桧的解释,让刘禅不由的怒从心头起。 哼,蛮夷就是蛮夷,就算暂时占据了我中原之地,那也还是蛮夷。 不过,蛮夷不都是一群土鸡瓦狗吗? 什么时候开始,蛮夷也配踏入中原之地了? “爱卿啊,朕记得大汉之时,魏国、吴国与我大汉伐交频频,战事连年,蛮夷也始终不敢南顾一眼。 三国之中,随便派出一员偏将,都能将蛮夷打的抱头鼠窜。 这怎么到了我大宋,竟然能被蛮夷占据了中原之地了?” 已经放弃了治疗的秦桧干脆做起了科普小能手。 “官家,此事说来话长啊!” “那就长话短说!” “那好吧,追根溯源的话,还要从晋朝的八王之乱说起......." 经过秦桧快半个时辰的科普之后,听的心头火起的刘禅怒骂一声: ”司马家,彼其娘之! 第3章 陛下大抵是真疯了! 要早知道司马家后来能把华夏搞成这个鬼样子,当年他就算是带着大汉的子民拼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可能投降。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现在成了大宋的皇帝赵狗,啊不,赵构了。 眼下这个烂摊子,还得他来收拾。 从他醒过来到现在,秦桧一直在提杀掉岳飞。 因为这是蛮夷的要求,杀掉岳飞,对方就愿意退兵。 虽然不知道岳飞是谁,也不知道他都干了什么。 但你让我杀,我就杀? 我没有尊严的吗? 可是这么伤自尊的事儿,秦桧说了半天,也没见一个人出来反对。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一屋子的文武大臣们,被那蛮夷给打怕了啊。 但他们怕,朕可不怕。 朕现在身是大宋的皇帝,但朕的心,永远属于大汉。 大汉的皇帝,会怕蛮夷? 说出去恐怕能把人笑死。 朕打不过曹魏,还打不过你个蛮夷了? 所以这事儿没什么商量的。 不管那岳飞是谁,你让朕杀,朕就偏不杀。 不仅不杀,朕回头还得见见他。 看看他到底为什么这么遭蛮夷恨。 但这个事儿也不着急,现在最关键的,是解决蛮夷大军压境的问题。 他刘禅虽然不会打仗,但前世跟在相父屁股后面几十年,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打仗就是打后勤。 将士的多寡以及优劣,决定了战场上的实力。 钱袋子的轻重,则决定了持续作战的能力。 除了这两个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地盘的大小,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自己到底有多少战争潜力。 前世先有相父六出祁山,再有姜维九出祁山,为什么最终还是打不赢? 不就是因为大汉的地盘太小了嘛。 巴蜀的潜力全部榨干榨净,也只能做到那个程度了。 无论相父,还是姜维,大家都尽力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刘禅也阔起来了。 大汉加东吴再加一半的曹魏,这是多大的地盘啊。 一想到这么大的地盘能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刘禅就觉得自己现在强的可怕。 不过,潜力毕竟只是潜力,还是得搞清楚手里有多少钱,多少兵将才是。 想到这里,他认真的看向秦桧。 “爱卿,今年岁入几何啊?” 虽然搞不明白话题怎么突然转到了钱上面,而且现在也没到收税的时候。 但这些东西早就有过测算,而且每年也都差不太多。 因此,秦桧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道: “回官家,按照户部的测算,今年的岁入,大概在八千九百七十万贯。” “多.......你说多少?” 刘禅此时简直怀疑自己产生了幻听,所以他激动的上前一把拉住了秦桧的衣襟。 他这个动作,把秦桧给吓了一跳。 “官.......官家,今年之所以比去年稍微少一点儿,是因为有几个州县年初遭了灾,粮食会有一些减产。 而且,因为一直同金国作战,也影响了商贸的开展,所以今年的岁入会稍微少一点儿。” 但秦桧的解释,刘禅是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 “朕不是问你这个,朕是问你岁入有多少。 数字,给朕说数字。” “哦,预计是八千九百七十万贯。” 再次听到了这个数字,刘禅才确认自己没有幻听。 可是,那可是八千多万贯啊。 这怎么可能呢? 他的大汉在相父的治理之下,可以说已经把所有的边边角角都利用了起来。 一年的岁入也不过三万万钱而已。 而秦桧刚才用的单位是贯。 一贯也就是一千钱,这么换算的话,大汉一年的岁入不过三万贯而已。 这大宋的岁入,是大汉的几千倍? 大宋难道遍地是金山不成? 想不通大宋到底从哪里搞来的那么多钱,但刘禅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他现在是大宋的皇帝了,总有搞明白的一天。 反正他现在确定了一件事,俺刘禅,彻底阔起来了! 一想到自己有了那么大的地盘,还有了多到自己不敢相信的钱,刘禅就忍不住想要大笑出声。 但还不行,还得搞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兵马。 这么大的家业,要是缺兵少将的话,那与稚子抱金行于闹市有什么区别? "我大宋现在有多少兵马?“ ”回陛下,我大宋现有步军四十万,骑军五万。“ 听到这个数字,刘禅倒是略显意外。 他大汉一年岁入三万贯,最多的时候养兵12万。 这大宋岁入八千多万贯,才养四十五万兵马,少了点儿啊! 但随即他就将这点儿遗憾抛到了脑子后面。 大汉加东吴加半个曹魏的地盘。 大汉两千多倍的岁入。 大汉近三倍的兵马。 朕一辈子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这要是怂了,将来都没脸去地下见相父! ”爱卿,把我大宋的兵力布防图拿来!“ ”啊? 官家要那个干什么?“ ”干什么? 当然是打回去啊! 蛮夷都打到家门口了,不把他们打回去,难道还要朕留他们饮宴吗?“ ”啊?" 刘禅一番话让秦桧傻了 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官家大抵是真疯了! 不仅是他,同在大殿里的大臣们也因为他这一句话,直接炸了。 尤其是朝中的主战派,此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从上朝以来一直没说话的韩世忠悄悄移动到了张浚旁边,轻声说道: “大人,您刚才听到官家说什么了吗?” “当然听到了,官家说要打回去。” 兴奋的说完之后,张浚才意识到站在他旁边的是枢密使韩世忠,而他现在不过是个福建路安抚使而已。 “下官一时兴奋,未注意到是枢密使大人,还望大人勿怪。” 说完还悄悄对他拱了拱手,这可把韩世忠给吓了一跳。 张浚是谁? 那可是主战派里面的领袖人物。 虽然俩人之间不时也有一些摩擦,但在是战是和这个大是大非面前,两人始终是站在同一阵线上。 刚才他这个态度,应该是嫌弃自己在关于岳飞的问题上,态度软了一点儿。 可是,自己除了劫狱之外,能干的都已经干了。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如果最终还是不能救下岳飞的话,他就告老还乡。 不干了! 知道张浚心结在何处,韩世忠也不在乎他的态度,又往前凑了凑。 “大人,你说陛下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转变了态度?” 第4章 宰相大人,请出征吧! 见韩世忠又凑了上来,张浚也不好再给他上眼药,俩人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沉吟了一番之后,他便低声说道: “说实话,本官也看不透啊! 之前官家连发十二道金牌,宁愿放着大好形势不要,也要召回岳飞,可见求和意志之坚定。 现在突然之间态度如此大变,实在是让人疑惑啊!” 说到这里,他有些担忧的转头看了一眼韩世忠。 “你听到大臣们的议论了吧? 你觉得官家会不会真的.......” 说到这里,他没再说下去,而是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意思是官家会不会是真的疯了? 但韩世忠却是不屑一笑。 “大人,其实在下倒是有个猜测,还请大人帮着参详一番,可好?” “哦? 良臣(韩世忠,字良臣)有何高见,不妨说来一起参详一番!” “好,本官也只是个人的一点儿浅见而已,不当之处,还请大人斧正。” “嗯,你说来听听!” “在下以为官家今天的一切都是有意为之,全是为了最后的话做铺垫。” “哦? 何以见得?” “大人不知你注意到了没,官家今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那秦桧乃是何人。 官家有可能不认识秦桧是谁吗?” “那怎么可能? 除非官家真的疯了。” 见张浚赞成自己的意思,韩世忠便接着说道: “所以,在下才说官家是故意为之。 而且,在下以为官家问秦桧乃是何人,也是有深意的。” “哦? 什么深意?” “官家的意思,应该是问秦桧到底是站在大宋一边,还是站在金狗一边。” 韩世忠的分析让张浚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官家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官家不是这个意思的话,为何会有此一问呢? 总不能,官家真的不认识秦桧吧?” 一边捋着自己的胡子,张浚一边轻轻的点头。 "良臣说的没错,看来官家也对秦桧这个只知道卑躬屈膝的奸贼不满了。“ 自顾自评价了一句之后,他又疑惑的看向韩世忠。 ”那官家问完秦桧之后,又让拿出来舆图是什么意思? 官家总不会不知道我大宋有多少国土吧?“ ”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大人你刚才注意到了没,官家先是让秦桧指了一遍我大宋原本的国土。 然后才让他指了一遍我大宋现有的国土。 指完了之后,官家面上看起来很兴奋,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 但在下以为,官家其实是在表达国土沦丧的悲愤。 之所以让秦桧指了一遍我大宋原本的国土,就是要提醒我等,万万不可忘了故土。“ 韩世忠一番分析,张浚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盛。 ”不错,一定是这样的。 都夸良臣心细如发,看来果然如此啊。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官家接着又问我大宋岁入多少是什么意思?“ ”在下以为,官家这个举动有两层意思。“ ”哦? 哪两层意思?“ ”官家的第一层意思,是在告诫我们,一旦答应了金狗的要求,这每年八千多万贯的岁入,就有一大部分要进入金狗的口袋。“ ”没错,应该是这样的。 那官家的第二层意思呢?“ ”官家的第二层意思,则是在激励我等。 虽然目前金狗势强,但我大宋每年的岁入是金狗的三倍还多。 就算我们失败一次、两次,哪怕是十次,朝廷随时都有钱粮可供我们东山再起。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金狗早晚要败在我们手里。“ 韩世忠的话让张浚的心情也不由的一阵振奋。 ”良臣说的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本官明白了,官家刚才又问我大宋有多少兵马,其实同样有深意。 官家是在告诉我们,我大宋有四十万兵马,而那金兀术手里不过十万大军而已。 就算我大宋将士的战力暂时要弱于金狗,但只要我们不怕死,敢拼命,这一仗我们就一定能赢。“ ”没错,就是这样。 可怜官家的一片苦心,这满朝诸公,竟然没几个人能看懂。“ ”是啊! 官家说的没错,我大宋虽然失了半壁江山,但我大宋仍然钱粮充足,兵多将广,只要坚持下去,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对,只要坚持下去,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韩世忠说完这话之后,双眼炙热的看向刘禅的方向,轻声说道: “大人,官家既然准备将金狗打回去,我等断不能让官家失望才是。 等会儿制定军略之时,还望大人多多出力。” “良臣放心吧,老夫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今天,怎么可能还会藏着掖着?” 刘禅并不知道,这一会儿的功夫,韩世忠和张浚这两个主战派的头面人物,已经将他脑补成了一个幡然悔悟的明君形象。 这满殿的大臣,他现在就能叫的上来秦桧一个名字。 但是无所谓,秦桧是谁? 那可是跟相父同一个官职的人啊。 打仗难吗? 难个屁! 把一切事情交给相父,然后坐在家里等结果就行了啊! 这有什么难的? 当然了,自己现在没有相父了。 但自己有秦桧啊! 自己还是跟以前一样,保证后勤的同时,坐等结果就行了呗。 想到这里,他再也没有什么犹豫了,扭头便看向秦桧。 “爱卿啊,你回去写出师表吧!” 刘禅这一句话,把秦桧直接给搞懵了,以至于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疑问就已经脱口而出。 “啊? 官家,臣写出师表干什么?” 秦桧这个反应,差点儿把刘禅也给整不会了,下意识的他就说道: “当然是准备出征啊!” 说完之后,他才突然想到,两人这毕竟是第一次配合,他也得给对方吃个定心丸。 “爱卿你放心吧,你出征之后,朕一定会按照你留下的出师表把朝中的事情朕处理好,绝不会让你因朝政分心。 而且,朕还会保障好你的后勤,绝不让你有缺粮之忧。 这些事情朕都熟的很,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你就放心的回去写出师表吧!” 第5章 不会打仗你当什么宰相? 见自己又被催促着回去写那劳什子的出师表,秦桧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朝中谁不知道,他乃是天字第二号的主和派。 第一号的主和派就是官家您啊。 现在倒好,官家您这个天字第一号的主和派,准备派我这个第二号的主和派去打仗? 官家你到底是拿错了剧本,还是说您在玩一种很新的玩法? 刘禅这突然的命令,让他心思百转千回之间,愣是没想到应对的办法。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以拖待变。 “官家,臣不会打仗啊!” 秦桧一句话把原来以为胜券在握的刘禅给干懵了。 "爱卿你说什么?“ ”官家,臣不会打仗啊!“ 秦桧复读机一般的台词把刘禅彻底给整不会了。 他两眼直直的盯着秦桧,满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朕记得没错的话,你刚才说你的官职是宰相,没错吧?“ 见官家又摆出了一副咱俩不是太熟的样子,秦桧也是很懵。 ”没错啊!“ “你刚才还说,宰相跟丞相其实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没错吧?” “没错啊!” 见自己并没有理解错,刘禅的声音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那不就对了嘛? 既然宰相跟丞相差不多,你怎么可能不会打仗?” 秦桧脑子都差点干烧了,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宰相就一定要会打仗。 但站在一边的张浚和韩世忠俩人却是不由的对视了一眼。 俩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两个字,兴奋。 极度的兴奋。 现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陛下这就是故意在一步一步的给秦桧下套啊! 莫非今天还能看到一出罢相的好戏? 啊! 好期待! 好兴奋! 很显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数风流人物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盛爱小萝莉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